目前最好的重疾保险是什么?如何解读重疾险产品?

韬韬215895042


目前没有最好的重疾险,每款产品都有优点和缺点,清楚产品的优点,了解清楚缺点并且能够接受,就可以购买。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存在误导,盯着重疾险产品,解读重疾险产品,也是误导。

产品是重要的,但不是最先考虑的。

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之说,如何能配置到合适的方案和产品,首先要认真分析家庭财务现状,发现人身保障和医疗保障缺口,商讨好保费预算,整理一下自己的健康档案资料,以及家庭成员个人信息。

上面的全部做好,范围就已经很明确了,再去筛选产品,组合方案,一套现行较完善的保障规划即可完成。准备资料投保,进行后续操作即可!


寻保相


重疾险没有所谓最好,只有最适合。

重疾险一般由重症责任、中症责任、轻症责任、身故责任和豁免责任等组成。好的重疾险一般性价比比较高,即同样的性别年龄下,保费比较便宜,保险责任能够更丰富、更优化,等待期更短,健康告知更宽松、理赔等售后服务更便捷等都是需要考虑的。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重疾不分组多次赔的好产品,健康告知也相对比较宽松。

适合自己的重疾险才是最好的

  • 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健康告知宽松的保险产品是最好的

众所周知,购买重疾险最关键的就是要符合保险公司健康告知的要求,属于投保前我们跟保险公司彼此之间的约定,也是保险公司承保前的首要条件,再好的产品,如果因为我们自身原因不符合健康告知也是没有用。比如常见的子宫肌瘤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好多公司的重疾险都是拒保、除外承保或加费承保,但也有一部分保险公司可以按照标准体承保,所以,如果能够有一款重疾产品的健康告知能够符合要求,那肯定是最好的!

  • 年龄大了,保费便宜的保险产品是最好的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门营业的人寿保险公司也近百十家了,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为了抢客户和市场份额,保险公司不得不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降低保费也是一种常见的价格战手段。比如快40岁的人想买20万保额的重疾险,买A公司的重疾险产品,需要缴费20年,每年需交保费11000元左右,20年合计下来需要220000元,可只能保20万的身价,这就是所谓的“保费倒挂”。同样的性别、年龄和保额,B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也是缴费20年,每年只需交7000元左右,20年下来也就是140000万元,保费<保额,保费就没有“倒挂”。所以说,买保险之前要多做比较,除了看保险责任,保费的高低也要比较,省出来的钱还可以买其他好产品来补充。

  • 身体健康,年龄适宜,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最好

如果投保人身体健康,年龄也比较适宜(30岁之前),除了要看保费差异,最重要的是看保险责任,比如有些保险公司重疾险只能赔一次合同就终止了,有些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需要分组可以赔多次,也有些保险公司重疾险可以不分组多次赔。交同样的保费,肯定是赔的次数越多越好,重疾能不分组肯定就不要分组,白纸黑字的保险责任才是最最重要的!不要说得两次重疾的机会比较小,毕竟,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后的事谁也不好说,而且,一旦得过大病的人也是最需要保险的,可也基本上都不符合保险公司健康告知要求了,想买也买不了了,所以说,不分组多次赔的重大疾病保险才是最好的。


荐保


朋友你好,我是小胡,我来回答

目前最好的重疾险保险是什么?如何解读重疾险产品?

重疾保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因为重疾险,保险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条款升级变动,比如保障的种类,等待期,保的额度,保障期限等

选择重疾险,一般选择保终身,等待期短,保障种类多,保费适中的为宜

主要看保险公司的实力,售后以及理赔数据。

如何解读重疾险?

重疾险,确诊即赔的,可以理解为收入中断补助。

若一个人发生变故,全家不能正常工作,重疾理赔金则是家庭的一剂强心针。

重疾保额,最少应是该年收入的5倍。这样才能解决家庭突发的状况

重疾险,和防癌消费型险是两个区别!

防癌险是解决医院花销的问题,不能补充家庭收入中断的。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买保险就像结婚,没有最好的男人,也没有最好的女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家庭财力,不同的保障需求,需要的产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最好的保险一说。

现在重疾的发病年龄,比你想得要早

老胡觉得最让人心惊的一点,是重疾的发生年龄,比我们想象中,要早得多。

根据瑞泰人寿的理赔报告,重疾发生的平均年龄为38岁。

如果说平均年龄,还有“被平均”的问题,那么根据阳光人寿,重疾出险年龄集中在31岁-60岁,正是我们家庭责任最重的阶段。

同方全球人寿的重疾理赔数据,也大致类似,30岁-49岁间重疾理赔的占比,超过60%。

具体数据就不一一列举了,各家差不太多。

实事求是,这个数据和投保人的年龄有关,相对发病率更高的老人,可能因为当初并没买保险,自然也谈不上理赔;分子小了,占比也不会高。

但结合过往数据,现在的重疾发生率的确有年轻化的趋势,足够给我们敲个警钟了。

无论如何,多爱惜身体,给自己买足够的保障,很有必要。

大部分人的重疾保额,都不够

保额,是胡布思想聊的第二个问题。

从理赔报告看,大部分人的重疾保额,都不够。

给大家看组数据:

-太平洋寿险的重疾平均理赔金额是4.39万

-阳光人寿36%的投保人,重疾保额不到5万,还有22%在5万-10万之间

-泰康人寿的重疾赔付,件均7万

-百年人寿的重疾件均赔付11万

...

胡布思一直认为,买重疾,30万打底,最好能买到50万,有能力的,还可以买的更高。

但现实是,很多人买保险,保费都花在了返还和理财的功能上,实际保障的额度很低。

另一方面,大病的治疗费用又高居不下。

真要是出事了,保险公司就赔了三、五万块钱,你说这点钱,够干啥?

胡布思也想再啰嗦一遍,买保险,当下的保额充足很重要。如果预算不够,买50万保到70岁,也比25万保终身强。

只靠医保,是不够的

第三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只靠医保报销,肯定是不够的。

根据百年人寿的理赔报告,有一半客户在发生医疗费用时,医保报销的比例低于50%

从医保本身的定位来看,它的主要目标是普惠,让尽可能多的人的享受医疗保障。

一旦参与门槛降低,自然会在保障力度上有很多限制,否则成本将难以负担。

从转移医疗费用风险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我们补充商业医疗险和重疾险,去弥补医保范围的不足。

这几种重疾,更高发

各家的理赔报告里,发病率最高的前三类重疾,基本都是恶性肿瘤,以及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

在恶性肿瘤里,甲状腺癌是不少保险公司占比最高的病种。

除了甲状腺癌外,肝癌、肺癌和肠癌是男性的高发重疾;女性则是乳腺癌、肺癌和宫颈癌。

我们在平时体检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早进行预防和筛查。

另外,多家理赔报告的数据显示,疾病身故的概率,远远高于意外导致的身故,除了意外险,寿险也很有必要。

线上理赔越来越多

几乎每家的理赔报告中,都提到了电子/线上理赔。

尤其是小额的理赔,很多公司支持线上提交资料,快速审核,当天或者隔天就能到账。

一些主打互联网业务的保险公司,移动端的理赔处理占比甚至超过了50%,理赔速度也相当快捷,甚至是以小时计。

从效率和成本角度考虑,未来保险服务的电子化和在线化,是个大趋势。

很多朋友在选保险的时候,会很担心互联网保险不靠谱,理赔麻烦。其实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和工具,哪怕是传统的线下渠道产品,也无法避免后续服务在线化的浪潮。

咱们还是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需求和产品匹配上。

看了这么多报告之后,胡布思有个特别深的感触:科学投保,努力加保。

买对保险,买足保额都很重要。

实实在在的理赔数据,应该比平时一直念念叨叨的投保原则,更有说服力吧。

头条答题原则,不推荐具体保险产品,感兴趣关注单拨~


胡布思


没有最好只说,选自己适合的。

挑选重疾险,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u2028

是否包含四种高发轻症。

\u2028

重疾险为什么不说重疾反而说轻症呢?因为重疾的前25种病是保险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统一标准、统一条款、统一释义,各家公司都是一样的。

\u2028

这25种疾病占高发重疾比率为95%,其他的疾病种类,哪怕是增加了100多种,只占5%而已。

\u2028

但是对于轻症和中症,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各家保险公司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公司还会去掉几种。

\u2028

所以,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重点关注是否包含四种高发轻症。这四种高发轻症是:

\u2028

1. 极早期恶性病变\u2028

2. 冠状动脉介入(心脏支架)\u2028

3. 不典型的心梗\u2028

4. 轻微脑中风\u2028

\u2028

是否有被保险人轻症豁免。

\u2028

豁免有几种情况:轻症豁免、重疾豁免、身故豁免、全残豁免。最主要的豁免是轻症豁免,因为相对其他几种豁免来说,因为轻症更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便可以不用交保费了。

\u2028

香港的重疾险,大部分都没有轻症豁免,这是大陆重疾险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内地独创。

\u2028

是否有投保人豁免。

\u2028

当大人给孩子投保时,这条就很重要。当大人发生风险,孩子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但是合同继续有效保障孩子的一生。

\u2028

【第二个层次】

\u2028

重疾和轻症是否共用保障。

\u2028

优先选择非共用保额产品,轻症赔付不影响重疾保障。也就是说轻症赔付后,重疾的保额不减少。

\u2028

轻症、中症、重症的赔付次数。

\u2028

一般来说,至少2次以上。从过往的经验数据和理赔案例来看,罹患重疾治愈后还有可能再次患病。而如果一旦发生重疾赔付(若只能赔付一次),从此便无法再买重疾保险了。

\u2028

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的疾病都在攻克,甚至癌症都会变成慢性病。所以重疾的多次赔付,是很重要的。

\u2028

轻症、中症、重症的赔付比例、种类。

\u2028

【第三个层次】

\u2028

等待期

\u2028

不同公司、产品的等待期存在差异,原则是越短越好。尽量选择90天等待期的产品。

\u2028

病重分组or不分组

\u2028

不分组的比分组的贵;如果选择分组时,看高发疾病在不同组。

\u2028

恶性肿瘤二次赔付

\u2028

选择间隔期三年或者间隔期五年癌症二次赔付的。

\u2028

购买重疾险要趁早,且保额足够。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投保资格。


钱钱探险吧


您好。保险没有好坏之分,要看保险芸,您的家庭财务是否配置。

重疾险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即给付保证金,可弥补医疗费的不足,支付康复费用,避免因疾病造成的财产损失。第二,未患重疾,可用现金价值补充养老金,第三,万一碰到最差的结果,给付的身故保险金,可协助家人偿还债务,补充生活费用。

我给您推荐——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19年版


保险师王润红


对重疾产品本身而言,重点看保障,是否含有高发的轻症,并且不分组。

另外要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对收入较低人群,买高了缴费压力,有断保风险;对高收入人群,买少了解决不了问题。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买健康险,重疾搭配住院医疗一起。只买重疾,俗称裸险。重疾险,无论轻症,重症都有定义疾病的程度,只有符合合同定义才能理赔,没有达到的是不能理赔。而住院医疗,不分病种,没有病种限定,是对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

重疾险主要解决不幸患有大病时收入损失的补偿;医疗险是对医疗费用的报销。两个不冲突。

推荐一下tai kang的重疾险【惠健康】和住院医疗【尊享D】。

【惠健康】保障全,保费低。120种重疾,60种轻症。轻症赔付5次,每次30%,自带轻症豁免,不需额外费用。

【尊享D】二核后续保至105岁,社保报销部分可抵扣免赔额。买医疗险的关键看续保。

买保险,不仅看产品,同时要看服务。

想详细了解私我




cindy泰康健财师


保险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无法界定谁是最好,只能说哪一款适合你,因为对您的情况不了解,所以无法给您推荐,但是我会告诉您为什么要买重疾险。

为什么要买重疾?

,说白了就是一堆蛋白质,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但哪怕没有外来因素的侵袭,DNA分子自身也是不稳定的。细胞的基因组每天都会产生数千处自发变化。不仅如此,细胞分裂时DNA的复制也会产生错误,而每天人体里这样的过程都会发生几百万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错误的基因信息堆积出来的错误,终究都会有显现出来的一天,所以,我们未来生病是一种必然,只是早与晚的问题。

因为我们无法预知疾病在哪一天降临在我们身上,所以,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绝大多数重疾都不是不治之症,都是需要长期治疗,这就要面临高昂的治疗费用,所以购买重疾险时一定要搭配购买住院保险,比如百万医疗。说回来,长期治疗就要面临收入大幅度减少或者终止,一份重疾保额的赔付可以很好的弥补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再一个,疾病治疗后,都有一个康复期,以恶性肿瘤为例医学上叫5年生存率概念,五年生存率系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这五年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安心康复疗养,重疾险的陪付可以弥补康复费用。

所以说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并不是说我们一定会得病,也不是说拿不出看病的钱,只是当风险发生的时候,可以降低或者减少您的经济损失。

保险,是一份爱家人却要买在自己身上的商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也可以评论留言。谢谢


保险行家康哥


每次都觉得“最好”这个词,其实是很难界定的。目前的重疾险,其实是不断升级后的产品。

从最早只保25种重大疾病,到不断扩展到100种以上的种类,从只保重大疾病到现在的轻症、中症、重症的分类,重大疾病保险一直是在不断升级和完善的。

其实个人买保险,合不合适很重要,这要和个人的家庭健康史,缴费水平,以及众多因素有关。比如,单次赔付VS多次赔付,为什么多次赔付的保费不是单次赔付的倍数?这些都是精算过的。

如果谈保障,在相同的缴费水平下,是选择高保额还是多次赔付?是选择终身型还是定期型?都是要因人而异的。

现在人的健康意识都很强,在对自己进行健康管理的情况下,很多重大疾病都在早期有所体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加之医疗险的兴起,重大疾病保险+医疗险是健康险的不错选择。

重大疾病保险的用处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选择重疾险时主要的考虑原因,其实,绝大多数的重疾险都是在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发生理赔的,而这时已经发生了一部分的诊疗费用。所以,重疾险并不完全能够用做治病用。搭配医疗险,以实际花费为前提,重疾险可以作为治疗费用的补充和治疗后康复期的费用。也可以说是一种收入上的补偿。

所以,组合的给客户介绍保险,才是重点。重大疾病保险,是在保监会统一的监管下推出的,各家公司都是一样。在条款上略有不同,但其实选择什么,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育儿嘚啵嘚


最好的重疾险产品就是已经生效的产品。

因为一款保险产品无论怎么好,没有买,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不了你,那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失败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保险公司大大小小都上千家,而每家公司肯定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每一款产品又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一家公司能够生存下来它的产品必定是可以符合一部分人的需求的。

重疾险创立的初衷是南非的一名叫做Dr.Marius Barnard的心脏科手术医生, 他曾经有一位病人,是一个34岁的女士,这位女士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还带着两个孩子。Dr.Marius Barnard医生当时在这位女士肺部发现了癌细胞。但是这位女士确没有资金治疗,最后Dr.Marius Barnard医生决定免费替这位女士治疗,希望能够拯救这个家庭,最终手术很成功,Dr.Marius Barnard给这位女士切除了癌细胞肿块,Dr.Marius Barnard医生很高兴,因为他认为不单单救了一个人,而是拯救了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的希望。但是在手术之后,这位女士回去依旧工作,在此期间,她的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 两年后,她再一次来到Dr.Marius Barnard诊所,从她的眼神中,Dr.Marius Barnard再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中布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她还在工作,她需要为孩子们留下积蓄,为他们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两个月后,她去世了。她生前购买的人寿保险获得了赔偿。为什么?为了照顾她的孩子们,为了给他们更多的保障。 我们失去了她,她本可以在确诊后和孩子们分享更多的时间,可是她却需要挣更多的钱。

这件事情深深的触动了Dr.Marius Barnard医生,他觉得应该有一款产品能够解决病人后期的康复费用以及生活费用,重疾险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了。

所以个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一定要为自己和家人配一个医疗险和重疾险,具体买什么产品,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订,如果有需要仔细了解的也可以关注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