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去年,在阿里巴巴舉行的內部交流會議上,馬雲表示996是一種福氣,很多公司和員工想要996還沒有機會。

這一言論引發網友一陣熱議。

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什麼是“996”?

“996”指工作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週工作6天,代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盛行的加班文化。但崇尚奮鬥、崇尚勞動不等於強制加班。苦幹是奮鬥,巧幹也是奮鬥;延長工時是奮鬥,提高效率也是奮鬥。

但是有一本書告訴我們,不是非得“996”甚至“007”才是高手。

這本書叫做《個體突圍》。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原來在社會上真正穩定的高收入人群,不是靠加班窮忙的,他們都有破局思維,他們不困在原有的工作上,而是不斷自我成長與突破,打造自己的副業品牌。

書中的作者艾瑪·加儂(Emma Gannon),他本身也是一位多重身份的高手,她既是微軟的廣告主角,也是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信託基金”的共同創始人,還是BBC常駐嘉賓、TEDx演講嘉賓、牛津大學聯合會分享嘉賓。作為創業家、作家的她還是英國第一個職業播客主,被《泰晤士報》評選為蕞佳播客podcast,目前已超過5000000+下載點播量,被譽為英國“李佳琦”。

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扛扛的斜槓青年,用她的文字給我們很多窮忙的“打工仔”帶來了一份“個體突圍”的藍圖。


01


向“窮忙”與“過勞”說不


“窮忙”是指為了生計而忙碌奔走,很多996加班一族的就是窮忙一族。每天辛勤勞苦地工作卻依然不能過上富裕生活的人,通俗來講就是錢少事多、忙個不停,卻始終是窮光蛋一個的人。


由於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以及社會體制和社會階層固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努力工作一輩子,掙的錢還趕不上通貨膨脹,尤其在北上廣深打工的青年一族,忙上一年的存款都不夠買一套房子的一個衛生間,結果進入了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惡性循環。


2011年"過勞死"已經威脅到一線職工並向白領階層蔓延。2012年10月一份報告顯示每年過勞死的人數到達60萬,時至今日接近十年,青壯年過勞死現象時有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


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02


走出工作焦慮有辦法


不管是“窮忙”還是“過勞”,都是有重重的工作焦慮。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因為現代社會,工作可以任性地滲入私人空間,不需要事先得到我們的許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畫出一條楚河漢界基本上無可能,因為二者總也剪不斷理還亂。


如果你下班後仍然帶著未完成的工作回家加班,你便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如果你帶著工作中的壞情緒回家,則極易引起家庭衝突。


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如何解決工作焦慮帶來的家庭衝突呢?作者給出瞭如下建議:


1.如果你想大聲發洩工作中受到的委屈或者盡情吐槽老闆,那麼,不妨出去散一散步,吃頓飯或慢悠悠地走到便利店裡,找一位朋友或工作夥伴傾訴衷腸。這麼做能夠幫助你脫離工作情緒,避免讓負能量進入你的家庭生活。


2.嘗試著利用一些技巧減少工作壓力,多元化的職業身份能夠減少你對特定職業的虧欠感,因為各種各樣的任務分散利用了你的時間。


03


平衡休息與工作


持續長時間工作、沒有休息意味著我們將耗盡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除非是機器,世界上不可能存在長時間工作且不知疲倦的人類。


美化忙碌不可取,因為無休無止的忙碌扼殺了我們的創意。


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但是偏偏我們的工作和休息越來越模糊了。作者艾瑪·加儂引用了英國小說家威爾·賽爾夫的一句經典名言,道出了工作和生活的關係。


“不工作和工作成為了相愛相殺的一對。你之所以無法工作,只是因為你一直在工作,你之所以工作是為了不工作。”


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的融合程度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郵件、手機、微信等科技成果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同時在本質上更加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邊界。


作者貼心地為我們提供了避免工作和生活過度融合的3種方法:一是 即使不在辦公室,也要設定辦公時間;二是午餐時拒絕查閱社交媒體;三是為他人負責。


這三種方法能恰如其分地平衡休息與工作,因為我們有時候真的已投入工作就忘記了休息。


04

結語


這個時代的日新月異,隨時拋棄我們也不一定會知會我們一聲。如果我們不積極學習,馬上就會被無情地淘汰。


還在工作996,看看這本《個體突圍》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個體突圍》告訴我們應該早日發掘自己的閃光點,利用額外的時間做一份兼職,或者在適當時候辭去令人焦慮的工作,嘗試著做一名自僱職業者或者自己創業,自己給自己當老闆。


《個體突圍》用了10章的篇幅圍繞職場生存的各個方面,從心理架構和具體操作上為我們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方法步驟和實用工具,可以在職業生涯規劃上祝我們一臂之力。


不被穩定束縛,也不會浮躁地淺嘗輒止,實現普通人“個體突圍”的別樣精彩!


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宗旨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