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膽小,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沒有?

重頭再來254860354


家長有了這個認識就好辦了!我給你提供建議你可以試試1在生活中注意讓孩子理解你以前的做法是因為愛他,只是方法不對,這點能消除你們之間可能存在的隔閡和誤解。適當的時候可以正規的和孩子說聲對不起!2再有事情需要決斷的時候,多徵求孩子的意見。視情況提出自己錯誤的意見,實行時採納孩子的意見,出現問題儘量吧過錯攬到自己這裡。然後表揚孩子的正確決斷!說明白點就是故意顯示自己是錯的孩子的決斷是對的這樣可以重樹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已經受傷害了,療傷要謹慎小心,和孩子在一起生活這機會隨時都有。只要你有心,有耐心,有方法,一定能修復好孩子的創傷!


mk26281731


有一句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果家長能深刻理解這句話,你就會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待你對孩子粗魯的管教行為了。如題主所問,既然以往對孩子大吼大叫讓孩子變得內向和膽小,現在該用什麼辦法改變呢?下面我給家長几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深刻反省你的育兒觀念。我們都知道觀念決定行為,如果你的育兒觀裡沒有尊重孩子這一條,你可能隨時以老子(老孃)天下第一的醜陋觀念,隨時對孩子動粗。你必須要清楚一點,你的簡單粗暴恰是導致孩子缺乏心理安全感的根源,當孩子害怕你的吼叫時,隨時會做好自我保護,時間長了會讓孩子膽子越來越小,不敢隨意說話,不敢盡情展現自我。

第二,家長成為情緒的主動管理者。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是人常見的兩種情緒表現,以往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在向孩子發洩消極情緒,而這種情緒並不能讓家長自己帶有好心情。與其這樣,為何不能用積極情緒去面對孩子呢?當你微笑地看著孩子時,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她)的欣賞或讚許。當你用嚴肅的表情盯著孩子時,孩子能從你的眼神中理解你的內心感受,根本用不著你大吼大叫。

第三,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管教時的手勢動作。既然以往家長養成了缺乏耐心,且易煩躁的壞脾氣,那不如在管理孩子時多用一些手勢輔助,比如看到孩子在家裡大喊大叫,就約定暫停手勢。如看到孩子在床上、沙發上、客廳地板上亂蹦亂跳時,約定好馬上停止手勢等。多一些肢體語言的輔助管理,容易讓孩子馬上知錯並停止胡鬧。

第四,用溫和的語氣和孩子聊天說話。有些時候,家長如果心態變糟糕了,很可能和孩子說話時隨時用那種生硬甚至是大嗓門去吼孩子,這對孩子來說內心是非常恐懼的。與其這樣,倒不如用溫和的語氣,蹲下身來,或彎下腰下,目光和孩子平視說話。說話時再面帶微笑,極容易讓孩子內心感受特別舒適,這樣就擁有了心理安全感。

第五,鼓勵孩子根據場合與時機大聲說話。只要你降低了高分貝音量,也改變了大吼大叫的習慣,你會發現孩子膽子會一天比一天大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孩子根據場合大聲說話,也可以結合平時帶孩子閱讀時,利用大聲朗讀,有節奏朗讀,或者互講故事等環節,讓孩子學會掌握適合的音量說話。請家長記住,孩子需要你協助。

第六,利用親子游戲時間鍛鍊孩子冒險精神。想讓孩子突破膽小這一瓶頸束縛,就需要爸爸平時多陪伴孩子,多做一些親子游戲。比如戶外運動時的攀爬,或者做一些器械活動,或者組織孩子和玩伴一起做一些小比賽的遊戲,通過孩子參與其中,爸爸適當鼓勵,會讓孩子自信心不斷提升。再加上平時多鼓勵與肯定孩子做事,會讓孩子不斷突破自我。

以上幾點建議,希望家長認真閱讀和思考,好爸爸好媽媽好心態,孩子的童年需要快樂與幸福感,而這一切都掌握在你手裡。做一名睿智的爸爸或媽媽,你需要有一顆童心,需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做科學育兒的父母自然會容易養育活潑健康的兒女。


寒石冷月


不要大吼大叫了唄

總愛大吼大叫對孩子的媽媽,可以看看這本繪本《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描述的是一個企鵝媽媽,對著小企鵝大吼大叫後,小企鵝最後碎了一地的樣子。


畫面很逼真,企鵝媽媽那麼高大,小企鵝那麼渺小。

最初,小企鵝不願意離開,被企鵝媽媽強硬地拉開,小企鵝不甘心地撲閃著翅膀,試圖掙開媽媽,瞬間,企鵝媽媽發怒了,她使勁長著大嘴,大聲吼叫著。

小企鵝的腦袋飛到宇宙裡去了

小企鵝的肚子落到大海里了

小企鵝的翅膀掉進熱帶叢林啦

小企鵝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小企鵝只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

它想叫,但沒有嘴。它想看,但沒有眼睛。它想飛,但沒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它累了。

好在,它的媽媽最後把一切都找回來,將它縫起來。

看到這個繪本,愛發脾氣的媽媽們會不會充滿了自責?

其實,這大概是每個媽媽都曾經經歷過的畫面,孩子的一些舉動瞬間點燃了我們的小宇宙,我們大發雷霆,站在孩子角度,他可能只不過想再玩一會玩具,想再做一回車子,他困了,他餓了,所以他開始鬧了,他站在高大的大人面前那麼渺小,在大吼大叫的爸媽那裡,他全身心都是恐懼的,害怕的,擔心的,無助的,他逐漸變得卑微渺小,甚至想縮小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過:“與孩子相處這件事,即尋常又不尋常,尋常之處是這事兒天天發生;而不尋常之處在於孩子將不得不一開始就由一位‘業餘選手’來照料。

1.準備發脾氣之前,請默唸1.2.3,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2.準備一條情緒錶帶,戴在左手上,如果發脾氣了,就換到右手上,這樣來回換時就在有意提醒自己不要過於發脾氣;

3.事後覆盤:發脾氣之後不要光是難受自責,想想看為啥發脾氣,下次怎麼避免這種狀況。

4.寫日記:寫日記不光是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也可以記錄與孩子之間的美好回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記著記著你會發現,對於孩子你不會再特別沒耐心,原來,他有那麼多可愛之處。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
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內心,有什麼補救辦法嗎?

有,停止你的歇斯底里!

有,改變你那暴脾氣,直性格!

1,一個不懂教育的家長很喜歡大吼大叫,因為在他的腦子裡,大吼大叫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或者說他根本就不知道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在他的意識裡,吼和叫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他的父母就是這樣對他的,所以他還是以同樣的吼叫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你看,吼叫竟然像傳染病,又像遺傳病。

對這種人的補救措施是:多點讀一讀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書籍,讓自己懂得一點教育理論,不要讓自己變得那麼無知,教孩子不是大聲吼就是大聲叫,不是出手打就是出口罵,這種做法要改一改。

2,教育不在聲高,智慧的父母都是該嚴厲的人時候絕對選擇不原諒,該慈愛的時候絕對不會兇巴巴歇斯底里,我真的很佩服懂育兒方法的好媽媽。

有些父母啊,那把嗓子絕對賽過村裡的高音喇叭,教訓起孩子來整個村子都聽得到,對於這種習慣了扯開喉嚨大聲責罵孩子的家長也該歇歇了,讓自己靜下來吧。

3,如果由於吼叫式教育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內向膽小,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呢?有——①就是從現在開始,停止你的吼叫,還孩子自由,給孩子自主空間,讓他的個性自由發展。②不要擺家長架子,和孩子交朋友,變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千萬不要高高在上,更不要把孩子當成出氣筒。③理解和包容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千萬別來語言暴力。④把內向膽小的孩子往樂觀開朗自信的方向培養。


關注我——上山畝教育,一個專注教育的號,更多教育話題與您探討。


上山畝教育


不要企圖改變孩子的性格,即便你知道錯了,但強行扭轉孩子的性格,只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性格是平衡心理的外在表現,您說孩子內容、膽小,實際上孩子用這種習性來保護自己:

如果我內向一點,膽小一點,我就能繼續忍受父母對我的大吼大叫而不至於崩潰。

簡單點來說,孩子在用內向膽小,讓自己減少被攻擊的可能性,這份你所不喜所懊惱的內向膽小,恰恰是他覺得安全的,一個事實是,如果父母不能給予孩子安全感,成為孩子的安全島,那他就只能依靠自己。

如果強行改變孩子的性格,那就相當於把他最後的自我安全感都摧毀。

與其改變孩子的性格,不如發揮其內向的優勢,當然,前提是家長必須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

內向的孩子,通常會比外向的孩子專注,更安靜更坐得住,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不妨借題發揮,讓孩子在一些安靜的項目上發展。


淅爸育兒記


我也經常對女兒大吼大叫,但前段時間女兒一句話,我再也不敢了!明白再不控制自己情緒,孩子都會被我害死!

老公在外地,我一個帶娃,兼顧上班,晚上

還加班,一天忙的陀螺轉。好不容易到家停下來,女兒東問西問,要我幫這幫那。本來工作事多加班,最近因為女兒晚睡上學遲到,被老師說,我又遲到被老闆說。現在她又折騰,我忍不住發火了,大罵她,責怪她,把責任情緒都推到她身上。女兒哭了,哭的很傷心,哭著哭著睡著了。。。事後又心疼不已,但每次看到她礙我事,依然控制不住發火!

直到2月24號晚上,幫女兒洗臉洗腳,女兒突然冒出一句,媽媽,以後不要打我了!當時我整個人懵了半天,原來這段時間我給女兒留下這麼壞的印象。我面目猙獰,嘴齒不饒人的樣子全深深印在她腦海裡了!

唯一讓我值的慶幸的是,女兒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了,也會開始拒絕說不了!不會被罵的不吭聲,或者以別的方式叛逆我,或者性情大變,沉默寡言,冷暴力。她還是個健康的孩子!趁她沒有被物化之前,我真的需要好好調整自己的狀態和心態了。

女兒之所以敢說不,和平時她爸的寵愛以及平時和她溝通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關係!他爸除了不犯原則上錯誤,基本都是寵,給足了安全感。而我平時雖然比較嚴厲,但很多事情會徵求她的意見,比如我想吃她的零食,可不可以吃一點你的蛋糕,媽媽好餓了,看起來好好吃哦!再比如她要我幫忙開電視,當時正忙,我會直接表達,媽媽現在有點忙,可不可以等五分鐘?再比如她不願意分享零食,我會建議她分享零食,上次哥哥給了你兩包餅乾吃哦,這次可不可以也分享點哥哥吃呢?

大多都是以徵求她的意見為主,如果她不願意,也會問為什麼,要是她實在不願意,我們也不會勉強。她這麼小,以自我為中心是可以理解的。這是人的本性,好的留給自己。這是與生俱來!我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為了維護別人和自己的面子,委屈自己的孩子!明明對方孩子錯了,偏偏教育自己孩子謙讓,大人不記小人過的樣子!做錯了道個歉,我們還是好朋友。

我為什麼說這些,如果孩子長期被吼的膽小,內向,那麼需要重新建立信任,安全感和良好的溝通方式了,當然自己的情緒控制也非常重要!經常和孩子擁抱,親親,對孩子說我愛你,晚上半夜孩子睡醒,給足一個擁抱,再繼續睡。帶孩子的真的非常不容易,一起加油!


復古平民公主


我想說一定可以補救的,心理學是一個open的學科,任何時期開始心理教育,給予孩子心理營養都不晚,而且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說明問題已經解決一半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先說說我經歷吧:我是一個9歲女孩的媽媽,我女兒上學前也是內心、膽小,說白了是沒有安全感。跟我對她的管教太嚴,有時候脾氣不好,衝孩子大哄大叫有關。


學習心理學,慢慢意識到孩子的問題,發覺孩子內心是缺乏心理養分的,安全感及其不足,也沒有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即使自己很優秀,也骨子裡有很多的自卑,讓我非常的著急和傷心。


1.當我意識到問題以後,先正視自己,為什麼給孩子提供了這樣一個養育環境,通過剖析,發現原生家庭真的給我們父母帶來了很多影響,可父母我們無權力選擇,但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童年,去與自己和解,可以改變的是事情帶給我們的影響。


先要做自己的好父母,鼓勵、欣賞、讚美自己,告訴自己這麼多年來很不容易。當真正自己不缺心理養分的時候。我們來給孩子去補充心理營養。


2.給女兒鄭重的道歉,告訴她,媽媽以前做的不好,媽媽也不懂,媽媽也沒有學會如何當媽媽,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果管理和教育你,好像之前只會用大喊大叫,告訴她,媽媽真的也不會,請她原諒。當我這麼說時,我們母女都流下來幸福和感動的淚水,真的不容易,作為一個媽媽可以給女兒道歉。


3.給孩子做心理養分。孩子多年在喊叫環境生長,會有很多情緒,恐懼、害怕、擔心,這時候大腦經常處在緊張焦慮狀態,需要重新調整。改變家庭環境,改變喊叫,開始鼓勵、陪伴和讚美孩子,鼓勵孩子一點點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把自己膽小和內心的感受在適當的時候表達出來,要接納孩子的感受。媽媽知道你有一些害怕,不太敢當眾說話,我們可以在家裡練習一下。慢慢的,當孩子內心的負性情緒被處理,當孩子的內心和膽小可以被父母接納,慢慢孩子的問題反而解決了。


給孩子心裡補養,任何時候都不晚


多年的兒童心理教育工作,每當回憶曾經這段經歷,都經常被自己感動,感到到自己能意識到問題,並及時剎車,及時調轉方向。


樓主今天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問題真的已經解決一半了,只要持續的給自己和孩子增加心理養分,相信你的孩子必能長成參天大樹。


心理諮詢師心雨


題主說到自己因為吼孩子導致孩子內向,膽小。沒錯,孩子被吼的越多,會越來越膽小,越來越沒有主見,在嚴重一點,長期吼孩子會讓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經常被吼的孩子做事說話都會越來越小心翼翼,因為懼怕自己的做錯或者說錯話帶來父母的責罵。所以經常為了避免犯錯就是少說話少做事,越發的顯得內向。

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重拾自信

第一點,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因為孩子控制理性的上腦需要到23歲左右才會發育完成。但是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真的是自己的問題了。

面對孩子的教育學會控制情緒,戒掉吼孩子的習慣。


管教孩子的時候學會控制情緒。

1. 關掉頭腦中的鯊魚聲音

什麼是鯊魚聲音,丹尼爾·西格爾博士指出,鯊魚聲音就是指父母根據孩子日常的表現,先入為主的對孩子做出的判斷。因為鯊魚聲音在我們腦海中的迴響,會影響到父母的心情。 比如孩子這次沒考好,因為以前幾次都是相同的粗心原因,這次父母先入為主就會認為一定是孩子的問題導致的。

2. 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我們常說不要只看孩子的行為,多去探究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看起來是錯誤的,但是他的目的以及出發的願望都是很好的。 比如2歲孩子哭鬧不止,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自己積木老是堆不好,為了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準確的反饋,父母應該多問自己為什麼?

3. 想想怎麼做

父母不同的語調可能會導致孩子不同的行為。比如3歲的孩子還沒有爬上他的座位。同一種內容可以用幾種不同的說法。 怒目圓睜,大聲憤怒的說“上去。” 咬緊牙關,激動的說“上去。” 面不放鬆,聲音溫和的說“上去。” 表情滑稽,語調傻氣的說“上去” 同一句話,不同的語調,孩子的反應也會不同。 當父母做好了準備,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平靜。




第二點 變批評的教育方式為先肯定

經常吼孩子罵孩子,其實就是在否定孩子,總是在提醒孩子你不行你有做錯了,你總是做不對。長此以往,孩子當然就膽小不敢做,

想要孩子變自信,父母改變批評的教育方法,把批評變為肯定。當孩子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夠好的時候,不要指責孩子沒做好的部分,要去肯定孩子已經做好了的部分。

比如孩子想幫忙卻幫了倒忙,不要急忙批評孩子,先肯定孩子想幫忙的心意,再去指責幫倒忙的原因。

第三點,主動改善親子關係

在《去情緒化管教》一書中作者提到,管教的目的在於教而非管。

如果我們一味的把目標放在“管”上是很容易破壞親子關係的。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中,作者提到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忘記了我們的初衷,總是樂忠於給孩子傳授更多的生活技能,而忘記了親子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經常吼孩子已經是破壞了親密關係,在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親子活動來提高親子關係。

  • 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做親子游戲或讀書。
  • 每天可以抽出固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重視。
  • 多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這是建立親子信任的良好方式。

第四點 給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利

孩子被罵的多了,吼的多了。經常會因為被罵或者被吼而小心翼翼,時間長了,孩子會學會觀察大人臉色,沒有自己的主見。

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在遵守底線的條件下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通過培養孩子的自主選擇權,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被吼得膽小,不自信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信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父母一定要堅持,才能見效果!


豌豆媽媽育兒


根據我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孩子內向、膽小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並不只是吼的問題,而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一、女強男弱家庭

曾經有這麼一個男生,高一開學後不久就休學了,原因是這個孩子非常內向,不適應高中生活,內向喜歡某個女生,但是又不知如何表達,於是搞了個惡作劇,給女孩發了個恐嚇信息,他媽媽在他的日記裡,也發現了孩子寫的很多不太正常的日記,對女孩充滿了威脅。於是主動聯繫學校,讓孩子休學了。

在這過程中,我跟他父母接觸過幾次,最大的印象就是這個家庭的話全讓孩子的媽媽說了,嘟嘟地說個不停,而孩子的父親,整個過程顯得非常木訥,基本上是一言不發,孩子也是父親的性格,可以想象這個家庭的日常是什麼樣子的,這種環境對孩子影響非常大。

二、擁有一個“巨嬰”的父親

這種類型和第一種類型基本相似。我一個鄰居家的孩子,上完初中就輟學了,父母急著給張羅婚事,以便早抱孫子。誰知道,結婚後,男孩根本就沒有擔負起任何做父親的責任,一天到晚玩網絡遊戲,根本不和對象交流,雖然有了孩子,但是基本上沒有管過,孩子慢慢長大,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膽小。

三、過早把孩子送進寄宿制學校或者學屋

老家有個親戚,家裡有工廠,孩子小的時候,正式工廠起步階段,兩口子都一起經營工廠,孩子沒人管,但是又非常重視教育,把孩子送到城裡的一所最好的小學,但是因為無法住宿,所以在學校旁邊找了個學屋,就這樣一住6年,到了初中,又送到一所寄宿制民辦中學,所以孩子到了高中,基本上不和別人交流,說話聲音非常小。到了大學後,他爸爸想鍛鍊他,給他錢讓他請輔導員或者請宿舍舍友出去吃飯,他竟然都不敢請。假期回來,他爸爸讓我繼續開導他一下,結果說著說著,一個男孩竟然哇哇大哭起來。

四、父母經常打鬧,家庭不和諧

一個從小就親眼經常看到父母打架、吵架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也因為沒有安全感,而變得膽小、內向。

可以說,90%孩子的問題,都源自家庭和家長,其中家庭關係不和諧,父親長時間缺失是主要原因。有人說:母親決定孩子的智商,父親決定孩子的情商,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研究發現,在大腦負責記憶和思維的區域內,沒有父親的細胞;而在負責情感的區域,沒有發現只含母親基因的細胞。相反,只含母親基因的細胞,出現在負責語言和計劃能力的“執行區”。因此,他們相信對人類來說,母親的基因在大腦皮質的形成中有更大貢獻。

所以,當孩子出現內向、膽小的問題時,要想改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親的迴歸,讓父親多陪陪孩子,多帶帶孩子,多做一些冒險的、刺激的優秀,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才是解決的關鍵,而且發現越早,越有利於解決問題。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育兒的過程中你內疚過嗎?我敢說,多半的家長都曾經內疚過,而且對孩子大吼大叫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內疚的因素,換句話說我們確實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做過了,我們又會後悔,只要你後悔,那就說明你的行為過火了,只要是過火了,那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產生的影響可大可小,對於本就內向的孩子影響會大一些,對於外向的孩子影響會小一些,影響造成了很難說百分百挽救,但是補救一定要百分百的好過不補救,補救不一定有希望,但是不補救百分百沒希望,那麼如何補救呢?結合也曾吼過孩子的我的育兒經驗,簡單做一個分享:

第一:吼完後要有一個完美的收尾!


  • 能不吼則不吼,實在控制不住吼了,一定要記住吼完不是終結,一定要有一個妥善的收尾!所謂的收尾,意思就是說,你要依靠收尾工作來彌補你剛才的大吼大叫給到孩子帶來的心靈創傷,讓孩子意識到你還是愛他的!


  • 尤其對於小一些的孩子,我們建議大吼大叫完畢以後,一定要蹲下來把孩子擁抱在你的懷裡,用溫柔的語言告訴他:孩子,首先爸爸剛才這樣做確實不合適,沒有考慮到你的承受能力就大喊大叫,爸爸向你道歉,但是你知道爸爸為什麼生氣嗎?就是因為剛才你的做法也同樣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我們雙方都有問題,爸爸生氣不對,你剛才的做法也有問題,我們一起努力,都改掉自己的不好的地方好嗎?


  • 當然,你不要寄希望於所有的孩子都能坦然接受,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到了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很多都會有點自己的小脾氣,有的根本不理會你,所以你一定要記住,這個收尾工作不是象徵性的說一遍就結束了,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呢?那就是孩子的態度平和了,接受你的道歉了,並且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了!

第二:對孩子要有愛,要充滿愛,即使是批評也能讓孩子感覺到是帶著愛的批評,這是家長必須不斷修煉的一門藝術!


同樣的兩種批評孩子的方式來比較一下:


  • 1:你這樣簡直就是胡鬧,傻子都比你聰明,你到底是不是我們親生的,怎麼就這麼笨呢?什麼時候能長長腦子啊?你是豬嗎?


  • 2:首先爸爸要告訴你,爸爸生氣是針對你的行為,而不是針對你,我們就你這一個兒子,爸爸媽媽都很愛你,不過你今天的行為確實讓我們感覺到不舒服了,這樣的做法確實不合理,以後這樣的事情絕不應該再犯明白嗎兒子?因為這是不對的,你這樣做了,就會對你今後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既然發現了,意識到了就要改正,好不好,來跟爸爸擊個掌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注意好嗎?



  • 兩種批評你認為哪個更有效呢?但是組織語言很重要奧,可不是你靈機一動就能想出來的,必須功夫要用在平時,要進行大量的學習,直到內化為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有效的進行輸出!你要明白你交流的對象還是個孩子哎,你總是以成人的語調、思維、語氣跟他進行對話,他怎麼可能吸收的了,尤其是詆譭式的,謾罵式就更加的會給孩子帶來終生抹不掉的影響,因為他會感覺自己的父母都感覺自己不行,那自卑的情緒就會一直圍繞在他身旁了!


第三:不妨時不時的開個月末自我批鬥大會,讓孩子反客為主也能客串一把,既能發洩一下內心的那些負面情緒,也能加深親子感情!


  • 我們一般是在月末抽個週末大家都有空的時間,找一個舒服的空間,大家舒服的坐在一起,然後就開始暢所欲言,首先是每個人先做自我批評,這個月裡面自己覺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自我批評完畢,每個人都要送上幾句激勵性的話!


  • 自我批評完畢以後進入互換角色環節,孩子變身爸爸或媽媽,對我們一個月來的表現進行角色互動,用我們的語言來批評我們,當然為了鼓勵孩子說,我們還會給他設立幾個小獎勵,比如一起去看場電影或者去公園玩等等,讓孩子徹底放鬆去進行反饋,你就會發現你在孩子心目當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了,而且這樣的一種活動,也能讓家長真正意識到站在孩子的角度,當他受到責罵 的時候是一種什麼心理狀態了!



  • 當然最後不能草草收場,每個人都要做總結,最後相約大家一起努力,都向好的方面進步,都能更和諧的一塊相處,這個時候就是制定規則的好時機,而且多半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樂意接受!


教育孩子是需要鬥智鬥勇的,但如果演變成好勇鬥狠那就走向事情的反面了,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學習,你得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時更要了解如何有針對性的教育孩子的知識,兩者結合,加上自己的實踐和領悟,才能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