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什么最难?

ipgks


学习中医自身的难,读背记理解消化变成自已的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对症施治。再就临床难,现代西医这么发达,那有你中医的机会,除非病家走头无路,才想到了中医。此病家以进入西医不治之症了。中医古人的话是治病治不了命了。病家的心态难,同是一个病人,假如去西医了死了是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没意见,因为西医有病危通知书,保护医生。中医呢没有。假如去中医治疗,理法方药完全无误。病人吃药时间和走的时间同步,病家误认为就是刚刚吃完你的药就断气了,当然这个病人不吃药也是要死的。再这某些西医就讲告诉你,你不听,到我这保你好。在多数人都认为西医死了是正常的。中医出现治病治不了命的病人死后就是中医责任。当然这里不排除误治的。中医也有误治的。医圣张仲景,所说坏病,也可以误治。这是有些人说中医治了急症的是错误的,中医是可以治急症的。还有中药是吃不死人的也是错误的。就拿常用的六味地黄丸你吃反了也是慢性自杀。让你说中医难不难?


童心2020


中医国之瑰宝,在医学不发达的过去,中医靠着其独有的“四诊八纲”诊断疾病的手段,“辨证施治”医治了无数的病人。好的中医只靠“望闻问切”察颜观色即可知病人痛在何处。

从前,有一个村庄,来了一位老中医,临床经验十分丰富,诊断疾病准确,治疗疾病效果好。所以村里人都来找他看病,因为效果立竿见影,被于称为神医。

村中有一个外号楞头青的人。这时他刚吃过午饭,正在房上修理房子,听到来了神医,于是他就立马从房上跳了下来,跑到了医生面前。他平时壮的像牛,沒有啥毛病。他就想故意试试看医生的本领如何,说:“医生你看我有什么病。”说后诡秘的笑了一下。医生正在给别人开药方,被他的问话打断了,便抬头看了一下他的面色,立刻说道:“你快点回家,跑慢了就死在路上了。”此人听后,哈哈大笑,回头就走。此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腹疼,头重脚轻,一头载到在地上,两眼上翻,顿时一命呜呼!

原来他刚吃饱了饭,胃肠道处于饱胀状态,再由高处跳下,致使胃肠道受震,破裂而死。



半个南山人


中医什么最难?最难就是要病人相信你。你有天大的本事无人信你,你就没有办法了。人家信你病情就要好三分,在给他语言开导病就要好一半,人的得失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没学过医的人,比你学过医的人能干,他专门研究嘴皮子冒充医生,生意好得很,你真正有本事的人,要讲医德,特别是修道学佛的要记口业,不敢乱说一句话,所以业务就差,就穷。你看人世间学会耍嘴皮子,就相当于三付拳头,在社会上混求生存就是这样的。要学会说话,要有骗人的本事,你就很富有。但是迟早还是要还的,骗人得来是不踏实的。人穷志不穷,守着本事吃饭,不会饿饭就行了。


胡代泉


中医什么最难?

答:心定心静第一难!

刚入门时师父带我去书店买了《汤头歌诀白话解》《药性四百味》《经络分寸歌》《内经讲义》《医古文》这几本书,要求我要背诵下来!多年后感悟到原来背书除了打下基础外,关健的是在不知觉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的入定能力。

没有跟师第二难!

学了三年,以为天下无病不可治,治病三年,觉得天下无方可用。迷茫之后,虚心拜了几位老师,耳提面命,几年之后,豁然贯通,下医医身病,上医心身同治。

学成之后传承出去亦难,这是第三难!也是最难最难。

中医的理论近似神仙神授,初学似易,精通实难!它的最高境界不在五行,不在阴阳,在于一“炁”!说无实有,说有却无!不是上上根基之人,基本不可能真正地登堂入室。


张建平149284331


中医最难的是全盘听任西方的执业注册标准,要考英语,以西医为主导。与时俱进是必须的,问题是祖国几千年传统国粹精髓被西方标准牵着鼻孔走,这才是最难的。

你没有执业注册证书,再有临床经验都是【非法行医】。而“合法行医”却被西方标准洗脑了,没有西方的执业注册证书还真的寸步难行,然后就有中医西化,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

民间中医中药,只能够偷偷摸摸地做。唯独有一些网络医疗大咖一边抨击西医输液,一边偷偷摸摸学习西医如何开输液医嘱药方。一边极力说服大家严禁输液,一边自己却极力支持输液。究竟是按照某些权威媒体倡导的垂死才给输液呢?还是临床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具体操作呢?

再有名望的名老中医,无论有没有证,都敌不过中药源头上的伪劣,这也是中医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以前几幅中药立马见效,现在几十幅中药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同样是高丽参,原产地的治疗效果比附近批量种植的效果肯定千差万别了。精挑细选枇杷叶和集装箱垃圾叶混搭的效果肯定相差悬殊。

所以,中医最难的是没有自己权威的标准,接着就是没有合乎规范的中药材。至于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中医生只能在国内水土不服,没有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土壤。


六维魔咒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就可以诊断疾病,然后结合八纲辩证治疗疾病,在中医的诊断中,最难的就是望诊,“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自古以来就认为是中医中最难的,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什么疾病,就能知道内里气血脏腑的情况,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是中医非常神奇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中最难的一种。




人体内部的疾病都会在外表有所反映,因此人体的疾病都可以从人的神色形态上看出来,无论从气色、脸色、动作、喘息、语气中,都可以看出疾病的情况,但是疾病往往都是复杂变化的,有时表现出来的未必是疾病的真实情况,有的可能是假像,让人真假难辨,像一个红光满面的人,有可能是健康人,也可能是一个有疾病的人,辨别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整体辩证才行,看一眼就知道疾病的不是一般人,所以望诊是中医中最难的诊断方法。

在望闻问切中,除了望诊是最难的,其它诊断相对简单,“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功,切而知之谓之巧”,因此望诊比较神奇,也是中医较难的一种。

中医八纲辩证也是诊断和辨别疾病的方法,“阴阳里表、寒热虚实”相对比较容易辨别,其它阴阳五行辩证,卫气营血三焦辩证,气血辩证、脏腑辩证等,这些辩证方法,相比望诊来说比较简单,也很好理解。


当然学习中医知识也不容易,要多学、多看、多实践,时时刻刻都要学习,这方面也是很辛苦,中医是一辈子的学习实践,只能说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疾病非常复杂,需要因人、因地、因势治宜,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和治疗疾病。

望诊是中医最难的一种,但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必须四诊合一,再结合八纲辩证,才能正确的判断和治疗疾病,要达到望而知之谓之神,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慢慢的积累经验,才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中医杂症


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下吧,难的是背诵。需要背诵的熟练到什么程度?就是成了嘴上神经自己反应了。不用思考,张嘴就来的程度。特别是四诊心法 下面,脉诊。老中医让我背诵到张嘴就来的程度。这个过程是不艰辛,也简单,就是背诵到成嘴记忆这个程度最难了。只有到这个程度,脉诊的时候,到底是什么脉象,是自己冒出来,而不是自己思考的。后面更加漫长的如此背诵还很多,四诊心法 上 。神农本草,伤寒金匮,牛人竟然把黄帝内经也背诵俩。

更加难的就是中医思维,中医是按照症来辩证内因的,定位定性,然后搜索脑子的方子,各种药品。但是现在人看到什么症就是对照什么药,看到上火就来凉药菊花,金银花之类的。本质上没有到中医思维的模式。正确通过四诊,定位定性,病在表还是肌肤还是腑,还是在臓?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治疗法则是最佳?治疗手段是针灸按摩方剂那个最好?还是一起来? 方剂用那个方子最好,没有方子用那些药最好,针灸 那些穴位最好?这些都是固定的中医思维模式。这个模式训练是长期漫长的。这应该还算中难吧。

最难的部分终于到了,那就是悟,有些人一辈子也成不了宗师级别的,就是没有开悟。这个就是最难了。所以中医大夫很多,名医很少,宗师更少!


九源地本草精选


中医之难在诊断。当代很多中医治不了病的原因之最。

一个胃病叫去查胃镜开中药。却一点用也没有。到我这里。只看了看舌苔。舌红苔黄的肝脾不和舌相。就只开了点舒肝理气的中成药吃十几天好了。。。。又介绍一个胃病,腹胀舌苔谈白。大便稀塘的。我一看是寒湿重,开了点温中散寒的中药。7天胃病消失。大便正常。。。。

中医靠仪器分析死路一条。

当代对证看重也是对中医的一大伤害。在民间只知道此药治某病。可考证就与功效无关了。


针道之名


中医没有什么说最难的。如果从学习方面来说,相对临床医学,有一种说法是西医越学越明晰,中医越学越觉得深奥。

因为中医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文化,更是一门医学,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多联系临床,研究案例(各医书、医学杂志很多的)方能逐步提高水平。

另外,中医言语表达晦涩难懂,一定要刨根究底了解其来龙去脉,而非死记硬背。再者,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很快,有很多值得中医借鉴的地方。现代中医亦绝不能完全照搬古代中医理论与经验,否则会被淘汰或“兼并”。在掌握中医药理论指导及所学学科的情况下,要更多的掌握现代临床医学知识。


韩江一叶


中医最难的就是确诊,如果仅是号脉,那无疑是草菅人命。所以有病最好去大医院,这里人才济济,医疗设备最好。切不可相信庸医的胡言乱语,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孙先生病重,有人劝他试试中医,他摇摇头说,我不信中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