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福建鼓浪嶼原名圓沙洲。位於廈門島的西南,面積有1.87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鼓浪嶼在唐宋時期稱之為圓沙洲,因島上西南海濱的礁穴受海浪的衝擊,聲如擂鼓,明代改稱鼓浪嶼。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外風格的各式建築在此地被完好的保留下來了,也使得這裡有了"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首,又得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鼓浪嶼主要的觀光景點有皓月園、毓園、菽莊花園、日光巖、琴園、鼓浪嶼音樂廳、三一教堂、海天堂構、港仔後海濱浴場。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皓月園是為了紀念鄭成功而建的。鄭成功是明清之際軍事將領、民族英雄。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第2年擊敗了荷蘭,在臺灣的駐軍收復了臺灣。皓月園明代風格的建築與海景、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天然圖畫。皓月園是一個擁有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的庭院,佔地有2萬平方米。園內有一尊高15.7米,重1617噸的鄭成功巨型的花崗岩雕像,是園中的主體建築,也是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如果要參觀皓月園,最好選在傍晚時分。那時候人已經很少了,可以登上雕像的最高點,欣賞廈門的夜景,旁邊的燈塔也很漂亮,很適合拍照。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毓園,毓園就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01年出生在鼓浪嶼,林巧稚是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是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雖然一生沒有結婚,卻親手接生了5萬多個嬰兒,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中國醫學的聖母”。毓園的道路兩側是花壇,園內有林巧稚大夫漢白玉的雕像,雕像對面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蹟的展覽館。毓園之“毓”,就是培育養育之意,故紀念園取名毓園。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菽莊花園。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1955年現出作為公園,樹狀花園裡的主要景點是藏海園、補山園及鋼琴博物館。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這裡是中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聳立在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宜而立,為鼓浪嶼的最高峰,包括日光巖和琴園兩部分。山上巨石嵯峨,樹木蔥鬱,亭臺掩映,登臨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住島盡收眼底。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琴園,也就是音樂之源。琴園和日光巖遙遙相望,通過纜車與日光巖相連,與日光巖自然景觀形成動與靜、今與古的有機結合。琴園現在建有百鳥園、音像館、藝術畫廊和緬懷先烈的英雄頌園。此外,還有旋律廣場、琴思廣場、流音小築、聽濤崖等處,令人有無處不樂聲之感。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鼓浪嶼音樂廳於1987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音樂廳的主體建築掩映在古老的樟樹及榕樹下,一年中常常不定期的舉辦古典音樂演奏會,諸多著名的鋼琴家均曾到此演出過。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三一堂是閩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寓意是三個教會聯合興建之意,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三一堂是一座粉紅色的磚牆建築,呈現十字立體式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黃瓦屋頂上,居中矗立著八角鐘樓,室內寬敞明亮,會堂有可容納1000人的座位,室內音質效果極佳。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海天堂構,海天堂構是中西合璧的別墅群,位於鼓浪嶼福建路38號。海天堂構始建於1921年,有5幢別墅,是鼓浪嶼上唯一按照中軸線對稱佈局的別墅建築群。總體風格是中西合璧,大多數為中國傳統式的飛簷翹角,眼角均裝飾纏枝花卉或浠水蛟龍。可以看到古希臘柱式西洋風格的窗,是所有的一切都結合得恰到好處。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港仔後海濱浴場位於鼓浪嶼菽莊花園西面,兩者毗連在一起。港仔後的海面又名金帶水。這裡的海灘不像別的一望無際,卻有一種小巧玲瓏的美感,淺藍色天空連接著水藍色的海面,微微溼潤的海風吹拂著,走在海上的連廊,感覺十分舒服!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這座海島,你來了就不捨得走

  鼓浪嶼,波濤谷浪、景色令人。在這裡,你能見到各式各樣的別墅,還能見到湛藍的海水,滿是遊客的沙灘。這裡四季皆宜,最佳景點,菽莊花園、龍頭路、商業街、日光巖、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皓月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