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麼封侄子劉信為羹頡侯?

森香水岸小小園


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後,大封劉姓同宗,不僅將一母同胞的二哥劉仲封為了代王、將同父異母的幼弟劉交封為了楚王,甚至連同宗遠支劉賈都被封為了荊王。但是,劉邦卻一直沒有給自己同胞長兄劉伯的兒子劉信任何封爵,似乎完全遺忘了這個親侄子!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哥劉仲的兩個兒子,劉濞被封為了沛侯(後來晉爵吳王),劉廣被封為了德侯。以至於劉邦的父親太上皇劉煓都看不下去了,親自為嫡長孫劉信出頭,找劉邦要封爵。最終,在父親的逼迫下,劉邦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給侄子劉信封了一個羹頡侯爵位!



何為羹頡侯?

眾所周知,漢王朝的爵位大多以封地為爵號,封地在哪爵號就是什麼。如周勃的絳侯、雍齒的什邡侯等,都是以封地為爵號。那麼,羹頡是什麼地方呢?那根本就不是個地名。所謂羹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用鏟子刮鍋之意!



劉邦為什麼會給侄子劉信這樣一個爵號呢?劉邦自己給出的答案是其母不賢!劉邦尚未發跡之時,經常帶著人去兩個哥哥家蹭飯,大哥劉伯在世時,礙於兄弟情面,劉伯還接待接待。劉伯去世之後,寡嫂顯然不那麼待見遊手好閒的小叔子劉邦了。一日,劉邦帶著人又去大哥家蹭飯,結果寡嫂明明有飯卻用鏟子把鍋颳得嘎嘎響,意思已經沒飯了,搞得劉邦很沒面子,就此記恨上了這位寡嫂!不給侄子封侯,就是因為這件事。後來迫於老爺子的壓力給他大孫子封侯,劉邦卻依然忘不了這茬兒,於是便有了羹頡侯這個奇怪的爵號。說白了,劉邦就是在藉此表達內心的不滿!



這是史籍記載的東西,也是關於羹頡侯爵號由來最官方的答案。真的僅僅是因為寡嫂不賢嗎?個人認為未必全是。嫂子不賢歸不賢,可侄子畢竟是自己親大哥的兒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劉邦為何因為嫂子而如此遷怒侄子呢?這裡面很可能還涉及到劉邦與同胞長兄武哀王劉伯之間的兄弟矛盾。



兄弟封王,唯獨遺忘長兄

劉邦在正式稱帝之前,將長兄劉伯追封諡為了武哀侯。很多人或許就此認為,劉邦對他大哥不錯啊。但個人卻不這麼認為,劉邦之所以選擇追封長兄為列侯,更多地還是為了安撫自家兄弟子侄。你們大哥、大爺已經死了都有封爵,你們急什麼?這一點從後來劉邦的舉動也能看得出,他封劉伯為列侯完全是出於需要,而不是兄弟情深。在劉邦稱帝之後、尤其是平定異姓諸侯王之後,大封劉姓同宗,不僅同父異母的幼弟劉交被封為了楚王,連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都被封為了吳王。可是,終劉邦一生,劉伯卻始終只是武哀侯!直到呂后掌權之後,劉伯才被弟媳呂后追晉為了武哀王。這就非同尋常了,劉伯是太上皇劉煓的嫡長子,老劉家的嫡長房!連庶出的老么劉交都封王了,為什麼劉邦偏偏遺忘了長兄劉伯?顯然,這不是一句忘了可以解釋的,很可能就是劉邦刻意為之。



劉邦為何刻意遺忘長兄劉伯?

關於這個問題,史籍沒有給出任何說法。不過,從劉邦對待劉伯和他兒子劉信的態度以及劉伯死後他夫人對劉邦的態度來看,劉邦與自己這位長兄的關係恐怕非常一般!如果兄弟關係融洽、甚至兄弟情深,就算嫂子不賢,劉邦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似乎也不至於會如此對待侄子劉信,不是嗎?更何況,如果二人兄弟關係融洽,劉邦的大嫂看在死去丈夫的面子上,恐怕也不至於那樣給劉邦難堪,這是正常邏輯。換言之,劉伯在世時和劉邦的兄弟關係恐怕也並不和諧,至少比劉仲與劉邦的關係差得多!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劉邦沒有看在劉伯的面子上善待侄子劉信的問題,說白了,劉邦其實不爽的正是他大哥劉伯!正是因為和劉伯的關係不佳,劉邦對自己這位大侄子也太喜歡,不給劉伯封王、不給他兒子劉信封侯也就順理成章了。所謂其母不賢、什麼羹頡侯不過就是一個理由罷了。顯然,劉邦不想將兄弟矛盾公諸天下,那就只能拿寡嫂當藉口了!



太上皇前後反應的差異

很多人在這個事情上面大多隻記得太上皇劉煓為長孫劉信出頭要封爵,卻有意無意忽略了之後的事情。劉煓已經為長孫劉信出頭了,說明他對自己這位長孫還是非常喜愛的。可為什麼劉邦封侄子為羹頡侯時劉煓卻保持沉默了呢?這麼一個帶著羞辱性質的爵號,難道劉煓聽不出弦外之音?顯然不太可能。已經為孫子出頭了,可劉煓為何對這個羞辱性爵號卻又視而不見了呢?



那麼,只有一種解釋,劉煓對大兒子與三兒子之間的矛盾心知肚明。老三已經賣給自己老臉,封自己的大孫子為列侯了,自己對死去的老大也算有個交代了。可作為父親,一碗水總得端平吧?總得給老三一個出氣的地方吧?如果再為爵號跟三兒子說三道四,那就是劉煓這位父親偏心了,不是嗎?這或許就是太上皇劉煓最後保持沉默的原因所在。



綜上所述,給侄子劉信封羹頡侯,恐怕不單單是因為寡嫂的原因,很可能還涉及到與劉伯之間的兄弟矛盾。當然,史籍之中沒有明確的說法,我們只能靠合理化推測。文中純屬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如有謬誤、不足,敬請海涵、指正,拜謝!


農民工歪說歷史


  劉邦年輕時經常領著一幫朋友到大哥劉伯家裡蹭吃蹭喝。

劉伯去世的早,劉邦依舊帶著小夥伴們去大哥家白吃白喝。

大嫂厭煩透了這個小叔子,每到飯點,遠遠看見劉邦帶人來了,就躲進廚房,並用飯勺把飯鍋颳得咣咣響。

這樣幾次三番,劉邦的朋友們再也不肯來了。\r

  一次,劉邦特意走進廚房查看,發現煮著滿滿一鍋飯。劉邦氣得揚長而去。

漢朝成立後,劉邦的同族兄弟都封了王,劉邦只追封大哥為侯。

劉太公為大兒子抱不平。

劉邦辯解說:“大嫂不賢惠。”

後來看父母面子,勉強封大哥的兒子劉信為羹頡侯。

羹頡:用勺子刮鍋底。

這個封號的搞笑程度堪比《鹿鼎記》中韋小寶的“通吃侯”。

(漢太祖高皇帝畫像)



餘明講歷史


在古代社會,帝王給予近親或有功之臣封侯的獎賞,侯爵的名稱大有講究。一般以封地的地名或是美好的寓意居多。前者如劉邦封猛將樊噲為舞陽侯,封韓信為淮陰侯。漢武帝封名將霍去病為冠軍侯,寓意其“勇冠三軍”。當然,封侯也有惡評和貶稱,大都授予帝王厭惡的人或是被俘的敵國君主。如宋太祖封歸降的南唐後主李煜為違命侯,金朝封被俘的宋徽宗為昏德公。“羹頡侯”這個稱謂著實罕見,聽起來詰屈聱牙。仔細分辨一下,羹,粥也。頡,截取、剋扣之意。“羹頡侯”乃剋扣飯粥之侯。很顯然,劉邦不喜歡這個侄子劉信,封這個侯爵儼然有不滿情緒在內。實際上,劉信不為叔叔劉邦所喜,是代人受過,躺著中槍,劉邦真正不滿的是劉信的母親,也就是劉邦的大嫂。

事情的由來大致是這樣,劉邦自幼遊手好閒,喜歡結交各路朋友。劉邦大哥劉伯早死,其妻與兒子劉信相依為命。劉邦經常到大嫂家蹭飯,有時還帶著狐朋狗友一塊去。時間一長,大嫂不高興了。 一天,劉邦和他的朋友剛進門,大嫂就用勺子把釜颳得“吱吱”地響,劉邦的朋友一聽,知道人家煩他,轉身就走。劉邦上前一看,釜裡還有很多粥。劉邦很不高興,認為大嫂不給他面子。

待到劉邦當上了皇帝,對劉氏宗親大肆封爵。把自己的二哥劉仲封為代王,幼弟劉交封為楚王,連遠親劉賈都封為荊王。對於侄子們,劉邦封劉仲的兒子劉濞為沛侯,劉廣為德侯,唯獨自己長兄劉伯的兒子劉信沒有得到任何封爵。看到這樣的情況,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就坐不住了。找到劉邦要為自己的長孫討一個爵位,無奈之下,劉邦就給劉信封了一個“羹頡侯”,也算是出了口惡氣。


滄海拾遺錄


劉邦之侄劉信封了“羹頡侯”。羹,粥也。頡,截取、剋扣之意。“羹頡侯”乃剋扣飯粥之候。這個侯名的來歷是這樣的:

劉邦大哥劉伯早死,其妻與兒子劉信相依為命。劉邦經常到大嫂家蹭飯,有時還帶著狐朋狗友一塊去。時間一長,大嫂不高興了。

一天,劉邦和他的朋友剛進門,大嫂就用勺子把釜颳得“吱吱”地響,劉邦的朋友一聽,知道人家煩他,轉身就走。劉邦上前一看,釜裡還有很多粥。劉邦很不高興,認為大嫂不給他面子。後來劉邦當了皇帝,分封子弟,唯獨不封大哥之子。老父劉太公一再勸他,才給侄兒一個侯爵,名曰“羹頡侯”。

兒子得到這樣一個侯爵,不知大嫂心裡啥滋味。






森香水岸小小園


我落難時沒這樣的嫂子,但我遇到了這樣的嬸子。


上堯村夫


這事和當年韓信遇到的有點類似,他嫂子嫌他啥事不幹天天蹭飯,就不讓他飯。本來不想封他,扛不住老爹的嘮叨,想起那年他娘做的爛事就生氣所以以事論事就封了個羹頡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