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佟国维和张廷玉两个职场老狐狸,谁更胜一筹?

宋安之


说个现实点的,出于政治正确,很多人都会认同张廷玉是最甚一筹。


因为老臣谋国又谋生,从一介汉儒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几十载,一切都从大局出发,一切国事为重,毫不掺杂个人得失考量;辅佐了三位清朝前期最伟大最成功的三个皇帝,得到了雍正配享太庙的礼遇,有清一朝,也就他独一份了。

但是佟国维虽然自私,但作为一个父辈,佟国维的做法更符合人性。

为了家族,为了子孙,在康熙容忍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牺牲自己,在帝国权力过渡时期,保全家族长盛不衰,也完成了佟佳家族第四代掌权人的顺利过渡。

其实这些也并不能说明谁更厉害,而是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他们都没得选择。


张廷玉只是一个汉儒,实际上他更多的只能作为皇帝的秘书存在,根本没有任何实权。

所以一个秘书和老板之间的最大的默契,只能是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老板冲动或者情绪化较大的时刻,站稳立场,替老板理智把关问题,并给予善意提醒。想主导老板,无疑是自寻死路。

张廷玉其实就是这样的,他在剧中,可以和康熙以及雍正这两个完全不同格局和风格的皇帝,都能配合默契,说白了也就是自己定位十分准确,秉承了上述的原则。


而佟国维的身份则完全不一样,在剧中,他不但是上书房一个首辅大臣,他更是皇亲国戚。

他不但是康熙的舅舅,还是康熙的老丈人。他是康熙的亲娘家人,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左膀右臂。佟佳家族的势力可谓遍布朝野,佟国维甚至外号“佟半朝”,他是真正的实权派。虽然名义上是君臣,但是康熙作出任何重要决策,至少只要考虑一下佟国维意见的。

虽然佟国维的权力仍然不足以制约康熙的决策,但是多少会影响康熙的决策的。所以这种情况,佟国维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损失退出的。

只有自己家族产生分裂,并且下一代暗合圣意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过渡。这个时候,自己选择站位八王胤禩,让隆科多暗里烧十三爷的冷灶,紧跟康熙的步伐。


这种安排可以说把所有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通盘考虑了,并且将可实现利益算计到了最大化。所以表面看起来佟国维落魄下野,但是他最终哪边都没得罪,安全退出。

对于八爷来讲,佟国维是为了自己丢了乌纱帽的;对于以后无论是谁上位,下一代代表隆科多都是拥立功臣,自然不可能再去清算佟国维。

张廷玉更像是罗汉,信的是小乘佛教,讲究的是渡自身。

张廷玉虽然最终觉行圆满了,但是家人的牺牲太大了。儿子病重父亲不在身边,弟弟犯法,哥哥却只能上条陈拥护杀之;

而佟国维更像菩萨,信的是大乘佛教,讲究的是渡众人(不过他这个众人是家人)。

佟国维选择下台的方式是损失最小的,但不管怎么说当初的佟半朝如今为了家族子孙利益,凄然下台,并没有为自己身后的名声和个人利益留下什么太大的好处。


炒米视角


张廷玉如何与佟国维相比?首先佟国维持康熙皇帝的国丈,又是康熙皇帝的表叔。而张廷玉出身于书香书香世家,不过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倒是在康熙王朝名声显赫。而张廷玉并没有仰仗父亲张英的名声混迹于官场。

可是张廷玉的才华和他的为人处世和德性,得到了官场上的赞扬。特别是康熙王朝的后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极大信任。而张廷玉的廉政和认真,到了雍正王朝又得到了雍正皇帝的信赖。

而佟国维在康熙朝的后期,由于参与了康熙帝儿子们的九王夺嫡,被康熙帝免除上书房大臣职务回家休养,最终在政坛消失而告终,这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虽然佟国维与张廷玉围绕在康熙帝的左右,但是他们的为政观念不同,所以佟国维在康熙朝被康熙帝舍弃,这是必然的,也是手段。



(这就是上书房大臣佟国维)

佟国维与张廷玉最大的不同是:佟国维是官场的政客,可张廷玉凭着他的才气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来看看作为上书房大臣的佟国维与康熙皇帝配合的天衣无缝和他的精彩表现。特别是在“九王夺嫡”的这场争斗中他协助康熙皇帝击败了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既维护了康熙皇帝的威信,又让以八阿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彻底溃败,并且及时的把自己的儿子隆科多推向了政坛的顶峰,这就是通过为的高明之处,使佟氏家族的利益得到延续,同时自己全身而退。

康熙皇帝的第一次废太子和再次确立太子和举荐新太子,是真正的弄巧成拙。以八阿哥胤禩代表的八爷党对皇权的威胁是康熙皇帝感到非常恐惧,这时他需要帮助,康熙皇帝想到了佟国维。

作为康熙皇帝老丈人的佟国维岂能不知道康熙皇帝的用意?正好利用自己要到了退休的年龄,帮助康熙皇帝渡过难关。

如此佟国维与康熙皇帝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帮助康熙皇帝清除八爷党以换取自己的儿子隆科多九门提督这一职位,从这一点看不能不佩服佟国维的老道。


(佟国维在给隆科多出道)

反观张廷玉的做派,欲通过为则完全不同: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看到一个奇迹,那就是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在举荐八阿哥胤祀为新太子,可在朝廷大臣中,只有张廷玉一人还在继续举荐废太子胤礽,并且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和认可。这不是风险,这是张廷玉看透了康熙皇帝的心思,对帝王心术揣摩得透彻。表面上看,张廷玉在举荐废太子的时候立了大功劳。实际上是为了康熙皇帝的权力中心的平衡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廷玉成功的挤走了佟国维,通过佟国维退休回家养老把上书房大臣首辅的职位,让给了张廷玉,这才是康熙皇帝所要的结果。因为康熙帝达到了打击八爷党的目的又改组了权力机构。

对于康熙皇帝扶持起来的上书房大臣首辅张廷玉,他是要留给他的继承人使用。而张廷玉也不负康熙皇帝的重托得到了雍亲王胤禛的好感和信赖。所以在雍亲王登基后的雍正皇帝把张廷玉放到了重要位置帮助雍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雍正皇帝登基后所推行的新政,包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改土归流,虽然遇到很大的阻力,可是上述方首辅大臣张廷玉坚决站在雍正皇帝这一边,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欣赏。此刻张廷玉的权力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没人敢不买账。
(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

陕甘总督大将军年羹尧的西北一战成名,雍正皇帝高兴之余给了年庚有很大的恩宠,可是年羹尧居功自傲桀骜不驯,在朝廷上下大臣一片弹劾声中使雍正皇帝非常难堪,在处理年羹尧的问题上,雍正皇帝犹豫不决,因为雍正皇帝不想杀了年羹尧,雍正皇帝更不想担当乱杀功臣的骂名,此刻的张廷玉进言上奏了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十年中有得到了死罪的惩罚。

特别是在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逼宫的关键时刻,张廷玉坚决的站在雍正皇帝一边,与十三阿哥胤祥一起化解了宫廷政变的危机,这是雍正皇帝对张廷玉更加增进了信用的砝码。此刻张廷玉的又清除了一个对手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隆科多,更加巩固了他的权臣地位。
(关键时刻的张廷玉)

张廷玉的为官之道是:万言万当不如百言一默!而佟国维的为官之道是:看民意,还要看圣意!

佟国维的后面是皇亲国戚,而张廷玉的后面是沉着冷静和他的学富五车的才华。

佟国维凭的是一代接一代皇家贵族的姻缘。而张廷玉凭的是他的老练和豁达并且能摸透皇帝的心思。所以张廷玉成长在康熙王朝,所以在雍正王朝,他红得发紫。到了乾隆朝的初期他更是托孤重臣,说他是三朝老臣毫不为过。

以上通过,为与张廷玉二位不可相提并论也不可同日而语且各有所长都得到了后人的尊重。如果说以上二位哪一位更高明?应该说张廷玉更胜一筹。

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的猜想,欢迎网友吐槽,发表不同意见!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41期总268期)


日尧居


肯定是张廷玉啊,他可是历经三朝而不倒,而且最终是配享太庙之汉臣,比佟国维这个满人还要牛。

要知道,康熙帝驾崩之时,佟国维可还活着呢,隆科多还求助他怎么办呢,就这一点上,一个成为顾命大臣,一个在家养老,高下立段!

下面我详细讲讲张廷玉是怎么做到的:

在《雍正王朝》中,要是论老谋深算,随便一个老人家都能拎出来露两手。

但是除去帝王,我们看这么多的大臣,为什么只有张廷玉是历经三朝而不倒,并成为最终配享太庙之汉臣?

除了他本身足智多谋,小心谨慎,君子不党之外,还跟他能准确判断形势有关。尤其是对雍正帝即位一事上,他是早早就布好了局,并成为第一个猜出康熙帝意愿,将传位给四阿哥之人。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

前面我们曾经分析过邬思道和康熙帝,对老四胤禛能顺利上位做了哪些部署。可以看出,邬思道行的大都是阴暗之道,不能摆到台面上讲,这也是为什么雍正帝即位第二天,他就跑路的原因。

而康熙帝一直行使的是光明正道,当然,这也跟他们的身份不同有关。

在康熙帝将传位哪位阿哥这件事上,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老十四胤禵自从夺得大将军王职务后,就一直认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老八胤禩则认为,自己在朝中大臣心目中的地位最高,皇位也是可能落到自己身上的。

与邬思道纯靠揣摩康熙帝的心思不同,他甚至都没有见过康熙帝哪怕一面(书中见过一面,剧中没有提过)。张廷玉提前获知老四胤禛将即位的消息,则就容易得多,毕竟他常在康熙帝身边出没。

实际上确实如此,康熙帝临终前,确实是只叫了张廷玉在身边,并通过张廷玉压制了隆科多,并最终传位给了老四胤禛。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名汉臣,张廷玉何德何能,他是如何一步步迎合圣意,并成为顾命大臣的呢?

要解释清楚这件事,那就得从康熙帝身上下手,他为什么要选张廷玉为顾命大臣?

我们看这部剧,不难发现,最开始上书房大臣是以佟国维为首,马齐为辅,张廷玉满打满算排第三。

但是凭借着张廷玉的君子不党,凭借着张廷玉的勤劳(在上书房值班的往往都是他),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和顺势而行,最终成为了上书房首辅。

二、

康熙帝晚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皇子相争了,他在苦恼大清朝将传位给哪位皇子的同时,必然也要思考,并物色谁去当这个顾命大臣!

所以,从该剧一开始老四胤禛下扬州赈灾开始,康熙帝就没有停止过对身边大臣的考察。

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前,各位大臣其实都一样,都是吃瓜群众的存在,并没有想过太子会不能即位。

可是随着南方赈灾、户部欠款和刑部冤案几件事挨个发生之后,太子胤礽的威望和能力,受到康熙帝的质疑。康熙帝最终接受太子胤礽卖官一事后,出了门叹了口气,哀叹这难道是将来大清的皇帝?

康熙帝有了这种质疑,大臣们自然会随风而动,而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佟国维。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不利,被康熙帝训斥之后,刑部冤案爆发,佟国维那是相当兴奋,还在朝堂之上讽刺康熙帝“投鼠忌器”,激发康熙帝要彻查此事。

大家其实都看出来了,刑部冤案查清之日,就是太子胤礽被废之时。只不过佟国维认为,老四胤禛已经失势,太子胤礽被废之日,就是老八胤禩被立之时,所以他才会建议老八胤禩:

“八爷应该知道皇上那儿,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

为什么说平时多加加班是好事呢,这件事放在张廷玉身上就灵验了。老八胤禩连夜送奏折给康熙帝之时,正打中康熙帝的软肋,他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于是找到了还在上书房加班的张廷玉。

三、

张廷玉的选择是直接烧掉奏折,回过头来讲自己根本没见过什么奏折,以此表明,自己仍然是“君子不党”。

此举深得圣意,康熙帝直接拍板要去热河狩猎,同时也为了散散心,明确要求张廷玉同行。

记住,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廷玉就已经进入到康熙帝的考察范围了。张廷玉再次立功就到了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了,可以看出,康熙帝足够信任张廷玉,甚至狼覃秘密部队都交给张廷玉调动。

实际上应对“太子兵变”,康熙帝紧张,张廷玉同样紧张,康熙帝在病倒之后,张廷玉也是打了个踉跄,差点摔倒。幸亏他强打精神,替康熙帝发号施令,且明察秋毫,发现兵变的异常,指出太子调兵手谕有假。

发现太子手谕有假这个细节很重要,张廷玉就是通过这个细节,锁定了未来皇帝人选,并小心谨慎保守这个秘密。

也就是说,在康熙帝知道太子胤礽是被冤枉的前后,他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个命令就是当场封了四个亲王,这是在不知道太子手谕是假的之前下的命令;第二个命令则是得知太子手谕是假的,但是仍然决定废掉太子胤礽,并让众臣举荐新太子。

这两个命令当然有试探众位皇子,并找出幕后凶手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两个信息给张廷玉:

一个信息就是太子胤礽已经让康熙帝大失所望,你想啊,康熙帝明知道他是冤枉的,还是要废掉他,由此可知太子胤礽注定继承不了大统。第二个信息就是,康熙帝当时认定太子胤礽要造反,那么继承大统的人选必然就在这四个亲王当中。

这四个亲王就是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

四、

一旦锁定了这四个人选,后面的什么老九老十,还有大将军王,都是配角,不在考虑之列。

可是刚刚确定了四个人选,就有两个蹦出来互咬了,老大胤禔最早蹦出来,要替康熙帝手刃了太子胤礽,气得康熙帝大骂他是蠢猪。老三胤祉一看有机可图,立马举报老大魇镇太子,结果被康熙帝大骂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老大被直接圈禁,跟皇位永久无缘,老三也被训斥一番,从此心灰意冷,不再关心皇位之事。

这时候,就剩下了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二选一!

后面的举荐新太子,其实就是在试探老四和老八,张廷玉迟迟没有表态支持哪一个,正是基于他跟康熙帝共守了这个识破假太子手谕的秘密。

后来的朝堂之上,果然佟国维犯了结党的大罪,同时康熙帝也对老八胤禩表达了强烈不满。在此情形下,张廷玉心领神会,从衣袖里掏出了举荐废太子胤礽复立的奏折。

其实这个地方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张廷玉从左袖口掏出的奏折,那么他的右袖口有没有奏折呢?他的腰上是不是还藏着一个奏折呢?

此战彻底奠定了张廷玉成为“顾命大臣”的基础,上书房首辅佟国维被罢官,直接回家养老,退出了政治舞台。马齐这个人毫无主见,一直跟在佟国维后面转悠,看到张廷玉掏出奏折,惊讶地差点掉了牙。为了自保,不得不跟康熙帝据理力争,最终被贬职,排到了张廷玉之后。

就这样,张廷玉通过此战,一举拿下上书房首辅的位置,也通过了康熙帝的考验,成为未来的顾命大臣。

后来康熙帝的南巡,带着的人仍然是张廷玉,甚至设计拿下太子胤礽之时,也是跟张廷玉商议后下的套。可以说,在设立储君之事上,康熙帝是没有隐瞒张廷玉,张廷玉也确实值得信赖,守口如瓶,毫无破绽。

等到最后时刻到来,一切顺理成章,张廷玉面对九门提督隆科多宣读了两份圣旨。并把制约隆科多的圣旨放进了衣袖,后来在老九老十质疑康熙帝是传位给十四阿哥之时,巧妙地把老四胤禛引到侧室。后面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再去放老十三胤祥,以及后来隆科多拿来传位诏书,宣读完毕后,张廷玉把雍正帝拉到一边坐下,也是大喊一声:

“大位已定,朝拜新君!”

坐在椅子上的新君雍正帝是在哭,还是在笑呢?

现在明白张廷玉为什么最终配享太庙了吧?

佟国维,能比得了吗?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佟国维和张廷玉可以说在当时都是可以一手遮天的人物,两人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够获得最好的结局,只不过一人更多为了家族延续,一人为了自己。

如果非要将两人在职场中的表现来分高低的话,我个人更倾向于张廷玉是高于佟国维的。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以结果为导向,站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上图为《雍正王朝》中张廷玉


这两个人在《雍正王朝》中的表现,可以用人精二字形容,两人同为上书房大臣,不过当时的佟国维是首席,彻底影响两人的结局的关键事件,其实就是继承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九龙夺嫡的事情。

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的之后,商议新任太子人选的商议中,康熙一反常态,在上书房打击八爷胤禩的党派,佟国维因为站队八爷,也是彻底退出了这个政治舞台。反而作为唯一举荐废太子胤礽的张廷玉,却没被呵斥,还接任了佟国维的位置,成为了上书房首席大臣。

以结果来看,可以说张廷玉的职场表现比佟国维强,因为他活到了最后,就好像郭德纲相声里曾经说过的一样,三个相声演员,活到最后的那个不管你是之前如何,你就是相声艺术家。

深层次对比,详细了解一下

^上图为《雍正王朝》佟国维形象

如果佟国维所处的位置和张廷玉一样的话,佟国维不一定比张廷玉差,在大清王朝这个职场中,佟国维和张廷玉哪里不一样呢?

就是佟国维一心想着自己的家族,就算自己不行了,家族里也要有能出来挑大梁的,而张廷玉作为一个汉臣,再怎么努力也只是能够靠他自己,深知这个道理的张廷玉,只要保全自己就可以了。

而两人的差距不仅仅是这一点,还有就是混迹官场的手段不一样,佟国维老谋深算,为了延续佟家的辉煌,走一步算两步,甚至将康熙爷也算计在内,最后因为心力交瘁,算不明白了,在下一步没有走好,导致自己和选定的接班人隆科多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反观张廷玉的职场手段,通过一招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始终终于康熙皇帝,不管别人说什么,都是一心一意为康熙好。

两人的手段来说,没办法说谁的更好,但是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看他们为之效力的老板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如果康熙比较昏庸无能,那佟国维明显棋高一着,将康熙都玩弄于鼓掌之内,因为张廷玉只会听老板的话,不让他受伤吗。

但是康熙并不是昏庸的皇帝,而是清朝历史上能够排进前三的万古圣君,这样一来,佟国维的手段就比较可笑了,反而是不跟康熙耍小心思的张廷玉更胜一筹。

再有,在亲人都出问题的时候,佟国维选择放弃自己,让隆科多举报自己来换取隆科多的地位,从而保证佟氏家族的昌盛,而张廷玉在弟弟张廷璐涉嫌科场舞弊案件的时候,却选择大义灭亲保障自己,从而更进一步的得到康熙信任。

结语

张廷玉,佟国维二人如果仅以结局来说,是为张廷玉更胜一筹,但是如果根据两个人的日常表现来看,并不能说佟国维不如张廷玉。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雍正王朝》的热播让我们见识到了历史剧的魅力,里面官场和人心的较量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其中有两位权臣都是一顶一的的政治高手,那么佟国维和张廷玉谁棋高一着呢?

如果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无疑是张廷玉更胜一筹,但真是这个样子吗?

  1. 两个人都在康熙时期“引领风骚”。佟国维是皇亲国戚,他是康熙的舅舅,做到了上书房大臣的位子,是康熙后期也就是将近“二十多年”的“九子夺嫡”中三位重要大臣之一。在康熙年间,他曾随康熙皇帝两次远征葛尔丹,并取得了胜利,被封为一等公!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康熙年间,做到了刑部左侍郎的职位,他在《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之时屡屡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智慧!
  2. 佟国维顺利着陆,顺利推举出自己的儿子――隆科多!佟国维因为年龄逐渐增大,所以在康熙43年的时候,就退任了,然而因为他支持八爷一党,在康熙47年,废太子时被康熙察觉而得到了训斥?然而正是利用这次机会,佟国维远离了权力的中心,而且顺利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隆科多推上了政治舞台。虽说得到康熙的训斥,但但是无关痛痒的官面话,所以,佟国维的政治智慧可见一斑!

  3. 张廷玉站队正确,继续在雍正时期位极人臣!在康熙年间,也就是在凶险的“九子夺嫡”过程中,张廷玉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智慧,特别是在第二次废太子的时候,众多朝臣都推举八阿哥,只有张廷玉选择废太子,看穿了康熙的心思,从而进一步得到康熙的赏识。而张廷玉选择了低调沉稳的四阿哥,充分说明了他的政治眼光,也确保了他以后的身份地位!从雍正登基以后,张廷玉成为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在乾隆初期,依然算是托孤重臣。
  4. 从背景势力来看,张廷玉起步低,成就高!佟国维是典型的外戚大臣,他是皇后的弟弟,是康熙的舅舅,是镶黄旗人,天生的皇亲国戚,所以说,他的所作所为有足够的底子支撑,虽然说,张廷玉是大学士张英的儿子,但是他的政治之路完全是靠自己的智慧和眼光一步步前进,最终才达到了贯穿三朝重臣的结果,成为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所以综合来说,张廷玉明显比佟国维的成就更高,混的更长久,而且张廷玉不仅熬死了佟国维,还收拾了儿子隆科多,汉臣张廷玉更胜一筹!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先说结论,那就是显然是张廷玉更胜一筹。

我们先来看看佟国维,佟国维跟隆科多讲过,佟氏为什么能在清朝长盛不衰,那就是因为他们佟氏不会把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由佟国维去烧八爷的热灶,而让隆科多去烧十三爷、四爷的冷灶。

但其实,就《雍正王朝》里面,能读懂康熙的内心真实想法的,其实是三个人,分别是图里琛、张廷玉还有那个神机妙算的邬思道。

为什么不包括佟国维呢?佟国维为什么是让隆科多去烧四爷他们的冷灶呢?而不是他去烧呢?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佟国维一直是支持八爷的,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康熙会送佟国维老花镜的原因所在。

其实就是暗示佟国维看错了人,也押错了人,当然佟国维虽然老眼,但没有眼花,以他的经验老道,他也想出了补救的办法,第一,他在保举新太子的时候,拼命的攻击张廷玉,这样就将自己立在了张廷玉的对面。

显然,以佟国维的位置和修养来说,他断不可能这样做的,那为什么他还要那样做呢?因为他实在没有办法,他太晚知道康熙的想法,他越是这样做,因为他保举的是八爷,其实相当于他是拉着八爷在攻击张廷玉。

所以,康熙就有更多的理由来训斥八爷,也让八爷成为储君的机会越来越渺茫。第二,佟国维再让隆科多,出来举报隆科多,这样才让隆科多站在四爷那边,就顺理成章,也加重了佟国维的罪过,同时也加重了八爷的罪过,那就是图谋不轨。

佟国维这样做的前提,那就是他开始就支持错了人,而张廷玉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从来不会选择去支持某个皇子,他选择的是凡事为清朝考虑,凡事为康熙帝考虑,所以他敢于直接烧掉那个折子,也勇于在保举新太子的时候,仍然出来保废太子。

张廷玉很清楚一点,他要做的事情,是忠于国家与朝廷,忠于康熙帝与未来的储君,将私心巧妙的藏于公心之内,这个才是大智慧,而张廷玉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来,比佟国维与佟佳好太多了。就像那句说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历史简单说


一个人的政治权谋与他本身的所处地位、背景、个人能力和政治立场,以及面对的当权者具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同时还意味着命运、机会等不可抗因素。很多人说,他在《雍正王朝》里面活不过三集,大概就是指政治权谋的重要性,你看不清形势,把不住立场,根浅力薄,要么就是默默无闻,要么就是被人利用,要么就是身首异处。

这就如同棋子与棋手的区别,你始终只是一颗棋子,就无法摆脱棋手的控制,可是要想当棋手,又摆不平诸多的棋子,两难之间,便会被人吃掉。即或是当棋子,也要当一颗有用的棋子,而不是无用的棋子。

在康熙眼里,无论是张廷玉还是佟国维,都是他帝王之术的棋子,康熙永远只会是棋手。所以,佟国维和张廷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即或是当棋子,也绝对当一颗有用的棋子,就算是小兵,也是最后那一颗。

我个人认为,张廷玉与佟国维实力相当,但却各有所长。

1.实力背景。

能在康熙朝混到上书房成为“宰相”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毕竟泱泱大国,只有那么几位。佟国维、马齐和张廷玉是首先出现在《雍正王朝》里的上书房组大臣合,看起来,当时的张廷玉还在马齐之后,佟国维居首。马齐不说,因为他在剧中没有多少权谋展示。

先说背景。佟国维的背景显然比张廷玉大,虽说佟佳氏的祖上也是汉人,但是抬入八旗的时间比较早,其主要的历史背景是后族力量巨大,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佟国维的亲姐姐,而佟国维的女儿则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这两大皇后奠定了佟国维家族的实力背景。后族强大的佟国维又混到了上书房首席大臣,不可谓不厉害,而“佟半朝”皆由此出。

而张廷玉身为汉人,其父亲张英才是张廷玉的踏脚石。张英是考试族,也是打工仔,一路上来,还是太子胤礽的师傅,最终做到了翰林院学士。也许是这样的背景,张廷玉才有机会和舞台崭露头角,官二代的身份名副其实。张廷玉是典型的打工仔,借着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入主康雍乾三朝的权力中枢,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相比较而言,佟国维和张廷玉的背景没有什么可比性,一个是家族老板型号,一个是打工仔型号。但是张廷玉能够以打工仔型号入主三朝权力中枢,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佟国维不及的地方。

2.亮点。

在《雍正王朝》里,二人其实也是充满着较量与合作的,看看他们都上演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

先说佟国维:一废太子,举荐新太子,和康熙演“双簧”是佟国维最大的亮点。先是一个“等”字,助推八爷党,然后发现康熙的意思不对,自动与康熙达成一致,以退休换取隆科多上位让康熙狠敲八爷党,自家利益不受损。这里面尤其要提的一个字就是“等”,佟国维可谓运用娴熟,用等换取了种种希望之结果,隆科多上位是等,八爷党推举是等,康熙临死押宝也是一个等。“等等看”凸显了佟国维成熟猎人的性格,彰显的是大局眼界,时机眼界。

再说张廷玉。如果你还对他有深刻的印象,估计和我一样,这些场景一定是记得的:他所说的话不多,但是字字精要,字字得体,他所做的事,处处都是关键,处处都是围绕皇帝的意思,与皇帝十分对路。他不是佟国维,有资格和皇帝待价而沽,所以他唯有以皇帝马首是瞻。比如,烧毁八爷上奏太子与肖国兴事件的奏折,孙嘉诚死,他没去祭奠,一句话评价年羹尧,对雍正直谏,八爷党逼宫现场对八王议政的驳斥,很多时候,张廷玉体现的都是在细节之中,对大局上的考虑似乎并不是很多,但是以小见大,以细节论大局,这可能也是张廷玉的强项和长处。这也是一个打工仔最为突出的地方。

比较下来,实在是难见高低,各有各的风格特点。

3.从棋手来看。

如果单纯从佟国维和张廷玉本身来看,实在难以比出高下,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从棋手康熙来看,或许有所收获。

康熙是皇帝,是最终的棋手,也是帝王之术的集大成者。对于历史而言,康熙想必比谁都通晓精明。我们单从一废太子,打击八爷党来说,就知道作为皇帝,最忌惮的是什么,康熙后二十年焦头乱额的是什么。皇权被争夺,皇权被旁落,皇权被瓜分,皇权被欺凌,这都是作为皇帝是最不忍之事,所谓权谋,无非就是在这种权力的斗争中保存自己,保存将来而已。康熙要打击八爷党,但是这恐怕还只是一方面,要是佟国维和老八联合起来,整个大清朝只怕有一半就会是他佟家的了,当皇权在受到来自党派的威胁后,康熙当然要出手教训整治。所以,看起来一废太子保举新太子,康熙以牺牲佟国维为代价打击八爷党,还不如说连佟国维一起给治了。让新人隆科多上位,自会缓和佟国维对皇权的威胁。

而张廷玉没有这样的实力和资本,他知道“君子不党”的教训,所以长时间以来,也亲身做到了,康雍乾三朝没有听到过李半朝的名号,也没有什么李选之说,作为打工仔,他是打工之王,他的权谋之术,就在于一个字,“跟”,跟着皇帝的步伐,跟着皇帝的思想,跟着皇帝的行动,落实,贯彻。

所以,如果你是皇亲国戚,要学会佟国维的“等”,作为打工仔,你要学会张廷玉的“跟”。封建社会,皇帝才是最后的棋手,如果实在要分高下,就看谁死得最早。


青灯问史


一个谋事,一个谋国,谈不上谁更胜一筹,我更喜欢张廷玉的境界。《雍正王朝》中佟国维称得上老奸巨猾,我却更喜欢张廷玉的深谋远虑。两人同朝为官,佟国维称得上是张廷玉的前辈,木兰围场秋猎,康熙带着文武众臣和儿子们去围猎,独留佟国维总理超纲,可见这位朝廷首辅“佟半朝”不是白叫的。

很多人说,佟国维在“九子夺嫡”中和康熙唱双簧,目的就是为了扳倒八阿哥胤禩。个人觉得其实不然,八阿哥胤禩谦逊待人,前期的时候一直低调处事,在官员中名声非常好,并且,他确实有远大抱负和卓越的才华。所以刑部换死囚案案发后,康熙想要彻查此事,佟国维其实有着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特制,所以他希望八阿哥胤禩这时候站出来。

在前边追缴国库欠款的时候,八阿哥胤禩为了做好人,擅自做主举荐四阿哥胤禛去办差,佟国维朝堂上是多想把八阿哥拉回来,可惜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终究覆水难收。有了前车之鉴,佟国维自然想把这个缺口补上,可是佟国维又失算了,八阿哥胤禩过于急躁,居然假传圣旨诱审肖国兴,案件水落石出后居然连夜找康熙上奏。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康熙,八阿哥胤禩诱审之事被图理琛曝光,算是半个身子都凉了。


这时候的佟国维其实是可怜的,他作为首辅,不能像邬思道那样藏在暗处,他在明所以不能明目张胆的接触支持的皇子,只能暗中战战兢兢提供帮助。可惜他还是没有在关键时刻,拉了一把,因为他似乎和八阿哥一样他们的心都不在百姓身上。当佟国维和隆科多说佟家长盛不衰,因为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时候,他谋的小家似乎要比张廷玉考虑到大国小了那么许多。所以为了小家,他愿意牺牲自己,在处于劣势的时候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所以他将隆科多推到幕前,苦口婆心让他去支持四阿哥胤禛,自己则在失败后退隐。从他最后让隆科多听皇上的举动来看,佟国维至始至终都把佟家兴盛摆在第一位,他知道什么时候因势利导对自己的家族最有优势。


佟国维有着敏锐的政治目光,他似乎总能够及时想到康熙在想什么,同时又很机智的将自己的聪明压在心里。所以在推选新太子的最后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支持八阿哥胤禩到底,背后却有了另一手安排——隆科多,他佟佳氏是满族望族,是跟随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最后到多尔衮,顺治皇帝一起打到关内的大势力,必须要有着望族的生存之道。张廷玉不一样,张廷玉是汉臣,他父亲同样位居中枢,但是他却和佟国维不一样,他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追求的是门生遍布,“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张廷玉的心中只有忠君爱国,然后才是自己。


所以张廷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就敢把八阿哥胤禩举报太子的奏折烧掉。他就敢和康熙说太子手谕命凌普谋反是假的。他就不与世家大族富察氏的马齐还有佟佳氏的佟国维一通联合举荐八阿哥胤禩,单独上密折举荐废太子,因为他知道这样是对康熙最好的。后来张廷玉变了,因为他是先帝留给雍正的老臣,雍正冷面残酷,他摸不清皇上脾气,所以雍正登基后,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附和,后来是孙嘉诚的出现,点燃他那颗为亿兆生民的心。

孙嘉诚三年京官做到了六品,依然清贫,招待客人连茶都没有,只有萝卜米饭。他却为了百姓殴打大司徒阿灵阿,顶撞总理王大臣胤禩。放着京城六品闲官不做,自愿下放到地方做个七品县令,治理一方,这足以让张廷玉引为知己。要问斩张廷璐的时候,张廷玉只见了孙嘉诚可见对他的认可。可惜这样的贤臣却被年羹尧杀了,个人觉得张廷玉后来主张杀死年羹尧,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孙嘉诚报仇。张廷玉后来在清缴国库亏空,整顿旗务等事情中都做出重要支持,尤其在最后舌战八爷逼宫一派时,从根本上推翻了八阿哥一党八王议政的方针,调理明确的指出雍正新政优势为雍正一边逆转乾坤做出关键贡献。



所以张廷玉和佟国维能力相当,只是他们一个谋家事更多,一个谋国事更多,高下如何每人心中自有斤称一杆。


红雨说历史


大家好,我是烽火。

就按照《雍正王朝》的内容点评一下两位政治上面的老江湖,佟国维和张廷玉两个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单就电视剧上来说,二人胜负未分。

佟国维要看他,主要从他和康熙吃饭的那次说起。康熙在让大家重选太子的时候,提前一天请佟国维吃饭,这是与佟国维做了一笔交易,其目的就是用佟国维换调整个八爷集团,而康熙则提拔佟国维的后辈隆科多。

康熙宣布诏令,让大臣们议新太子,这个诏令已经下达,但是后来康熙又后悔了,而又不能直接说这个诏令作废,所以与佟国维进行交易。佟国维的作用就是居中联络,这样就有结党的行为,康熙就利用佟国维结党的理由罢免了佟国维,并且取消了推举太子行为。

为什么说佟国维和康熙达成了交易呢?首先是康熙对隆科多说的一句话,是他压制隆科多不让隆科多受到任用,这其实是佟国维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所以一直不重用隆科多,这对佟国维是一个心病。其次隆科多第二天检具佟国维的各项罪证,这些都说到了康熙的心坎上,实际上电视没有那写夜里的交易,那么隆科多是怎么知道康熙的想法呢?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佟国维事项已经将这一切教给了隆科多,隆科多告发佟国维其实是佟国维和康熙设计好的计划。

佟国维虽然被康熙罢免了,但是他的侄子,佟家的下一代在朝廷上开始呼风唤雨,这样看来佟国维为家族做了一笔交易,这样他是很划算。

张廷玉则完全不同,他最主要的政治特点是懂得康熙帝心思,然后又会站队,所以立于不败之地。他在《雍正王朝》中的表现是比较明显,所以没有需要特殊说明。

佟国维和张廷玉都是聪明人,张廷玉保全了自己的位置,而佟国维则保全了家族的利益,所以说此二人谁更胜一筹,不好说。佟国维相对张廷玉还有一手两边押宝,不用承担张廷玉这种站队投资的风险,这一点高于张廷玉,但是他选择的家族接班人最后将家庭推向深渊,这是他的失误,这样一正一反,二人半径八两。


帝国烽火


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张廷玉的优势在于能看清局势,明白皇帝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候为皇帝解围,在雍正王朝中有多个细节可以看出,一是王善力保废太子要自尽,张廷玉出来解围,二是康熙和十四阿哥打擂台,张廷玉都能在关键时候说关键的话,雍正被八爷党逼宫也是张廷玉舌战众人,力挽狂澜。而佟国维也非常精明,但是他的缺点在于揣摩圣意不清晰,不懂皇上要干什么,而且拉帮结派搞朋党,这是康熙最忌讳的,某种意义是也暴露了八爷党的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