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我都是"為你好",成為阻礙孩子成長最“有效”的話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人世間最偉大無私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但有時候父母一些不得當的言行也會在不經意間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阻力。如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積極健康的教育引導,是為人父母的終生課題。

鄰居小美是幼兒園大班的一名班主任,生性喜愛孩子的她在工作崗位上更是恪盡職守、遊刃有餘,尤其擅長通過分析每一位孩子性格和習慣的不同因材施教、有所側重的進行引導,因此也是小區育兒群內有名的家庭指導師。

前幾天她在育兒群分享了一個以前她在家訪過程中遇到的事情—糖糖是她所帶班級的插班生,小姑娘皮膚雪白、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靈氣十足,初次見到這個小姑娘時她就異常喜歡。

只是孩子可能是由於對新環境的陌生,所以總是沉默寡言不喜歡和任何小朋友接觸,沒事就一個人靜靜躲在角落,她想著或許過一段時間等糖糖和大家熟悉了就會有所變化。

家長:我都是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糖糖還是不願意和班級裡的任何小朋友接觸玩耍,即使有小朋友主動靠近她也毫不理睬,因此小美決定必須要對糖糖進行一次家訪才可以。

小美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到達糖糖家,糖糖媽媽熱情的招待小美就坐。其中發生了這樣一幕小插曲。

為了對老師的到來表示迎接,媽媽讓糖糖彈一首新學的鋼琴曲目給老師聽,起初孩子稍微有些排斥,於是這位媽媽略帶指責的大聲說道:“都是為了培養你,媽媽才不得不放棄工作成為家庭主婦,都是為你好,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隨即而來的就是孩子止不住的嚎啕大哭。

就在那一刻小美似乎明白了糖糖之所以在幼兒園總是沉默寡言的原因所在。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像糖糖的媽媽一樣,時常把“為你好”掛在嘴邊,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無形的重擔壓得孩子喘不過氣而不自知。

​總是把“為你好”掛在嘴邊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良影響呢?

父母的“為你好”,會成為孩子無形中的精神壓力;

當父母總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引導教育成長中的孩子,無形中等同於給孩子固定上了一套沉重的枷鎖,讓孩子在平時正常的生活中負重前行,莫名的多了一股精神壓力。

家長:我都是

​當父母的“為你好”時常縈繞孩子耳畔,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會受到相應的束縛和影響,生怕自己一個錯誤的言行或舉動會引發父母的傷心和難過。

因此伴隨著父母“為你好”這股無形的精神壓力,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會表現的瞻前顧後、畏手畏腳。

父母的“為你好”,會引發孩子內心的脆弱與敏感;

當孩子的言行沒有順從父母心意,父母便站在道德至高點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綁架,甚至發怒指責。這般言行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無形的傷害,併成為孩子難以磨滅的記憶。

當父母的“為你好”成為孩子無法抹去的記憶,孩子的內心便會對這件事情久久難以忘懷,於是在之後遇到同樣事情或再一次可能會違背父母意願的事情時就會不自覺的產生畏懼心理,從而內心變得脆弱敏感。

家長:我都是

父母的“為你好”,容易引發孩子悲觀性格的養成;

當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某一件事情時,習慣性的用“為你好”來增添孩子的壓力迫使孩子達成,本質上而言就是在干涉孩子的自主選擇權。

一旦孩子發現父母時常以“為你好”為由對自己的選擇強加干涉,便會讓孩子感受到自我話語權和選擇權的缺失,於是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變得消極、悲觀。因此父母的“為你好”,不利於孩子積極健康性格的養成。

父母的“為你好”,會阻礙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

孩子只有擁有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在今後步入社會時,才能積極的處理好所有的人際關係。而一旦父母的“為你好”,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長期養成的此類不良習慣就會成為孩子今後人際交往中的重大阻力。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真的為了孩子好,就切不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給與孩子沉重的精神枷鎖,只有讓孩子生活在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中,才能助力孩子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積極陽光的茁壯成長。

家長:我都是

​打破“為你好”的精神枷鎖,父母應該怎麼做?

1、父母的“為你好”意識,要從源頭摒棄;

意識決定行為,所以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父母首先應當從源頭摒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思想。不要總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也不要總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要求孩子一切聽從自己的意願。

只有從源頭上將“為你好”的思想意識杜絕,父母才能在日常教育引導孩子的過程中避免強加給孩子無形精神枷鎖的行為發生,才有助於孩子積極快樂的有所成長。

2、承認孩子的“獨立個體”性,尊重孩子很重要;

父母之所以習慣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引導教育孩子,是因為在內心深處始終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沒有承認孩子也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意識,有自己的生活權力。

為了孩子能夠積極健康的有所成長,父母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承認孩子的“獨立個體”性,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基礎之上尊重孩子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判斷。

家長:我都是

3、嘗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切忌以父母的權威對孩子道德綁架;

當父母的“為你好”總是脫口而出,說明已經習慣性的站在父母權威的道德至高點上對孩子進行行為意識的綁架,這樣的做法對於和諧的親子關係以及良性的家庭教育都是極為不利的。

在日常教育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間應當儘量保持平等的關係,學會俯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站在父母權威之上拉開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產生畏懼。

4、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和孩子之間建立信任關係。

孩子對於父母的信任程度決定了父母是否能夠及時瞭解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心理變化,對於能否及時正確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當學會有意識的和孩子之間建立信任關係。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通過定期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或定期對孩子的陪伴玩樂漸漸取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賴,力爭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家長:我都是

​孩子猶如一顆“幼苗”,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和正確引導,為有如此才能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成長為參天大樹,而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而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作為父母,倘若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習慣性的以“我都是為你好”來強求孩子達成自己的心願,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明智且必須加以改正的。父母應當明白,孩子也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陽光健康的有所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