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宋站镇铁西村的“红色防疫堤坝”

(霍永祥)“我是党员,我先上!”“把好关,站好岗。决不让疫情从我们这里扩散!2月14日,肇东市宋站镇铁西村党总支书记王影,带着两名党员又一次迎风站在村口,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墙。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从腊月二十九开始,铁西村就打响了疫情阻击战,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部署各项应急举措,做细做实每一件小事,并号召所有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联起手来抗击疫情。“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经排查有5名武汉返乡人员,是宋站镇疫情防御阻击的重点区域,防控难度非常大。”村党总支书记王影介绍,铁西村地处哈齐客运专线和哈大高速公路中间位置,全村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六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39户,人口流动性非常大。

这次疫情,对于铁西村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外地返乡人员的突然回归,如何盯紧疫情、拒疫于外?村党总支书记王影在村防疫监测站点树起一面党旗,带领党员逆行而上守住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努力为农民群众健康做好“守门人”。

“我是党员,我请战!”“非常时期,非我莫属!”马上有6名党员主动请战,不顾自身安危,要求担任小组成员,成了群众的主心骨。随着紧张的防疫工作开展,又有7名老党员、8名村民参与进来,大家积极献言献策,明确具体分工,研究工作方案,党员领群众,群众跟随党员,真正实现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肇东市宋站镇铁西村的“红色防疫堤坝”


“出发”,从早上7点开始,13名党员和12名村民1名村医组成排查队伍,不顾个人安危,放弃与家人“过大年”的节日气氛,在6个自然屯同时开展入户排查统计、宣传防疫知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实现了全村339户全覆盖,排查出71名异地返乡人员,其中5名武汉返乡人员,铁西村对5名武汉返乡人员实施实施4+1包保,隔离监控,督促其勤洗手、戴口罩、室内消毒、分餐、和家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稳定返乡人员情绪。“外地返乡隔离人员的情况怎么样?”王影大步迎上去问村医刘文军,“放心吧,第一轮测温数值平稳,做到天天两次体温检测,随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每天,王影都围着村子察看各处检查点的测温、登记及消毒用品配备情况,督促返乡村民配合测温并做好记录。

“一定要勤洗手,勤通风”“如果一定要出门,千万别忘记戴口罩。”铁西村采取微信群、条幅、上门宣传等方式,流动宣传车多渠道高频次开展宣传,引导村民科学防“疫”,理智抗“疫”,让群众及时准确学习了解疫情防控基本知识。大喇叭定时播放着有关疫情的防控措施与最新进展,并印发“致村民的一封信”。“大喇叭”响起来,“土标语”贴出来,使村民明确防控方法,使全村百姓不传谣言、不信谣,达到社会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五名武汉返乡人员情绪波动大,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用我们‘初心’照亮胸前的党徽,使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王影说,通过采取“党员+群众”等方式,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重点人员追踪、外来人员健康监测、关卡入口卫生检疫等工作,确保排查到位、心中有数。

“豆角、辣椒、黄瓜、茄子,还有苹果、香蕉,水果也一样不缺,一定要保证好供应,可不能乱涨价。”王影一边帮助志愿者荣国有卸车,一边查看蔬菜副食品的种类。铁西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村屯道路保留一条24小时有人看守的绿色通道,设立疫情监测站,每天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监测,进行出入登记。对外来车辆进行劝返,按照人员静止有利防控原则,全村秩序井然,情况稳定,防控效果明显。同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力以赴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急所需。党员和志愿者荣国有组建义务便民服务队,主动帮助群众购买、运输、发放生活必需品。

“我们跑腿儿是作贡献、你居家隔离也是作贡献、我们一起努力,隔离不隔爱。”老党员张立军说,村屯的党员主动担当起了农民的“采购员”“送货员”,他们通过微信、电话等,主动征询居民的购买需求,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无偿代购代送服务200多次。


肇东市宋站镇铁西村的“红色防疫堤坝”

如今,王影每天仍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以实际行动筑起疫情防控的牢固“防线”。“现在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铁西村在王影书记的带领下,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排查等工作的同时,还引导村民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育秧苗,购买种子种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织密防控网底,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实现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宋站镇党委书记杜丙权夸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