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全:用愛和行動繪就抗“疫”新風尚

張雙全:用愛和行動繪就抗“疫”新風尚

武強鎮西樊屯村支部書記張雙全部署村中疫情防控工作。武強縣委宣傳部/提供

张双全:用爱和行动绘就抗“疫”新风尚

武強鎮愛心人士捐贈物資慰問一線工作人員。武強縣委宣傳部/提供

张双全:用爱和行动绘就抗“疫”新风尚

武強鎮西樊屯村支部書記張雙全在村中疫情防控一線。武強縣委宣傳部/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張燕 石佳 記者扈煒)“作為一名武強鎮人,看見全鎮防疫工作者通宵達旦、不畏寒冷、奮戰一線,為阻擊疫情日夜操勞,就是想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致敬這群‘最美逆行者’。”武強縣武強鎮西樊屯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張雙全說。他自己也是這群“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面對疫情,他入村入戶,走訪排查,他身體力行,捐贈愛心,他走街串巷,倡導抗“疫”新風尚。

張雙全用行動詮釋著責任擔當,用堅守鼓舞著身邊的百姓,憑藉著愛心、善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帶動著更多人加入到這場眾志成城的防疫阻擊戰當中。

總覽全局 村內防疫工作有序開展

疫情發生後,張雙全第一時間組織西樊屯村“兩委”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上級通知精神,摸排返鄉務工人員底數。通過村內廣播、懸掛條幅等方式號召全體村民提高警惕、引起重視。動員村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為村民分發口罩、進行村內消毒、加強村口處疫情防控值守,嚴防疫情輸入。

村內主要工作部署妥當之後,張雙全沒有停歇,他深知疫情當前,責任重大。西樊屯村共有村民1800多人,返鄉人數共計304人,其中被居家隔離5人(一家),是此次疫情發生之後全鎮返鄉人數最多的村。每天清晨他都會給隔離戶送去蔬菜和生活必須品,早中晚三次詢問其身體狀況,做好心理輔導,然後再到其他返鄉人員家排查情況。空閒時間便通過村內法治鄉村監控系統,時時查看村內街道人員流動情況,將返鄉人員身體狀況按時上報,無一遺漏。

移風易俗 創和諧社會新風尚

鑑於疫情發展的特殊時期,為有效避免人員大量聚集,張雙全在全村範圍內號召紅白事簡辦,為疫情防控“讓路”。這期間,正趕上一位村民過世,為了化解這場“聚集危機”,他沒少花心思,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面與當事村民家庭傳達上級精神,一面又從人情事故出發,將辦事聚集可能引發的後果一一道來,他還從當事家庭的角度為其他村民講解這場白事簡辦的緣由,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就這樣一場沒有聚集環節的白事活動順利完成,參加這場白事的百姓均佩戴口罩,未燃放煙花爆竹。該村倡導紅白事簡辦的做法,也成為了全鎮各村借鑑和學習的樣板。

環境治理 紮實做好村內衛生整治

疫情期間,張雙全根據《中共武強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精神,努力實現村內無“三堆”(土堆、糞堆、垃圾堆)、無“三亂”(亂倒垃圾、亂堆柴草、亂放畜禽)標準要求。利用廣播、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全體村民做好垃圾清理工作,在入戶、排查過程中不斷提醒村民要注意自家院落環境衛生,及時進行垃圾清理、減少汙染物堆放,並協調環衛公司清理村內街道垃圾,在村內安排4個專人每間隔2小時在全村範圍內進行細緻消毒,全力消除汙染源,為全村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率先示範 動員一切力量捐贈愛心

疫情無情,人有情。正月初六一大早,張雙全個人出資2000元購買了方便麵、火腿、水果等食品,慰問鎮疫情指揮部工作人員和鎮派出所民警,也是全鎮第一位以捐贈方式慰問一線工作人員的愛心人士。在他的帶動下,西樊屯村鴻馬工具有限公司為武強鎮派出所民警捐贈3M口罩150個,方便麵、八寶粥、麵包等食品40餘件。越來越多的百姓購買礦泉水、麵包、口罩、暖水壺等物資,慰問村“兩委”工作人員以及村口防控執勤人員,讓從除夕夜就開始忙碌,沒有一刻停歇的堅守者們倍感溫暖。

藉著這份熱情,張雙全藉助新媒體平臺,在村委會、企業服務微信群中,發起了“抗疫情 獻愛心”捐贈活動。他率先捐贈1000元現金,大家被他身體力行的精神所打動,紛紛奉獻愛心,一筆筆捐款不斷湧來。截止目前,全村黨員、群眾共計捐款4萬元,後續仍在捐獻中。為不負重託,張雙全將所有捐款使用情況在村務公開欄公示,以透明度贏得信任度,凝聚正能量。

張雙全總說,“我是一個農民,但也是一名黨員,能做的不多,唯有率先垂範、不懈付出,才能得到擁護支持,守護身邊最愛的百姓。”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張雙全仍然一如既往、義無反顧地開展各項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