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驻村第一书记:钉守“疫”线,勇当战“疫”尖兵

四川新闻网内江2月17日讯(钟文腾)这是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也是检验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坚守阵地,筑牢堡垒,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驻村第一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中区委组织部组织发动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日夜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担当作为。

“白+黑”坚守 当好村民健康“守护者”

全体第一书记将守护村民健康作为当前工作第一职责,放弃春节假期提前返岗,从腊月三十开始便与村“两委”班子一同挨家挨户进行全面摸排,详细掌握外来返乡人员情况,做好登记,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在进出村道路必经路段设置监测点,轮流安排人员24小时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疫情防控工作中,“白+黑”、“5+2”,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组织疫情防控部署,为抗击疫情布下“天罗地网”已成为他们的使命。

疫情发生后,龙门镇中心村第一书记郭渝桥已经20天没有回家看过5岁的儿子了,白天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全覆盖摸排返乡人员、疏散聚集群众、监测居家隔离情况,晚上不是主动在村卡口值守夜班检查车辆,就是利用晚上人员在家集中时段进行返乡人员摸排,“站到都想睡觉,但一点都不觉得苦,只想全村人都平平安安的”郭渝桥说道。

3天摸排清楚1062户、3407人,数据的背后,是一场精疲力竭的“人数”战。全安镇书房湾村第一书记黄晓东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全部提前返岗,组织党员、群众组成志愿者队伍,仅大年三十到初二3天的时间里,完成了全村第一轮疫情防控摸排全覆盖,走访劝停坝坝宴16场、劝闭全村所有麻将馆,在主要路口全部设卡点,实行封闭式管理。

“非贫困村第一书记不是只要求每个月下村不少于10天吗,你怎么天天都在村上?”面对家人的疑问,永安镇上元村第一书记曹海刚回答:“我是村上的第一书记、我是共产党员,艰难时刻必须和群众在一起,疫情不退、我绝不退”。1月25日,农历新年第一天,曹海刚立即返村上岗,组织成立上元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面对面向群众宣传防控政策、排查从各地返乡人员,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劝导聚集、出入管控,对居家隔离户进行心理疏导,带领村“两委”干部共政策性劝停茶馆2个,制止麻将娱乐活动4起,劝散群众聚集10余次,取消拟办坝坝宴6场,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张贴宣传资料30余处,排查出返乡人员237名,重点人员进行一对一监测。

“网格式”管控 当好联防联控“牵头人”

第一书记到村后坚持“村子为战”,带领村“两委”干部、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对住户分组分片包干责任全覆盖,做到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联防联控格局,共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等70余个,带动全区600余名党员、400余名群众主动参与人员排查、疫情防控,对居家观察人员全部落实监管人进行一对一管控。

龙门镇梁坝村第一书记刘波,返村工作后组织村里党员组成了“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将全村10个社分别分成2个组,由第一书记、村干部、社长分组分片包干,每个社均安排1到2名党员负责本社的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党员在危急关头战斗在最前沿。坚持对外来人口和车辆排查监测、全覆盖宣传防控知识,有效提升了全村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从大年三十起,白马镇柏树村第一书记苏先禄和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成立联防联控工作队,由第一书记、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副主任分组带队,人人佩戴红袖标,走访入户核实,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丝关键信息;在村口、村内主干道设卡,封闭出入村道路,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值班,为进村车辆消毒、进村人员测量体温,为柏树村村民的安全健康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轮换后新到任不足1个月,还在熟悉村民、村情的朝阳镇回龙桥村第一书记曾瑶说:“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一定用实际行动接受组织的考验”。组织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10余名志愿者分工包片负责防控,采取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人的“三不漏”制度进行逐户排查,累计排查363户1190人。在全村设置两个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累计劝停6间麻将馆、5场坝坝宴,劝简2场“白事”,劝散10余处聚集人群。

“一站式”服务 当好群众冬日“暖心人”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解决村民生活用品、防护工具、必需品紧缺购买等问题,把“联防联控”贯彻到位,构建严密的防控网,隔绝传染源,第一书记们自发地当起了司机和送货员,遇到有身体不适的村民,主动送他们去接诊,当有村民物资短缺,主动送货上门;为了解决群众的恐慌和不安,他们主动当起了群众的心理辅导员,不厌其烦的在微信上与群众拉起了家常;为了解决一线防疫人员及村民防护物资紧缺问题,他们当起了“多面手”,向派员单位、帮扶单位、企业、利用私人关系、自掏腰包等多方途径协调争取物资,经过努力第一书记们将筹集到的6000多个口罩、500多瓶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品发放给村组干部、群众使用,为村级防疫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没有枪怎么上战场”,村干部要与百姓面对面,要让村干部做好防控,自身防护是第一位,可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病毒传染源。全安镇湾桥村第一书记宋聪恵主动将家中200个口罩捐赠给村上使用,受疫情影响,村里蔬菜销售成了难题,她主动联系区疫情指挥部,售出菜农上百斤蔬菜,也给区指挥部带去了新鲜的蔬菜。

春节期间,凌家镇牛口桥村扶贫产业草莓产值喜人,但受疫情影响,草莓出不去,买主进不来,业主一度非常焦虑。凌家镇牛口桥村第一书记邓聪了解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通过自己的各种渠道帮助业主销售、运输草莓1500余斤,实现经济收益近3万元,大大缓解了业主方的销售压力。

凌家镇大屋冲村第一书记张杰,在疫情防控初期,就意识到疫情防控防疫物资保障的重要性,通过网络、电话等多渠道寻找消毒酒精、口罩等,为村联系购买口罩100个,并自掏腰包为村购买消毒酒精24瓶。史家镇桐梓村第一书记魏新征在发现卡口值守人员口罩严重缺乏时,积极协调区农业农村局和帮扶单位区医保局,协同村干部自费为村社值守人员购买口罩300只、消毒液13瓶。凌家镇彻天寺村第一书记雷晓波积极向帮扶单位汇报,借力协调到口罩180个、消毒液20瓶。花红村第一书记张召明积极为村上物资奔走,成功争取到花红村1社爱心村民陈飞捐赠1100个口罩、医用酒精10瓶。凌家镇水口村第一书记陈兴亮协调市财政局、区经信局帮助本村解决口罩20个、过氧化氢100瓶、消毒液14瓶、酒精10瓶…………第一书记们纷纷通过网购、亲属、朋友关系等协调解决防疫物资,为村社人员送上最有效、最安心的“防护屏障”。

他们是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也是战“疫”一线的“第一书记”,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也是疫情防控的“守护神”,他们让党徽在战“疫”一线,熠熠生辉,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疫情不退,他们始终坚守,战“疫”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