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管軼的「逃兵」言論,我們是不是欠管軼一個道歉?

Fny丶樂兮


不好說道歉,很多具體情況我們外人不清楚,也許他是真的有苦衷,只能說多點包容與理解。

相比較而言,我們更應該感謝鍾南山,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說出了真相,他又需承受多麼巨大的心理與外在壓力?

疫情過後,建議給鍾南山老先生鑄銅像,支持的轉?


健康與財富思維


所處的環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出來的結果也不同。

管軼是在香港做研究的科學家,從他回港後的言論來看,到武漢以後遇到了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和現象,看不到想看的現場和資料,聽不到想聽的真實言論,說不得想說的心裡話,選擇做逃兵,實屬無奈。

作為非典研究的專家,從種種蛛絲馬跡已經可以大體判斷出後期會是一場多麼慘烈的戰役,面對無能為力的局面,只能選擇逃離,就像一個軍師到了即將大戰的城市,發現守將懈怠,士兵茫然,城民悠閒,幾個吶喊敵人來了的士兵還被關了靜閉,軍師怕了,跑了,撤了,這本不是他的戰場,他的吶喊猶如遇到了海綿的拳頭,沒有迴音。

現在戰場有多慘烈,管軼當時就有多煎熬。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深淵不可怕,可怕的是能看見深淵裡暗藏的危機。

管軼不需要道歉,需要的是我們的清醒,正視疫情,戰勝疫情,希望下一次危機到來時,能夠讓更多看懂的人發聲!


知行合一009


管軼是病毒學教授不是醫生,“逃兵”的一說根本是無稽之談。武漢醫務人員再緊缺也不會把武漢病毒所的研究人員推上一線當醫生來使用。

管軼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講述了1月21至22號在武漢的經歷,字裡行間透露出無奈失望和隱忍的憤怒。這是一個正直科學家對事態深感不安的本能反映,並無不當。

令人不解的是有關當事方至今沒有正面回應釋放善意,反而給他扣上“逃兵”的帽子誣名化,真讓公眾大跌眼鏡。

我們欠管軼教授的何止是一聲“道謙!”


無事生非53220741342


謝謝!他真的害怕了。但怕的不是個人之累。而是一個專業學者的親身感受∵疫情之…果!

他真的"跑”了!被僵化的現實,對人性的冷漠。以及傲慢的無知所"逼”跑,所"嚇"跑。

李大夫之死。直白的描述了現實中的"無奈″!無法將心中的害怕告知眾生。其心怕是已壓縮到了扭曲程度、、無奈、甚至是絕望!如此中的煎熬只有一顆心知道、、對人生的懷疑恐怕已經不是一個怕字就可以體現的。。

我們的可悲是譏諷…誠信!毀滅…真實!


大莫僧人


管軼是中國優秀的科學家,作風嚴謹、求真物實,知道武漢有疫情,第一時間來武漢調研交流,可遇到的冷遇和見到的歌舞聲平,讓他無奈的傷心走了。說管軼是逃兵的國人,真的欠他一個真誠的道歉!


荊志堅


有人扛槍上戰場,發現敵人有一個連,連忙說敵人還有一個營正趕過來,所以我只能作逃兵!然後,大家得給他發朵大紅花,還是你說對!管那些在前面打仗幹嘛!


慎言有容


道歉不重要,尊重科學才是最重要的! 專家從專業的角度發出的聲音不被重視反而遭到謾罵才是最悲哀的!事實證明他的預測是正確的。


穿越時空1892


道歉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非常廉價。人愚蠢不可怕可怕的是又愚蠢又固執,那就沒有救了。


繆選平


建議現在聚焦救災,尤其是應收盡收中的落實困難問題和老城區居民生活保障問題,救人第一。其他歷史自有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