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一周综述:

1、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继续探底,募集规模再创新低。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25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41.86%;募集资金27.99亿元,环比减少38.29%。

2、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有所回升,发行规模探底反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24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43款,环比增加186.00%;发行规模169.99亿元,环比增加124.32%。

3、本周投向房地产、金融和基础产业三大领域的信托资金大幅下滑。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8.39亿元,环比减少41.85%;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5.56亿元,环比减少47.40%;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6.61亿元,环比减少50.53%;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7.43亿元,环比增加6.17%。

一、集合信托市场一周回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本周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回暖,募集规模近60亿元。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50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100%;募集资金59.47亿元,环比增加112.47%。从上图可知,本周集合信托市场开始慢慢走出新冠疫情的影响,集合产品的募集规模现回升的迹象。受此次新冠疫情影响,信托公司多因无法进行实地尽调、面签等现场作业,经营暂时陷入短时停滞状态。目前疫情已经出现缓解和可控的迹象,预期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将逐渐回归正常。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本周披露成立规模的14家信托公司中,成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2家,5-10亿元之间的2家,1-5亿元的信托公司5家,1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5家。成立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雪松信托(8.2亿元)、光大信托(6.7亿元)和中融信托(4.39亿元);产品成立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雪松信托(7款)、外贸信托(7款)、光大信托(6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本周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继续走高,发行规模回升至250亿元线以上。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27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58款,环比增加10.49%;发行规模258.98亿元,环比增加52.35%。本周集合产品发行市场同样逐渐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走出,集合信托产品的投放开始增加。本周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金融类产品发行规模居首,发行规模103.27亿元;基础产业类产品次之,发行规模67.72亿元。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本周披露发行规模的24家信托公司中,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3家,10-20亿元之间的6家,规模5-10亿元的8家,规模5亿元以下的7家。发行规模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51.33亿元)、五矿信托(35.06亿元)和外贸信托(23.22亿元);发行数量前三的信托公司分别是:光大信托(30款)、四川信托(26款)、五矿信托(16款)。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本周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45%,环比增加0.28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2.11年,较上周减少0.58年。本周集合信托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产品的流动性继续保持增强。疫情冲击时间短但却猛烈,从短期来看,企业因经营滑坡而出现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可能因市场流动性的紧张而收益出现暂时性的上升;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新冠疫情影响趋弱,叠加政府给予的金融支持政策,集合产品的收益大概率会继续下行。


「用益-集合信托周评」疫情缓解市场回暖 发行成立集体回升


本周投向房地产、金融和基础产业三大领域的信托资金大幅回升,以金融类为最。据统计,本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36.37亿元,环比增加3.33倍;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9.18亿元,环比增加65.22%;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12.99亿元,环比增加96.58%;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0.93亿元,环比减少87.54%。

本周集合信托产品募集回暖,新冠疫情影响减弱。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受到控制,集合信托产品市场开始回暖,预期金融类产品和基建类产品可能增长较快。从目前来看,金融市场在政策的刺激之下率先回暖,股债市场的表现良好,包括证券投资类、现金管理类等在内的金融类信托产品可能有更好的机会;而基础产业类信托同样因刺激经济而受政策支持,基建类信托业务机会有望增多,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等方面。

二、信托市场新闻一周回顾

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呼之欲出!调高资金信托风险系数

强化信托公司资本管控,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已初步起草完成《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及其相关配套文件,下一步将对此进行公开征求意见。《资本办法》调高了资金信托的风险系数,降低了服务信托、公益信托的风险系数,旨在从内生机制上约束信托公司开展监管套利及影子银行业务,防范信托公司业务规模无序扩张。

疫情影响波及地产信托,中建投信托一产品出现延期

新冠肺炎疫情对信托业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2月12日,中建投信托发布一则“中建投信托安泉404号(杭州美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重大事项报告称,因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借款人杭州美生置业有限公司和保证人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信托计划可能出现延期分配。

信托开年发行不足1800亿 锐减近5成

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因素影响,2020年开年第一个月集合信托市场的发行遭遇“倒春寒”。根据用益信托最新数据显示,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发行规模锐减近5成。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年会各地复工的逐步展开,未来信托发行,特别在基建领域将有较好的“回暖”机会。

重振楼市遐想再起,地产信托业务还好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多地地产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引发关注。上海、浙江、南昌、无锡等省份或城市也纷纷出台了房地产支持新政,或调整土地价款缴付方式和期限或优化审批服务、调整履约监管,全面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信托流动性压力增大

与此同时,疫情之下,对信托公司流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业务发展、化解风险项目等要求,信托公司获取流动性需求较强,而受负债渠道约束,信托公司补充流动性的渠道有限。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与规模方面均呈上升趋势,风险项目数量1305个,风险项目规模为4611.36亿元。

三、信托公司创新业务新闻

“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筛选又一批救助项目

“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成立后,本着求快求实的原则,抓紧筛选项目、加速推动落实。在专项慈善信托委托人管委会和国通信托、交银信托等公司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已联系筛选确定了16个项目,合计金额1301.71万元。

西北首个“抗疫慈善信托”设立

日前,由迈科集团、陕国投发起,携手陕西慈善协会共同成立的“陕国投·陕西慈善协会-迈科集团-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慈善信托”,顺利通过中信登和陕西银监局审查。据悉,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北第一个“抗疫慈善信托”。

慈善信托抗“疫”战:兴业等62家信托公司齐上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信托公司积极发挥本源作用,践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信托业协会第一时间倡议发起“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短短3天时间内,信托公司纷纷响应,募集资金达3080万元。除了各信托公司直接给予灾区物资支持外,曾名声大噪的慈善信托在本次战“疫”中起到了先发作用。

疫情面前慈善信托显积极作用 业内翘盼税收优惠落地

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对企业、个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实施部分税收减免。一直以来税收优惠都是慈善信托的痛点,此次《公告》能否利好慈善信托面临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不适用慈善信托,亦有人士认为具有适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