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2019预亏六千万,“千亿太极”之路还有多远?

太极集团2019预亏六千万,“千亿太极”之路还有多远?

中访网财经(孙书沁)“2027年将跨越千亿大关”......“2027年,太极集团骨干产品太极藿香正气液将行销至少50个国家和地区,单品种将突破200亿元,成为中华第一药”......这是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集团”,600129.SH)的目标,能轻易地从太极集团官网找到。

2027年,正是太极集团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去年6月,太极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白礼西变更为李阳春。

距离2027年还有不到七年的时间,那么,太极集团这几年间的路又该如何走呢?

预计2019年亏损六千万

2020年1月21日,太极集团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9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500万元。

公告显示,本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受医药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主要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渠道库存出现积压,为保持企业长期良性健康发展,公司2019年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同比出现下滑;销售费用中市场维护开拓费用有所增长,以致利润同比下降出现亏损。

公司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存货为28.65亿元,占营收比31.87%。

太极集团2019预亏六千万,“千亿太极”之路还有多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和2018年度,太极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88.54%、28.11%。。

其实,近十年来太极集团一直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营收从2009年的52.75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106.89亿元,但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从0.17亿元下滑到了-0.84亿元(0.17亿元、-0.68亿元、-1.33亿元、-2.43亿元、-1.72亿元、-2.81亿元、-5.36亿元、-4.43亿元、0.64亿元、-0.84亿元),可以看出,其中有八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究其原因,或许与公司骨干产品销量下滑有关。

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太极集团称“顺利完成了藿香正气口服液2019—2021年一级战略客户比选,并签订了战略协议,为藿香正气口服液未来三年销售突破30亿元打下渠道基础”。

而2018年度,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5*120)实现销量6592万盒,同比下滑28.46%;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10*70)实现销量4971万盒,同比下滑10.93%。

值得一提的是,太极集团于2018年11月2日发布公告:由于原材料价格升高,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场价格提高11%;将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终端零售价作出调整。

此外,根据2018年年报,急支糖浆(200ml*40)实现销量1080万盒,同比下滑15.4%;急支糖浆(100ml*60)实现销量1078万盒,同比下滑22.51%。

销售费用高企

在2019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太极集团透露:销售费用中市场维护开拓费用有所增长,以致利润同比下降出现亏损。

据Wind数据显示,2009年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为6.26亿元,对应的销售费用率为11.87%。到了2018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28.94亿元,对应的销售费用率为27.07%。

对比来看,近十年,太极集团销售费用的增幅(362.3%)已经超过了其营收增幅(102.64%)。

其中,2017-2019年上半年,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5.6亿元、18.9亿元、28.9亿元。

2019年1-9月,太极集团三个季度的销售费用就达到了26.2亿元,销售费用率为29.16%。

那么,如此高的销售费用都用在了哪里呢?2018年度报告显示,广告宣传费及促销费占比为22.25%,市场维护开拓费占比为52.17%。

太极集团曾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提到,要“创新营销模式,全面向学术营销工作转型”,不知道公司的“学术营销”转型有没有取得成果。

截至2020年2月14日收盘,太极集团报收于12.56元/股,总市值为69.95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