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共和镇:四道“防线”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共和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各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迅速行动,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全镇实际,全面筑起疫情防控“四道防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开展防控工作,形成疫情防控人民防线,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党建防线:党员干部冲在前。疫情当前,党员在前。疫情发生后,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凝聚力量,形成强大战斗合力。各党支部充分发挥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隐患,争创过硬党支部;广大党员纷纷冲锋陷阵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入户排查员、疫情防控宣传员、居家隔离服务员、群众困难收集员、心理疏导咨询员,争创过硬党员。在各村劝返点成立先锋模范岗,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展示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在老庄村区级监测点成立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彰显党组织危难时刻的政治担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和发动一线党员群众的力量,听党指挥,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同时大力宣传党组织和党员奋战一线的有效做法和先进事迹,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网格防线:三级管理稳防控。为强化返乡人员摸排管控,防止输入型疫情扩散,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共和镇制定“三级网格”防控机制,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一级网格牵头抓总、靠前指挥。由镇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医构成疫情防控一级网格,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跟踪式管理、多形式宣传的联防联控机制,逐村逐户登记返乡人员,精确监管。二级网格全面负责、协同作战。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村“两委”班子+群众志愿者构成疫情防控二级网格,组建党员先锋队10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0个,参与党员150名,群众志愿者320名,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张贴公告通知、分发倡议书、大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多角度宣传。三级网格精准监控、盯紧看牢。由村社干部+村医构成疫情防控三级网格,对返乡人员(尤其是湖北地区)及其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深入开展排查了解,配备了“五个一”(一支体温计、一瓶消毒剂、一本宣传册、一个口罩、一张表格),建立了排查台账,每日早晚上报排查动态;对在居家隔离人员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手段“零接触”“一对一”严密进行体温监测、跟踪随访。

乡情防线:村民群众齐上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战“疫”指明了方向。共和镇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提高群众对疫情防控重视程度,提升村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充分调动退役军人、巾帼志愿者、乡土人才等群体参与战“疫”的热情,形成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人民防线。“李书记,疫情防控时期,我们家的结婚日期推后了。”“张主任,疫情防控是每个人的责任,我申请当疫情防控志愿者。”“贺主席,妇女也是半边天,我申请当村里的防疫员。”“高书记,现在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我们一定遵守村规民约,简办丧事。”这是群众的呼声和心愿,是村民群众共同抗击疫情的具体体现。红事缓办、丧事简办、特事特办,已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全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堵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正在疫情防控战争中逐渐形成,越来越牢。

温情防线:居家隔离不隔爱。疫情防控期间,为阻断病毒传播,一些返乡人员需要居家隔离观察。共和镇在依法依规采取隔离观察措施的同时,密切关注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状况,与隔离对象随时沟通交流,及时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大家都时刻关注着疫情变化,相信很快一切就会恢复正常,你们并不孤单,有我们一直在陪伴着你们”。镇上工作人员向隔离对象宣传疫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科学防范疫情的同时,做好他们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同时对他们在隔离期间的生活需求、心理动态全方位关心关照,让他们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隔离病毒不隔真情”“监测温度不缺温暖”。为做好居家健康服务管理,共和镇建立了留观对象“一对一”服务小组,采取“群众开口、党员跑腿”的方式,安排专人为居家隔离人员代办急事、代买急需药品、送体温计等。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的毛河洛、红沟和常崖村开展的平价蔬菜上门服务活动,切实保障居家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镇上购买消毒液,每家每户免费发放,全面消杀,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一件件暖心的故事,这是全镇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真实写照。(张廷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