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样治,治一次管一季。

春季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种作物陆续开始种植,此时,也是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最严重的季节,常造成大量幼苗被害,导致缺苗断垄,给管理带来困难,甚至造成减产。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新方法,操作简单,省工省时,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

春季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样治,治一次管一季。


蛴螬、地老虎的发生特点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每1至2年发生一代,主要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幼虫在土壤中随温度进行上下移动,春季,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到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夏季,当温度超过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直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适宜温度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移动。春季和秋季温度最适宜其活动,危害最为严重。主要以幼虫在土壤中危害地下根茎,低龄幼虫危害细根,老熟幼虫还可危害地下块根、块茎和果实,幼苗根系被害后,造成幼苗生长缓慢,危害严重时,造成幼苗枯死。

春季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样治,治一次管一季。


地老虎俗称土蚕、切根虫等,每年发生3~4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温度和湿度对其影响很大,生活最适宜的气温为 14 ~ 26℃,相对湿度为80%~ 90%,春季,当温度超过15℃,成虫开始活动,进行交配产卵,将卵产在幼苗上。1~3龄幼虫,主要取食嫩叶,4龄后幼虫,白天潜入地下,躲藏在幼苗根际周围的土壤中,晚上出来危害幼苗,将幼苗从茎基部咬断,造成幼苗枯死,由于春季种植的作物较少,第一代幼虫常常造成大量幼苗被害,危害十分严重。

春季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样治,治一次管一季。


防治方法

(1)深翻冻垡:入冬前,进行深翻土壤,将在土壤中越冬的蛴螬和地老虎蛹翻出地面,可被鸟啄食,降低越冬基数,减少次年发生程度。

(2)药剂拌种:对于春季播种的马铃薯、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可用40%氯虫·噻虫胺悬浮剂按照药种比1:200比例进行拌种,将药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可有效预防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还可兼治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持效期可达60天以上。

(3)灌根处理:对于育苗移栽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作物,可用40%氯虫·噻虫胺 悬浮剂1000倍液灌根,然后覆土,也可有效预防蛴螬、地老虎对幼苗的危害,持效期可达50天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