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

小亦樂樂


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

蝗災已經成為全球話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發出預警,要求各國做好抵抗蝗災準備,蝗災影響國更要做好糧食危機處理。此次蝗災的破壞力可謂驚人,首先規模很大,光是飛過印度的蝗蟲就達4000億隻,直接導致糧食減產30%左右;其次覆蓋面很廣,巴基斯坦、肯尼亞、索馬里等東非、西亞及南亞國家都收到巨大的影響,肯尼亞更是70年破壞力之最,多國進入警備狀態,以此抵抗蝗災。
蝗蟲大家都見過,每次田野之中都能見到,數量有限還好。但是蝗蟲一旦成災,以鋪天蓋地的勢頭髮展,其破壞力相當地驚人。根據母親的回憶,蝗災發生的時候,家裡的木質鍋蓋不保護的話,都有可能被蝗蟲吃掉了,由此可見其破壞力有多強。對於田裡的莊稼,往往蝗災過後,全部被啃食完,其糧食減產成為必然。


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發文,要提防出現糧食危機,很多國家也紛紛進入緊急狀態,肯尼亞的105萬畝土地受影響,印度555萬畝農田受害。就目前四千億隻蝗蟲,在適宜的環境之下,等到了旱季可以再擴充600倍,等到了那個時候,其破壞力更加強大。蝗災的泛濫,必然導致受災國糧食大幅度減產,出現糧食危機是必然情況,對整個國際糧食價格都帶來一定的影響。

受影響的很多農業國,幾乎是國內主導產業受到破壞,糧食出口量大幅下降,甚至要大幅度增加糧食進口。使得全球糧食總量不足,可能會出現全球性糧食缺口,糧食不足帶動糧食價格的上漲。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危機,各國鱷都已經啟動防災響應,多渠道防治蝗災,減少造成的損失。其關鍵是在控制其數量,不能再讓其成倍地增長下去。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蝗蟲,我們農村土話叫螞蚱,小時候是最喜歡上山捉螞蚱的。小時候每到秋天,老家的山上就會有很多的螞蚱,最喜歡的做的事情,就是跟著大人去山裡捉螞蚱,回家後放在火裡燒螞蚱吃。後來隨著各種農藥滿天飛,螞蚱越來越少了,到現在農村山裡的螞蚱幾乎絕跡了。

此次蝗災出現在東南亞一帶,很多中國的網友說,再多的蝗蟲,如果到了中國,就成了盤中餐下酒菜。就像當初的小龍蝦一樣,據說當時有人擔心小龍蝦在中國氾濫成災,沒想到小龍蝦不僅沒有成災,反而成了很多人喜歡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小龍蝦讓好多人的腰包鼓了起來。假如蝗蟲真的飛到了中國,下場是不是也會和小龍蝦一樣呢?畢竟這些蝗蟲是高蛋白的營養品,而中國又有幾億的吃貨。在別的地區是災難,興許到了我們國家,搖身一變卻成了一件可以賺錢的好事。

毫無疑問,此次蝗災或多或少的都會影響到東南亞地區的糧食產量。但個人認為,對於國內糧食的價格,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動盪。一次小小的蝗災,對於我們國家的糧食價格起不了什麼太大的作用。首先很多農民家裡都有儲備糧食,只要家裡用土地的,農民手裡的糧食可能幾年之內都吃不完。不種地的城裡人也不需要擔心,國家有宏觀調控,不會讓老百姓餓肚子。儲備糧完全可以滿足供應,不會讓老百姓到了缺糧食的地步。所以,農民們先不要指望糧食價格因此而大漲。

話說回來,就算是沒有蝗災,東南亞的螞蚱飛不過來,我們自己本身的一些自然災害也不比蝗災輕鬆多少。就拿我們北方來說吧,從去年開春一直旱到夏天,又從夏季一直旱到秋季,乾旱讓農民的莊稼欠收,果樹產量減產。一直到去年冬天,我們這裡暖冬不下雪,一個冬天小麥處於乾旱狀態。暖冬和乾旱的天氣,很容易造成蟲災,聽有的朋友說,剛過完年就看見小麥有紅蜘蛛。再加上該下雪的時候偏偏下雨不下雪,大冬天的雷聲震耳,這一切都說明天氣異常,都有可能造成糧食減產,對我們的農業和糧食都會有影響。


靈子


“年年有怪事,今年特別多”。眼看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攻堅期就要過去,但不好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這不,蝗蟲災害肆掠,眾所周知,蝗蟲所到之處,花草樹木也好,糧食作物更勝,可謂片甲不留。


蝗蟲肆虐的原因

事情發生肯定是有根有據,今年蝗蟲災害發生和非洲地區的乾旱有著很大的關係。蝗蟲喜歡乾燥的環境,而從19年東非就開始大旱,讓自然環境退化,成就了培養蝗蟲的溫床。然後再加上近年來天氣氣候的變化,一些水利工程的新修,對局部地氣溫溼度的改變;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在越冬的時候黃蟲卵不易被凍死,來年會產生出更多的蝗蟲。而且加上蝗蟲本身繁殖能力特別強、生長週期短,一個蝗蟲可以生好幾代,然後一代產近700-800粒蟲卵。


此次蝗蟲災害對全球來講有多大的危害?

我國古代就有蝗蟲之災的記載,而新中國成立之後,對蝗蟲災害進行過集中的治理,其中包括機械防治、生物防治、以及飛機撒藥預防,改變蝗蟲的生態環境,這些措施使我國蝗蟲災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而如今世界就像一個地球村,如果作為鄰居沒有什麼預防措施,不做到未雨綢繆的話,很可能災害就越過界,到自己的家門口。


但是我們根據統計數據來看,蝗蟲在巴基斯坦等國開始停下來產卵,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蝗蟲的一個遷徙能力明顯下降;然後我國和巴基斯坦印度接壤的土地形其實是高海拔寒冷地區,蝗蟲很難飛躍;然後世界糧食主產地是美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阿根廷等。所以這一次的蝗蟲災害不會對全球的糧食供需產生動盪性影響。


畜禽養殖學堂


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澳大利亞的大火塵埃落定後,我國又發生了冠狀病毒的疫情,而隨後巴基斯坦和印度又爆發了蝗災。而根據國外數據統計,現在4000億隻的蝗蟲正在侵害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莊稼,而蝗蟲在待過的這段時間裡,印度70萬軍人的口糧化為無有。在情急之下,印度不得不和巴基斯坦停火以應對蝗災的危機。

而根據印度農業專家預計,如果這時候蝗災沒有有效的控制,那麼印度的糧食將會減產50%左右,屆時印度的農業將會受到更大的危機。那麼問題來了,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呢,這對國內的糧食價格是否有影響呢?李子來回答。

就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蝗災的時候,而國內也有人開玩笑:“這4000億隻的蝗蟲不敢來到中國,一旦到來還不夠國人吃的呢?”有人更是開玩笑的說:“現在我們空投幾億只雞送給巴鐵,讓他們度過這蝗災的危機。”

但是來說,說歸說笑歸笑,現在4000多億隻的蝗蟲,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民飽受糧食之痛,所以今年這兩國的糧食減產是避免不了的。那麼這蝗災對國內的糧食價格有沒有影響呢?筆者認為影響是有的,這需要兩個原因來分析:


第一,蝗災能否來到中國。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現在蝗蟲已經到了我國的邊境,正在印度肆無忌憚的吃著,它們所到之處,莊稼則是一片狼藉,光禿禿的一片。但是筆者認為,這蝗災不可能來到我國的,這是因為由於地利的原因,我國的西南部是大片的青藏高原,由於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在常年寒冷的情況下,蝗蟲就不可能飛躍世界屋脊來到我國的。

那麼我國的西北方能否阻擋住蝗災呢?據我所知,在西北方也是一片大沙漠的,在沙漠年前,蝗蟲雖然度過一小部分,但是大部分還被預防在我國的沙漠之外的,至於進來的一部分,也被一些蝗蟲的天敵給吃掉,這對我國的農業夠不成影響的,所以說,對我國的糧食價格影響並不大。


第二,國際糧食價格增高,使得國內糧食的價格有所上漲,但是漲幅不大。

從目前來看,雖然我國的糧食被青藏高原和沙漠原因,被阻擋在國門之外,但是受蝗災的影響,印度,巴基斯坦,自己其他的國家受到蝗災的影響,其糧食從剩餘到緊缺。所以來說,在很多國家受到蝗災的情況下,國際的糧食價格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在國際糧食價格不斷上漲的帶動下,而我國國內的糧食雖然能自給自足,但是因為國際糧食的提價,因此國內糧食的價格也是不斷的出現上漲。


綜上所述:

此次4000億隻的蝗蟲,對我們來說依然不能小看,因為蝗蟲的繁殖能力太強了,根據有關報道,如果蝗蟲的數量控制不住,在6月份會有幾百倍的增長,因此來說,這對全球的糧食,以及受害國的糧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因此我們農民在今年的時候一定要多種植糧食,以防國際糧食的上漲,造成我國糧食價格的上升。


李子說農


在上半年會出現暫時性缺糧,同時也將會助推國內糧價上半年小幅上漲,具體情況得看蝗蟲是否會口下留情,如果人家一門心思要野草都除根,糧價依然會上漲。


是否會全球性缺糧主要看印度



從非洲誕生並經過醞釀之後的非洲沙漠蝗蟲集群目前已經擴編到4000億的規模,飛行遮天蔽日,一往無前,一路向東!有趣的直到印度之前,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所經過的國家雖然大多是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也就是說糧食產量並不是很高,也就剛剛夠當地人生存,但綠色植物較多,餓極了的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只要看到綠色就決心消滅,導致野菜等等能夠果腹的東西全部被橫掃一空,直接導致了近2000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和餓死的風險。


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毫不停歇,飛過沙漠,飛過丘陵,飛過海洋,最終來到了印度,這裡將會是最終決定未來一年全球糧食安全線是否合格的考場!同時也是歷年大部分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旅程的最後一站。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在世界前五強,但是其平原面積廣闊,可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也是相當之多。印度的可耕地面積達到了1.6億公頃,該比例達到了世界總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同時雖然印度近些年高速發展,但農業總人口依然佔到印度國內眾人口的70%以上,也就是典型的農業國家。因此印度本身各種農產品充足,例如在2019年印度產出了大米達到1.15億噸,並且實現出口1200萬噸,是印度主要外匯來源之一。其他糧食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印度農業發展迅速,但是在面臨蝗災的時候依然處在不堪一擊的狀態。特別是非洲沙漠蝗蟲集群一群4000萬隻,一天就能夠吃掉3.5萬人的口糧。如果4000億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全部來到印度,相應的口糧消耗一天就會達到10000倍,即3.5億人一天的口糧,印度能有多少人,架不住非洲沙漠蝗蟲集群一個星期的掃蕩。


當然旁邊的巴基斯坦也遭受非洲沙漠蝗蟲集群的困擾,如果難以遏制非洲沙漠蝗蟲集群,最終會造成近20億人口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事實上目前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已經在印度南部吃掉了近千萬公頃的糧食,數字還在持續擴大。各種人工手段都用上了,但從目前來看,似乎除了讓非洲沙漠蝗蟲集群自生自滅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達成協議,雙方共同攜手解決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問題,邊境衝突總算是暫時宣告停止了。


國內糧食價格會有一定小幅上漲



印度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多年以來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的水平。同時近些年來也開始向天朝出口優質大米等農產品。現在印度的糧食在今年有可能會減產50%以上,對於整個世界的糧食供應鏈條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雖然目前天朝的大米糧食儲備已經達到了1.1億噸,完全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甚至還能夠出口。但是對於更多的小麥等產業來說今年的缺口會加大,畢竟主要進口國自身都糧食快沒有了,怎麼可能出口?同時國內實施了大規模了退耕還林措施,水果的增加相應的就導致了糧食產量的減少。因此在糧食進口方面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過雖然量是會有小幅上漲,但得益於儲備糧和國內種植業和農業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因此上漲空間有限,完全沒有必要到超市或者是糧店裡面進行搶購。預計在進入到秋季之後這一波非洲沙漠蝗蟲集群基本上就會消失。到時候時常會出現糧食恢復性供應。


我是顯微新視界,感謝你的閱讀,每篇都是原創,如果寫的還行的話請點個關注轉發給個小小動力吧,我會第一時間回覆,謝謝呀!



顯微新視界


最近新聞除了被疫情刷屏外,來自非洲的沙漠蝗蟲也是席捲而來,很多人說,這次蝗災一定會對全球糧食造成不可避免的重大損失,有可能還會全球缺糧,那麼真的是這樣麼?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小小的蝗災不可能出現全球性缺糧,對於國內糧食價格波動也是不大的,至於為什麼?下面小農人就來給您分析下。

為什麼不會造成全球性缺糧?

這次蝗災始於非洲,具體應該是東非,一路像東南方向現在停留在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大家都知道全球主產糧地在美洲、歐洲、亞洲,而這次蝗蟲破壞的是東非、南亞等地區,自身他們的糧食產量就非常有限,甚至貧乏,也因為這樣,才會給蝗蟲造就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使得蝗蟲在短短一個月從億級變成了現在的千億級,造成了如此大的迫害。現在沙漠蝗在南亞,想要繼續南下會遇到最近在我國形成的寒潮以及喜馬拉雅山脈的惡劣寒冷天氣,蝗蟲怕冷,所以繼續飛到我國的幾率為零,因此也不會造成我國糧食的損害。這樣看來總體糧食還是平穩的,唯一造成傷害的就是被蝗蟲侵襲過的東非和南亞地區,不會影響全球糧食格局。

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有影響?

要說影響,還是非常渺小的,因為我國除了大豆進口量比較大佔比超過80%以外,其它的比如小麥、玉米、水稻產量自給率可以達到98%,完全通過自主來滿足需求的話,對於價格影響是非常小的,據相關統計,我國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的糧食,養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可見我國這個農業大國對於全球農業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最主要是蝗蟲不會繞道到達我國西南方,就算有少量蝗蟲國境,我們國家也有一套非常精準的預警系統,完全可以掌控蝗蟲過境後的態勢。

現在市場的蝗蟲價格都達到了40多元1公斤,小農人關心的是這次蝗災是否對我國的蝗蟲養殖市場會造成影響呢?瞭解的朋友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布衣小農人


這次蝗災,多一些國家是毀滅性的,可能全年糧食沒收成,從東非飛到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也面臨著這樣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度,人口那麼多,糧食減產30%-40%,如果國家存量不夠,那真的是天災了。

中印邊境是喜馬拉雅山脈,從這裡是飛不過來的,除非繞道緬甸,從東南亞在北上入雲南和廣西,從氣候來看,廣西比較適合蝗蟲聚集。這只是推測。

其實國內也會有蝗蟲災害,但都能很快控制,而且國內糧食價格,國家管控這些年也比較穩定,要相信國家。


劉思遠Cc


2020年地球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國內的疫情還沒完全控制,外國的從非洲之角過來的蝗災又在蔓延,此次蝗災影響範圍非常廣泛,對於一些非洲國家來說是幾十年一遇的大蟲害,那麼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會有哪些影響?

首先是可以肯定此次蝗災肯定會對全球的糧食產量造成影響,現在有相關數據統計,目前蝗災最為嚴重的非洲之角的蝗災破壞力最大,一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對該地區將近1200萬人的糧食供應受到威脅。並且這股蝗群還在逐漸繁衍,最少持續到今年6月,規模和破壞力增長到500倍。目前這支蝗蟲已經到達亞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印度學者已經預測,將會給印度的糧食造成30%-50%的減產。

此次蝗災肯定會對全球的糧食產量有影響,但是非洲和印度並不能算是全球的糧食主產區,並且由於全球各個國家都有相應的糧食儲備,各個國家之間會進行相互的糧食貿易,不至於會出現全球性缺糧的狀態。特別是美國和加拿大是玉米和小麥的主產地,所以這連個地區沒有受到蝗災的影響,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

基本上可以判斷這次蝗災不會進入中國,由於有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阻擋,所以蝗蟲很難飛過屏障進入中國。下一步蝗蟲有可能會繼續在印度的平原地區進行蔓延爆發,所以對印度的農業影響非常大。

再有我國多年的糧食儲備豐富,小麥的整體庫存量約7700萬噸、水稻1億噸以上,這幾年的糧庫的儲備量比較大,一直都屬於去庫存階段,所以就算出於人道主義援助會支援其它國家,在整體糧食產量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這次蝗蟲災害很難影響到國內的糧食價格。

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缺糧?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現在有必要進行屯糧麼?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4000億隻蝗蟲,臨近中國的邊境,正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危害農作物,啃食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這麼大數量的蝗蟲經過的地方,糧食作物肯定顆粒無收。

一、蝗災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

世界上一些小的國家,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本來就生產不出多少糧食,還被這麼多蝗蟲危害,相關資料顯示,這蝗災每天就能破壞約為3.5萬人的口糧,進入印度以來,對於印度大國來說,有13.5億人,這麼嚴重的蝗災將造成印度30%~50%的糧食減產,所以我認為這次蝗災,將預計給東非將有1200萬人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所以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

二、蝗蟲進入中國的可能性不大。

這次造成蝗災的蝗蟲品種,是非洲沙漠蝗蟲,這非洲沙漠蝗蟲不適應中國的生存環境,而且在中國與印巴之間,還有著一座蝗蟲難以飛躍的8千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所為蝗災進入中國的可能性不大。

三、對國內的價格糧食影響不大。

中國是產糧的大國,糧食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的產糧大國,如果蝗蟲不會進入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沒有危害,我認為中國的糧食價格會很穩定,不會有較大的漲幅。

當然,我們國家,會向其他國家提供大量的糧食支持,從而幫助其他國家度過蝗蟲災難的危害。

總結

這蝗災範圍廣,數量多達到4000億以上,對世界各國的糧食危害非常的大,雖然蝗蟲不一定能進入中國,但還是要做好準備和防範工作。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首發頭條,抄襲必究。

以文溫暖三農


今年的一始,各種自然災害就接踵而至,先是我國的冠狀病毒疫情,接著禽流感,現在又是蝗災,可以說是開年不順。

蝗蟲,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螞蚱”,主要生活分部在熱帶,溫帶地區,它在全世界有一萬多個品種,主要區別於兩大類:飛蝗和土蝗,尤其飛蝗的破壞性最大。這次首先發生在非洲的蝗災就是飛蝗所致。

此次蝗災的影響範圍:

它首先產生於非洲,剛開始於東非一代產生活躍,接著就來到了亞洲的東亞和南亞一代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區,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據說有4000億隻蝗蟲,但感覺肯定不止這些,它們所到之處真的是寸草不生,糧食莊稼會顆粒無收的。

全世界糧食主產區:

全世界的糧食主產區主要分部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區,世界四大糧倉主要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等國。

那麼此次蝗災是否會造成全球性的缺糧呢?

答案肯定是不會的,首先蝗災發生在非洲,這一地區本來就因氣候環境影響,糧食產量不高,都處於低產區,此次蝗災的影響只能是缺糧程度進一步加劇,而現在影響的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會對印度的糧食產量產生嚴重影響,導致糧食短缺或者無糧食出口,但對世界上其他產糧國家是沒有影響的,絕大部分國家的糧食產量依然是正常的,所以不會造成全球性的糧食短缺。


那麼對國內糧食價格是否會有影響呢?

我覺得如果蝗蟲不來我國,對我國的糧食價格影響就不是很大。

首先,我國現在的糧食產量是很大的,糧食產量都是逐年上升,基本上能夠滿足我們國家的國內基本使用消費情況,進口的也主要是大豆,玉米,油菜籽等第二梯隊糧食,對主要的小麥,稻米影響不大。

其次,我國每年的進口糧食地區主要是:巴西,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這些國家並未受到嚴重的蝗災影響,糧食產量依然是充足的。對於發生蝗災的印度,主要出口稻米為主,但我國也是很少引進,對我國的印象也不是很大。


此次蝗災,對巴基斯坦我們的巴鐵兄弟,印度肯定造成了嚴重印象,但對我國是否會造成影響,還得看它們能不能飛躍青藏高原的高大山脈,是否會扛過高海拔寒冷地區,是否會繞路飛行,這些還都不是太確定,所以,也希望蝗災能夠早點結束,對我國不要造成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