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供,高素質農民在行動

為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阻擊戰,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向全國1900萬名高素質農民發出倡議,要積極響應,發揚團結互助、合作共濟、關心社區的精神,發揮立足鄉村、聯繫農民、對接城市的獨特優勢,主動參與、勇於擔當,在生產保供、疫病防控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

全國各地高素質農民齊出動,用愛心行動為疫情防控阻擊戰加油助力,高素質農民網上學習平臺“雲上智農”也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了豐富的網上學習課程並設置“抗擊肺炎”專欄,供新農人瞭解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

愛心蔬菜免費送

1月27日晚,一輛滿載新鮮蔬菜和雞蛋的貨車開上了湖北荊門通往武漢的高速公路。

“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就有蔬菜,有需要隨時聯繫我!”謝玉濤一聽說武漢的情況,就想把蔬菜捐到武漢,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

謝玉濤在外拼搏多年,帶著全部積蓄回鄉創辦泉窪蔬菜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種菜養雞共同致富。

得知疫情後,謝玉濤多次聯繫荊門市農業農村局和漳河新區政府,經過相關部門審核,同意他運貨到武漢。

大過年的,請不到工人,他就帶著家裡人下田,摘菜、檢測、打包……4000多斤新鮮蔬菜、1000斤雞蛋,他們一家人忙了兩天。

1月27日晚,謝玉濤沒來得及吃晚飯就開車出發了。直到這時,他父母都以為他只是日常送貨到荊門市區。他說,不能告訴父母,不想讓他們擔心。

晚上11點,他和同伴徐金松將愛心物資安全送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卸完貨才算鬆了一口氣。

1月28日凌晨1點23分,送完菜的謝玉濤回到了家,他說他要開始14天的自我隔離。

徐步升是一名“80後”新農人,也是一名返鄉創業大學生,從無到有,他用6年時間打造了一家專門從事優質蔬菜瓜果生產和技術推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北萌升。由於企業前期生產投入太大,這次捐贈物資,幾乎花光了徐步升所有積蓄。他說:“錢沒了還可以再賺,人沒了就啥都沒有了。”

從正月初一開始,他就一直在奔波。他把自己僅有的3萬元錢全部買了醫用耗材,找到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募集了近10萬元物資。

無人機投入消殺一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從事農業飛防業務的青島裕豐農資有限公司向山東省膠州市所有的無人機操作手發出戰“疫”集結令,10架農業飛防無人機瞬間變身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毒戰鬥機”,整裝集結,擔負起膠萊街道辦事處103個村莊社區的衛生消毒工作。利用無人機消毒,每小時能完成600-800畝的作業面積,相比原來的人工衛生消殺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公司總經理李團文告訴記者,自己本身就是搞農業飛防工作的,疫情發生後機手都踴躍參加、不計報酬,自費購買消毒液,兩天內完成所有村莊的消殺工作,只要需要,隨時能夠起飛。無人機操作員邱文超說:“我已經有3年的飛防經驗了,在疫情的關鍵時刻,一定用過硬的技術,做好村裡的消毒工作。”

戴上口罩去下田

立春前後,魯南地區迎來春土豆種植的最佳時期。在中國馬鈴薯之鄉——山東省滕州市,薯農面對疫情不忘生產,戴上口罩下田勞作,整地、播種、覆膜、搭建拱棚,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滕州市姜屯鎮仇莊村黨支部書記牛家留介紹:“從2月3日起村裡全部投入春耕生產。為了安全,村民都需要戴口罩下田,各家分時施工,每家最多同時6人下地,分散幹活,相互之間最好距離2米以上。”

為了抗擊疫情,滕州市好麗農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用兩架植保無人機在村莊主幹道上空噴灑消毒液,鎮政府免費提供消毒品。目前已經消毒37個村。

電商銷菜助流通

為抗擊疫情,在不聚會、不串門、儘量在家保障安全的號召下,鄉鎮每週一次的集市也取消了,那麼農戶田裡的蔬菜怎麼辦?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如何保障?

在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高素質農民陳志強利用農村電商平臺幫農戶銷售蔬菜,解決了農民蔬菜滯銷問題,讓城鎮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新鮮、平價蔬菜。陳志強說,自己當年回鄉創業,農戶們給予了很大的鼓勵和支持,疫情當前,農戶有難,應該儘自己的力量,幫助農戶渡過難關。從大年初四至今,平臺累計銷售了一萬多斤蔬菜,解決了整個桂峰村近40%的蔬菜滯銷問題。

在廣東,越來越多的農企和農戶自發加入到“保供穩價安心”隊伍中,像陳志強一樣開通了“果蔬直通車”,生產端的農產品及時順利送達消費者,切實解決老百姓在特殊時期的居家生活需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