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戰“疫”,這些“送餐員”“送貨員”“送菜員”在小區傳遞溫暖!

疫情當前,寒潮來襲,日前上海下了2020年第一場雪。早上大風呼嘯,陽光下冰雪尚未消融。有這樣一群人,在這個寒冷的日子裡,穿梭在小區裡,成為社區裡最暖心的“送餐員”“送貨員”,在居民樓裡傳遞著鄰里真情。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萬里街道下轄15個居民區33個自然小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全面禁止快遞、外賣進入,上門送餐服務也暫時無法提供。正在老人們為吃飯發愁,年輕人為每天要出門拿快遞、拿外賣糾結不已時,不少鄰居紛紛出手相助。

寒潮战“疫”,这些“送餐员”“送货员”“送菜员”在小区传递温暖!
寒潮战“疫”,这些“送餐员”“送货员”“送菜员”在小区传递温暖!

“阿婆,今天降溫啦,你要多穿一點,不要冷到。”中午時分,陳巧芬一邊把熱騰騰的飯菜遞給老人,一邊看到阿婆穿得單薄連忙叮囑道。“我們厚德樓就像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左鄰右舍都像一家人一樣。”真金苑小區58號樓門口,“厚德樓”三個大字格外暖心。疫情來襲,樓裡的居民得知高齡獨居老人一日三餐沒了著落,大家心急如焚,在微信群裡商量解決辦法。經過討論,同樓的陳巧芬和徐亞平擔起了每天輪流為老人上門送餐的重任。“老人跟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她就像我的一位長輩。”“平時我們也經常上門關心她的日常起居,現在我們負責上門送餐,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她的飲食口味、生活習慣,我們都比較瞭解。”兩位熱心的鄰居從1月30日開始,連續17天為老人送上了51份餐食。“只要助餐機構一天不恢復送餐,我們就一直送下去。”

寒潮战“疫”,这些“送餐员”“送货员”“送菜员”在小区传递温暖!
寒潮战“疫”,这些“送餐员”“送货员”“送菜员”在小区传递温暖!

“小張,你的快遞我已經拿回來了。”“和諧樓”裡,胡鎮芳拿著好幾個快遞,一邊給鄰居們“送貨上門”,一邊在群裡“吱聲”。

“我已經出門了,讓大家少外出一次,就多一份安全。而且今天這麼冷,能多帶幾個回來就多帶幾個。”作為小區業委會主任的胡鎮芳,在疫情發生後,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每天,胡鎮芳都會在小區裡巡查,查看小區進出口外來人員、外來車輛登記情況,督促物業進行全方位消毒……而作為“和諧樓”的樓組長,她總是會熱心地幫著把樓裡的快遞帶回去,幫鄰居們解決最後一百米的問題。沒想到不一會,群裡有了迴音,“向阿姨學習,我也不能空車回來,順道幫兩個朋友把快遞拖回來了。”如今,小區裡順道代拿快遞的鄰居越來越多,樓組的微信群裡,快遞“小幫手們”隨時上報著“送達信息”。

寒潮战“疫”,这些“送餐员”“送货员”“送菜员”在小区传递温暖!

“阿姨,你要的菜我給你帶回來嘍,你看看。”邱黎鷹一手拎著兩顆白菜,一手拎著番茄、黃瓜、蘿蔔。指尖因為東西太重被勒得發紫,口罩下,邱阿姨氣喘吁吁,露在口罩之外的臉頰,被寒風吹得紅通通的。“兩位老人年紀大了,而且今天又這麼冷,我幫他們帶點菜回來,他們就不用外出了。”而代買菜這份工作是邱阿姨主動要來的。原來,小區裡一戶雙獨居老人都已是耄耄之年,出門也多有不便。疫情來襲,老人怕給居委會添麻煩,婉言謝絕了居委幹部提供的幫助。鄰居邱阿姨知道後,就主動對接老人,每次買菜都給老倆口捎上一份,一次買足兩天的量。邱黎鷹每次來送菜都會叮囑老人,千萬不要自己出門,有什麼需要就聯繫她,她還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了老兩口。

寒潮“速凍”了氣溫

卻“凍”不住鄰里間的真情

患難之中見真情

鄰里守望相助

讓“封閉”小區充滿了愛的暖流

再長的冬天都會過去

就像陽光一定會消融冰雪

記者:易雯

上海又有16例痊癒出院!累計出院140例

這對情侶返滬竟有所隱瞞!快看如何處理

寒風冷雨中,普陀這個居委會全員上崗

普陀公安用這招守牢“最後一道門”!

普陀的他們每天駐守在店鋪門口,只為保障……

寒潮战“疫”,这些“送餐员”“送货员”“送菜员”在小区传递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