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慢性腎炎發展為尿毒症?

tb雅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特點是病程長,超過1年。可以發生於不同年齡,但青壯年為多。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的可以毫無症狀,有的可以有明顯水腫、尿檢異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和高血壓等,有的甚至出現尿毒症才被發現。

常見症狀有不同程度的水腫,血尿,高血壓,以及全身乏力,食慾不振,頭暈頭痛,腰痠腰痛,面色蒼白,嚴重時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甚至消化道出血等。

尿液檢查:可見紅細胞、蛋白質、管型;血常規檢查:可見輕度貧血;腎功能檢查:可見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升高。

由於慢性腎炎常隱襲起病,有些病人出現症狀的時候已經到了尿毒症,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有效地控制其蛋白尿、血尿、水腫、血壓、血脂,是防止慢性腎小球腎炎向尿毒症發展的有力措施。目前在慢性腎炎的治療中,應強調兩個方面:

1、定期的體檢是十分必要的。如檢查尿液、血常規、血壓、腎功能、腎B超等。檢查尿液是發現慢性腎小球腎炎最簡便、最可靠的方法。

2、合理使用藥物,藥物不宜過多、過濫,很多藥物具有一定的腎毒性,使用不當適得其反。

2,合理飲食

對無明顯水腫和高血壓者不必限制水分和鈉鹽攝入,適當增加水分以增加尿量十分重要,對輕、中度氮質血癥患者不限制蛋白質攝入,以維持體內正氮平衡。

特別是每日丟失蛋白質量較多的患者更應重視,對大量蛋白尿伴輕度氮質血癥時可增加植物蛋白如大豆等。重度氮質血癥或近期內進行性氮質血癥者適當限制蛋白質

攝入,行優質蛋白飲食。優質蛋白質是指含必需氨基酸較高的食物,如雞蛋、瘦肉、魚及牛奶等。儘可能少食含非必需氨基酸的植物蛋白質,如米、面、花生,黃豆及其製品,可部分採用麥澱粉、蔬菜(如南瓜、紅薯和土豆)等代替主食。

夏季瓜果蔬菜品種多,色香味誘人食慾,但慢性腎炎患者不可多食,以免增加腎臟負擔。酷暑高溫,一些腎病患者,喜以冰淇淋或冰鎮飲料解渴。偶爾為之尚可,若一味貪涼則對病情無益。若因貪涼發生急性腸炎則會使病情反覆或加重,故應慎用涼冷飲品。也不可吃酸腐、酶爛或過夜不潔的食物,以免發生胃腸疾病,影響康復。所以,腎病患者應以溫軟易消化、清淡有營養的食譜為主,適當吃些藕粉、蓮子粥、荷葉粥、赤小豆粥等。

此外,食用適量的保健食品也是促進營養均衡的有效手段,但別把保健食品當成藥吃。

3

健康的心態: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地適應社會發展與變革,心有朝霞,胸懷開闊。

1、 避免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過度勞累,開夜車,考學壓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腎炎病情加重。

2、 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平時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參加適量活動,加強身體鍛鍊,但應避免過勞,合理營養,增強體質和機體抵抗力,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的清潔,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並隨時保持心情輕鬆愉快,強化自我保健意識。

3、瞭解自己的性格、行為模式,採取樂觀的處世態度,保持心情舒暢。

總之:得了慢性腎炎並不可怕,我們要正確面對,調整好心態、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及其的檢查、個體化的治療。使慢性腎炎的進展得到延緩,減少尿毒症的發生。

注意事項

國內的統計表明,在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疾病中,慢性腎小球腎炎是首位的原因,佔55.7%。慢性腎炎和尿毒症關係密切,若未能對它們進行有效治療,將進

入尿毒症階段而必須依賴腎臟替代治療,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來維持生命,由於腎臟替代治療費用昂貴,據統計我國的替代治療患者數明顯低於世界上

進行替代治療患者的平均數,意味著很多尿毒症患者無力接受透析或腎移植治療,只有死亡,故防治慢性腎炎預防尿毒症有重要意義。


米小護


慢性腎炎與尿毒症的關係

慢性腎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導致的腎小球病變,是一種緩慢進展的疾病,常表現為水腫、蛋白尿、血尿與高血壓等。尿毒症是各種腎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當然也包括慢性腎炎。慢性腎炎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也會很快發展到尿毒症期,也就是腎功能衰竭期。所以,為防止慢性腎炎的惡化,越早進行治療越好。

如何防止慢性腎炎發展為尿毒症?

1.控制各種危險因素

無論是有明確原因的慢性腎炎,還是腎臟本身病變導致的慢性腎炎,控制與慢性腎炎相關的危險因素就能延緩腎臟的損傷。

常見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吸菸、大量飲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因此,不管是何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炎都應該注意戒菸限酒、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避免勞累、感染等。優質蛋白飲食也是符合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如牛奶、雞蛋以及精瘦肉中就含有較多的優質蛋白,但慢性腎炎患者需控制總量,每天攝入蛋白質為0.6~0.8g/kg。此外,慢性腎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所以控制血壓和血糖在合理的範圍非常重要(血壓<130/80mmHg,血糖<7%,60歲以上的患者可適當放寬)。

除了上面提到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引起慢性腎炎的常見疾病,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反覆的尿路感染等疾病也會繼發慢性腎炎。因此,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疾病也有助於防止慢性腎炎發展至尿毒症。如果是腎臟本身的病變,也就是原發性慢性腎炎,更應該積極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等,考慮到這些藥物的副作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避免使用加重腎臟損害的藥物

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等。儘量減少非甾體類消炎藥的使用,如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等

4.積極隨訪

加強血壓、血糖、血脂、血常規、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的隨訪,是評估病情的重要手段,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也可據此決定是否使用輔助藥物,如鈣劑、鐵劑、他汀類降脂藥等。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瞭解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關注@醫師楊浩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憑我多年治療腎炎的經驗認為,要防止慢性腎炎進展到尿毒症,首先要預防慢性腎炎的發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每年定期兩次到醫院作尿常規檢查就可發現各類腎炎的蛛絲馬跡,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腎炎初期(炎症期)患者只要堅持治療是完全能治癒的。是不可能慢性腎炎發展為尿毒症!只有少數對自己的病不引起重視,聽別人誤導說腎炎早遲都會發展為尿毒症,只服激素控制尿蛋白,使自己的腎病緩慢的進展到尿毒症。


劉迷友


器官失調就是細胞弱,表現在細胞蠕動減慢血液流速減慢的狀態。治療,強壯細胞暢通毛細血管。的很容易治癒的疾病。


玩石462


慢性腎炎主要是指慢性腎小球腎炎,以出現血壓升高、小便帶血、小便中出現蛋白、出現水腫為主要表現。出現這些表現超過一年均要考慮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多見於男性中青年,起病通常緩慢、起病躲躲閃閃的,不是大張旗鼓的起病,早期主要表現為容易疲憊、容易出現乏力、食慾不振、飲食量減少,水腫可有可無,一般症狀都不嚴重,部分患者沒有任何表現,包括以上的這些症狀。尿中可以出現蛋白,血壓可以輕微升高或者正常,腎功能出現輕微的異常,以上的這些情況可以持續幾年甚至幾十年,直到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如何防止慢性腎炎發展成尿毒症?

1、進食優質低蛋白飲食,尤其是出現氮質血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限制飲食中蛋白質和磷的攝入。

2、選用合適的降壓藥控制血壓,減少蛋白尿。



3、儘量避免感染、勞累、腎臟毒性藥物等能夠加重腎臟受損的危險因素。

4、低鹽飲食。


佳園道


腎炎到尿毒證,有多少的路程要走,這不是一個兩地的距離差,是一個氣球從吹氣到破裂的一整個過程,我是這麼想的。

要怎麼預防,才使腎炎不成為尿毒證呢?這個問題是很讓人抓狂的,一個病的初期和後期,要怎麼辦,除了治療,應該沒有別的方案可以提供,小樹變成大樹,只需要時間,因為是一棵樹了,不想它長大,砍了才是,以攻為守。

預防,往往不是治療,只是選擇一種途徑,讓結果不落入不想要的災窩,但總是要進到另一個災難之地的,一個預防,其欺騙性是很高的

預防癌症

預防糖尿病

預防老年痴呆

預防……

很好聽的動作,讓人群都變得膽小拘謹,這不用,那不吃,禁若寒蟬,事實是該病的總還病了,病人也越來越多了,預防顯得有個狗屁用。

有用的辦法是在治療的同時有所禁忌,不治療而只防著,防不勝防,而治療,也有許多誤區,有些人用止痛劑止痛,病之本不除,也是一種治療,用激素控制卻無法治癒病之本,也是一種洽療,茫目地使用抗生素,有理無理的吊鹽水也是一種治療,吃補品得到心理的安慰也是一種治療,到底是五花八門,都可以放到預防的大籃子,此預防一統江湖,商機無限。

疾病總讓人不可猜測,腎炎也是,但預防就更讓人不可猜測,從這個不可猜測的池子,跳入另一個不可猜測的池子,一個是溫的熱水,一個是溫的冷水。

所以,病了就治,沒病了,也無須設太多的防,即使防,那個度是很難把控的,倒不如隨性地活下去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