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張焜校長——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

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張焜校長——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


“兒子,你贏了。我的錢包在書房,去拿獎勵。”

“好嘞!耶、耶——”兒子,撒歡式地連蹦帶跳跑向書房。不一會兒,兒子就從書房跑了出來,一隻手插在口袋,另一支手按在口袋外面,側著身子閃回自己的臥室,拿出自己的儲蓄罐,準備打開。

“兒子,拿多少錢?給我看看——”,我一邊說一邊想:“這孩子,趁著獎勵機會肯定多拿了錢,我要藉機好好教訓一下。不對啊,錢包一直在那,沒有收起過,要拿早就拿了。”矛盾了心理,讓到嘴邊的話,暫時收了回去。想起渡邊淳一《鈍感力》這本書,遲鈍的力量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調整一下起伏的心態,由雷轉多雲,走到兒子面前,聽兒子的解釋。

“爸爸,我拿了10元錢。”一邊說,一邊把書從口袋拿出來,展開手掌露出10元紙幣。

“為什麼不拿一百?”詫異的我,驚奇地問著。

“爸爸,我不要你錢,我們家還有很多貸款呢?”奪眶而出的眼淚,浸溼了可愛的臉龐。

無地自容的我,緊緊地把兒子擁入懷中,慶幸自己沒有噴出那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話,勉強為自己找個臺階:“爸爸問就是要告訴你,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過獎勵一百,那就不變。快去拿。”

尷尬的我,顯得特別囧。想起陶行知先生教育箴言: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師為師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懷有一顆純真的童心,擁有孩子般的情感和興趣,甚至還具有孩子般的思維,這就是讀懂孩子、教育孩子的密碼!

何嘗不是呢?瞭解孩子的成長中的行為目的,才能理解孩子的表現,孩子的行為就是孩子的心理密碼,作為父母要學會“破譯”。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小女孩第一次去幼兒園,她看到牆上有一幅畫,就問媽媽說:“這幅畫是誰畫的這麼難看。”媽媽覺得很沒有面子,而園長告訴這位小女孩:“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畫畫。”看見一輛壞的玩具,她問:“這是誰搞破壞的,怎麼不批評她。”媽媽顯煩,而園長說:“我們這邊的玩具都是用來玩的,玩的過程中有可能弄壞的,沒有關係。”

小女孩的話都是有行為目的,她也許是想知道如果我在這裡畫的這麼難看,會不會有人批評我呀,如果我在這裡不小心把玩具車弄壞了,會不會有老師說我呢。這個園長她瞭解孩子的成長密碼,她知道這個孩子說這些話背後是什麼目的,所以給予孩子積極回應,緩解了孩子的分離焦慮,使得她成功入園。

所以家長和老師要了解孩子成長的行為目的,要“破譯”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給予正面積極回應,避免不“信任”、避免“貼標籤”、避免偏差行為的不斷鞏固和強化,特別是避免青春期的過度“叛逆”,在理解基礎上獲得孩子成長路上有效溝通。在面對孩子成長的事情時,建議分三步來處理:

首先,讓孩子感受到信任,植入平等交流的因子;

第二步,長期交流中建立默契的、多元的交流渠道,減少束縛和限制的方法,諸如家庭會議、留言條、書信等;

第三步,面對分歧和矛盾,不武斷、不妥協、不繞行,重說理、分階段,在情緒穩定基礎上徹底溝通解決的原則。

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張焜校長——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


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張焜校長——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


美國精神醫生戴克斯(Rudolf Dreikurs)將孩子歸屬感分為四種,吸引注意,爭取權利,報復和自暴自棄。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的概念,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孩子的一系列表現正是習得性無助的過程進化,孩子努力過,掙扎過,從吸引注意失敗,被誤解;到爭取權利又失敗,被責怪選擇緘口不言;溝通欠缺、距離越遠、怨恨增多,然後到報復,讓父母討厭,讓父母失望依然失敗,最後就表現為自暴自棄了。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過多“強迫”和“壓制”,會使孩子從感覺到無聊,再到沮喪,再到無助,最後完全就是處於無動力的狀態,如果孩子自暴自棄的方式泛化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可能就會抑鬱,抑鬱者的內在機制就是習得性無助。

滋養孩子心靈是教育的關鍵;關注孩子心靈成長,走進孩子的心靈。讀懂孩子,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相信孩子的自身力量。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成長的力量,孩子會在自然的行為結果中受到教育,從而改變自己。

健康生長,我們一直在努力!

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張焜校長——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


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張焜校長——破譯孩子的成長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