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给国内海产品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冰?

1、冠状病毒的财务影响开始侵蚀国内海鲜行业。

新冠病毒给国内海产品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冰?


该国南部一家领先的海鲜餐厅连锁店因不开放用餐所以开始打折出售其库存。广州传统粤菜餐厅渔民村连锁店现在出售石斑鱼的价格为每条鱼299元人民币(42.80美元),而这一商品通常售价为700元人民币(100美元,92欧元)。据该公司位于珠江新城商业中心市区的电话接听的工作人员说,该公司还以每500克28元人民币(4.01美元,3.70欧元)的价格提供螳螂虾,比该公司正常价格低60%。

经理解释说:“我们通常不运送食物,因此此举主要是减少库存的方式。”

由于对冠状病毒感到担忧,人们几乎都避开了公共场所,因此海鲜餐馆受到重创,因为人流量减少到几乎没有。

在还要支付员工工资的压力下,在广东省经营400家快速服务网点的西北餐饮集团宣布,其银行透支达1.2亿元人民币(1720万美元,1580万欧元)以支付工资。

部分企业因为无法销售(海鲜)干脆将其捐赠给了疫情地区。

国联水产就已向湛江和武汉的卫生工作者捐赠了价值100万元人民币(143,100美元,132,000欧元)的口罩和价值200万元人民币(286,100美元,263,700欧元)的海产品。


新冠病毒给国内海产品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冰?

该国南部一家领先的海鲜餐厅连锁店因不开放用餐所以开始打折出售其库存。广州传统粤菜餐厅渔民村连锁店现在出售石斑鱼的价格为每条鱼299元人民币(42.80美元),而这一商品通常售价为700元人民币(100美元,92欧元)。据该公司位于珠江新城商业中心市区的电话接听的工作人员说,该公司还以每500克28元人民币(4.01美元,3.70欧元)的价格提供螳螂虾,比该公司正常价格低60%。

经理解释说:“我们通常不运送食物,因此此举主要是减少库存的方式。”

由于对冠状病毒感到担忧,人们几乎都避开了公共场所,因此海鲜餐馆受到重创,因为人流量减少到几乎没有。

在还要支付员工工资的压力下,在广东省经营400家快速服务网点的西北餐饮集团宣布,其银行透支达1.2亿元人民币(1720万美元,1580万欧元)以支付工资。

部分企业因为无法销售(海鲜)干脆将其捐赠给了疫情地区。

国联水产就已向湛江和武汉的卫生工作者捐赠了价值100万元人民币(143,100美元,132,000欧元)的口罩和价值200万元人民币(286,100美元,263,700欧元)的海产品。


2、国内海鲜业企业何时能渡过寒冬?

国家释放行业发展积极信号

新冠病毒给国内海产品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冰?

近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地方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受阻,部分养殖企业饲料供应短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发布通知,并将水产品纳入到了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对运输车辆严格落实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等优先便捷通行措施,确保区域间快速调运。同时由地方负责辖区内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供应,统筹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产区要保证本区域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不积压、不卖难;销区要主动对接产区,保证产品调得进、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这些硬措施成为解决水产运输受阻、供应短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的一个积极信号,有望缓解水产品困局!


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鱼类消费国(这里的“鱼类”指鱼、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不包括水生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海藻和其他水生植物),2015年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8%。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渔获量、养殖量最高的国家,出口额也位居世界第一。

但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14.7千克,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7.2千克,另一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1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为11.4千克,约等于31.2克/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居民每日应摄入水产品40-75g,以维持健康。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40-75g水产品”是指鱼、虾、贝、海参、章鱼、八带、皮皮虾这些水产动物,海带、紫菜、龙须菜这些海藻属于蔬菜。

新冠病毒给国内海产品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冰?

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们人均水产品的摄入量即便是与合理值(40-75g)的下限40g相比也还是有差距。也就是说73.7%的中国居民都达不到水产品合理摄入量的最低限!

日前,国务院新闻召开的由10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国民每日摄入水产品推荐量应该达到40克以上。但事实上,我国目前每日人均摄入量仅为30克左右。

3、国内海鲜企业的前进方向

一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做好自己当前各项工作,通过团结协作努力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目前线上成为主要渠道。由于本次疫情面积广、时间长,对线上的需求加大。线上商城不仅要实现交易功能,还要实现追溯、展示、引流等功能。线上线下更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更加深入地融合。

二是重视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品的质量。疫情期间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安全健康会是消费者对于海鲜产品的首要需求,以及首选标准。而且市场监管部门也会由更高的检验检疫要求,产地证明、检验报告、暂养条件、二次污染等问题将跟加工品一样严格,甚至比加工品管理更加严格。因此按规范标准生产上市的水产品才能站稳市场。

三是重视水产产品品种的微调”由于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可能发生变化,作为生产者或经销商,也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商品品种,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基础进行实事求是地调整。

新冠病毒给国内海产品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冰?


虽然当前疫情艰巨但请水产人要相信海鲜水产业依然是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在疫情期间虽然受到重大冲击但仍要树立信心,重振旗鼓打出品牌,迎接新的商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