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今年寒假,註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假期生活,也改變了學生們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為了讓家長們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在家進行自主學習,提升綜合素養,讓每個學生度過這一段特殊的時光,教育部和各名校校長提出如下建議:

教育部建議

建議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

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請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主動關注各種積極信息,可以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與親朋聯絡,互幫互助。如果遇到確實難以應對的消極情緒,建議及時向專業機構進行求助。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建議2: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樹立良好心理狀態。

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請家長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可以引導孩子運用簡單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改善情緒,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來幫助孩子減壓,保持積極心態。

建議3:幫助孩子判斷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家長要直面孩子關於疫情的相關問題,積極與孩子溝通,不迴避疫情狀況,以恰當方式、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解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目前我國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開學情況。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關注權威真實的新聞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指導孩子學會對信息進行判斷,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建議4: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生活。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安排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如做手工、畫畫、親子游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來完成,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使居家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教孩子一些家務活,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

建議5:給予孩子一定獨處空間,多一些理解信任。

隨著與孩子在家裡共處的時間增多,親子矛盾和衝突可能也會增加。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獨處空間,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勵,少一些管制和嘮叨。遇到爭吵,可以按下暫停鍵,等到雙方情緒穩定後再理性溝通。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建議6: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規則,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為豐富孩子的居家學習生活,在目前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要與孩子確定好雙方都認可的規則,明確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時長和內容等,並要求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視力和身體健康。同時,家長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間,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示範和榜樣。

建議7:配合學校開展居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

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各校將指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居家學習,家長要及時瞭解、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有關要求,幫助學生完成居家學習計劃。小學生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好網絡學習準備,學會網上學習的基本技能;初高中學生的家長可以做好後勤保障,對孩子學習期間不做過多打擾。

建議8: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提高自我學習管理能力。

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進行網絡學習,報告自己的學習情況,與班裡的夥伴互幫互助、共同監督,分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收穫。遇到不會的問題,鼓勵孩子通過網絡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或通過網絡查找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同時,家長要每天要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學習狀況,及時給予積極反饋,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建議9:加強生命教育,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從媒體上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抗疫事件,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與熱愛。指導孩子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做到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關愛大自然。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建議10:分享抗擊疫情感人事蹟,傳播社會正能量。

要讓孩子瞭解,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鬥中,有無數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的守護著大家的安全。引導孩子關注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蹟,學習他們勇於擔當、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名校校長如是說

廣雅中學 葉麗琳

這次疫情對學校管理者、老師、學生、家長,都是全新的挑戰,能激發新的思考。

疫情下的居家學習,重點在親子關係。廣雅校方很早便關注到家長們的焦慮。以往,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現在24小時共處家庭空間,家長難免焦慮:大家都學,就我孩子不學?在家學習的方法是否得當?尤其是高三家長,不可控性讓他們焦慮。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為此,廣雅組織班主任隊伍,引導家長更好地做孩子的幫助者,藉此機會好好維護親子關係。這段記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重要印記。我們鼓勵學生從中感悟生命和成長,上一堂人生的大課,對學生和家庭都是難得機會。

執信中學 何勇

在家學習,自主自覺是王道。

在學校學習,是老師眼皮底下,現在在家裡監督少了,孩子們一定要發揮自主自覺的主觀積極性。

二是要揚長避短,不上新課給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掌控時間。如何利用?可以發展自己的特長。過去很多時間學校安排了,對感興趣領域,孩子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學習。這段時間正好可以去研究,發展自己的特長。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至於補短,哪些知識、能力能缺陷的,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查缺補漏,充分利用線上學習資源,教師答疑資源,主動學習。現在網上學習資源非常豐富,有很大選擇性。選擇哪些學習資源,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

第三,孩子過去沒有機會這麼長時間居家,現在正是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例如烹飪等技能。

第四,要關注時事,生活即教育。疫情發生後,給學生很多教育、啟示。孩子們多看報紙、看新聞,瞭解值得感動、思考的事情,也要反思生活習慣,反思對萬物、對生命的態度。還有我們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同學發揮的作用,思考自己的責任,思考未來如何成長,為社會、為國家發揮自己的作用。

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 陳姍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作為一名校長,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尤為感到肩頭責任的沉重。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冷靜地想一想,在這樣的特殊時期裡,我們到底該讓孩子們學什麼,怎麼學。

一、"幫忙不添亂"

幫助我們的家長在這段時間裡過好親子生活,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嚴峻的挑戰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他們在心目中樹立起醫務人員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讓她們在家庭生活中真正學會感恩自己的父母家長,感恩那些不計個人得失為社會無私奉獻的勞動人民。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二、"豐富不平淡"

對於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宅家不出的日子無疑是"難耐"的。因此,學校的任務是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可以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學科特點分類分層進行,包括閱讀、實踐、探究、鍛鍊、表演等等。

比如語文教師推薦閱讀書目,制定學生居家讀書計劃;體育教師給孩子安排適合的親子運動項目;家政課教師加強勞動教育,指導學生做手工,做家務;科學教師結合疫情安排小主題探究……

這些形式靈活、充滿趣味的學習活動,幾乎沒有在校學習新知的壓力,對於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情感都發揮著巨大的助推作用。

疫情,停課不停學,不僅是讓我們重新考慮教學方式的變革,更要讓我們在更高的視野思考教育內容、教育思維的變革,這才是對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教育,對我們民族真正的關心。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 尹超

在這個特殊敏感的時期,我們一定要多站在孩子、家長、老師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安排我們的停課不停學。無論是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要簡單、明瞭、直接,還是要以引領學生饒有興趣地閱讀經典、積累為主。切勿繁雜、花樣太多,搞得孩子、家長、教師不知所措!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 鄭瑞芳

小學生的自制性、自我約束力還都不成熟,為了防止線上學習使孩子們成為了“手機控”“電腦控”, 我們小學“停課不停學”方案的核心目標首先是要從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上要讓學生感興趣,願意去學,主動去學。

為了找到孩子們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及方式,我們準備通過請學生做一次“小小項目策劃主席”來對“停課不停學”學習方案的設計,從學習內容與方式層面的,瞭解孩子們最想學習什麼內容怎麼學的意見。讓孩子自己策劃學習方案,包括學習、勞動、鍛鍊的內容,執行起來更有積極性。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孩子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心理疏導很重要。我們學校的孩子和校長的關係很密切,孩子稱呼校長稱呼為“笑長媽媽”,所以,我們擬定2月17日開通一個“笑長媽媽彩虹專線”,可以打電話也可以發微信,讓有需求的孩子可以第一時間聽到笑長媽媽的聲音。

關於東方

上海東方教具有限公司始於1993年,深耕教育行業近30載,致力於現代教科設備、理化生實驗室、教育雲平臺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是國內最大的教育設備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並曾參與到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定中。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教育部及各名校校長有話說

東方教具擁有行業內一流的專業研發團隊,具備超強研發能力,一直引領著行業內部技術革新與進步,是國內首家研發製造實驗箱的廠家。公司旗下擁有著名教具品牌Labox萊博士與東方sky-docking等,同時享有多項知識產權。

一直以來,公司堅持“點滴做起,持之以恆”的理念,務實求真,以國家政策為依據,以客戶需求為準繩,運用先進的技術與理念,為教學提供更優質的設備與方案支持,致力於為學生、老師、學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諧的教學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