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國超過八成縣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

“水江鎮宏圖村小學校是一所典型的西部山區村小,回想以前,學校只有一幢教學樓,巴掌大的操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如今的宏圖村小面積增大了一倍,鋪設了塑膠運動場,學校從3個年級增加到了6個年級,學生人數從幾十人增加到160餘人。”2月28日上午召開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重慶市南川區人大代表王俊談到對當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感觸。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2017年,全國有560個縣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吉林、安徽、山東、湖北四個省整體通過評估認定。截至目前,全國有2379個縣義務教育發展實現基本均衡,佔全國總縣數的81%。上海、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吉林、安徽、山東、湖北等11個省(市)整體通過評估認定。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何秀超介紹,自2013年國家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工作以來,各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不斷增加,新建改擴建學校約26萬所,增加學位2725萬個,補充教師172萬人,參與交流的校長和教師243萬人次。

“全國近五年累計建設各類校舍和附屬用房面積4.5億平方米、體育運動場館3.4億平方米、實驗室功能室746萬間,新增設施器材和信息化裝備價值3257億元、圖書14.4億冊、計算機1248萬臺。”何秀超說。

此外,各級政府積極推進教育資源供給側改革,採取集團化辦學、委託管理、學區制管理、名校辦分校、結對幫扶等多樣化辦學體制,推進所有學校共同發展。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全國6萬多個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惠及400多萬偏遠農村地區的孩子。

目前,全國還有500多個縣尚未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監測發現,未認定縣均衡水平明顯低於國家標準、更低於已認定的2300多個縣,中、西部地區分別有16.3%、29.1%的縣尚未認定。

“從數量上看,雖然全國超過80%的縣通過了評估認定,但剩下的大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其中有許多縣位於邊遠山區、牧區和高寒高海拔地區,辦學面臨許多特殊困難,教育脫貧攻堅的任務艱鉅。”何秀超表示,2018年,將繼續做好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督導評估認定工作,實現全國85%的縣達到基本均衡目標。同時,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更高水平上不斷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