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上世纪30年代,日本海军研制的特型驱逐舰给各大海军强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相比此前的旧式驱逐舰,特型驱逐舰(吹雪型驱逐舰)拥有不俗的排水量和强大的武备。虽然其搭载武器过多导致重心升高,适航性不足,但是瑕不掩瑜,特型驱逐舰成为了日本海军驱逐舰设计史上的分水岭,其后设计的各型驱逐舰大多参考了特型驱逐舰的设计理念,特型驱逐舰的出现,让日本海军内的老旧驱逐舰在一夜之间显得落后了。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大正15年2月的睦月型驱逐舰弥生号,注意舰艏的老式弦号,侧舷上的23号是工厂代号

也正因如此,老旧的峯风型驱逐舰、神风型驱逐舰和睦月型驱逐舰在二战中常常受到忽视。事实上,作为旧式驱逐舰中的集大成者,睦月型驱逐舰在二战中的表现同样突出,咱们今天就来说说常常被人忽视的睦月型驱逐舰。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昭和2年2月的睦月型驱逐舰水无月号


建造背景

睦月型驱逐舰的设计受到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直接影响,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日本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遭到重创,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和加贺级战列舰遭到废弃,后续的主力舰建造计划遭到腰斩。虽然日本代表拼尽全力,最终将即将完工的陆奥号力保了下来,但是其潜在对手美国海军也因此保下了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而且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总吨位规模被限制在了5:3,日本海军在数量上完全处于劣势状态。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和加贺级战列舰遭到废弃,图为已经改装为航母的加贺号

面对这一情况,日本海军的整体战略必须进行调整,当时各国海军的主要战略还是进行舰队主力决战,既然在主力舰数量上无法匹敌,日本海军就必须在交战中逐步削弱对方的实力,也就是所谓的“邀击渐减作战”,而在这套作战方针中,驱逐舰等发动的鱼雷攻击和夜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睦月型驱逐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大正15年7月的文月号,可见其舰体设计和主炮布局与神风级十分类似

舰体设计

而要利用驱逐舰执行这样的任务,驱逐舰的航程就必须更大,适航性就必须更好,搭载的武器就必须更强,所以日本海军决定停止建造二等驱逐舰,神风型也仅建造九艘,随后全力建造新型驱逐舰,睦月型驱逐舰的设计与神风型驱逐舰极为类似,舰体设计与神风型如出一辙,也采用了两层甲板设计,舰艏甲板高出一层,以减少舰艏上浪的影响,增加适航性,同时舰桥也布置在第二层甲板上,其适航性较为优良。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睦月型驱逐舰的舰桥早期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海军舰艇设计中,勺型艏十分流行,大到长门级战列舰,小到5500吨级巡洋舰和神风型驱逐舰,都采用了这种舰艏,因为日本为了打赢这场不对称战争,发明了“一号链系机雷”,通过铁链链接水雷,挂到敌方舰艏后拖动被引爆,而在此前的实验中,这种形状的舰艏能避免挂到链式水雷,不过睦月型驱逐舰为了提高适航性,并没有使用勺型艏,而是改为适航性更佳的双曲形,提高了适航性。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注意观察睦月型如月号的S型舰艏,双曲线型设计在保障航速的同时增强了适航性

舰桥方面,日本海军此前建造的驱逐舰都采用了开放式舰艏,直到神风级才采用了钢制封闭式舰艏,睦月型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而且由于其舰桥在第二层甲板上,理论上来说受到舰艏上浪的影响较少,然而,在1935年的第四舰队事件中,却有多艘睦月型驱逐舰的舰桥被损坏,“睦月”号驱逐舰的舰桥更是直接被海浪拍扁,舵机也遭到损坏,险些沉没。第四舰队事件后,日本海军吸取教训,为睦月型重新改装了一个结构更紧凑,更坚固的小型化舰桥,同时大量安装水密门以增强其抗沉性。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第四舰队事件后遭受重创的舰桥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第四舰队事件中睦月号驱逐舰遭受的损伤

武备设计

武备方面,睦月型驱逐舰的杀手锏武器就是其搭载的八年式鱼雷了,1919年,日本海军在六年式鱼类的基础上研制出了610mm口径的八年式鱼雷,新型鱼雷在射程和威力上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其弹头的装药量达到345公斤,航速提高到38节,射程也达到了两万米,自然而然成为了睦月型的绝佳武器,为了搭载610mm鱼雷发射管,睦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相比神风型提升了200吨左右。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将鱼雷的最大口径限制在了533mm,而各国对该条约又比较遵守,所以日本的八年式610mm鱼雷严格的保密了起来。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日本海军在20年代的秘密武器,93式氧气鱼雷的前身8年式610mm鱼雷

舰炮方面,睦月型搭载了4座单装三年式120毫米舰炮,该型舰炮普遍装备于日本海军的老式驱逐舰和海防舰上,客观来说,这型主炮在二战时已经显得十分落后了,该舰炮采用开放式设计,对操炮人员的防护能力很差,同时也很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其次,该型舰炮的设计延续自1908年设计的120mm 火炮,所以其大部分操作需要人力完成,炮塔的选装,俯仰和炮弹的装填全部依赖人力,效率低下,射速仅为每分钟5-6发。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在20年代已经显得极为落后的三年式120毫米舰炮

从这一设计上我们可以基本看出,睦月型驱逐舰是一型注重雷击能力的驱逐舰,炮战能力不佳。而在1941年,睦月型驱逐舰是拆除了舰艉的步雷设施,加装96式25mm高炮以及深水炸弹投放导轨,1942年,睦月型更是拆除了两门主炮,增设大量防空机器,舍弃了一半的炮战能力,改装后的睦月型内舱面积有所扩大,参与了对太平洋岛屿上的“鼠运输”任务。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1937年,夕月号的4号炮位正在进行的射击训练,可见该型舰炮对炮组成员的防护欠佳

动力设计

作为峰风型和神风型驱逐舰的后继型号,睦月型继承了其修长的舰型设计和高机动性,虽然排水量相较于神风级有所提升,但是得益于其双曲线舰艏设计增强了适航性,所以睦月型的最高航速仍然有37.3节,这一成绩超过了当时各大列强的大部分驱逐舰,4台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和蒸汽轮机赋予了该型舰38500匹的澎湃马力。值得注意的是,该型舰中的弥生号还装备了维克斯公司的RATEAU涡轮机,是日本海军最后一型搭载国外动力系统的军舰,长月号则装备了日本自行生产的新型石川岛式主机,也算是日本海军对动力系统做出的尝试和探索。

廉颇老矣,日本海军最后的旧式驱逐舰——睦月型的设计

大正15年8月间馆山冲全力公试中的当时称第二五号驱逐舰,也就是后来的睦月型卯月号

总体评价

总的来说,睦月型驱逐舰虽然是一型旧式驱逐舰,但其搭载了威力巨大的633mm鱼雷发射管,能够很容易的换装威力巨大的93式氧气鱼类,正因如此,当峯风型和神风型退居二线时,睦月型仍然能够担负主要任务,虽然其舰载武装不如特型驱逐舰,但是正因如此,使得睦月型的舰上空间相对更充裕,在太平洋战争中,大部分睦月型驱逐舰参与了凶险的“鼠运输”任务,出勤率很高,最终12艘睦月型全部战损,可见该型舰执行的任务强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