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发生以来,临港区各镇办积极行动,创新手段,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构建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草庙子镇:“两个延伸” 精准管控社区村居

大雪纷飞,挡不住“疫”线工作者战胜疫情的决心和步伐。

严格排查、信息登记……在草庙子镇各社区村居的值守卡点处,防控工作人员冒着风雪,和往常一样严控人员出入,逢车必查,逢人必登记,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为各农村、社区守好“安全大门”。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严防严守、封闭管理。最大限度精准排查外来返乡人员,防止疫情蔓延,农村、社区是根本防线。连日来,草庙子镇探索出多种防控措施,用“两个延伸”——防疫触角延伸、封闭升级延伸,有效实现了精准防控,进一步织密防控网、筑牢防控线,让群众更加安心。

为了延伸防疫触角,草庙子镇成立13个疫情工作小组,分别对辖区内外地输入人员和重点接触人员进行追根溯源。“通过工作小组人员的摸排、外来人员主动报备等方式,将防控范围不断扩大,通过核对机票、高铁票、长途汽车票、高速公路收费凭证、行车记录仪等方式,确定所有外来人员的详细情况,并采取隔离防控措施。”镇党委副书记卢旸说,最大限度掌握辖区内外来人员的动态信息。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目前全村实施了全面封闭,由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志愿者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防控,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测温、管控,将健康排查记录在案,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兴山村党支部书记丛培祥说。

当前已经迎来节后返岗人员流动高峰,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草庙子镇升级延伸,进一步严格执行封闭措施。在原有基础上,各农村、社区增设3500米的封闭防护网、500米围挡挡板,并在卡口设立值守帐篷15处、板房10个,更进一步严格执行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延伸防疫“保护墙”。

蔄山镇:人防+技防 社区开启“云防控”

“您好,请扫一下二维码,体温36度,正常。”2月17日蔄山镇永乐社区检查点工作人员对着外出的小区居民说道。从线下排查走向线上排查——过去不离手的疫情防控登记表“退居二线”,新搭档“二维码”正式“上岗”。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现在出入检查口,居民只需扫二维码,就能随时登记自己的出行信息,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永乐社区负责人说,首次使用居民需要登录“威海市公共场所出入登记系统”录入信息,自主填写姓名、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基本身份信息,经工作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信息便在系统后台“安了家”。居民下次经过检查点或各公共场所检查点,扫码就能精准登记信息,无需再次录入。检查点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管理端对登记信息进行核验、体温填报、放行,实现有效管控。

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蔄山镇巧借“大数据”力量,筑起疫情防控新防线,开启社区防疫“云守护”。眼下,蔄山镇利用“扫码”登记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普及福鼎社区、汇泉社区、三城社区、秦权社区、永乐社区等5个社区,有效解决具体实践中面临居民流动量大、值守登记操作麻烦、难以有效记录人员行动轨迹等难题。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技防是手段,人防是前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蔄山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基层党员的作用,通过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动员到位、服务到位的“四到位”方式,全力以赴扎实开展各项防控工作。也涌现出一批敢冲敢干,守土担责的一线典型:“两委”干部冲在前,牢牢“看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大草场村党支部每天用小三轮为群众送菜上门,成为居民安心隔离的移动“菜篮子”;南刘章村党支部创新工作方法,自制“居民出入档案”……

汪疃镇:群防群控 百姓成为防疫“坚强靠山”

“叔,今天感觉怎么样?这段时间尽量别出门了,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每天,汪疃镇大宅库村会计于升永都会准时到村的五保户、低保户和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量体温、送口罩、杀菌消毒、查看身体情况,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并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封村不封情,疫情发生以来,汪疃镇第一时间做好各村封村封路工作,严格管控出入人员和车辆,为老百姓筑起坚固“防疫墙”。与此同时,镇办广大干部群众以温情呵护百姓,百姓以理解和尊重给回馈工作人员,全镇上下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摸排,走访,记录……汪疃镇迅速成立排查小组,开启“离村不离岗”模式,对居民进行两次摸排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严格执行早7点至晚10点的值班纪律,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带动一批批党员、群众自觉参与到防疫攻坚战中。对隔离人员,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在执行24小时无间断值班制度的基础上,定期为他们提供生活用品,每天安排卫生院和派出所人员对他们随访、消毒、测体温,赢得了隔离人员的一致好评。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针对老百姓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向镇村(社区)平价销售一次性医用口罩、满足全镇58个村,1个社区,近9000个家庭的需求。同时,通过农村IP广播不间断宣传防疫知识,全力守护全镇35000名群众安全。

疫情当前,汪疃镇各基层工作人员、“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干群一心,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守护人民健康安乐、幸福安稳。

黄岚办事处:用好“六个一”,筑好社区村居防疫安全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有力有序地采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科学防控措施,黄岚办事处结合实际,总结疫情防控“六个一”工作法,即进一步做好自我防护、进一步加强排查摸底、进一步开启蹲点驻守、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杀频次、进一步解决垃圾回收处理难题。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村居是关键。“‘六个一’工作法,织牢了村居防控网,构筑了疫情防控严密防线。”黄岚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尤其在排查防疫上,办事处积极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调动广大志愿者们当好“守门员”,构筑防控“墙”,在村出入口设立值班点,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劝返、体温测量、备案登记等工作。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分包10-20户群众,每天摸排是否存在外来人员及发热人员,对村居实行全覆盖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为进一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各村居支部每天集中对村居垃圾桶、主干道路、净化水房等公共区域等进行2次消毒、清洁,为村居的卫生环境牢牢把关。

临港区:构建社区防控坚强堡垒

此外,办事处还组织开展暖心行动,安排人员每天了解居家隔离人员情况,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定期为他们送上生活物资、口罩和消毒液,确保其隔离期间生活不受影响。

战“疫”期间,党员干部纷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东柳村党支部书记于建波在疫情防控中,自掏腰包购买84消毒液20公斤,为村内消毒。胡家东村张春云看到党员们奋战在一线,深受感动,就主动要求去村里做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