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断供的人多不多?为什么?

ok平常心


以贷养房,在这样下去,会导致其它购买力持续下降,本身中华民族有一个优秀的习惯是懂得存储,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攒了一辈子钱不够一个叫首付的名词给拿走了,让一大部分老人感觉什么是两手空空,让房贷改变了五千年的文明,让年轻人背债前行。房产不倒,万业不兴


德行天下98130736363


位置厦门我近几年碰到的断供的人还真不怎么多,虽然这几年厦门的房价像过山车一下来了16 17年到暴涨到18年的大跌,但是还是大多数人杠住了,当然也有碰到当时比较疯狂的投资客因为后来房价大跌没办法脱手的,最后变成老赖的也有,但是这个相当来说比例还是比较少的。因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用房子贷款的产品,很多业主月供不足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做二贷,边贷边低价卖,大多都能亏本出来,不至于断供,因为断供涉及的征信问题还是比较麻烦,现在的人对自己的征信越来越看中,因为征信不好会影响后面的很多东西,例如:以后做生意,以后想再买房买车再贷款,小孩读书等问题都会影响。所以大多数人在没到绝路的时候都不怎么会断供的。


东坑之子


题主您好,由于我从事房产经纪,所以接触这类问题比较常见,从我这边了解到的相关资讯,我给您大概说说,我这边主要有两类型:

1、假如单从断供比例上来说,这个比例很少,肯定不到1%的,但是肯定是有的,洋房居多,我这边之前有一个小区,是电梯楼的,由于评估价可以拉得很高,基本都可以做到0首付,更有甚者就连各种税费什么地都不用出,真正意义上的0首付,只需要给月供就行,所以很多人就趁着这个机会都买了这边的房子,成为了业主,但是一两年之后,有些购房者,经济实际不允许,导致无法继续供楼,从而被银行申请冻结,法院流程拍卖,我知道的就不下十单,也有很多人趁在法院拍卖之前,把房子卖出去,法院拍卖往往成交价偏低,所以就自己在中介公司放盘卖

2、别墅拍卖我这边也不少,隔三差五就可以在淘宝拍卖上看到这边的别墅拍卖,量也不少,买得起别墅的人,基本都供得起,但是也有断供的,住别墅的人生意人居多,所以很多时候生意上的事情很难说,资金周转不灵,跟人借了钱,到期没还,别人起诉拍卖的,离婚分家产的,

还有一些人,看着楼市行情好,专门钻金融漏洞的人就会从银行套钱出来用,买房超贷几百万都有,供一段时间后就断供了,然后就是拍卖了,不过做超贷的,基本都不会在这里住的



顺德碧桂园一安居杨洋


断供还没有到时间,要爆发也在2022-2025年之间,其他时间不用考虑了。中国人喜欢留后手,就算买房了,手里可支配的金额还可以撑1-2年的房贷,为什么现在人一直说生活质量下降了呢,就是一部分钱用于还贷款了。在过两年手中无任何存款了,就是断供抛售期,和很多大数据差不多一致。所以现在说断供还早,只是很多人已经在安排的路上。


一页書新概念


炒房的这两三年断供的不少,就是因为国家调控到位,及时控制了房价上涨和炒房客,尤其是限购政策让很多炒房客找不到下家,高杠杆下的房贷就能压垮炒房客。

我记得几年前央视报道过一个白领两年用一百万撬动千万资产炒房,将自己,父母,岳父母的房子都拿去贷款,在用套路进行二贷,然后离婚,在用个人购房指标买房,两年间转手20多次,到16,17年房价大涨潮结束后,自身一个月背负房贷20-22万,很难想象这位一个月要还一套县城房子首付款的男人,在调控出台接盘侠瞬间消失大半后,现在过得怎么样。

在四大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2018年再次祭出更严格的调控政策后,只有少数炒房客成功甩卖房产,大部分投机商还在坚守,等下一轮房产的牛市到来,这两年多可真是苦了他们了。

不过个人认为持续两年多的调控政策还不足以挤出楼市中的炒房客,如果调控持续五年的话,那么在3,4年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炒房客出清,五年的时间足够区分出,谁是真正的刚需和炒房客。

我认识的人很少有炒房的,基本上都是刚需再买,或者像我一样为了下一代刚需提前购买房子,所以不管房价如何变化,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买了后是不会卖的,哪怕房价将来如何涨跌,都和我没关系。


属狗的水瓶座


我来告诉你们目前比较少到2020年底开始断供弃房的40%以上为什么?2020年底中国房地产会发生翻天复地的暴跌,打个比方现在买一套100平米需要180万,2020年底买一套100平米需要80万,你们说断供弃房多不多?


用户3913951172493


我朋友做不良资产清理的,你如果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很多很多。他从银行买的包里,很多优质房产都有断供的。学区房,200多万的房子就差最后7-8万还清,就是没钱,然后房子银行收回了。


松鼠大叔一枚


各位好,我是重庆玖哥,本人在重庆有十年的房地产销售工作经验,很高兴为各位朋友们答疑解惑。

根据我的了解,现实中买房按揭断供的人并不多。我经常接触到法院拍卖的各种房产,重庆每个月新增拍卖的房产,不会超过70套,这重庆,还包括各个区县。这么大的直辖市,就70套左右的拍卖房,真的不是很多。

你可以关注一下淘宝和京东上面的拍卖,这是重庆最主要的两大拍卖网站,你自己可以统计,每个月重庆有多少房产在拍卖。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线下拍卖,线下每个月也就20到30套房,不是很多。

银行断供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做生意失败了,按揭断供后被银行起诉;一种情况是投资人按揭太多,无力偿还按揭断供。

这两种情况,分别来分析一下。

做生意失败断供

这一种情况是最多的,生意场上,有时生意顺利,有钱就买房。有时生意不好做,就有可能断供。

做生意很不顺利的时候,生意场上也需要钱,而按揭这里每个月也需要钱,总以为经过自己的努力,生意可以起死回生,生意好了,就可以还月供。但生意彻底的失败,那银行的按揭就无力偿还,断供就是必然的。

一旦按揭断供,银行就有可能起诉你,强制拍卖按揭购买的这套房。你可以看看淘宝上拍卖的房产,一般拍卖的房产都有裁决书,上面记录了这套房的拍卖原因,大多数是银行的借款纠纷被银行起诉,被强制拍卖。

投资人断供

投资人按揭太多了,无力偿还银行的按揭贷款而断供。

我遇到二个深圳人在重庆投资,遇到一个上海人在重庆投资,在2017年年中,重庆房价涨了一波后在重庆购买了多套住宅,最后导致断供被银行起诉。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按揭的贷款太多。本来重庆是不允许“三无”人员按揭贷款,但这三个人购买的若干套房,都做了按揭,重庆的几套房每个月的月供,在4万左右,按揭还了7个月后,就断供了。

投资人断供,据我的了解,还是比较少,遇到这三个人,也是极少数。大多数买房投资的,都是工薪阶层,在购房的时候,都计算了月供多少,是否影响生活品质,是否有偿还能力。有偿还能力,就购买,没有偿还能力,还是要放弃。

另外,很多人在意识到即将断供的时候,就会出售手中的房产,以避免断供带来的后果。

一般的按揭贷款购房的人,手上都要预留1年到2年的月供,如果意识到危机,并且有可能无力解决的时候,就会把持有的房产便宜出售,以降低损失。二手房中的笋盘大多数就是这么来的。

从以上分析来看生活中断供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在断供前就处理了,大多不会出现被银行起诉强制拍卖的问题。

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对这个问题在下面留言,发表你们的观点和意见,相互交流和学习;也可以点击关注我的账号,方便以后交流这类似的问题。


重庆玖哥


坐标桂林。按揭贷款断供的人多不多要看以什么标准去衡量他。如果按房贷总数占比去看,断供的比例占总数的比例肯定不到10%,可能连1%都不到,应该不算多。但是如果按累计数量看,如果把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的总数汇总,相信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正常的情况下,在购买者、开发商、银行三方都按规矩办事儿,按揭贷款断供概率很低,就算个人家庭突发变故,也可以通过卖房解决问题。

出现大面积断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骗贷行为,楼盘找人虚假购房,内外勾结,开发商为了获得房贷资金。这种情况往往集中在同一个项目。另一种是出现了严重的系统风险,房价大幅下跌,购房者、炒房客主动放弃还贷。或者是爆发金融危机,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发生。


地产大飞哥


我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房贷断供的人还是非常少的。整体来看,房贷的风险还是相对较低的。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的。

一、从定价上看

房贷利率几乎是银行所有贷款产品中利率最低的一款,这与其风险较低有着极大的关系。一款产品的定价,除了与资金成本有关以外,还与这款产品的风险程度有很大关系。如果风险过高,银行肯定会提前准备好一定的资金去用作风险补偿。

由于房贷和其他贷款产品从资金成本上来说都相差无几。那么房贷的定价较低,显然说明房贷的风险就比较低。

二、从审批上看

房贷的风险再低,银行都是要经过至少两层审批。主要审批客户的收入状况,负债状况,信用状况。如果被银行审批通过以后,那说明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个客户还上贷款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对于风险的把控相对来说比较专业。虽然不说能够完全百分百识别风险,但不良客户一定是小概率事件。

三、从抵押物上看

房贷的抵押物是房子,买房的人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买房居住,一个是买房投资。无论是哪一种,首先银行都不怕他断供。买房居住的人就是砸锅卖铁,借亲戚朋友也会想办法把钱还上。买房投资的人在房价没有快速下跌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在还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选择断供,让银行收走房子。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一旦银行收走房子,前期的还款就打水漂了,这些财务成本就会变成沉没成本。

四、从逻辑上看

现实中断供的人是不可能多的,一旦多了,银行就垮了。即使银行能变卖抵押的房产,那也需要时间。更何况当断供潮出现的时候,银行想处置房产也未必会有人要。

那么既然现在很多银行的经营都没有任何问题,很显然,断供的人并没有很多。

总结:

什么样的人会断供?连首付都借别人的人。现在的房价这么贵,能完好的把月供还上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在一定期限内把首付也还上。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压力都会很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杠杆太高了,容易把自己翘死。

现实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在敢这样干的人中,承受不了压力选择断供的人又在少数。总体来说,相对所有房贷客户来说,断供的人是相对较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