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卧龙也:诸葛亮的以“治戎为长”为基础的军事思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辅佐刘备、刘禅两朝,将蜀汉政权打造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怀自厉、风化肃然,在国家国力得以充分恢复的前提下,诸葛亮治戎讲武,北伐中原。

诸葛亮对于军心、民心的认识,在当时还是非常超前的,在诸葛亮死后,一直到北宋,才有了大规模意义上的“整编”,可见诸葛亮智慧,是具有相当大的超前意识的。

诸葛亮认为:治戎整武,是要维护国家的安定,国家若要文治,则必须有武备,因为就算一只小虫,也要知道长出爪牙,高兴时可以嬉耍,愤怒时互相攻伐,人没有爪牙,所以就制造了兵器,用以自卫。军队强盛则国家安全,反之国家就危险。

军队的将领必须要为民着想,军队主官不如果不是为民着想,则必定就不会称为辅国的名臣,这种人,就不能用作军队的主帅。因此,皇帝才讨伐蚩尤。三皇五帝以来,这些最圣明的君王,崇尚仁义,尚且要用军队讨伐叛乱,征服暴力,所以军队虽然是暴力的工具,但是却是不得不使用他的。


真卧龙也:诸葛亮的以“治戎为长”为基础的军事思想


这一段话记载在《便宜十六策》里:

<strong>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 社稷之计。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备,故含血之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则共戏,怒则相害;人无爪牙,故设兵革之器,以自辅卫。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非民之将,非国之辅,非军之主。故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治国不可以不从外,治军不可以不从内。内谓诸夏,外谓戎狄。戎狄之人,难以理化,易以威服。礼有所任,威有所施。是以黄帝战於涿鹿之野,唐尧战於丹浦之水;舜伐有苗,禹讨有扈,自五帝三王至圣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以威武,故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真卧龙也:诸葛亮的以“治戎为长”为基础的军事思想


而此前,因为刘备薨,魏国臣子对蜀汉大举进行政治攻势,诸葛亮则义正词严,还以颜色,三国演义更将这段故事,形象的描述成”骂死王朗“,这为蜀汉先声夺人,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攻势。

<strong>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魏不审戒,今次之矣;免身为幸,刑在子孙。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逼於元祸苟免者耶!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馀万於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纂。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又《军诫》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四海,况以数十万之师,据正道而临有罪,有可得而千拟者哉。

<strong>、

真卧龙也:诸葛亮的以“治戎为长”为基础的军事思想


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不以仁德对待百姓,即使力量强大,有帝王的威势,最终还是身败名裂,成为千古遗恨。如今魏国不吸取项羽灭亡的教训,反而去追求效仿,即使有幸不死,他的后代子孙也必然要受到惩罚的。那些写书劝降我的人,他们一把年纪了行事却顺从贼子之意,就像当年陈崇、孙竦称赞王莽篡汉一样,讨好盗贼,却还是被盗贼逼迫而死!光武帝创业时,率领几千人就在昆阳郊外一举击溃敌军四十万。足见以正道伐淫邪,胜败不在人数。曹操诡诈,纠集十万人来战先帝,妄图救张郃于阳平,却只落得狼狈逃窜,不但辱没了精锐之师,还丢掉了汉中,此时他才知道,国家是不能随便窃取的,没及他退军回到家,就已染病身亡。曹丕骄奢淫逸,篡夺帝位。即便你们几个像张仪、苏秦那么能诡辩,说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也不可能诋毁尧、舜,白白浪费笔墨而已!正人君子绝不会这么做。《军诫》中说:'如果一万名士卒,抱着必死的决心,那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昔日轩辕皇帝率领几万士卒,还能击败四位帝王,平定天下。何况我们有几十万兵马,是在替天行道,讨伐有罪的人,那谁还能够与我们匹敌呢!

诸葛亮通过回击敌人和整顿军事思想,为蜀汉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思想上的改革,与此配套的是,是执行蜀汉的轮休制度,这样,士兵都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兄弟而在外作战,虽然蜀汉仅有12万的部队,却能源源不断的对敌用兵。在配上诸葛亮改进的连弩,诸葛亮打造一只具有很高战斗技巧的队伍。

真卧龙也:诸葛亮的以“治戎为长”为基础的军事思想

正因为兵精粮足,诸葛亮才得以迅速的平定南中叛乱,”五月度泸“”其秋皆平“诸葛亮以闪电般的速度瓦解了南中的分裂势力,并震慑了对越南地区一直心怀不轨的江东政权,有力的配合了国家的外交战略,让汉吴两国重新形成了对魏的实在军事同盟。诸葛亮并不在南中地区留兵,而是任用李恢、马忠等本低人才,积极扶持南中地区的生产,将一直以来国家难啃的边境,变成巩固的后方,南中丰富的物产,支援了国防建设,南中骁勇的人民,变成了无坚不摧的飞军,在各组人民的配合下,例用敌人骄傲的心态,诸葛亮一战击杀张郃,成为了各族人民团结协作的经典战例。

南征结束后,诸葛亮完善了他的八阵之法,并开始在士兵中使用。八阵之法是一种步军为主的战阵,并非诸葛亮所创,曹操本人也用此策教练士兵。同时,诸葛亮认真调整了隆中对的战略计划,由于和吴国已经成为同盟,两路出兵需要新的战略拐点,所以第一步是争取陇右,扩大战略根据地,第二步,蚕食雍凉,压缩曹魏野战空见,并形成两路出兵的缩小版隆中对,第三步,和老隆中对一样,等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击,问鼎中原。

真卧龙也:诸葛亮的以“治戎为长”为基础的军事思想

当然,历史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在战略构想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尽如人意,马谡失街亭、李严运粮失期,还扯孔明后退、孔明自己健康问题,导致挥泪五丈原,死后,汉朝被魏国终结。

自网络发达以来,诸葛孔明的北伐战略一直被网友拿来说事,说一矿打九矿,属于自不量力;隆中对有先天失误,东吴孙权从来就不靠谱;仅有12万总兵力的汉军怎么刚得过拥有百万之中十万骑兵的魏军等等,但是,大家也要看到,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关羽张飞赵云等第一代战将谢幕之后,运用科学规范的战略思想,从严治军,勤政爱民,将铁的蜀军磨练成了一支钢军,尽管,当时已经没有了两位万人敌,但蜀军依旧凭借规范的战术,打击了魏军,让魏军不敢对蜀汉用兵,保卫了蜀汉的经济建设,同时,魏军的战略几乎被打乱,以至于农夫废业,主帅司马宣王更被自家兄弟嘲笑,当了一回鬼王,一代谋略名帅在诸葛亮面前颜面扫地!

诸葛亮是个人,他不是神,他也有生老病,受不可抗力的条件制约,有了肺炎甚至都治不好。但诸葛亮用他的忠诚和信仰,为蜀汉树立了一个鞠躬尽瘁的楷模,更为万载的中国人树立了勤奋、智慧、博学和仁爱的丰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