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制度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為什麼?

鐵寶說歷史


科舉考試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十分重要的選拔官員的制度。它創始於隋而確立於唐,完備於宋,而延續至元、明、清,前後經歷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科舉考試製度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歷代統治者通過科舉考試,也的確選拔了不少治國安民的有用之才;同時,科舉考試製度又成為套在廣大士人脖子上的一具枷鎖、既禁錮思想,又摧殘人才,這在清朝後期尤為突出。


歷史社會哥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創始於隋朝,隋文帝楊堅以分科考試的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楊廣設立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高低來選拔官員。這也標誌這科舉制度的正式誕生。唐朝正式確立,宋朝將其完備,明、清兩朝尤為興盛,廢除於清朝末年,總共歷時1300餘年,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魏晉以來,選官講究門第出生,主要以九品中正製為主,考核的標準並未具體統一,主要以門第出生為主,德才次之,而考核人主要以當地有名望的世家大族為主。因此,容易導致士族子弟無真才實學也能做官,寒門學子才德優秀卻無官可做。

科舉制度有利於選出有真才實學的人。以考試的方式為主,以擇優錄取的原則,有利於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使那些無真才實學的士族子弟無法通過家族來獲取官位,而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子弟能得到入仕的機會,加速社會的階層流動變化,促進國家機制的高效、合理運作。

將選拔官員的權利從豪門士族手裡集中到中央,既擴大了統治基礎,也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同時促進社會的穩定。此外將讀書、考試與做官聯繫起來,有利於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提高行政效率。

總體而言,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不僅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於世界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歷史的寶庫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時1300餘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約一千三百年。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朝。隋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誌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吾3省


廈門大學劉海峰教授論證過這個問題,科舉即分科舉人的意思,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科舉產生於漢代,不過當時的考試是達標性考試,類似於今天高中的會考,只是檢測考生是否通文墨。狹義的科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科舉,產生於唐代,是一種競爭選拔性考試,類似於今天的高考!相關知識,可參見氏著《中國科舉文化》


外貿達人秀


科舉制度,又稱科舉、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自己報名參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隋朝的科舉五品官員舉薦方能參加本質為漢朝的察舉,並非唐宋時期的科舉。所以古代科舉制度應起源於唐朝。


龍哥帶你看歷史h


是從隋朝開始的,到清朝光緒年間廢除的。是重要的選官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