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医生:晚上没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好,指的是什么?

健康小样儿


大家好,我是张垒医生,目前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会员,业余时间爱好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一些健康科普知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糖尿病医生:晚上没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的很好,指的是什么?

作为肾内科医生,我们经常会收治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在白天,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注意监测自己的血糖,可是在晚上,大多数是没有定期监测血糖的,所以夜间血糖的好坏是绝大多数人容易忽略的,而越是忽略越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如果实在夜间监测血糖很困难,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症状来大致评判血糖控制的好坏,如果没有出现以下四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相对还是不错的!



第一、夜间心慌、出冷汗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常表现为夜间心慌、出冷汗,这是血糖控制不好的一个表现,夜间低血糖其实比高血糖更加危险,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危险。如果经常夜间心慌、出冷汗,要注意监测夜间血糖,并及时调整降糖药物。

第二、夜间多梦,爱做噩梦

很多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因为是在睡眠中,可能不会像白天那样出现明显的心慌、出冷汗、饥饿感增加,而是表现为多梦,尤其爱做噩梦,喜欢被惊醒,当夜间出现低血糖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神经兴奋增高,可能发生多梦、做噩梦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便夜间没有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是出现反复做噩梦的情况,也要注意监测夜间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第三、四肢麻木

睡觉后偶尔一次出现双脚双手麻木很正常,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睡觉后双手、双脚的麻木,要注意是不是高血糖引起来的周围神经病变。需要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药物。

第四、口渴、多尿

血糖控制不好血糖过高的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所以也会经常出现夜间起来小便。患者如果尿得太多,体内损失了大量的水分,就会感到口渴。所以糖尿病患者反复夜间多尿和口渴,很有可能是血糖偏高,应该监测好血糖,根据血糖来调整用药!

最后总结: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监测七次血糖(空腹血糖、早餐后两小时、午餐前血糖、午餐后2小时血糖、晚餐前血糖、晚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凌晨2点血糖),尤其不要忘了监测凌晨2点血糖,不要等到有了症状再监测。别忘了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糖尿病知识教育、血糖的监测以及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能对糖尿病有一个了解,愿每个人都身体健康!我是张垒医生,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做健康科普,喜欢的话麻烦点赞关注吧!


张垒医生


晚上没有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的很好,那么这四个症状是什么,相信很多病人都非常关心。

毕竟血糖的控制平稳是糖尿病人非常想达到的事情,症状表现非常重要,因为不可能时时刻刻测血糖,而且夜间是睡眠时间,测血糖就会影响患者和家人的睡眠,那么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症状就非常必要。

血糖控制很好,表现的血糖是不高也不低,

血糖高的症状有:

夜间多尿:夜间会出现频繁排尿,表明患者血糖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尿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导致尿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患者表现为多尿、夜尿频次。

口渴:大量的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人体就处于脱水状态,水分不足就会刺激大脑的口渴中枢,提示要尽快补充水分,所以患者的口渴可能要比白天更加明显。

血糖低的症状

出汗:患者血糖低,会出现出汗、心慌,饥饿感,此感觉消失后,患者会出现反常的高血糖情况。

入眠差:由于能量不足,大脑处于“饥饿”状态,会表现为兴奋,不易入眠。但是如果血糖持续减低,又会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

综上所述

以上为血糖过高或过低的表现,如果不出现以上症状,则说明血糖控制的较好。但是还会有一些不易察觉的高血糖症状,或者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即进入低血糖昏迷状态。因此不单纯以症状作为判定标准,定期检查血糖,当不舒服时及时加测,才能保持平稳的血糖。

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问题请留言,必复!


孙医生讲糖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数据统计,近几年患糖尿病的人数猛增到9700万人。

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其并发症,对心脏,肾脏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糖尿病医生:晚上没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好!

1、手脚不发麻

手脚发麻、疼痛,是血糖过高的警示信号,尤其是在睡觉的时候发生。

这是因为,身体的神经系统对血糖很敏感,高血糖会逐渐损伤神经及血管,尤其是下肢神经,致使末梢神经出现病变,导致手脚发麻、干裂、甚至是坏死。

2、不饿

血糖高的人,即使吃了晚饭,在睡觉时,也很容易感到饥饿,并且精神状态很差,身体虚弱。

这多与自身血糖代谢异常有关联。

因为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导致精神状态萎靡,并且其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就会变得容易饥饿。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久,要提高注意,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

3、从来不起夜

通常来说,糖尿病患者,多数会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起夜频繁。

这是因为,过高的血糖会使血液的渗透压增加,人会变得容易口渴烦躁、多饮多尿。

并且临床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时容易憋醒,继而影响睡眠质量。

4、没有口渴的表现

过去不喜欢饮水的人,猛然变得常感到口渴,并且夜里发生口渴。有时渴得无法忍受。同时,喝水量比平时明显增多,喝下去还觉得喉咙发干,总想喝水。

三件事会加速血糖的发生,劝你少做!

1、频繁熬夜

频繁熬夜,会使机体内分泌失调,诱发糖尿病。

这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兴奋性增强,促使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就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进而诱发糖尿病。

另外,上面也提到了,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如果此时还频繁熬夜,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2、大量吃盐

不论是否血糖过高,都要控制好食盐的使用量。

饮食摄盐过多,吃太咸的食物,不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血糖超标!

所以,饮食宜清淡,控制好油盐的摄入,每日摄盐在6克以内,特殊人群需遵医嘱。

3、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会导致血糖短时间的升高,使之波动变大,不易控制;

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身体各项机能受损,免疫和代谢功能下降。

很多人,因为压力过大、上火,诱发血糖升高。

降血糖,预防并发症,做好以下几件事!

<strong>

1、多吃降糖食物

《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称为“神仙叶”,中医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应用于临床。

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若将桑叶和白谷丁进行搭配,制成白谷丁桑叶茶,效果将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白谷丁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同时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餐后控制血糖有一定帮助。

2、减少久坐

相关数据显示,人们久坐的时间,每额外增加1小时,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便会增加22%。

这是因为久坐不动的人,其胰岛负担会加重,必然使得血糖升高。

所以,想要控制好血糖值,就要减少久坐的习惯,日常多起身走动走动,平时也要坚持适量的户外运动。

3、常按阳池穴

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关节炎等。

做法: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刺激此穴时,动作要慢,手法要轻柔。

4、定期检查

<strong>

血糖高,定期检测,检查,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并且,血糖高的人,要接手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

平时,多学习一些糖尿病方面的知识,科学控制血糖,认识并发症的身体表现。

5、不贪杯

糖友,要远离酒精,戒酒不贪杯。

糖尿病者,胰岛素分泌不正常,如果,再喝酒的话,更加会影响胰岛素在身体内发挥作用。

所以,在生活中,不仅是啤酒、白酒不能饮用,葡萄酒也是不建议喝。

葡萄酒中,不仅糖分很高,还含有酒精,糖尿病人若喝葡萄酒,很可能会与自己服用的降压药发生反应,造成糖尿病人心慌、气短等症状。

所以,一定要切记,糖尿病者,要远离酒水。


营养师老杨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糖尿病医生:晚上没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的很好,指的是什么?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是最关键的治疗,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只知道根据医生开的药治疗,完全不清楚自己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疾病状态,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糖尿病怎么样算控制的不错。

在这里说的糖尿病一般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什么情况呢?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不好夜间会有哪些症状呢?

  1. 饥饿多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分会作为尿糖排泄出去,这就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热量不足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故常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感到饥饿,食量大增,特别是晚间更是难忍,可以适当吃点水果来缓解一下。
  2. 手脚麻痹、发抖。通常糖尿病患者都会有顽固的手脚麻痹、发抖,手指活动不灵活伴有阵痛感。糖尿病患者还会有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等症状。
  3. 口渴、尿多。糖尿病早期饮水量极具增多,排尿次数和量也相应的增多是发现糖尿病的捷径。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是11.5公升,而糖尿病患者每日的排尿量会达到24公升。夜间喝水、上厕所的次数就会比常人增多。
  4. 睡眠较差。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躯体疼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末梢神经炎等并发症会让糖尿病患者手足麻木。并有针刺感和烧灼感,导致睡眠状况不好。 因糖尿病引起排尿次数增多、尿急而造成睡眠中断;因控制饮食而进食较少,造成夜间饥饿,导致睡眠中断。

如果没有以上四个症状表示血糖控制还行,饥饿除外不管血糖控制的好不好都会有饥饿感,其实可以根据客观的数据显示来评判血糖控制的情况。



血糖控制标准 分满意、良好、尚可、较差四个等级。

  1. 满意标准:空腹血糖< 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 7. 8mmol/L,糖化血红蛋白4 ~6%,尿糖为0 ~ 100ml,血压低于130/85mmHg。
  2. 良好标准:空腹血糖在6.1 ~ 7.2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 ~ 8. 9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6 ~ 7%之间,尿糖0克/100mg,总胆固醇<2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0mg/dI,甘油三脂< 150mg/dI,血压<140/90mmHg,体重指数:男<25,女<24。
  3. 尚可标准:空腹血糖在7.2 ~ 8. 8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8~ 11.1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8%之间,尿糖在0~0.5g/100ml之间,总胆固醇在200~ 250mg/d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5 ~ 40mg/dl之间,甘油三脂在150 ~ 200mg/dl之间,血压在140 ~ 160/94 ~ 95mmHg之间,体重指数,男25~ 27,女24 ~ 26之间。
  4. 较差标准:空腹血糖> 8. 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 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尿糖> 0. 5g/100ml,总胆固醇> 250mg/d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5mg/dl,甘油三脂> 200mg/dl,血压> 160/95mmHg,体重指数,男> 27,女> 26。

总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一定要根据医生定制的方案,积极配合控制,平时要定期测血糖密切观察。


医疗工作者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典型的症状应该就是所谓的"三多一少",其中,"三多"指的是吃的多、喝得多、尿的多,而"一少"指的则是体重减轻,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就实际情况而言,基本上只有那些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不得控制的患者才会有"三多一少"的表现;

一般来说,如果上述症状频繁出现,则意味着患者的病情现状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为只有血糖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水平才会引起渗透性利尿,从而使患者出现"尿多"症状,而频繁的排尿又会使患者因缺水而口渴,进而造成"多饮"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饮多尿其实就是因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换句话说,只要血糖能得到有效控制,上述症状自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可有些时候,即使患者没有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其血糖水平也不一定是正常的,因为血糖水平轻度升高或者患病时间较短的患者是不会那么早就出现上述症状的;如此一来,关于题中所述状况也就不能成立了。

总之,这些外在表现并不足以作为评价患者病情现状的依据,我们还需要考虑其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数据的变化。


综合内科张医生




1、腿抽筋

腿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老年人晚上睡觉前经常腿抽筋,可能是钙流失过多,或者是血值太高导致的血管堵塞,引起的腿部抽筋。 除此之外,血糖太高时,若引起了血管疾病,也会出现腿抽筋的现象! 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现腿抽筋,首先要考虑血糖升高。

2、皮肤发痒加重

血糖的升高,皮肤下的葡萄糖也会跟着升高,就会出现皮肤的瘙痒的情况,尤其是到了晚上,症状会更加严重。 因此,血糖高的人出现瘙痒的情况,即时的检测血糖,以防万一。



3、视力衰退

糖尿病会对人体视觉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同。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一旦激增,就会让眼球出现偏斜,进入眼睛的光线进一步发生曲折,直接的症状表现就是视力大幅度后退,比如原来有5,短时间视力却只有4了,这时候不能大意,一定要记得检查血糖。

4、失眠

一般糖尿病患者,多会伴有睡眠障碍,一方面是因为起夜频繁,另一方面是血糖过高时,也会影响神经,尤其是肥胖人群,也可能会伴有呼吸综合症,睡觉时容易憋醒,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三诺讲糖


今日导读:糖尿病医生说,晚上没有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好,指的是什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避免血糖持续偏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有一种说法“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会使患者致残、致死,所以,血糖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最好就是每天都能监测自己血糖的变化,将血糖控制好。



我们知道一般糖尿病患者都会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就是指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特别是在晚上,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没有控制好,也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多尿、夜尿增多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没有控制好的话,一般晚上都会表现多尿的情况,一晚上可以几次甚至十多次夜尿,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造成肾糖阈增高,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从而增高尿量的排泄。因此,造成多尿,夜尿增多的情况。



二、消渴、饮水多

糖尿病患者血糖没有控制好的话,晚上除了多尿外,消渴、饮水多也是一种表现。这不仅是由于渗透性利尿引起排尿多,需要补充水分的原因。另外,还由于饮入的水分不吸收,饮多少都不解渴。所以,就连晚上睡觉时都有口渴的感觉,就要起床饮水。

三、肚子饿、饥饿感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利用障碍,本来食入的食物转变为葡萄糖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但是葡萄糖都跑到尿液和血液中,不能充分利用,就会引起饥饿感。虽然说晚上睡觉需要的能量较白糖低,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仍然会造成肚子饿的感觉。

四、心慌、多汗等低血糖表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除了会出现高血糖的情况外,有时候也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患者往往会出现心慌、多汗等低血糖表现。这主要是由于降糖药物的剂量使用太多从而造成血糖过低引起的,从而使脑部交感神经兴奋或者脑部缺糖又或者能量不足所造成的。

总结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晚上出现上面的这几种情况,说明血糖还是没有控制好,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特别是早上和晚上。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晚上没有以上表现就说明血糖控制的好,就不需要监测血糖,因为有些糖尿病患者并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所以,监测血糖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平时还要注意饮食,适量参加运动。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记得帮我点赞、评论、转发!那就是对我创作最大的鼓励!


左撇子说医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糖尿病的现状,中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10.9%,这意味着: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也就是是中国有一亿多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如果夜间没有下列四个症状的话说血糖控制很好,下面小僧就为您一一介绍。

一、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皮肤表皮汗液排除减少,表皮细胞脱水,所以皮肤特别干燥。干燥皮肤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如冷热变化、衣服摩擦、饮酒食辣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强,所以夜间瘙痒尤为剧烈。



夜尿次数多

正常人体肾脏的重吸收和膀胱的储备作用,睡着后一般不用起床小便,但是糖尿病患者因为血浆处于高渗透压状态,肾脏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往往需要起床排便。



起床找水喝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浆中葡萄糖增多,导致晶体渗透压升高所致。刺激人体的口渴感觉中枢,导致人体口渴感增强,因为多喝水对高血糖有一定的稀释作用。




不明原因的手脚发麻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引起神经纤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导致神纤维肿胀以至变性,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象针刺样、烧灼样或蚂蚁爬等的感觉,下肢尤为严重。

谢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医学扫地僧


父亲就是有糖尿病,而且有10多年了,以前上班的时候倒是没有,退休以后高血压糖尿病都有了。其实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之前没有太注意生活当中的一些饮食习惯不太好造成的。现在基本上天天在吃药,从饮食上也多注意调理,血糖控制的还算可以。最近这几年患糖尿病的人很多,而且这种病绝大的人也都有所了解。都说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是因为最近这些年吃的喝的都比较好了,甜的东西也吃多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能够吃太多甜的东西了,而且要多加运动,一般来说如果晚上没有出现这些症状,那说明血糖控制的还行。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血糖高的话,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次数比较多,有的人可能4~5次,但一般情况下也有2~3次的,所以出现尿频这种情况的话,就要注意测一下血糖了。第2种情况就是入睡比较困难。一些血糖高的人入睡的时候,辗转反侧不好入睡。这不仅会让自己心烦意燥,也会让家里人跟着着急。如果说没有什么心事的话,还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注意测一下血糖。第3种情况就是血糖高的人晚上入睡前有可能还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是说会偶尔感到头晕心慌,全身出冷汗。这个时候赶紧吃一个糖块,缓缓就能过来。第4种情况就是血糖高的人总是感觉到口渴。如果在睡觉前还特别想喝水,这个时候也需要多注意。如果说没有上述这些症状,那说明血糖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发现这些症状了,那就要及时测一下血糖,最好是饭前测血糖。
现在一些食物含糖都比较多,所以要尽量控制这些东西的食用。吃的上尽量的清淡,而且以青菜为主,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适当的运动,就可能会远离糖尿病。


文史大世界


糖尿病,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然而在以前,糖尿病是一种老年病,也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并且,患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年轻化!

  

因此,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要时刻控制饮食,注意糖尿病的症状,做好预防准备!


晚上没出现4个症状,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好


1、腿抽筋

腿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老年人晚上睡觉前经常腿抽筋,可能是钙流失过多,或者是血值太高导致的血管堵塞,引起的腿部抽筋。除此之外,血糖太高时,若引起了血管疾病,也会出现腿抽筋的现象!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现腿抽筋,首先要考虑血糖升高。


  

2、皮肤发痒加重

血糖的升高,皮肤下的葡萄糖也会跟着升高,就会出现皮肤的瘙痒的情况,尤其是到了晚上,症状会更加严重。因此,血糖高的人出现瘙痒的情况,即时的检测血糖,以防万一。



3、口渴

我们都知道,多饮、多尿是血糖高的症状,因此,晚上经常口渴,怎么喝水都喝不够,还会出现多尿的现象,尤其是夜里,经常起夜三次以上!这就代表身体中的糖分超标了!血糖会将细胞中的水分吸干,逐渐升高,是糖尿病的典型现象。

 

 

4、失眠

一般糖尿病患者,多会伴有睡眠障碍,一方面是因为起夜频繁,另一方面是血糖过高时,也会影响神经,尤其是肥胖人群,也可能会伴有呼吸综合症,睡觉时容易憋醒,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吃蔬菜和水果

每天多吃5种蔬菜和水果的人,有明显的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的风险和几率,每天服用106克绿叶蔬菜,可以将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降低14%。

每天吃5种水果和蔬菜,其中还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有抗病毒,抗衰老,抗自由自的侵袭,并且增加身体糖的代谢,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水果中的糖分较高,吃的时候要适量。



降糖药要合理

有些糖友一旦血糖控制好了,就不吃药了,还有些糖友选用单一、或药物选择不正确、搭配不合理、用量不足等错



运动降糖

运动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很有益处,经常保持一定量的运动,不仅利于控制体重还利于控制血糖。散步对降血糖很有帮助,因为散步比较温和,所以也不会引起心跳加快等身体不适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助于胃的消化吸收,所以降血糖首先的运动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