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古玉具有让人过目不忘的魔力?您见过这样的吗?

玩古赏今


这些都是我的二流藏品,图1为战国中晚期玉虎符,图2为商代玉面兽,图3为战汉绞丝纹环。做人要低调给别人留点面子,最烦的就是都说自己藏品是最好的,比你好的有的是!





一网隔天涯吧


这些才是好东西!









重庆渝宝斋


刚上手



一元堂谭浩


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好东西实在太多,几乎不知从何谈起。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博物馆藏品,大多也都看过,但都是隔着玻璃,有的甚至仅从图片上看到,就是有魔力,没有上手,也感觉不到。

远的就不说了,上手后感觉到绝不会忘记的藏品也颇有几件,举两个例子。

一件是商代玉螳螂,是由收明清玉转为高古玉后入藏的第一件商玉,小东西大价钱,自然刻骨铭心。但这件商玉的魅力,无法抵御,至今仍是最爱物之一。

几年前纽约的一次拍卖中,惊现一套唐代金玉宝钿装真珠蹀躞带。经过几十手竞争,终于拍到手。唐玉本来就少,已知同等级的金镶玉带銙国内仅出土一套(窦皦墓)。由于金银器是收藏主项,兼藏玉器,这套金炸珠白玉带銙既金又玉,当然是志在必得。入藏几个月后,一次翻看[话说中国]隋唐卷,窦皦带銙映入眼帘,仔细对比一下,心中庆幸,幸亏当时坚持到了最后。

图1-2. 商代玉螳螂,图3-8. 唐代蹀躞带,图9. 国内出土窦皦带。











卓然堂


玉不琢不成器,古玉除了玉本身的稀有,还融入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每一块古玉的题材和寓意都不同,寄托了多少人的期望。除了玉自身的魅力,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人类在自然界的渺小外,更多时候是意念上的交流。当你看到一块古玉从形就能感觉到文化的融入,比如说天方地圆、四六牌啊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律背后都有着大的文化支撑。在看古玉的工艺,立刻能感受到工匠的熟练手艺和匠心精神。最后看到题材立刻就会去想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和心中所想。光这几步在脑海里一瞬间的带过,就走不动道了。这就是好的东西会说话。











朴翰雅陶


汉代龙凤佩



天水好1


买不起的,一般都过目不忘。








乐在瓷中


欣赏一下!








琥珀世界


留下了曾经的记忆



flyingbail


让它自己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