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時評|迴應公眾關切:既要給答案,更要講依據

戰“疫”最吃勁的時候,公眾對信息的需求也最為迫切。近些天,圍繞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氣溶膠傳播,疫情拐點何時到來等公眾關切,政府、專家、媒體盡其所能,在第一時間給予積極回應,是件好事。我們堅信,公開透明,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社會疫苗”。

但另一方面也應認識到,回應公眾關切,要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不能過於隨意,要杜絕類似“口誤”事件的再次發生,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混亂。更重要的是,在給出答案的同時,也要講清依據。

前幾日,某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拋出了重磅“結論”——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但給出的依據卻是簡單的6個字——防疫專家表示。且不說結論是否正確,對於病毒傳播途徑這樣一個涉及整體防控策略的重大問題,簡單的6字依據不僅讓公眾一頭霧水,也會在心理層面對社會產生較大震動。

或許有人會說,病毒溯源、疫苗研發等等都屬於高精尖的科研問題,很難跟老百姓解釋清楚,直接告知答案即可。

但事實並不盡然。量子物理、相對論,相信大部分人對此只能高山仰止,望而卻步。但《上帝擲骰子嗎?》這本科普讀物卻能深入淺出地將這些高深理論娓娓道來,圈粉無數。因此,“說不清”,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的解釋說明能力仍有待提升,換言之,非“不可”也,尚“不能”耳。

進一步講,不僅是回應社會關切,在日常科普宣傳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既要給答案,更要講依據。

此次疫情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些歷史的“復刻”。比如,非典時民眾搶購板藍根,新冠肺炎時則搶購雙黃連。缺乏科學認知思維,在面對不同答案時難以做出自我判斷,或許就是深層次原因之一。

而講依據的過程,不僅是闡釋理由,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公眾進行科學思維的訓練。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其要義就在於關注受眾自身的能力建設。對科普宣傳而言,如果說科學知識是“魚”,那麼,培養公眾的科學認知思維則是“漁”。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