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得漢文帝寵愛,手握私鑄錢幣的大權,為何難逃窮困潦倒的命運?

月亮再亮丶終究冰涼


漢朝天子,有“斷袖”癖好,最有名的就是西漢哀帝劉欣,但開先河的極有可能是一代明君,漢文帝劉恆。

在中國古代,“斷袖”,喜好男風這檔子事,不耽誤娶妻生子,於人倫孝道上大節無虧,因而也算不上大逆不道,但作為大漢第一個有此好的帝王,漢文帝劉恆的這檔子事,史書上也不好直白地記載,多少有點遮掩,有些含蓄。

漢文帝劉恆和寵臣鄧通的風流事,緣起漢文帝的一個夢。

說是一天漢文帝夢見自己想登天,但登來登去總是登不上去。正著急上火呢,忽然後面來了一個黃頭郎,在他屁股上推了一把。結果,奇蹟出現了,漢文帝一步登天,爽極了。

從爽夢中醒來後,漢文帝就在侍從中尋找夢中的黃頭郎,他發現鄧通很像,更讓漢文帝驚喜的是,鄧通的名字也起得好,很有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味道,鄧跟登近似,通就更明瞭了,有通天爽快之意。

說到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下鄧通這個人。

鄧通的父親鄧賢生逢高祖劉邦開國初年,因而鄧家避開了秦末的戰亂,家道很殷實。

鄧賢有兒子那一年,官道剛好修通到家門口,鄧賢活了小半輩子方見到驛騎飛馳、四方輻輳的景象,因而把兒子取名叫“通”。

幼年的鄧通,讀經習文,到了弱冠之年,練就了一副弄水撐船的好身手。

西漢初年,家財在十萬錢以上的讀書人,有一條仕途捷徑,可以自備車馬服裝生活費,到京城做郎官,也就是皇帝身邊的低級侍從,這些低級侍從戴著黃頭巾,因而叫作黃頭郎。

由鄧通的家境以及他黃頭郎的身份可以看出來,他不是貧寒子弟,而是富裕家庭培養出來的標緻小夥子。

透過史書裡的含蓄記述,細細品味漢文帝的這個夢,又是推了一把屁股,又有登天之爽,這個夢的象徵意義其實很明顯,很有可能,這個夢是漢文帝為“斷袖”癖好編出的一個託詞藉口。

總之,從此以後,漢文帝和鄧通就成了膩友。在宮中,有事沒事,他倆總膩歪在一起,甚至鄧通回了家,漢文帝有時還要追過去,在鄧通家裡廝混。

史書上沒有記載漢文帝和鄧通在一起時,都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而鄧通也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哪怕隻言片語的諍言妙語。

兩個大男人,在歷史中留下這麼一片空白,這本身就很曖昧。

漢文帝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賢明之主,不僅行事靠譜,而且特別節儉,連宮中自己女人的衣裙也不許拖長,但就是這樣一位節儉有為的帝王,對鄧通卻寵愛、大方到讓人感到驚訝。

漢文帝賞鄧通一座大銅山,僅僅是因為算命老嫗的一席話。

有一次,漢文帝請一位有名的算命老嫗給鄧通算命。這算命老嫗看完鄧通的面相(據說鄧通的臉上有一道窮紋,一直通到嘴上),一點不客氣,她說,你最後要窮死餓死。

漢文帝一聽,不幹了,他說,我是天子,我讓他富貴,他就一定富貴,豈有窮死餓死的道理。

說完,漢文帝就大方地賞了鄧通一座大銅山,並且允許鄧通私鑄錢幣。

這是個什麼概念?

漢文帝直接送了鄧通一家中央銀行。

鄧通獲得這一特權後,他製出的鄧錢光澤亮,分量足,厚薄勻,質地純,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無不喜愛鄧錢。

因此,鄧通走上了鉅富之路。

然而,得知鄧通富可敵國後,算命老嫗死活還是不改口,堅持說,餓死就是餓死,沒人改得了。

審視算命老嫗的話,其實很容易想到一點,老子的寵臣,兒子的仇敵,這幾乎是恆古不變的歷史潛規則。

隨著漢文帝患癰重病,這條潛規則很快就露出了苗頭。

漢文帝患癰期間,因感念文帝的恩寵,但也可能是出於真愛,鄧通為後世留下了一個成語:吮癰舐痔。

為此,漢文帝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朕?

但鄧通卻把這句曖昧的問話轉遞到了太子頭上,他說,最愛陛下的應該是太子。

話音剛落,太子進宮來探病,可能是將鄧通的話聽進去了,漢文帝也要求太子給他吮癰舐痔。

遺憾的是,孝道和真愛是兩碼事,太子怎麼也下不去口。

羞愧地退出來後,太子聽說鄧通經常這麼諂媚,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漢文帝死後,昔日的太子劉啟成了漢景帝。

他收拾鄧通的理由太多了:第一、富可敵國,不可不殺;第二、佞幸之徒,不可不殺;第三、曖昧不清,不可不殺;第四、噁心至極,不可不殺。

漢景帝不是暴君,他沒有痛下殺手,而是選擇用軟刀子——他先使人告發鄧通在非指定的地點違規鑄錢,接著就開始罰款放血,一罰、二罰、三罰,昔日富可敵國的鄧通很快傾家蕩產,跟著算命老嫗的話就應驗了。

在黑哥看來,這段歷史就像一個關於靠山的寓言,權勢的靠山不可靠,錢財的靠山不可靠,畸戀的靠山更不可靠。


黑句本


鄧通作為漢文帝劉恆時的寵臣,在漢文帝在位時可以說橫行一時,連當時的宰相申屠嘉都拿他沒辦法。更是被漢武帝劉恆賦予的鑄造錢幣的權力,可以說富甲天下,但最後他卻沒能擺脫窮困潦倒的命運,最後貧窮飢餓而死。

沒有既定的命運,只有弄人的結局。漢文帝出於對鄧通的喜愛,便讓當時的神算許負為鄧通算命,徐負看了鄧通的面相之後,說鄧通最後會貧餓而死。漢文帝劉恆聽了之後,大笑道:“他是我的寵臣,怎麼會死的如此不堪呢?”為了證明許負的說法是錯誤的,漢文帝劉恆將鑄造錢幣的權力交給了鄧通,鄧通的財富可以說富甲天下,成了西漢當時最大的富翁。劉恆心裡在想,這下鄧通肯定沒有什麼問題了,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他對於鄧通的喜愛惹怒了一個人,這個人是個重要人物,就是劉恆的兒子漢景帝劉啟。



說到鄧通和漢景帝劉啟交惡,要從漢文帝劉恆一次生病說起。當時漢文帝劉恆身上起了毒瘡,鄧通用嘴提漢文帝吮吸毒瘡,這一做法讓漢文帝十分感動,但卻讓作為兒子的漢景帝劉啟十分厭惡。因為漢文帝讓兒子劉啟也替自己吮吸毒瘡,劉啟儘管心有不甘,但是也只好照做,自此劉啟從心底裡恨透了鄧通。這個溜鬚拍馬的讒臣,我一定要收拾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鄧通太富了,漢景帝劉啟收拾了鄧通,可以給國庫增加一大筆收入,這可是個只賺不賠的買賣。鄧通的命運,從漢文帝劉恆去世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不可挽回了。鄧通從天下最大的富豪,一下子變成了窮光蛋,而且漢景帝劉啟下令,任何人都不要接濟鄧通。公主可憐鄧通,給了他一些吃食和財務,結果被漢景帝劉啟發現後嚴厲斥責。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接濟鄧通了,在飢寒交迫下,鄧通離開了這個殘忍的世界。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宣室求賢訪遂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賈生》這首詩書中,告訴了我們素有一代賢君之稱的漢文帝劉恆,一個特殊的的愛好,信奉鬼神之說。

由此引出了漢文帝寵幸鄧通的眾多故事。


有一次漢文帝在醒夢中夢到自己得道昇天,可是就差一步怎麼升也升不到天上,正在苦苦掙扎中,突有一位面目俊朗的黃頭郎過來一推,終於讓他忽忽悠悠的升上了天,過了一把昇天癮。夢醒之後,腦子裡便有了一個黃頭郎的影響。

一次在未央宮西南側蒼池邊遊玩,忽然看見一撐船的黃頭郎好像自己夢中看到的那個黃頭郎,於是便使人把他喚過來。一問才知道他叫鄧通,是專門頭戴黃巾在蒼池中撐船的船工。

從此鄧通好運連連,不僅賞賜累萬,還官至太中大夫,俸秩一千石。這不不算,文帝還經常屈尊到他宴飲,這是眾多功勳顯貴們都很難獲得的殊榮。

一次閒來無事,文帝叫相士給鄧通看相,相士看後悄悄的說他將來會因貧窮而餓死。文帝說我可以叫他馬上的富起來,誰說他會窮?就這麼一句話,文帝竟然將蜀地的一座銅山賜給了鄧通,特許他可以私自鑄錢。一時間鄧家所鑄的錢遍及天下,人稱“鄧氏錢”,鄧家從此富可敵國。


鄧通與文帝這種不清不楚的關係有違君臣之禮,讓大臣們十分不滿。有一次早朝,隨從在文帝身旁的鄧通舉止輕佻。罷朝後丞相申屠嘉便派人召鄧通立刻到相府來,否則,格殺勿論!

鄧通感到十分害怕,跪求文帝救命。文帝讓他先去,我自有辦法救你。鄧通戰戰兢兢來到相府,伏地請罪。申屠嘉瞧也不瞧他一眼,厲聲喝道:朝堂之上你一個小小的黃頭郎,竟敢如此無禮,還不當斬嗎?命手下拖出去斬了。

鄧通嚇得磕頭不至,連頭上的血都磕出來了。這時文帝派的使者持節來到為鄧通說情,鄧通才免於一死。

從此鄧通在也不敢在朝堂上有輕佻的舉動,而是全心全意的找機會報答文帝的寵幸之恩,機會還終於來了。

一次文帝犯背瘡,疼的昏死過去,周邊的御醫們束手無策。鄧通兩眼含淚走上前去,伏在文帝的背上用嘴吸去瘡口的濃血,並用舌頭舔去剩餘的濃血。還別說,這一舔文帝立刻甦醒了過來,對鄧通的舔瘡行為大大賞賜。


有一天鄧通陪侍在文帝身邊,文帝問他說:這世上誰最愛我?鄧通說當然是太子啦。此時恰逢太子劉啟來向文帝問安,文帝便讓劉啟吸吮瘡口。劉啟還沒吸,便被瘡口濃血的腥臭味燻得嘔吐不止。文帝見狀便讓鄧通為他吸吮濃血,鄧通面不改色,仔仔細細的為文帝吸吮濃血,劉啟面有愧色的悻悻而退。

文帝駕崩後,太子劉啟即位,即漢景帝。沒多久變將鄧通籍沒家產,趕出了家門。真是牆到眾人推,身無分文的鄧通竟然給活活餓死了。

鄧通之死,值的玩味。有人說是因為景帝由愧生恨,才至使鄧通餓死;又有人說這都是命運的按排,相士早為他算好了。

而我要說的是,漢文帝因為寵幸鄧通這一特殊的癖好,而使一代明君的形象大打折扣;否則漢文帝在古代歷代皇帝中,還真是一個合格的“道德帝”。


方城闕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中描寫的崇禎地有一句內心讀白:該死,竟沒有一個可信的人!作為帝王自古以來都是缺少可信的人,文帝自代王而進京稱帝是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他是在殺了自己的四個由呂妃所生的兒子之後才獲得京城功臣集團的信任進而穩固帝位)可是地方上還有勢力強大的諸侯王如齊王兄弟集團,吳王楚王集團,中央的功臣集團雖然被削弱(周勃被貶回封地)但是依然勢力強大,宰相幾乎被他們把持(這樣的情況直到漢武帝才結束)所以文帝需要可信的人只能從身邊的宦官入手尤其是關鍵的財權,所以才由鄧通掌握礦山進而鑄幣,但是文帝死後鄧通必然遭到功臣集團的嫉恨而景帝初繼位為了穩固地位自然會犧牲鄧通而獲取功臣的支持,但是為避免過度傷及文帝的威望所以只是剝奪他的地位,財富而沒有殺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