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引言

韩愈的千里马之说,固然是千古真理,可是伯乐也分大伯乐小伯乐,大伯乐可以给你大的发展平台,小伯乐只能给你个小机会。所以平台很重要,不要总以为自己多厉害,整天牛气冲天,离开平台你可能啥也不是!


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楚汉相争时期,有这么一位人物,不是没有遇到伯乐,只是遇到的伯乐没有给也给不了他太大的发展平台,所以在历史舞台上只留下淡淡一笔,便随风而去。

他就是被后人称为兵家奇才的李左车。

在楚汉争霸那个宏伟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许多标榜史册的人物,比如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主刘邦,还有汉室江山的中流砥柱汉初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和这些人物相比,李左车的军事才能独领风骚,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他并没有给世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连司马迁都没在《史记》中给他单独在列传。

这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政治需求决定的,后人空有遗憾,也只能遗憾!

李左车登上政治舞台时的历史环境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虽拜了韩信为大将军,给了韩信极高的荣誉和最大的军政权力,可

是因为刘邦和韩信分别代表着利益需求不同的政治集团,所以刘邦不可能过于信任韩信。

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当时赵国是项羽的附属国,象小跟班一样在项羽的鞍前马后仰其鼻息。赵国自然成了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刘邦欲除之面后快。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1万刚招募的新兵蛋子攻打赵国,赵国当时至少有精兵20万。

为拔出眼中打,除却肉中刺,派1万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新兵去干掉20训练有素的精兵,这种胆略怕是只有刘邦有;为了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华,敢于带着1万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新兵去干掉20训练有素的精兵,这种胆识怕是也只韩信有。这一君一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过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看,这一对君臣心里怕是都有各自的另一个算盘,刘邦是不是想借刀杀人?韩信是不是想金蝉脱壳?

面对"来势凶凶"的1万汉兵,李左车出场了,赵国命令他作为军师配合主帅陈余率20万精兵应战。

为数不多的几次历史舞台表演

1、 助赵战汉,军事才华不得施展

面对只有区区1万新兵的汉军,怎么打好这一仗,李左车和陈余在作战策略上发生了分歧。陈余是死按兵书上教的,"倍则战,十则围之",现在是20比一,所以要马上决战,一举击溃汉军;李左车认为,汉兵劳师远征,利在速战,

如以逸待劳,坚守死防而不出击,稍待时日则汉军必乱,况且汉军的进兵道路狭窄,粮草运输必然滞后,派兵断了汉军粮道,使汉军处于前进不行,后退不能,又无粮草,如此可确保轻易击败汉军。

可军事行动的决定权在主帅陈余,李左车只有建议权,陈余执意要和韩信决战,李左车也是无奈。

如果对手要是一般人或许陈余就胜了,可陈余面对是韩信哦,韩信略施小计就大败陈余,并生擒了李左车。

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李左车当时给陈余提出的策略好与不好,从李左车被擒后,韩信的表现就可看出端倪。首先生擒李左车,是韩信下的死命令,只能生擒不得伤害;其次是把李左车拿到帐中后,韩信是亲自松绑并待为上宾;最重要的是韩信还对李左车讲了句话,如果陈余听从了您李军师的话,我韩信必败无疑!

诚令成安君(陈余) 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strong>这就是做为一个不得志的军师的尴尬之处,纵然你有神机妙算,没人听没人理,也只能呵呵啦。

2、 助韩信攻燕伐齐,兵不血刃见奇功

韩信灭掉赵国以后,李左车归属韩信,韩信便向他请教攻燕伐齐的策略。

李左车从战略势态和战力对比两个方面给韩信做出分析:此时攻打燕国和刘国,一则这样的攻击属于劳师远征如果对方坚守不战,对我方极为不利,二则刚刚和赵国打完仗,军士疲惫,战斗力上没有胜算。所以,他建义韩信不要对这两个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而是自己先休养生息,安抚军民,用自己的声势恐吓对方,逼迫对方投降。

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諠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韩信依照李左车的计策,在赵国安定社会秩序,养精蓄锐,并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收买人心。同时,韩信派一善辩之士前往燕国鼓动三寸之舌,果然不出李左车所料,凭借口舌就使燕国臣服!网有还有许多关于"李左车"的故事,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李左车",就会看到一系列的内容如下图:

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之后韩信又在潍水用"半渡而击之"的方法击败齐军,平定了齐国。

李左车帮助韩信平定燕、齐两国,可谓是他在历史舞台上的一次亮相,虽然精彩,却因为韩信这个平台太小,给不了他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这个亮相时间太短,影响太小,不足以在历史上留下太深的铬印。

归刘邦,默默无闻

后来刘邦把李左车调离韩信,让他去辅助太子(这是刘邦要控制韩信的发展,用的"断其臂膀"之计),一直到刘邦诛杀了韩信,李左车辞官回乡,归隐山林,许多年间,李左车再没有突出表现。

楚汉争霸时期一个比战神韩信还牛的大神级别人物,没有被历史铭记

刘邦征战沙场多年,心思极为缜密,李左车是韩信的人,他把李左车调到自己身边,只是为了斩断韩信的臂膀,所以定然不会重用。李左车跟着刘邦看起来是来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可实际上根本没有了发展空间,最后能不受韩信的牵连而归隐山林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听雪者评说李左车的人生际遇

世人谈起楚汉相争,不是项羽就是刘邦,最多再说一下萧何、韩信和张良,很少有人会说起这个李左车。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韩信在楚汉战场上的军事才略己是无人能及,这点连刘邦自己都承认。刘邦在战败项羽的庆功宴上曾亲口说过,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过韩信。韩信把李左车敬为上宾,在李左车跟着他的时候,对李左车高听计从,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李左车的军事才能高于韩信啊!这个在楚汉相争时几乎被后人忽略的李左车,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大神。

只是他的发展际遇不佳,他是遇到了韩信这个伯乐,可韩信给不了他多大的发展空间,他是遇到刘邦这个大老板,可是他不符合刘邦的政治需求。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韩信和李左车联手参与楚汉相争,那当年的战场上还有谁是他们的对手?只怕历史都将为此而改写!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一切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我们现在也没必要过多为古人愤愤不平,感叹命运不公,我们惟有去仰慕、去反思、去学习他们身上的特点,才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无愧于这个更好的时代。



听雪之无声,察未动之机。听雪者评文说字均是乡野传说,切勿对号入座,祝各位身心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