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文·段宏刚

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回想起2020年元月伊始,由武汉起源的“新冠病毒”来势汹汹,迅速改变了数以亿计的华夏儿女的生活秩序,让许多曾经健康的身体承受折磨和痛苦时,殊不知,我们身后背靠着一个强大的靠山,这座靠山的脊梁是用5000年的风风雨雨磨砺而成,以顽强不屈、坚韧不拔著称于世,在5000年历史里,曾经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文明成果,积累了许多战无不胜的作战经验。

纵使新冠病毒如水火一样冷酷无情,依然会被这座靠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战而胜之。

这座靠山的名字叫中国!

它是数以亿计中华儿女共同的大家园,每个龙的传人即使身在五湖四海,走到天涯海角,因为自豪,都会对它投去肃然起敬的目光。是它安放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身心,它的幸福快乐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幸福快乐。

唯有跟它同甘共苦下去,才能守出幸福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万里长城永不倒

此时此刻,面对“新冠病毒”来袭,每一位华夏儿女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前方,有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像勇士一样投入战斗,跟“新冠病毒”针锋相对,奏响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交响曲,解除了一个个患者的痛苦,用行动诠释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博爱情怀,向世人诠释着什么是“中国精神”。

后方的同胞,摩拳擦掌,多想一马当先冲进灾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然而,术有专攻,无知无畏只会添乱。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宅在家里,牺牲小我的活动空间,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让寄生虫一样的“新冠病毒”失去宿主,最终消失匿迹。

到那时,这场灾难的考验就结束了,我们就胜利了,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西安兵马俑

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在安然无恙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宅家固然打乱了按部就班的生活秩序,然而,并非一无是处。善于规划时间和安排事情,宅家同样会过得很充实。

因为这次疫情,我的生活同样改变了往日的频率,跟妻子虽然同在一座城市(西安),却只能被迫分居。

妻子在农副产品中心上班,每年春节前后,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暴增,是他们公司最忙碌之时。他们公司的正常运转,直接关乎着市民的菜篮子是否丰盈。因为这次疫情,他们公司每天需要调配大量果蔬和肉类,来支援武汉和湖北,这个春节,他们公司的业务量比起往年增加了数倍。因此,从大年初四开始,他们公司提前开工,用另一种方式支援着灾区。

妻子每天要加班到夜晚,甚至是凌晨。下班回家乘车时,置身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无疑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因此,她索性住在员工宿舍,是最明智的选择。

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母亲河——黄河

妻子在电话中说:看来我对这次疫情也做出了不少贡献,虽然最近很累,心里却很温暖。

我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人都是社会机器的一颗螺丝钉,看似不起眼,但起到的作用无法忽略。

除过前线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救死扶伤之外,普通工作者在特别时期,能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奉献呢?

我等平凡人,老老实实宅在家里,主动把自己跟外界隔离,亦是做贡献。

不用朝九晚五地去上班,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这样度过每一天。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密切关注疫情的动态,对每一条新闻都不愿放过。当看到那些关于疫情的数字发生变化时,心如刀绞,泪花一次次淋湿了眼眶。

在心中一次次祈祷,武汉和湖北赶快好起来,全国各地的人都在向你们传输力量。

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国之脊梁——钟南山院士

一定会好起来的!因为我们有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国家英雄和民族脊梁,在这场“战疫”中,是他们让我们看清了在当代谁才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刷着新闻,不知不觉错过了早饭时间,顿觉饥肠辘辘。

煮好两颗鸡蛋,泡上一杯茶,再拿出青豆、花生米、饼干之类的零食。把茶水倒进茶盏里,吃一口鸡蛋或零食,喝一口茶。

当食物的香酥和茶水的醇香滑过味蕾,胃里边的幸福感慢慢升起。

鸡蛋被消灭完,零食被吃去大半,茶水被喝到寡淡无味时,饥饿感即刻消失,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

西安市早在大年初五,各个小区就实行了半封闭式管理,进出小区大门需要临时通行证,还要被测量体温,况且,每家每户每隔两天才准许有一个人出门,其余时间,只能老老实实宅在家里。

独处时,读书或沉思,无疑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

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小区的临时通行证

填饱肚子,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时,突然想起书柜里还有许多没有读完的书。

我读书很慢,一本30万字的小说,让我读完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只因为我在读书时,喜欢握着铅笔,遇到精彩的句子,常常会勾画出来,把这些句子当做重点来精读,仔细领略其中的内涵,会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如果认真对待读书,发现读书的好处太多了。书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开阔了个人的眼界。通过读书,完全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因为国家形象是依靠每个国民的个人素质来体现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会不知不觉提高个人的写作经验。

当然,读书还让我们获得了娱乐和消遣,打发了无聊时光。

这些日子,沉浸在书海,慢慢品味慢节奏生活时,却感受到了另一番风景。

生命苦短,究竟怎样活着才算圆满?想必每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却因为一直被生活牵引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付诸行动。

疫情之下,宅在小天地里聆听生活的旋律

书中自有黄金屋

当我们疲于奔命追求物质时,却忽略了对精神的滋养,疏漏了对健康的关爱,在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之际,看到有人倒下,有人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时,才感到活着、健康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次疫情给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让每个人有无数理由去珍惜今后的每一天,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去面对今后生活里有可能遇到的不测。

其一,生命面前万物平等,要善待每一个野生动物,跟它们和谐相处,说不定它哪天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还会向人类发动报复。

其二,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手头务必预留一些备用金,以便应急之用和其它生活开支。

其三,如果农村还有老房子,就想办法让它保留着,在非常时期,它是一个不错的安身之地。

其四,平时一定要努力工作,没工作没收入时,才会感到工作的重要性。每个人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其五,有空时多读读书,不要老是那么心浮气躁,因为读书可以让人宁心静神,充满理性的智慧。

其六,坚持锻炼,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本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