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是作者随心所欲变化,还是有固定的规律?

致虚守静5


在学习书法和书写书法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状况,也就是说,很多书法作品,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有些笔画写的是非常细嫩的,而有些笔画是显得非常粗壮的,那么这样的笔画到底是出自于书法家个人的风格安排,还是有必然的一个规律呢?

我认为之所以会造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某些书法家在一个字中,笔画会有不同的粗细变化,这是因为它的书写风格让他变成这个样子的,并不是有固定特殊的规律。

我们可以以楷体书法作为例子来,详细的说明这个问题。

在楷体书法中,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是有着鲜明的对比的,欧阳询的书法就是在在一个字中笔画的粗细大小是基本上一致的,没有特别大的对比,或者说起伏变化,但是在颜真卿的书法中,对于一个字的笔画安排,粗细变化,就非常的大。

比如说在颜体中,一般而言,横向的笔,它就非常的细,而在竖向的笔画中,这些笔画相应的来说,就书写的较为粗。

而之所以会造成书写书法过程中,呈现出这样的两种不同的笔画形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信奉的书法美学以及书法审美形态有非常多不一样的地方,欧阳询遵循的是二王一派的书法风格,所以他的书法就体现出了二王中正秀美的一面。

但是,颜真卿不同。颜真卿除了继承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之外,他还加入了许多北魏石刻、摩崖拓片等碑学书法的风格,体现出较为宽广的视野,所以在他的书法中,篆书碑石书法的特征就显得非常明显。

在书法中,一些笔画的粗细变化往往是由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所决定的,唐代的孙过庭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中就非常详细的阐述了这一个问题,他说到笔划的时候,就曾经打过这样的一个比喻,重若崩云,轻如蝉翼。

所谓重若崩云,就是说这个笔画如果写得非常的厚重,那么就会像天上那些将要下雨的时候乌云,而如果这个笔画显得非常的轻盈,那么它就会像那些昆虫身上薄薄的翅膀一样。

而在一个字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轻重变化,实际上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非常具有张力和对比力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我们的书法书写产生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个状态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决定书法中笔画的粗细度这一个因素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书法家个人的书法审美追求,他对书法审美的一个看法,或者说总的观念,会影响到他在书法上的表现。

如果我们从书法风格的差异以及书法表现形式这两个不同的侧面来看,笔画粗细的变化,以及他们笔画的对比程度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种不同的书法类型和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风格,一般来说,碑学书法的一个笔画粗细度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对比度不是很高,而帖学的笔画一般是非常细的,但是他们笔画的粗细对比度却非常的高。

在帖学这一个书法大类里面,颜真卿和王羲之他们开创了不同书法身美风格,对于笔画粗细度的要求会有不同的表现,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二王一派的书法审美风格,他们的笔画是较为细的,而欧阳询就是追随二王一脉的书法风格的代表人物,而颜真卿则是处于二王书法审美风格相对立的一方面,开创了笔画较为粗犷,风格较为浑厚,气势较为磅礴的一种书法审美风格,那么它的笔画就是非常的粗壮。


松风阁书法日讲


书写的最佳的状态是心手合一。点画的粗细浓淡、结构的正斜疏密,既有毛墨由多及少自然耗散的原因,也有书者笔墨章法技术取舍的成分,因此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同时也存在即兴发挥的偶然因素。

需要把握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也比较笼统,抱庸将其归纳为“三不”。

一是不要违心,不能刻意布设安插、矫揉造作。书法讲究自然真诚,墨随缘生,情到笔到。粗细疏密的变化,不是数着字数去隔三差五,也不是故意“显山露水”地去描字画字,否则就会损减天性、失于自然。

二是不可遏势,不能孤立突兀,阻滞割断行书的自然流畅。古人一笔通常写5―9字,这中间墨量墨色是依次递减的,再加上笔法着力与点画形状耗墨的不同,自然而然呈现出浓淡粗细枯润滑糙的丰富变法,从而形成行云流水的状态。“来势不可挡,去势不可遏”,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截然陡顿,阻滞了书法的气脉顺畅。

三是不宜逾度,点画大小、墨色浓淡、结构疏密的对比变化不能随心所欲,是有度有底线的。古人碑帖里也常见一些“鹤立鸡群”的字,但只是在字幅上稍有出入,一般不会数倍于它字。今日许多“江湖书法”,为增加作品的动感变化,有的大字数倍甚至十倍于它字,这显然是有违和谐的。

“书画同源”往深处挖根源,书还是书,画即是画,如果将其理解为书法就是画字,只要“美观”,像绘画一样搞也未尝不可,那就大错特错了。行书的变化,始觉脱不得笔墨章法,功夫主要还是在笔法章法上。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行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是随心所欲,还是有规律?

当然有规律!

粗细,其实就是提按。分两个层面来说。

一是技术层面,或者是形式层面。

二是情感思想层面。

一,形式层面。

写文章要求豹头、虎骨、猪肚、凤尾。

书法也一样。“首字”要豹头,力贯全篇,“尾字”要凤尾,余音绕梁。

虎骨之法,要有起承转合框架,有主有次,要有文眼书眼,全篇至少要有一核心之字。猪肚之法,要能变化丰富,气象万千。

对于单字来说,有主笔次笔。主笔是重点。

对于字群来说,笔画少的字必须与笔画多的字保持平衡,笔画少的字是重点。

对于笔画。一般来说,笔速快则线条轻,笔速慢则线条重。圆笔轻,方笔重。顺笔轻,逆笔重。折笔轻,转笔重(除非臂腕法灵活)。

一般来说,腕旋处重,腕尽处轻。臂尽处重,指尽处轻。

对于同一笔画,一般来说,起笔轻则收笔重。

重轻粗细大小的对比存在,所有归宿终点就是为了保持动态的平衡变化之美。

二,思想情感层面。

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同,笔锋的高度维持不同。

颜真卿喜肉,笔沉。柳公权喜骨,笔浸。

而且,由于每个人书写之时情感思想状态不同,重轻会产生变化。

一般来说,怒则字重,忧则字滞,喜则字轻,逸则字灵。

一般来说,匠则字工,颤则字拙,拼则字堆。





urna风之度0


笔画的粗细是由提与按两种动作,产生的轻重不同的书写效果。

粗细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

1、笔画多的字一般稍细,笔画少的字一般略重。

如王铎巜忆过中条山语轴》中,“中条”二字,一重一轻。

2、一个字中,笔画茂密、交叉较多处,用笔略重。

如上面王铎作品中的“憶”字,“忄”和“心”略重,“意”较轻。

3、一件作品中,出现大面积较重笔画时,以几笔轻细的笔画穿插,以形成“透气”。

如王铎草书轴局部。

4、一般而言,字的主笔等实处用笔稍重,笔画连接处、转折处等虚处用笔略轻。

书法线条的粗细是轻对而言的,不必刻意追求。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并不表示艺术性不强。

比如王羲之的线条,粗细变化就没有王献之强烈,但它的不徐不疾,更表现出其悠闲逸散。

又如八大山人的书法,线条类似硬笔,粗细几无变化,但正因如此,表现出八大内心的宁静和无欲无求。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行书是各种书体中书家最喜欢的一种书体,因为行书相对容易来表现书家的性格和情绪。行书书写的时候速度相对比较快,因此那些粗细变化的线条更多地是随性所做,但是在这种随性的状态下也有书家的匠心所在,是有意与无意之间的一种安排,并非是有固定的模式或者规律。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我们都知道,宋代的书家是最喜欢行书的,创造了“尚意”的书风。苏轼就提出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意思就是不要刻意安排的书法才是好书法。而著名的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也提出了“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的说法,米芾作书的时候崇尚天真自然,任意恣性,厌恶刻意作为。

但是,书法创作的时候的这种随心所欲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基础是需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抛开这一点谈所谓的随心所欲的变化那就是耍流氓。米芾就曾经说过:“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那么这里的“贮”是什么?就是书法的经验,靠的是长时间的书法学习的累积。

“书到用时方恨少”书法创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你的学养不够,而只顾随意落笔,结果不是刻意做作,就是狂怪野俗。

明代以后的书法作品装饰性增强

明以后的书法,因为中堂、条幅类的大尺寸作品多了起来,因此在章法上书法线条的粗细变化加大了对比,这样更加具有装饰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铎,特别是他的涨墨法作书。刚蘸完墨的笔写出来的字多比较粗,然后有洇水性,形成一小片墨痕。再往后写则慢慢的线条越来越细,也比较干了。等到下一次再蘸墨后,有重新形成一组这种粗细变化。

这中间并没有刻意的固定套路,必须写几个字蘸一次摹,或者什么字应该粗什么字应该细,这些没有固定的说法。但是,也有一些小规律,例如一些词组最好是一次写完,如“明月”二字,最好是一笔写完,或者一句诗写完,然后再去蘸墨。不然给欣赏者的感觉像是一句话说到一半而戛然而止,甚是别扭。

现代书家的刻意而为,徒增笑柄

但是,现在的某些书家却刻意安排这种粗细变化。我在头条也经常看到某些自我标注的是某某著名书法家的人物,这些人写的行书作品倒也是有几分功力,但更多的是这种可以安排下的表现。故意把行书写成几个字组粗一点,几个字组细一点的用笔,整幅看起来颇为可笑。然而自己和不自知,自以为高明的不行,还到处卖作品,真是可笑。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行书笔划的粗细变化反映书者的控笔能力的高低,变化越大越精美,说明你的控笔的能力就越强。

时常看到一些写毛笔字的人,书写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潇洒超脱,叫好的人很多,提出质疑的人也存在,这就可能是提按出现问题了,也就是所谓把软笔书法写成了硬笔书法了。提按不过关,粗细变化不明显,确实很流畅,很潇洒,可是,失去了毛笔的属性书法还是软笔书法吗?

在书法的行进过程中时常会提到节奏两个字,节奏其实就是快慢结合,产生一种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让人感觉到音乐,舞蹈的美感!书法提倡节奏不仅仅是美感那么简单,她还有更高深的笔法理念存在,那就是提按顿挫!什么地方需要顿?什么地方需要流畅?需要每个书法人深思!

我一直提倡书法需要速度,即使是楷书都需要速度,至于行书与草书更是如此,在高速行进中的顿挫就像赛车的急切变向,漂移一样,需要你有高超的控笔技巧,也最能显示书者的书写能力。

很多人说书法没有高低,没有标准!真是无知,无能的话。按照提按的粗细变化,笔力强弱分析去评价书法,是可以评判出高低深浅的。


一笑貫长天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的行书作品,都会有粗细和大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作者随心所欲的书写的还是有着一定的规律?

答案当然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书法有法,结构、粗细、大小的变化也是有一定的法则的,但是这种法则又不是固定的,不是1+1=2这样的固定的法则,它是在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则的基础上,让欣赏者看起来合理、舒服的一种法则。

这些法则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比如多个粗的笔画或者字不能写在一起,这样整体上会显得拥挤、杂乱,多个粗笔画之间要加几个细笔画的字,这样看上去章法上比较灵动、透气。

还有一个种变化的规律是根据毛笔里面墨汁的多少,从蘸墨到把墨汁写完,出现的一种自然的大小和粗细的变化,这是符合毛笔自然书写的规律的。

但是这些规律都不是固定的法则,如果非要找一种法则的话,就是是要“自然”,所以我们常说道法自然。

这种自然从哪里去学习呢?很明显是从古代的优秀的经典字帖去学习。这些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无疑都是最自然最符合书写规律的,不然也不会被历代书法家认可,学习这些作品,才是通向书法的唯一道路。

掌握了这些作品,其实书法里的大小、粗细、长短变化,其实就是书法里最小儿科、最基础的技术了。



不二斋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了看,一方面,行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有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对比”,通过粗细的变化构成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关系;另一方面,上述规则又不是程式化、机械式地应用,在一篇当中需要随心所欲,轻重任意由之,尽显自然之态。


1、笔画与笔画的对比原则,常常一边轻一边重,一边粗一边细,或者部分笔画粗、部分笔画细;如下图《晋 · 王珣 · 伯远帖》从字(左细右粗),又如王羲之《圣教序》“苦”字,起笔粗重,其他笔画轻细,变化任意由之。



2、字与字之间的笔画粗细对比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个局部,有的字笔画粗壮,而另一些字笔画轻巧,形成“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孙过庭语)的境界。如下图《圣教序》集字中的局部对比效果:

3、在一个篇章之中,要根据自己创作的风格特点,布局轻重、大小、粗细的笔画和字眼,不要刻意做作,要任意自然为妙。如王羲之《二谢帖》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节奏变化,简洁明快: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每天干货分享


麓风轩


题主所说的“行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即书法线条的变化。书法是以线条组成的汉字及其形质的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线条是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行书笔画的粗细变化,提按造成的,提则笔画偏细,按则笔画偏粗。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粗细变化丰富,这幅作品就比较耐看。

行书笔画粗细变化既有一定之规律,又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或称为其书法欣赏意识的发挥。

以这幅局部《兰亭序》为例。其用笔轻重,形成了笔画的粗细。我们可以看到最基本的规律是对比:即一笔画中有粗细,一字中有粗细,这就形成书法的变化美。如果线条都一样,粗细不分,那就成什么了?

再看《兰亭序》中的“之”字,可谓变化无穷,同一笔画同一线条,却表现出不同的粗细。这既是王羲之当时创作为避免重复所需,也是书法中追求变化美所需。

但万变不离其宗,书法笔画粗细变化规律应先在楷书练习基础上领会,然后在长期书法学习中掌握,最后在自身创作中发挥。


福鼎白茶妙逸茶者


一件优秀的行书、草书作品,一定是讲究斜正、粗细、浓淡对比的,即使在一个字之中,也会有疏密、抑扬的处理,这是他规律的地方

然而,即使是同一个书法家书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心情中,以及不同的语境之中,对同一个笔画的处理,轻重粗细也会千差万别,这就是其"不规律"的地方

于"不规律"中见规律,最终诠释出书法的美感,这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努力方向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关注留言,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