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里有很多妖精,为什么读起来没有阴森恐怖的感觉?

庄生荒谷


那是因为西游记里边的孙悟空就是最大的妖精,而且还是一个法力无边的妖精,还有被从天庭打入凡间的猪八戒,他不也是一个妖精吗?

然后那个在流沙河里吃人的沙悟净不也是一个妖精吗?可是这三个妖精却在保护唐僧,既然我们还会害怕其他的妖精吗?

还有一点就是无论猪八戒还是沙僧,他们都是天上的神仙,虽然因为在天庭上犯的错误被打下凡间成为了妖精,可是他们却是神仙出身。

在妖怪满地跑的西游记里,这就是最大的本钱,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妖怪有很多都是天上的神仙派来的。

要么就是天上神仙的坐骑,要么就是天上神仙身边的童子或者神仙圈养的一些飞禽走兽。

纵观西游记里为难唐僧的那些妖精们,除了白骨精和天上的神仙没有关系以外,其他的妖精们或多或少的都和天上的满天神佛们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

就从这一点儿都不会让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我们心里清楚这些妖怪们都是神仙的手下。

就算暂时的对取经4人组造成了这样那样的伤害,但是最后都会在神仙的帮助下去降服他们,所以我们就不怕这些妖怪,自然也没有了阴森恐惧的感觉。


平安是福0123


首先《西游记》是现实主义小说,不是恐怖悬疑小说!而且我们多少受电视剧版西游记影响。

可是我们细细读来也能看出些许让自己毛骨悚然的地方!

我们看狮驼洞描写: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翙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这不是人间炼狱么?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小钻风道:‘……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这不是把孙悟空吓尿的地方?

还有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出现在《西游记》原著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观音与沙悟净的对话中:那怪道:“我愿皈正果。”乃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唐僧是如来座下金蝉子的化身,他经过十世的修行,之前九次转世,都是在流沙河被沙悟净活活吞吃掉的。






寒山笔记


妖精可怕不可怕?

可怕。

遭遇妖精是多么阴森恐怖的事情。

可是,西游记一路读下去,妖精层出不穷,可是好像真很少阴森恐怖的感觉。

为什么?

我的答案很简单。

出来的妖精都挨揍。

不信,你撸一撸,

开篇花果山,满山的狼虫虎豹被一只小石猴搞和谐了。冒出混世魔王,被个孙悟空给一刀切了。一只黑熊被观音菩萨牵走看山门去了。犀牛狮子都是扒皮吃肉。白骨精一次二次三次终于给敲死了。看了一半,你已经明白了出来的妖精都是送功德的。狮驼岭多可怕,一国的人都被吃光了,可是你想着孙悟空一到,这一次一定被灭了。你不怕了。果然,孙悟空吹个牛说磨杠子呢,十万小妖几乎被吓跑了。

西游记里,妖魔鬼怪都是弱者。黄袍怪多可怜,两个孩子被八戒沙僧给活活摔死了。

这样的妖精你怕吗?

西游记是神仙佛菩萨打妖魔鬼怪,完全是降维打击。

人呢?被保护着,比如唐僧。吃亏的随着唐长老到来也马上救苦救难云开雾散。比如高家庄陈家庄宝鸡国之类。

西游记啊,小孩子都看得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哈哈,都是吃瓜群众。


恬然滋味


小说《西游记》里有很多妖精,为什么读起来没有阴森恐怖的感觉?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小说,以唐僧取经为主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不仅书写得好,86版的电视影视剧更是家喻户晓。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里有很多妖精,但是读起来没有阴森恐怖的感觉,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主角光环使然。《西游记》中的主力选手--孙悟空,又称齐天大圣,擅长七十二变,当初在天庭因为弼马温这个官职,可是把天庭搅得天翻地覆,连天庭的战将托塔天王和二郎神都拿他没办法,最后还是依靠最大BOSS--如来的出场,才将他镇压在五行山下。这样一个武艺高强的刺头,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再厉害的妖精在孙悟空面前,都得乖乖让路,这些妖精自然就没有阴森恐怖的感觉。

二、部分妖精的文化底蕴好。《西游记》中出现的妖精,很多都是上界天庭的私自逃下来的,比如金角、银角大王(太上老君金炉、银炉童子),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坐骑独角青牛),九灵元圣(太乙天尊坐骑九头狮子)等等,基本上都是上界神仙旁边的童子、坐骑之类,按照中华文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这些童子、坐骑自然也都带有仙气,当然少了阴森恐怖邪恶之气。

三、《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题材的小说,吴承恩自幼喜好神仙鬼怪之类的书籍,成书于明末清初,以唐太宗贞观元年,玄奘赴天竺游学为背景。吴承恩写此书,主要还是寄托志向,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书中的妖精是封建科举制度,黑暗官场的一种写照,用志怪的手法加以讽刺,以浪漫的方式表达不满,没有阴森恐怖之感与其情节转换和描写手法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琵琶山小王子


西游记作为一部类似童话故事的小说,却能稳稳占据中国四大名著一角,并且经久不衰地吸引很多成年人观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西游记》里边记述了很多形象各异的妖怪,不但不令人惊悚,更有一种呆萌可爱的感觉。我们都看过很多美式大片,很多血淋淋的镜头有没有?断手断脚的画面,阴暗肮脏凌乱的场景,还要有一个丑陋凶残的杀人魔……让你压抑感倍增。要不就是千篇一律的驱魔形式,让上帝的臣民去驱逐撒旦的使者……这中间也有很多宗教色彩。西游记有没有宗教色彩?我说:有!玄奘西行的目的就是取大乘佛法真经,用以教化万民。没有玄奘西行,我们也有佛教,也有僧人和寺院。佛教是包容的,他用温柔的眼看世界,用慈善悲悯的心抚慰世界。所以《西游记》作者也用这样的精神去塑造形象我觉得是对的。符合宗教色彩的本质。

《西游记》和《聊斋》这两部书中,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的。蒲松龄笔下的妖怪更丰满更可爱,甚至有一些可敬。这是为了借此讽刺当时社会的腐败而塑造的。人不如鬼不如妖不如狐媚花草。人心变了,更有甚者为官不清,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为富者,道德丧失,情感沦丧!在讽刺封建等级社会不平等这个大论题前,《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妖魔鬼怪。

再者《西游记》中的妖除了会些异于常人的伎俩之外,完全是人的形象。有爱有恨,有兄弟情义,也有江湖义气。这似乎比人更完整!!!揭开尘世的面纱,人类就是生物链中的魔鬼!!现在不是总有说:做个俗人,贪财好色,一身正气。到那天,魔鬼也可以成佛。

回忆一下我读过的各种书籍,那种让人惊悚恐惧且纪念颇深的妖怪似乎没有。能够回忆起来都是可爱的浓情蜜意的。比如成就了一弯西湖水的白蛇,就像江南的烟雨一样,让人迷恋。红楼梦里的林妹妹不也是一株绛香草吗?还有晴雯……

说来说去,还是猴子精叛变了族类,大闹天宫才是他人生高潮

《西游记》里边神也不是神,《聊斋志异》里怪也不是怪。我们国人心存善念,塑造的都是我们心中的鬼怪。同样心存可爱!


云行风动


你好,很荣信回答你的问题,仅供参考《西游记》其实主要传颂的是一种佛教思想,其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这其实就寓意着人要历经千难万险才能修成正果才能成佛,既然传颂的是佛教精神,佛教中又强调“善良”,比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不愿相信孙悟空杀得是妖精,他只觉得世界是善良的



小铮说影视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它主要描写的是师徒四人,四人西行路上的表现是小说主要的描写,对妖怪的描写相对少于对四人的描写。但是也是有的。

《西游记》第75回:狮驼岭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粘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

看了这段,仔细想想,发挥想象力,人间地狱,吓人不?

狮驼城

攒攒簇簇妖魔怪,四门都是狼精灵。斑斓老虎为都管,白面雄彪作总兵。丫叉角鹿传文引,伶俐狐狸当道行。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摇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铺尽山精。狡兔开门弄买卖,野猪挑担干营生。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

这是狮驼城,一国的人都死了,城都被妖怪占了,细想恐怖不?

流沙河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这个描写还不恐怖么?小说还是需要想象力的,不像电影那么音形并茂。或者是对古代神魔形象见的少?


盛京杨员外


我个人觉得原因有二。

其一,现在我们看到的《西游记》都是经过删减的版本,古本《西游记》中的一些描述与现在的版本有所不同。

其二,《西游记》并非一本古代恐怖小说,而是一本神怪小说。作为神怪传记式的小说,如果一味的要求阴森恐怖,那么其本身就不具备成为名著的资质。

(PS.《西游记》中运用运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妖怪的残忍和凶残。详见狮驼岭。)


玄山小道


因为那些妖精太笨了,天庭里有个谣言,说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结果一个个都信了,都跑来在唐僧取经路上,等着抓唐僧吃,唐僧肉要是真能吃了长生不老,那唐僧自己怎么不吃一块呢,还跑来取经。哈哈⊙∀⊙!

你说吃就吃吧,为了长生不老,你抓到了倒是赶紧吃啊,可倒好,一会还要抓个猪先垫垫肚子,一会又想吃个猴脑补补,结果没一个吃的着,反白白送了性命。

所以,你一路看下来,本以为是耍猴呢,结果都让猴给耍了。你以为看的是人仙奇遇记。其实是耍猴记。

你以为是耍猴记,其实是动物世界,就是讲了一个人和一头猪和一只猴还有一匹马和一个挑夫的故事。(纯属娱乐)


柏杨同学


为啥,唐僧是西游记里的头号鲜肉,贯穿全书都是妖精想吃唐僧肉。按现在分析,妖精无恐怖感觉,其实很多妖精都是唐僧粉丝,她们是要把唐僧含在嘴里不是真的想吞进肚子里。就像现在粉丝追小鲜肉,见得小鲜肉,很不得上去啃上一口,展示她们内心爱之入骨的疯狂思念,看上去很疯狂,但不恐怖是一样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