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一文读懂

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一文读懂

“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

2020年才刚刚开始,新型冠状病毒就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原本张灯结彩的春节变成了史无前例的冷清。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好像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这个春节,口罩君做梦也没想到有天自己也能上天,不怕贵了10倍20倍,就怕30倍也抢不到。今天资管君就和大家聊一聊,“一罩难求”背后都藏了哪些经济学知识。

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一文读懂

从各种角度去看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飞涨

原本口罩只是基本医疗物资,一般只有医护人员才用,但新型冠状病毒使得口罩一下子变成了大众保命用的生活必需品,这才导致需求量跃升。那些哄抢粮油米面的大妈们根本就没弄清楚这个逻辑。

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

全国14亿人口,每天十个人有一个出门,一天就需要1.4亿个。除去那些可以禁足在家的不算,剩下的包括全国医护人员1100万左右;截至2月1日,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共3.39万;另外还有大量保障人员,包括水电供暖设施、物流、医院后勤、环卫、交通等,一天至少需要1200万。

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

2019年我国平均每天生产大约1300多万只口罩。假设春节期间只有50%的工厂开工,则每天可以生产685万只。不够医护人员用一天。

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口罩成了稀缺资源,数量非常有限却又无可替代,于是价格一涨再涨,最后就变成了战略物资,由工信部统一调度。


当开工遇上“缺口罩”

口罩需求激增已经扰乱了市场,各路电商、微商、代购纷纷各显神通,但都弥补不了巨大的缺口,唯一的办法是节流并扩大生产。

恰逢春节假期,口罩生产商想开工也难,即使工资加倍也只能请到部分工人,而滤纸、熔喷布、耳带、包装袋、包装箱等原材同样匮乏,整个生产链条分工精细,环环相扣,缺了谁都不行。所以春节期间乖乖蹲家里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一文读懂

政府和企业到现在都没有大力新建生产线,是因为这些投入都是固定成本,而且新冠疫情过后可能就得作废。

口罩的紧俏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的缓解,那么企业就不可能都顺利开工,毕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种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的狡猾家伙,企业承担不起这种风险。

于是就有部分企业开始改建生产线,纷纷转向生产口罩,例如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集团、中石化,以及一些纺织服装、鞋甚至纸尿裤厂家。自产自用,多的还能补上国家缺口,何乐而不为。


疫情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消费的短期萎缩,从微观层面看,影响却是全方位的,每个人都身在其中。


春节期间正值新冠疫情暴发期,所有娱乐场所、旅游景区、旅行社、电影院均暂停营业。外面人迹寥寥,春节档电影纷纷撤档,旅游、住宿、餐饮、交运和娱乐消费这些准备在春节大赚一笔的行业可谓损失惨重。


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一文读懂

但同时新冠疫情对消费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爆发出了一些新的商业需求,催生了一些传统商业的迭代升级。例如互联网医疗平台、医药电商O2O、倾向内容植入的新网红经济、在线教育平台、线上办公软件等。

如果新冠疫情控制乐观,一定会有大批“憋坏了”的人跑向全国各地,把被遏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带来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所以一季度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导致的消费下降会得到一定补偿。

总而言之,这次新冠疫情影响甚广,全球关注,冲击了短期消费,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方式,也必将带来新的商业需求和消费的报复性反弹。熬得过这个冬天的,春天必不会太差。

一罩难求背后藏了多少经济学知识?一文读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