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我是女儿的小怪兽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一种外交礼仪,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信息传递。尤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种礼节交往,渐渐形成一种规矩,在开战时派来的使者不能随便斩杀。如有不讲规矩把派来的使者斩杀了,就会激起对方愤怒,士气大增发起猛烈攻击,也会被其它诸侯国作为野蛮国家群而攻之。所以说,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就被古代各国,以及现今世界交往国家延伸下来。

这条礼仪交往从周朝就开始兴起,从治国方针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仪中慢慢形成,在平常交往中会选派使者带上礼品,到另一国修缮关系,保持和平。这种互派使者,最后发展到交战双方互派使者传递信息。

尤其在交战期间,两军对垒少不了互相派代表传递各自的意愿、如果能够在没有开战之前谈妥各自所需达成的条件,就不会产生战争杀戮,也使交战双方都愿意避免损失达成议和。

历史上最著名的是战国时期,两国时间一路向前的彭城相会。这件事发生在(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结果是先胜后败,战略要地彭城被包围,这时北魏想一举打过长江,先前包围了彭城久攻不下,对方发生了长期对峙。北魏为了快速解决问题,就派出李孝伯进城劝降,对方也派出张畅,两位代表在谈判之前相互友善问候,后又赠送礼品,两人都是名士,在谈判之间一直是礼貌言谈,虽然没有谈成实际性的结果,这种礼节及言辞,被后世誉为战产佳话。

另一个实例更具代表性,张骞出使西域,经过多个少数民族国家,搭建起了连接世界的桥梁,奠定了丝绸之路的基础,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以及亚欧国家文化交流。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从陇(今甘肃临洮)出发前往未知的西域,去寻找大漠中的月氏,联合月氏抗击匈奴。想要找到月氏人,必须要经过匈奴的地盘,张骞穿过河西走廊时,碰上匈奴的骑兵队伍经过厮杀,张骞等人被俘虏,被押送匈奴王庭。单于对张骞一个来自汉朝的使臣,像得到了宝贝,要利用这份政治资源,就拉拢威逼利诱,还给他娶妻生子,就是软硬不吃,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史记》,最后被软禁起来,一押就是十年。

(前129年)张骞见敌人监视松懈带着随从乘机逃离匈奴王庭,继续前往西域,都经过了几年,始终找不到月氏之旅。后来终于在大宛国帮助下才抵达月氏人建立的大夏国,张塞说明来意,将联合大夏国抗击匈奴,大夏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就拒绝了,张赛的出使功亏一篑,只好动身返国。在回国的路上,张赛再次被匈奴人抓获扣押,直到匈奴内乱,张赛趁机逃回长安,出使时带着一百多人,十三年后,他回来时身边只剩下堂邑父和匈奴妻子两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使命是联合乌孙抗击匈奴。乌孙王由于惧怕匈奴没有同意东返,不过他派遣数十位使者同张骞一同前往汉朝,张骞还派遣副使持节接到大宛、康居、大夏等国,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又经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获、(里海间)条支、犁轩等地。

有效地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品,金属工具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马和葡萄,胡萝卜地毯传到了中国。

所以说,不管是多强悍的敌人,多遥远的朋友,对一个朝代和国家的使者,他们始终不会作为敌人而斩杀。这样做意义并不大,不单是和派使者国交恶,弄不好还引发战争。并且对于闭塞、遥远落后的国家,想要获得信息,促进文化交流就会交往,从哪方面来说,斩杀一位使者对双方利益都没有好处。


斌哥居丹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战场的潜规则。

因为战争绝非双方直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联络的。

打个比方,围攻一座城市之前,进攻一方一般都会派遣使节赶来询问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会保护性命。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实力攻城会有很大损失,就派使者威胁罗马某个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数千名角斗士。

罗马城市被吓住了,交出囚禁角斗士避免了攻城。

显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达克斯就必须直接攻打,而罗马城市也必须死伤,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所以,斩杀使者是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使者只是小卒子,杀不杀其实无关大局,反而会激怒敌人,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

正常来说,杀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断作战的场合。

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

王坚此举表示与敌人势不两立,要血战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时,使节携带忽必烈本人的国书,威胁日本必须投降。

当时的“执权”幕府权臣北条时宗认为书状无礼。决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连续派遣使者催促投降,书信威逼恐吓,非常无礼。

北条时宗大怒之下,下令斩杀蒙古使者,以表明绝对不会投降。

忽必烈大陆,开始调集人马,准备攻打日本


萨沙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实际上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潜规则。战争中,使者是交战双方交流的媒介,主要负责将己方的意思传达给敌方。如果连对方使者都斩杀,意味着交战双方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将要血战到底。

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比如,《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战争只是一种手段,而军事服务于政治,有的政治家发动战争,纯粹是想给对方一些压力,以达到某种目的,但并不想让事态扩大化。如果某个将军不识相,直接将对方的使者杀了,意味着双方没有和解的可能,这对于政治家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杀了使者的将军最后就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因此,出于战争的礼仪,也为了自己,大部分将军看到对方来使,不一定客气对待,但肯定不会不问缘由就将敌方来使杀了。

毕竟,使者通常只是信息的传递者,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攻击性,若是杀掉这样一个手无寸铁之人,不仅容易让人看不起,还可能让交战双方陷入不死不休之境地。

而这一情况在春秋时期尤为常见,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和诸侯之间、诸侯和诸侯之间的往来,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者来沟通,所以各诸侯国对于使节都比较尊重,即便是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使者也能得到基本的尊重和保护,因而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说。

当然,不斩来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将军会以斩杀来使的方式鼓舞士气,同时也表示自己绝不妥协,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于抵抗侵略中。例如,东汉时期,东汉将领耿恭被匈奴包围,而匈奴人敬佩耿恭,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劝降,许诺美人、金钱。

但耿恭民族气节高尚,不仅拒绝了,而且直接把匈奴的来使杀了,还在城头上把匈奴来使烤了。而这也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

再比如,蒙古军南下攻宋,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遣降将招降,而王坚把降将押到阅武场,直接将其斩首示众,顿时士气大涨。随后王坚率领南宋军民死守钓鱼城,不仅重创蒙古大军,还击毙了蒙古大汗蒙哥。此战影响重大,蒙哥死后,蒙古贵族集团开始了长期的内部征战,而钓鱼城也收获了“上帝折鞭处”之威名。

总的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两军交战是不斩来使的,但有时候为了鼓舞士气,或者想表达自己不妥协,这时候往往会杀了使者。

不仅是古代,在现代战争中,也同样不能杀了对方的使者。根据《日内瓦条约》,世界各国不得虐待俘虏,也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也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一旦违反该规定,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面临各种压力。


金兔历史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经常用了


使臣是全权代表一个国家的,斩了就是一种羞辱。士可杀不可辱,这会更加坚定交战国抵抗到底的意志,无形中会增加己方的伤亡,如此你让己方的将士们会怎么想?如此不讲信用至无耻的境地,你让自己的臣民会怎么想?大战在即,什么最重要?人心!斩来使可视为不智、不礼、不仁、不明。此其一。斩了以后的外交后遗症:如果再发生和其它国家产生矛盾,需要谈判,别国明知派使臣有可能被斩而先派出使臣就是示弱,毫无平等可言。和你这个无耻的人示弱、谈判本身就是一种耻辱,未开战先自辱,臣民不答应。此其二。斩来使的无耻行为会导致口诛笔伐、历史审判,成为永远的笑柄。


化州大叔


古代各国的使者相当于现代社会国家的外交官,外交代表享有豁免权。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为何不斩来使,其原因如下:


第一,使者本身价值不大,斩不斩杀使者对敌国来说根本不会带去多大的损失。交战之中”善待“使者说不定还可以从其口中探知对方的军情或利用使者传递对已方有用的信息。(如《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周瑜就充分利用蒋干向魏国传递了利于吴国的信息,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不斩使者,能显示已方统帅的心胸广阔,表示自己的强大。


第三,在使者的选择时,交战方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会选择与对方统帅关系较好的亲戚朋友作为使者。(如蒋干之前就与周瑜有不错的关系)基于人情,一般来说对方统帅不会杀掉使者。


第四,作为使者来说,除非“脑残”,一般不会去触犯对方的主帅以自取灭亡。


第四,遵循先例的原则,由于上述的原因,“不斩来使”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国际惯例”,交战双方一般会遵守规则。


使者本身虽然对于出使国来说价值不大,但其代表的却是派出国,因此,其地位对于交战双方的将士来说不可同日而语。斩杀使者往往表示(或让对方认为)与敌国不死不休,轻者可以导致对方采取对等手段斩杀已方所派出的使者,重者因为成功的激怒了敌国而让对方在取得胜利后不接受斩杀使者的国家提出的投降条件以致于被敌国所灭。


下乾上离


重复一遍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个花刺子模国国王,非常讨厌使臣送来坏消息,无论是自己的使臣,还是敌人的使臣,凡是带回来好消息的来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带来坏消息的使臣一律杀头不饶。

然后,他的使臣带回来的全是好消息,把坏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来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杀掉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国被成吉思汗屠杀殆尽。

一开始,成吉思汗为了全力攻打金国,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缔结友好通商条约的,派了使臣领着一个500人的庞大商队,带着金银财宝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个总督见财起意,派兵袭杀了商队,向国王报告“好消息”说是“战争获利”,国王很高兴,总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个莽汉,为了息事宁人,为了贸易畅通,也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国,决定还是和平解决的好。

于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这样搞,把财物还给我们,随便杀一个凶手,咱们还是好朋友,行不行?”

对于花刺子模国王来说,这绝对要算是“送来坏消息”的使臣了,还是来“抢到手财物”的使臣。

国王大怒!杀正使!剃光了两位副使的头发,赶走了事。

怎么可能了事呢?

当时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实力可以蔑视一切外交礼节的,因为他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国的外交工作人员中,没有人敢告诉花刺子模国王成吉思汗的实力,因为这是坏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两国交战,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原因。

比如努尔哈赤派人告诉大明朝“我这里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么办?杀了来使,再增加一大恨吗?

当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领,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蔑视一切规则,大兵到处碾压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须好好的接待努尔哈赤的使臣,“这不是闹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当事人都不在了,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要钱’花?”

于是双方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使臣们”的专业工作呀!

专业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去干才是好的。

大明朝没有钱,所以双方打了起来。和使臣无关,不是使臣无能,不是使臣该杀。

如果大明朝有钱并且愿意花钱的话,明金之间完全可以学习宋辽的“澶渊之盟”的。

宋辽“澶渊之盟”不正是使臣们来来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战争,争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贸易经济,造福了两国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于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辽谈合约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据说,曹利用与辽人达成初步协议后,回去交旨,请见之时,正赶上宋真宗吃饭,坐在门口和侍者闲谈,人家问他许给了辽国一年多少银两,他也不敢大声说话惊了皇帝吃饭,伸出了三个指头放在额头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见惯了大钱的人呀,以为是三百万两。

真宗饭罢传见,侍者多嘴告诉真宗说“陛下,咱们一年要花三百万两白银呀!”真宗大惊说:“太多了,太多了,寇准不会同意的”,于是脸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进去之后,看见真宗脸沉如墨,也吓的不轻,皇帝问“如何?”!

曹利用战战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万两,我还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这就是使臣的好处,可以讨价还价呀!难不成让宋真宗和辽太后亲自讨价还价吗?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兴的说:“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为国家省了大钱!”

于辽国来说呢?每年平白无故的曹利用这个来使就送来三十万两白银。

曹利用这样的“来使”能杀吗?

不能!

 


葭明通半瓶历史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对使者动粗,就是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一般被视为翻脸的标志。

在这方面,付出了最沉重代价的国家,莫过于13世纪的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是一个中亚国家。

1218年,蒙古商队遭到花剌子模的截留,并被苏丹摩诃末下令处死。成吉思汗得到这一消息后,就派蒙古使者到花剌子模交涉。

但是,摩诃末居然也被成吉思汗的死者杀死了。这个消息传到蒙古帝国后,成吉思汗视其为挑衅。

于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15万大军征讨花剌子模,并消灭了这个中亚国家。这就是第一次蒙古西征的缘由。

事实上,只要把使者杀了,动手就无法避免。

例如,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汗派石天爵、恳切赴大同镇,和明朝官员交涉贡市的问题。史书记载:

北虏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肯切款大同、阳和塞求贡。

结果,非但俺答汗的请求没被接受,这两个使者也被明朝处死了。面对这一挑衅,俺答汗怒不可遏,随后就对明朝的边境地区展开了报复。

总而言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一旦你做了,就有可能要承担责任。


HuiNanHistory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周朝,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很完善的“礼”的传统。这些传统的要求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当然了,也包括君臣问候、行军打仗,都有各种门门道道需要遵循。在他们看来,打仗嘛,打的就是规矩。

比如“齐人三鼓”,齐人敲了三次鼓,但是因为鲁人不动,齐人也不好进攻。显然,这就是一种规矩。还有宋襄公在和楚国作战时,一定要等楚国渡过河,摆好阵,再和他们打。这也战争礼仪的表现。

到了战国以后,所谓的“礼”“义”早已被抛诸脑后,战争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除了杀降,屠城伤害平民这种事也屡屡发生。当然了,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斩了来使并不是露怯,反而是一种显示精神气概的表现。

即使在强大的国家,要攻打另一个国家之前,也要在道义上寻找一个支撑点,正所谓“师出有名”,这是抢占正义制高点和鼓舞士气的需要,以正义之名,显自信之威士气便会大振。

其实,作战双方都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本质是利益诉求不一致,政治能谈不拢了,才会在战场上见,所以,作为和谈的代表,追求和平解决问题的人就有其存在的法理价值。而通过外交在很多时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一种方式,毕竟,动动嘴就能解决的事儿,干嘛舍命拼刺刀呢。如果杀了使臣,就等于表明态度:面对疾风吧,少年!


幸福一家人3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一般都是战争开打之前,最后一次出使去争取和平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使者是带来平息战争的消息,这表示来使是文明的象征,是最高上的人。你不管地立场怎么样,使者是带来停止战争的最后希望。在事实上,使者的作用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大,他们作出的贡献远比我们脑子里面的印象大得多。因为我们知道的总是发生了的战争,但事实上使者出使把两国之关可能要发生的战争化解掉,而化解掉的战争是不为我们所知道的,因为战争没有打起来,没有这样伤痛的记忆,而战争发生过就是让人痛苦的记忆。所以说,使者作出过无数的功劳却没有人知道。

来使是文明人,一般都是不可多得,身负正义感和内心很善良的人,他们愿意为了化解战争,而冒着危险前往出使。而在我们小说里的使者,大多数都是坏人或是在君命难为的情况下执行任务而去的。我本人认为,这个是不公正的历代观念。小说上常有来使被割掉耳朵而跑回去的事,这是不对的,应该是戏剧描绘,因使者肯定是叫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怎么可能派一个趾高气昂的笨蛋去呢?去不是惹人生气么,这和使者的任务一点也不相称。使者首先就是一个沟通能力超强的人,就算和谈不成立,他也要把人家说得满心欢喜才可以回得来,否则就是傻瓜了。因此杀斩来使的事情绝对极少。如果有真正对方斩了首的,那么肯定是找错人派去的,派个笨蛋去送死还真正引发了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