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人们常说:岁月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2020年春,中华大地上一次突如其来的瘟疫,让全世界都“真情流露”。

“山川异域,风雨同天”,日本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物资上附上优美的古诗词让国民非常感动,刷遍了朋友圈;放下装满183立方米捐赠物资的俄罗斯飞机非常低调,让国民感动之余,忍不住调侃,这是“钢铁直男的柔情”;我国各省市驰援武汉的医疗团队,他们舍我为人的英雄气概不仅让人泪目还让人振奋,增强了所有人对抗击疫情的信心;还有无数善良的人们,他们慷慨捐赠各种急需物资……

“武汉加油!”一句话,刷遍了全网,更触动了大家的内心深处。

瘟疫,无情;人间,有情。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一直都在。

01 、疫情过后,我们不离婚了

一名警察对驰援武汉的护士妻子说,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对你好,不离婚了。一句话,让我的眼睛迅速凝满了泪水。

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护士和警察本来就是一个辛苦的工作,护士和警察结合的家庭,可想而知,更加辛苦。丈夫自述说,他因为工作忙,常常无暇关心家庭,连妻子产子都没能守在身边,有时工作不顺还会把情绪带回家。

结婚五年,因为工作忙碌,彼此都疏于对家庭的照顾。年前,他们约好年后就办理离婚手续。在决定离婚前,他们大半年没法正常沟通了,甚至已经到无话可说的地步。但在疫情期间,丈夫听说妻子申请去一线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沉重,他忍不住发了一个信息给她:“照顾好自己。”

妻子回复他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着你发过来的微信,我哭了。”

他问妻子:“你还好吗?”

妻子给他发了一张自拍照,她的嘴唇干裂,眼睛通红,脸上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红印子。她还说,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馋水。

大家都知道,穿着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为以防万一还需穿上尿不湿。非常辛苦。

妻子的话,让丈夫心疼不已。很久没沟通了,现在居然能沟通上了。他想起了过往生活中点滴的细节,每次他下班的时候,暖瓶里总有热水,那是妻子的温情。

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他们不是没有了爱,而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忘了如何去感受爱去表达爱。

这一次的疫情,让他和她都清楚到这一点。也幸好还有机会去明白,去挽留。

爱一个人,要相互付出,宽容彼此;爱一个人,要相互表达,让对方知道。

不必期待拥有像偶像剧那样波澜不惊的爱情,只要对方能紧紧握住你的手去看那细水长流的风景,如此,即便粗茶淡饭,足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02 、90岁硬核母亲的爱

一位90岁的老奶奶为了给确诊的64岁的儿子要到一张病床,独自在医院里守候了5天。这几天里,她没睡觉,紧紧地握住戴着呼吸机的儿子的手,饿了就吃没营养的方便面。等儿子转入隔离病房后,她找护士借了笔和纸,给儿子留言: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

在如此厉害的传染病毒面前,她不是不怕,只是因为,她的儿子病了,她需要变得勇敢和无畏,因为,她是一个母亲。

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天底下的母亲,哪个不是这样呢?如果性命可以互换,她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回孩子的性命,用自己的忍耐去换取孩子的幸福生活。

我有个亲戚,他娶媳妇后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安家。因为工作太忙,甚少回乡下,也很少打电话给年迈的母亲,每年过年才回乡下团聚几天。但今年情况特殊,匆忙回来一天,就得赶回城里,因为怕封路。

亲戚每次回乡下就给他母亲带回一整车厢的东西,母亲看着满眼欣慰,她不是看着这些好吃好用的东西,而是看着站在眼前的——儿子一家三口。

平时,他的母亲常常眼巴巴地盯着电话,既想儿子打电话回来,但又不想耽误儿子的工作,既想常常见到儿子,却又怕耽误他的正常生活。

母亲的期盼,竟比情侣间的“望穿秋水”还更加矛盾。

年轻人,忙着自己的工作,忙着追求理想,总想着来日方长,赚了钱,给父母优厚的物质生活,殊不知,“来日方长”这四个字,充满了欺骗性。

一场瘟疫,多少人没了孩子,多少人没了父母?

不要想着等以后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天会突然而至。

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老舍先生说过: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父母的一生,最爱自己的孩子,像阳光,像雨露,滋润大地,惠泽万物。

正如《诗经》所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蓄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唯有及时孝顺,方可解忧。

我突然想起陈红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03 、常常吵架的婆媳,却在疫情下升温了

疫情下,各处地方都实行封路。朋友一家五口,丈夫复工,她、孩子和公婆一家四口在家,家里的口罩和食物都很缺。二十几天来,每隔3-4天,朋友就上街去补充一下食物,每一次出去,她都很怕,但为人母,为人媳妇,她不得不维持这个生计。

有一次,朋友的婆婆抢着出去买菜,她说她老了,不怕。而朋友却坚决不允许她出去。她对婆婆说,这个病毒是专门找上老人家的,她年轻,身体抵抗力好。

不能随便上街的日子里,朋友和婆婆竟然也能和谐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家常,相互取暖。这是平时都不能想象的,因为朋友和她婆婆平时就像冰与火,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孩子教育琐事,一言不合常常开吵。我也是听朋友吐槽的常客之一了。

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所以,我才觉得,人有时挺矛盾的,患难可以交付生命,却不能在日常生活里容纳对方一粒沙子。

也许他们知道,吵架归吵架,亲人的认知是不会变的,疫情下,他们都把对方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亲人”这两个字的力量。

虽然,婆媳关系一直是千古难题,但唯一不变的是,不论是妻子还是母亲,两个不同的陌生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成为家人,都是源于对同一个男人的爱。

正是这样,不论是妻子还是母亲,都愿意为了这个家庭真心付出,都想把这个家庭经营好。他们普遍对日常的小矛盾小争吵不以为然,估计是觉得小事不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根基。

但有一句话说,“千里堤坝,毁于蚁穴”,即使是鸡毛蒜皮的事,一旦日积月累,也是会让人失望的,失望到一定程度后,这个家就慢慢走向破裂了。

柴米油盐的日子,虽然平淡,但充满小困难小矛盾。婆婆和媳妇虽说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但是他们爱的却是同一个人。只是有爱,就不难。

愿在婆媳关系里,再大的生活琐碎,都能迎刃而解,及时向对方传达爱,彼此宽容。

疫情下的“真情流露”告诉我们,要及时去表达“爱”

04 、疫情给世人的警钟:及时表达爱

疫情虽说是一块试金石,能试出很多比金子更可贵的品质。

但这次的疫情更像是要给人敲醒警钟,告诉世人,活着的时候,不要太过于理所当然,总觉得“来日”必定“方长”,世界太多的不确定性了,不要等到“意外”的到来才猛然察觉,原来,我还没来得及去表达爱。

人生的路,很长,珍惜,宽容,互爱,才能让感情长久;人生的路,亦很短,未知,意外,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唯有及时去表达爱,活在当下,自然无悔。

疫情终究会过去的,人生也将会迎来风雨过后的晴天。人们会回到柴米油盐的烦恼中去,会有矛盾,会有争吵,但请在那些“面红耳赤的争吵”中回想起这段特殊的时期。看看枕边人,看看白发的母亲,看看那些和我们至亲的人,他们亦是我们所爱之人。

珍惜身边人,学会宽容,在忙碌中花时间去维系感情,去表达爱。

世间艰难困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