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魏秋盈


棉花只是人们的御寒材料之一,我们这里不讨论棉花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只谈谈在棉花之外,古代人还用什么手段帮助取暖,使自己能够安度寒冬。

首先是有一处庇护之所,比如房屋、洞穴或者游牧民族的帐篷。

这些地方可以帮助人们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遮挡寒风和霜雪,再与柴草等取暖材料相结合,能让人体周围保持一定的温度。另外,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知道制作席子铺在地上,让人体与潮冷的地面隔绝开来,有利于保持体温。后来有了床铺和火炕,保温的效果就更好了。

其次,是利用植物纤维或者动物的皮毛保暖。

在这方面,游牧民族的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就是利用羊皮、羊毛等御寒。狩猎民族使用兽皮、兽毛,比如熊皮褥子、狼皮褥子等,也能有不错的取暖效果。当然,这些东西的体感舒适度就比较差一些。

农耕民族一般是利用植物纤维来保暖,汉字中很早就有了“衾”“被”等文字,都是睡觉时保暖的用具,一般使用麻、绵絮、棉花、蚕丝等等材料制成,也可以把鸡毛、鸭毛、兔毛等收集起来,制成保暖的衾被。考古实践中也发现了秦汉时期丝制的衾被。

再比如,清朝时的北京城里有许多的乞丐和流浪汉,居无定所,冬天里缺少御寒的衣物。当时有一些富人做善事,开放一些火房,夜里供给这些人取暖,免得冻死,不收钱或者象征性地收一文钱。

也有一种营利性的取暖场所,名为鸡毛房,就是一间大房子,地面上铺一层鸡毛或者稻草。乞丐们每晚要交三文钱,直接睡在鸡毛上,取暖效果一般,但起码不会冻死。早晨起来走出去,满身满脑的鸡毛,样子十分可怜。

最后,是凭借自身的机能来御寒。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茹毛饮血,生存的环境十分严酷。相应地,人类本身的机能也在适应这些严酷的条件,无法适应的那些人就被无情地淘汰。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古代人的抗寒能力要比现代人强得多。古代一些人赤脚、半裸,也能抵御严寒,靠的就是自身的适应力和忍耐力。


于左


羊毛牛粘,我60多岁了,记得小时候七八岁,冬天在老家睡觉,奶奶说;那张大席也不知道几百年了,是用吗?鸡毛羊毛编制的,上面铺个单子特别暖和,还有我身上小时候穿的那种火龙衣,有100种不同的鸟兽编制的,也是麻线,和羊毛苇英纺城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我进城后,起码有七八家,来借,怕孩子不承人,还有一种猫头翁的鞋,后来就借丢了,据听说现在驻马店一带还有人会做会编。


马金驹


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宋代以前没棉被,并不代表古人冬天就等着受冻,没棉被也可以用其他东西替代来作为御寒物品啦。



古代其实也有被子,只不过那时候还不叫被子,叫“衾”,衾和我们盖的被子样式是差不多的,夹层里面也可以放些保暖的料子。同样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那么没有棉花,被子里面放些什么呢?其实还是有很多选择的,而富贵人家和普通百姓的做法又不一样。有钱人家,家里条件好,可以往被子里面塞些鹅毛、兔毛、羊毛等。这些物质还是很保暖的,我们今天的羽绒服之类的,使用的原材料也是动物的羽毛。



普通百姓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不过穷人也有穷人的办法,没有各种毛,干草、芦苇、柳絮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燥了点,但是保暖效果还是有的,不够暖就加多点。而且天冷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炭火来保暖,虽然古代木柴也比较贵,但是勤快点,上山砍点也不至于没得用吧。



另外,古人经常劳作,身体素质相对也比较好,抵御寒冷的能力肯定也强一些,在御寒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身体弱的估计都被冻死了。


疯狂电磁炉


宋朝以前没棉被。因为虽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边疆,实际上在边疆,棉织物出现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贵族们还把棉花当做观赏花来种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锦衾薄”。

没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盖被子。

“狐裘不暖,锦衾薄”里的“锦衾”就还是“锦缎被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被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还是比较奢侈的。虽然没有棉被,但是羽绒被、蚕丝被这些高档被子还是有的。

但是这些被子造价不菲,普通百姓家,哪怕时候个小富之家,能有个缎面做背面,麻布做里子就很不错了。用鸭胸脯上的绒毛做出的羽绒被其实还是比较奢侈的,不比加拿大鹅来得便宜,这种代价太奢侈了,更别提蚕丝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被子的填充物还是以芦花和杨絮为主。这些东西廉价,但是要注意采集的时间,一个在春天,一个在秋天,错过了杨絮,还有芦花,但是连芦花都错过了,冬天就准备挨冻吧。

但是大冬天的取暖,古人还是比较有经验的,那就是靠“火”取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国家。汉朝的时候,古人就用煤炭烧饭、炼铁、取暖了。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煤炭,没有煤炭还有“卖炭翁”在山里烧木炭运到城里去卖。

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北方的主要燃料就已经被煤炭取代了,根据《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在北宋的时候,煤炭买卖就已经成了官营项目,而且还设立了官仓贮碳,用于调节物价。大中祥符5年(1012年)12月6日,朝廷还要拿出40万秤(大概是1斤重),半价卖给穷人。当时煤炭多少钱呢?20个铜钱1斤。北宋的老百姓相对比较富足,普通人家到了大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盆(富人用碳炉,穷人在家中挖个坑),把火烧得旺旺的。壶里热上小酒,笼屉里蒸上肉菜,手里抱着“汤婆子”(古代版的暖手宝)。这种小日子还颇符合今天求之不来的过年气氛。

但在“安史之乱”时期的唐朝,杜甫流落蜀中的时候,没有火盆,没有肉,更没有热酒,暖身全得靠“娇儿”。

杜甫连屋上的三重茅都被寒风卷了去。更可气的还不止于此,“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床旧被子本来就盖了很多年,“娇儿”(虽然解释说是杜甫的儿子,但是在四川女孩子才叫娇娃),只因为睡姿不好,一脚蹬破了破麻布被里,杨絮一坨坨地散落出来,这日子没法过了。所以冬天的取暖方式还是需要注重,如果被子太久,就不建议做太剧烈运动取暖了。

年轻人火气重,钻进被子就暖和了,可是老年人,烫完脚进了被窝,一会脚又冷了,怎么办?所以年纪大的有钱有成就的老男人就喜欢娶个小老婆给自己暖被窝。唐玄宗之所以找胖胖的杨玉环,事实上就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隆基为了这个暖宝宝,代价的确有点大。


炒米视角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冬天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躺在温暖的棉被里,舒舒服服地睡一个好觉,但是要想在古代拥有一床棉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尽管棉花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作为观赏植物,并没有当作经济作物,一直到唐宋时期,中原逐渐种植棉花,但是这个时候的棉花也是上层社会的人才能穿得起的;元朝时期棉花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真正使得棉花成为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物资,则是在明朝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后。

那么,问题来了,在棉花没有成为人们主要御寒衣物之前,古人是穿什么过冬的呢?

古时候跟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一样,有穷富之分,且贫富差距也很大,因此古人在冬天御寒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古时候的穷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在宋朝以前,人们除了种植粟、麦、稻等必备的粮食作物之外,主要还种植桑、柘、麻、苎麻等。在古代,麻这种作物就是穷人用来制作衣物的主要原材料,麻这种作物极其的粗糙,相应的造价很低,对于的穷人们来说,他们也只能用得起这种粗糙的料子制作。不过办法也是人想出来的,为了让用麻做的被子变得柔软一点,人们想出来不少的办法,比如将麻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之后再将其制作成被子。

但是在更加寒冷的北方地区,仅仅是用粗糙坚硬麻的话依旧不能解决寒冷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在麻里面加入一些柔软的东西,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芦苇花与柳絮等。有时人们还会选择在床下铺上一层稻草,这样能让身体不直接触碰床板,也能很有效的起到御寒的作用,既能取暖又能保暖。

另外,太阳也是能帮助人们御寒的,在白天的时候,人们会在阳光好的日子里将自己的被子拿到太阳底下晒,经太阳晒过的被子在晚上盖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的暖和,甚至还留有一丝太阳的味道。有时人们也会把稻草也拿出去晒,然后到了晚上再重新铺到床上,这样晒过之后的稻草保暖和御寒的效果会更加好。

人们还会利用一些可以燃烧的物品来御寒,火盆就是其中之一,在寒冷冬天的晚上,人们会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一个小火盆,在里面加入足够的燃烧物,比如炭或者木头,当然了,对于不太富裕的人家,一般用的还是比较便宜的木头,火盆里燃烧的旺盛的火焰也就让房间变得更加温暖了。

古时候的富人又是如何御寒的呢?

首先就像之前说的,富裕的人家家里晚上会烧炭来取暖,古代的炭是价值不菲的物资,也有优劣之分,能用得起种类的炭就取决于主家的经济条件了。

至于主要御寒的被子,也自然不会用麻之类粗糙的物品,而是用非常柔软的丝绸之类的物品来做,然后在在里面填上动物的皮毛,或者是利用鸭绒之类柔软暖和的毛,这样制作出来的被子有时候甚至会比棉被更加能抵御寒冷,而且也非常美观。

富贵人家里的小姐会使用暖手炉来御寒,暖手炉分为两层,外面一层是罩子,罩子是镂空的,热气会从中散发出来,里面则是放着炉火的盆子。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冬天用的暖水宝,原理是差不多的。

还有一种足炉,是用来暖脚的,它是用锡或者铜制作的一种瓶子,里面可以注入热水,也是很方便随身携带的,还可以在晚上带上床,放在被子里,这个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热水袋了。

除了在穿着方面御寒,还可以在饮食方面取暖。首先可以用热酒来取暖,人们经常说的是先喝一杯热酒暖暖胃,其次可以吃牛肉或者羊肉之类热量比较高的肉类,在寒冷的冬天吃着热乎乎的肉然后温一壶酒,这样的御寒效果也是极佳的。

总之对于富贵人家来说,冬天抵御寒冷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史论纵横


棉花这种保暖性很好的植物,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虽然在2000年以前传入中国,但是多在边疆种植,大量传入内地是在宋末元初,不过棉花能够在全国推广开则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强人所为,一直在明朝之前,棉花的种植量很少,能享用的人很少,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强制推广,规定有地的农民必须拿出半亩地来种棉花,不种的轻则坐牢、重则流放。


棉花就这样从小众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御寒用品,普通百姓才算真正解决了冬天御寒的问题,我们现在在冬天能穿上棉衣棉袄,晚上睡觉能盖上棉被,真的要感谢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推广,那么在棉花出现之前的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如果说原始社会时期,最经常用的御寒物品则是用动物的皮毛,也就是裘,原始社会对于农作物种植并不擅长,反而是现代觉的是奢侈品的裘是常见之物,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野生动物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动物皮毛做成的衣物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贵,普通百姓根本穿不起,裘也就成了王公贵族的御寒之物。

在《吕氏春秋》里记载了卫灵公天寒凿池的故事,卫灵公在大冬天想要役使百姓挖一个大水池,大臣宛春进谏说这么冷的天让老百姓干活,恐怕老百姓受不了。卫灵公问道:“天气很冷吗?”宛春答道:“大王你穿的是狐皮大衣,坐的是熊毛垫子,屋内是暖烘烘的灶台,所以不觉得冷,而那些户外服役的老百姓穿破了衣服都没补,鞋子磨破了都没换,他们是冷的要死了。”卫灵公就跑到外面转了一圈,感叹到:“真的好冷啊!”下令别折腾百姓了。

这里面可以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御寒方式,穿上等的皮裘,地上还铺着毛皮垫子,屋角落还有火可以取暖。不过这是上层贵族才能享用的御寒衣物,普通百姓则是用丝麻,古代人会种植桑麻等植物,然后取出纤维织成麻布,也就我们俗称的布衣,这些普通百姓衣服和被子的填充物以芦花和杨絮为主,不过这种廉价的东西保暖性不好,比棉花差多了,民间故事《鞭打芦花》就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闵子骞被后母虐待,给他做御寒的冬衣时所用的填充物用的就是芦花,闵子骞穿着这种衣服在寒风中冻得直打颤,他老爹气的用鞭子抽他,衣破芦花飞出,才知道闵子骞被虐待的事。


有钱人则是穿丝绸,外绸里缎,中国的丝绸可谓源远流长,相传三千多年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取丝,有钱人所穿的衣服和所盖的被子,填充物则多为蚕丝絮和鸡鸭禽类的绒毛,这种东西保暖性要好很多,只是造价不菲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依然是奢侈物。

还有就是以火取暖了,中国是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国家,北方居民一般设有火炕,也叫火塘,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坑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有火盆等取暖设施,一家人围着火盆,再热上一壶老酒,也是其乐融融。


唐宋时期,一些官员或富裕人家会用铜制的手炉和脚炉,类似现代的暖手宝和暖脚宝,不过其中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手炉可以放在袖子里,脚炉比手炉大,放在脚下暖足。还有一种铜或锡制成的瓶子,里面装满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称为“汤婆子”,宋代诗人黄庭坚作诗曰:“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不过对于富贵人家来说,最好的暖脚婆是小老婆,年轻人火气重,有钱人家就喜欢和小老婆暖被窝。

古代的宫廷设计师,在造房子的时候,会采取各种办法保暖,比如说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火,热力就可以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还有一种是将花椒和泥巴混合涂抹在墙上,因为花椒具有“散寒除湿”的功效,并且气味对人有益,这种椒房殿在西汉时只有皇后才能居住。


总体来讲,寒冷的冬天对于穷人是很难熬的,因为他们在寒冷的天气还要出门干活,而他们所穿的衣物不足以御寒,还有居住的房子也很多是漏风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生火取暖,再喝点廉价的老酒。


历史红尘


“罗衾不耐五更寒”,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感叹。

李煜是皇帝出身,当了俘虏的待遇也不错,盖的是罗衾。

罗,绫罗绸缎的罗。罗不是实物,而是一种织法,罗列的罗,排列的意思。衾,被子。罗裘就是外面罩着丝绸的被子。非常高档了,一般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

“狐裘不暖锦衾薄”,这是唐朝岑参在新疆的天寒地冻中发出的感叹。

穿着狐狸毛皮做的高档皮草,盖着锦衾都不暖和。

那么古代人冬天盖什么?没有棉被啊。

葛,麻,蚕丝,羊毛,这是古人的纺织原料。

达官显贵等富豪人家,穿蚕丝絮填充的“纩”,所盖的被子也是蚕丝絮填充,就像如今的蚕丝被。

普通人家,则是用螺丝用的下脚料做填充,没那么柔软,但也保暖,叫做“缊”。被子也是如此。

至于贫寒一点的,估计只要能保暖,什么都可以用的。稻草、秸秆、麻、羽毛、动物毛等,都可以粉碎,臼碎,作为填充物的。

阿呆曾听闻这样一件事情。叫冲壳子。

第二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大约1964年冬天,一个普查队进入陕西四川交界的大巴山深处,在一个村子里搞普查。发现这些人冬天睡觉叫冲壳子。就是钻进玉米壳堆里去睡觉。过着如此贫寒的,如同野人一样的生活。

由此可以想象,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只要能御寒,什么方法都可以用的。


阿呆梦话


对于现代人而言,冬天的被窝就像天堂一样温暖舒服。早上起床离开被窝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是在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被的,古人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古代社会一般分为两类人,一类是达官贵族或者富裕人家,另一种便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所采用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富人和达官贵人,他们可以在屋子里烧一个火炉,从白天到晚上,这样房间的温度也就不会太低。为了保暖,一些猎户打猎的时候,会把动物身上的皮毛扒下来,做成衣服,披风等等,穿在身上,或者是睡觉的时候盖在身上,也都是非常暖和的。像鸭绒被子、羊皮被子都有不错的保暖效果,因此他们的冬天还是过的挺舒服的。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不可能像富人那样烧个火炉,也没有钱去买那些昂贵的皮毛披风、被子。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为了保暖,他们会用柴火烧过之后的炭火再次放在炭火盆中烧,达到取暖的效果。他们会用一些葛或者是麻之类的纤维东西做被子,里面在填充点柳絮充当棉花。虽然效果不及富家人的被子,但是抵御寒冷还是可以的,除了被子,他们还会在床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来充当“被褥”,增加保暖性。

古人在夜间睡觉的时候,都会在床边拉一个挡帘,上面也有床顶,这样睡眠空间也会缩小,也能很好的抵御冷空气,增强保暖的效果了。

虽然古时候没有棉花,生活条件也很差,但是古代劳动人民还是非常有智慧的。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一到冬天,天气冷得不行,大家就会穿上棉服,裹上棉被,御寒取暖。然而,在宋朝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棉被为何物,根本体会不到这种被温暖包围的满足感。有人就好奇了,当时的古人冬天都是怎么睡觉的?

冬日里天寒地冻的,古人们睡觉自然也是要裹被子的。不过,那时富人家和穷人家的被子大有不同。

富人盖的被套,用的面料是绫罗绸缎,被子里面放的填充物,也都是保暖又轻盈的动物毛,比如兔毛,羊毛,鸡鸭鹅毛等,这就好比是现在的羽绒被啊!要是天气太冷,他们还会烧炭火取暖,根本不用担心受冻。

相比之下,穷人家就窘迫许多了。

他们的床上,铺的是干燥的稻草,盖的被子里填充柳絮,旧衣服,芦苇等杂物,只能勉强御寒。要是能遇到哪个乐善好施的大户人家,赠送些不要的旧衣物,旧被子什么的,就再好不过了。当然了,在古代,人们还没有保护的动物的意识,很多人会去打猎,把猎物的皮毛做成衣服、被子,也能用来取暖。不过,现在这可是违法行为哦!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床都装有床帘,睡觉的时候把帘子都放下来,风刮不进去,也有抵挡寒意的作用。

不得不说,虽然古代的物资比较匮乏,但群众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呢!


潘彩蛋


棉花大概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原境内,一开始被人们当做观赏性植物,直到有人无意中看出棉花的真正作用,故而得以普及,不过那个时期的棉花,不是家家户户用的起,很多人冬天的冬天的被子,只是用稻草填充罢了。每个人都不同,各人有各的活法,那么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在寒冷的冬季,古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渡过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首先来说一下富人的过冬之法,古代由于地广人稀,有的地方还处于原始森林状态,所以山林之中有许多动物,当时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说,不可以猎杀皮毛动物,因此有不少贵族富户,秋季以狩猎为乐,以兔子为例,古人获取兔子以后,兔肉可以烹饪食用,而它们的皮毛,便可以制作成围脖或衣物。人们常说的貂皮,便是貂身上得来的,除了这些小型动物,还有老虎、狼等大型生物,史书上也曾记载古人们狩猎过。除去皮毛制品 ,富人们的衣物、床上用品,基本上都是绫罗绸缎制成,被子里塞满里鸭毛、鹅毛、羊毛等,等同于现代的羽绒服。鸭毛制成的被子,轻巧又暖和,只需要盖一床,整个晚上都是暖和的。

有了以上的东西,富人们足以安然渡过冬季的晚上,然而白天呢?其实白天就更加简单了,有钱人家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白天取暖大部分时间是靠烧炭,并且对于炭火十分有讲究,就比如说受欢迎的银骨炭,这种炭不容易燃烧,但燃烧以后,无烟,并且许久不熄,炭灰如白霜,在卧室内烧那么一盆银骨炭,整个房间温暖如春,根本就不同担心受冻。追溯起中国人用炭时间,得到春秋时期,那时已经有人烧炭取暖,后来又出现了土炕、火墙等物。在汉朝时,皇宫中便设有一处取暖宫殿,名为椒房殿,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源于建造时候,古人把花椒捣碎成泥,涂在墙壁上,起到保温的作用。椒房殿内铺有地毯,通风口被全部遮住,又设立屏风,冬天在里面一点儿也不会感觉到寒冷。

现代人冬季外出时,都会在身上贴个暖宝宝,或者抱个热水袋,实际上古代也有便捷暖手宝,这便是手炉,精致小巧的炉子里,放上烧红的炭火,炉子外边套上一层布罩,古人的衣服袖子较大,有时可以放在里面,亦或者拿在手上,除了手炉,还有给脚使用的,只不过足炉里不是装炭,而是装热水,与现代暖水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以上的东西,都是富人和贵族专享,寻常人家可没有这种待遇,其实古代普通人最好御寒方式,就是大冬天不出门,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御寒物品,只能缩在家中,有时甚至都不会烧火,冬衣就更加简陋了,麻衣制成的衣物,里面填充的,大多是干燥稻草或柳絮,被子也同样如此,若是能得一床地主家不要的旧被子或旧衣,对于穷苦家庭来说,那是最好不过了。

总的来说,在物理御寒方面,富人与穷人是不能比的,雪花对于富人、诗人人来说,是浪漫的代表,对在穷人眼中,却是无比的难熬,古代每年冻死的人不计其数。当我们去了解古人时,会惊讶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多么的恶劣。在冬季到来时,最让人感觉幸福的一件事,便是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这种方法在古代也是可以实现的,在宋朝时期,古人发明了保温饭菜的方法,用陶瓷制成上薄下厚两个温盘,盘子两边的顶部,分别穿两个小孔,方便注入热水,中间空的地方,可以放入饭菜,这样可以让饭菜的热气缓慢流失。到了元代,甚至出现了热水瓶,只不过不是用现代材料制成,而是时下十分流行的青花瓷,有趣的是,元代的青花瓷热水瓶,与现代热水瓶样式差不多,就连原理都是一样的,可见古人有多么聪明,只可惜当时的科技水平太过于低下,不然后世许多事物,发展都要快上不少。

说到了冬季食物,不少人会想起火锅,大冬天聚在一起吃火锅,的确是一件幸福的事,其实火锅在古代早已问世,古人将其称为暖锅,有关火锅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商周,贵族们每人会有一个青铜小锅,里面隔成几个格子,放着各种不同的蔬菜,此时的火锅,还属于一人份样式的。进入两汉魏晋后,此类饮食方式,已经广为流传,根据一些史料可以知道,那时有不少样式的火锅,锅子的材质也发生变化,从开始的青铜,转向铜锅、铁锅,甚至还有陶瓷制成的,古人吃火锅的方式,与现代人也开始接近了。古人生活条件虽不如现代,但他们制作的工具,却十分有意思,也影响了后人们。当然了,冬天最实用的御寒方式,还是多穿衣服,富人们的棉袄,都是用蚕丝之地的棉絮填充的,与被子一样又轻又暖和。

古语有言人分三六九等,取暖方式自然也有了,总的来说,越有钱、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御寒方式就越多,穷人就比较惨了,若是碰上一场大雪,几乎是灭顶之灾。古时冬天比现代还要冷上一些,杜甫就写诗记载过,说自己半夜离开京城,天寒地冻,他的手指冻僵,衣带冷的都系不上,到了凌晨才走到骊山脚下。杜甫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诗人,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连他自己也抵挡不住,在没有棉被的时代,冻死人是很常见的事情,好在如今科技水平发达,我们离那段苦难的时光,已经越来越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