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

棒奔霸


在过去的农村,每逢过大年都有这样一个古老风俗:大年初一"迎财神爷"和驱赶鬼怪邪气需放挂鞭炮来完成这个过程。

除夕的晚上过了子时,就是晚上12点以后,按时辰就是初一了, 这个时候就开始放鞭炮驱鬼怪迎财神,将旧的一年家里的妖邪鬼怪吓跑,同时把帮助全家发财的财神爷迎到家里,以求来年顺顺利利不受鬼怪的缠绕,生意事业比旧的一年更上一层楼,金银财宝容易挣到手,祈求新的一年脱胎换骨,红红火火开门大吉。到如今这种风俗在我们农村一直还在流行。家家户户买几挂质量比较好的鞭炮,从头至尾没有哑炮的,要么双挂鞭炮一起放,一般不会断了响声。

虽然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与过去相比,也简化了很多,现在基本上就是全家坐在一块,孩子大人欢聚一堂,聊聊过去,谈谈未来,大多也不等到12点以后,饭后放挂鞭炮,走走过程就早些休息,在过去要繁琐多了,先是将老祖宗迎接到家,磕头烧香烧纸,叩拜老天爷來年风调雨顺,粮食作物大丰收,将财神爷迎到家里,烧香磕头求来年钱财进的更多,等把这些过程全部做完,东方已开始发亮。

说起这些过年风俗,都是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同时也激发对未来目标的奋斗信心,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农人心田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

大年初一“开财门”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听村里的老人们说,民间传说“年”是一个怪兽,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就出来祸害老百姓了,后来有人发现这个怪兽很害怕鞭炮声。于是,就为了驱赶“年”,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于是过年放鞭炮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不过关于“开财门”在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有些地方也叫“开门炮”,但是习俗都差不多,是在大年初一凌晨以后,家家户户都会打开自家的大门,然后燃放鞭炮,迎接财神的到来。

在大年初一的凌晨要燃放鞭炮,这个习俗就是为了“接年”,不仅象征着送旧迎新,而且还有接福、迎财的美好寓意。听村里的老人说,以前“开财门”的规矩是比较多的。老话常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而开财门这样的事情也基本是家中男主人来完成,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是洗漱,然后一边口中念着吉祥话,一边慢慢的打开大门。并且把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放在门边上。一般是先放一串小鞭炮,也就是“百子炮”。等到这串小鞭炮放完了,再放双声大爆竹,最后才放大爆竹,也就是放鞭炮也讲究节奏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开财门”的鞭炮是放得越响越好,而且声音要连贯、洪亮,最好是一气呵成,是不能中断的,否则是不吉利的。在燃放鞭炮的时候,估计也有人会遇到哑炮,那如果遇到哑炮了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老辈人的说法是遇到哑炮了,要马上就说“闷声发财”,并且再立即补放一个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捡起来在燃放了,这样也是不吉利的。而且需要注意,大年初一燃放的鞭炮纸屑是不能扫出去的哦,要堆积在一起,第二天再扫出去。

在你的家乡还有这些习俗吗?


农夫也疯狂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砸炮怎么办?


今天二十九了,很快就快到春节了,你家准备买好了鞭炮了吗?在大年初一“开财门”我们要放大大的鞭炮的,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红红火火,日子过得更美满。

在大年初一,我们开财门放鞭炮是在凌晨12点开始放的,有些地方是凌晨三四点,也有天亮才放鞭炮的,各地的风俗都不一样。当然越早放鞭炮就越好了,在我们这有个抢头炮说法。年初一那天其实也有很多讲究的,比如:不能洗头,不能扫地,不能说脏话等等,然而在开财门放鞭炮也同样有讲究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在我们这里农村,放鞭炮时是避忌哑炮,哑炮的意思就是放的点着的鞭炮不响,遇到哑炮就表示不吉利,新的一年运气会不好,我们过年放鞭炮都要讲究放得越响和越长时间的就越好,所以我们家家户户每年都买很大的鞭炮回来开财门的,希望在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假如遇到哑炮我们是这样化解的,嘴里马上说出:大吉利是,大吉利是,大吉利是,连续说三遍。这是老一辈人说的。灵不灵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们按照老人的说法去做。这听起来有人会觉得很荒谬,在我认为,其实也这没什么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是很讲究迷信的东西了,信则无,无信则无。



想要避免放哑炮这种情况,最好在买鞭炮时请注意:选择合法正规的销售网点购买,其实哑炮多数原因是因为鞭炮受潮了,购买时应选购外观整洁,没霉变,没受潮,完整未变形的鞭炮。


三农天地


除夕晚上睡觉之前要放三声关门炮,大年初一早上开财门要鸣放三响炮,中原地区也叫开门炮,有哑火的不计入在内。

一般来说放三响,也可以三的倍数递增(关门炮不多放)。除夕晚上关门炮之后一直到初一早上开门炮之前门不能打开,小孩子不能随便叫名字,不能打喷嚏,如果忍不住的话大人让揉揉鼻子。大门没开之前拜年的人不能随便乱叫,大门打开之后才能互相打招呼。

初一早上的饺子要每人一碗,不在家的人也要盛上。吃饭之前先敬请到家里的祖先,敬过祖先后放一挂长鞭就可以一起吃饺子了。我们这里还要烧一个馒头大家一起吃,据说这是保佑发财的(没有考证过)。

初一这天是干儿子或干闺女去拜望干爹娘的日子,其余的亲戚都不许走动。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初三只能前往去世不满三周年的亲戚家,初四去姐家姨家等等其他亲戚。这些年节奏变快,常常一两天所有的亲戚都走一遍,虽然物资大为丰富,但是感觉年味儿也不像以前那么足了。

好友们以为呢?





云中飞燕阅世间浮华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了,而大年初一就是新的开始,可以说农民都是围绕着开财门,走财运来做着各种事情的。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

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放鞭炮有什么讲究呢,老农觉得主要是要放得顺利,而且要放得早。在农村都讲究谁家的鞭炮放得早,那么谁家就走财运的,这也是为何过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财运被别人抢走了。

而大年初一放鞭炮最忌讳的就是哑炮了,或者就是鞭炮没有放完就停了。只不过放鞭炮不可避免会遇到哑炮,这个时候要怎么处理呢?老农也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可以说放鞭炮最怕的就是哑炮了。

要知道放鞭炮就是意味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都是有美好的寓意的,一旦出现哑炮,心里都是不会高兴的,就会觉得今年的财运是不是像鞭炮一样哑火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捡回来换一头再继续点,而对于有一截没有放完的鞭炮,那也得快速捡回来继续放的,这样才可以延续财运的。

记得小时候鞭炮的质量不过关,每次都会有一次没有点着的鞭炮散落,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让自己去捡起来再放掉,反正小时候也喜欢玩鞭炮,都会抢着去玩的。

不过现在鞭炮的质量已经是越来越好了,不仅是声音越来越响了,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哑炮了,每一个都会燃放掉,可以说再也找不到没有放的鞭炮再玩了。

总之,对于农民来说大年初一放鞭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谁都想新的一年顺利利发大财的,不想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真的遇到哑炮的话,那都会说闷声发财来安慰自己了,然后继续去放鞭炮。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呢,都说说吧。


深山老农民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

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很多人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只要是过年,很多人都会不远千万里的回到自己的老家,陪伴自己的家人过一个团聚年。当然了,在过年的时候也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习俗被人们保留下来了,不管到什么时候,这些老规矩都是人们过年的时候不能丢弃的东西。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用火红的灯笼来装点自己的老家,也都会用对联来使家里变得更加喜庆,守岁这件事也是必然不能忘记的。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大年初一早上就会有很多的习俗,比如不能说骂人、不能扫地、不能出远门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不然家里的老人就一定会批评。在他们的心中老风俗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不然就一定会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情,毕竟传统文化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

“开财门”就是大年初一早上必须要做的,开财门其实就是由家里年纪最大的男性燃香以后,再放“百子炮”,寓意儿孙后代万事顺利、事业有成,接着需要放三个“冲天炮”,寓意家里一年当中无病无灾,事事如意。需要注意的是开财门的时候越早越好,因为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自然财气来的是越快越好,如果开的太晚,财气都被其他人家抢光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大年三十很早就放炮了。


如果在放炮的时候需要哑炮,其实也没关系,在保证自己的身体安全的前提下,清理掉这个炮,重新放一个就好了。当然,最好就是可以一下子放响,放炮就如同点香一样,香燃的越旺则证明心里的愿望实现的可能性越大,事业也能够更加红火,炮响的声音越大,也证明未来一年家里能够更加的兴旺。


老农民说事


要说我们春节里的最深记忆,鞭炮无疑是我们大脑里储存的永恒记忆,有些人非常喜欢这种喜庆响亮的声音,它代表着吉祥,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有些人受不了它的嘈杂,并认为它污染环境,但无论与否,作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只要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得放鞭炮迎接崭新的一年,鞭炮作为春节的重要标志,那如果没放响或中途突然断了成了所谓的“哑炮”怎么办呢?

其实作为一种传承多年的习俗,老百姓们肯定会遇到出现“哑炮”的情况,也会采取一定的应对方法以及解读办法:

第一,肯定是重视鞭炮的质量,关键时候可不能贪小便宜;也会注意鞭炮的保存,尤其是南方,湿度大,很容易受潮。

第二,其实最怕的是放着放着中间突然断了,不响了(这似乎会增加生活的变数与坎坷),如果刚开始没响,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马上重新点上就可以了。

第三,如果刚开始没响,重新点上也没响,也是有办法的,一般大家在准备的时候都会多准备一些的,就另外拿备份就可以了。

第四,如果中间真的突然断了,那该怎么办呢?鞭炮其实代表着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是一种主观行为,一般由三个因素构成,“顺”、“响”、“久”,

“顺”,即放鞭炮过程中要顺利,不要出现“哑炮”;“响”,即鞭炮的响亮程度;“久”,顾名思义,当然是越久越好。

一般人们会从这三方面入手,准备鞭炮时,会买那种大卷的,而不是小卷的,以保证鞭炮的“久”;在放鞭炮之前,会把鞭炮放在烤炉或烘箱边上烤一会(当然是温度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即使中间突然断了,鞭炮在放得久的同时,也会很响亮,以弥补这种失误对人们预期造成的影响(我这卷鞭炮放的真久,真响亮)。


十二月桃花


大年三十,放鞭炮是辞旧岁,大年初一,放鞭炮,则是迎接新年,也就是迎财神,各地风俗不太一样,风俗也不一样,就拿我们老家老说,早晨起来,放放鞭炮,迎接财神爷翻到来。

一般来说,也没啥特别的讲究,但在民间,开门放爆竹,放三个大爆竹,叫“连中三元”;放四个大爆竹叫“福禄寿禧”;放五个大爆竹叫“五福临门”;放六个大爆竹叫“六六大顺”。爆竹炸开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大年初一,还有一点,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扫跑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将鞭炮从屋里放到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大家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

至于遇到哑炮怎么办?一连串的鞭炮,放完了后,不会立即去捡,会等个几分钟,如果是还没有反应,则可以查看捡起来,如果是单独挡的大炮,没有爆,就不会立即用手去捡,会等一会,或者用过棍子去挑,发现确定是哑炮后,才会去捡起来,查看原因。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大年初一要“开财门”,放鞭炮有哪些讲究?碰到了哑炮怎么办?

在我们这边农村,大年三十这天下午,农村的男人们都要去放鞭炮上坟祭祖,女人们则都留在家里包饺子。大年初一还要“开财门”,这些都是一辈一辈留下来的规矩。

一般的情况下,不管谁家放的鞭炮,鞭炮声都是响声震耳,而且越是响亮证明来年的日子就越红火,也没有什么别的讲究。可是偶尔也会出现有的人家放的鞭炮一个不响的情况,就是人们说的“哑炮”。遇到这样的情况,放炮竹的人家通常会很不痛快,因为我们这里人都说鞭炮不响,就是不吉利,越响才越好。




大概在前年的时候,我们村里还真的有一户人家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一家人一起到山上,给祖先们上坟。结果在放炮竹的时候一个都没有响,这在我们当地是很忌讳的,而且他们家的孩子大多数是做买卖的,很忌讳出现哑炮这种情况。一直试着重新点了好几遍,还是这种情况,直到大年初一本来想着开财门的时候,能够响亮的放一些炮竹,没想到买回来的这些鞭炮通通都不响。让这家人觉得很是恼火,这也没有办法,临时换鞭炮,大年初一也没有卖的了。


第二年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们家确实过得不太顺利,孩子们的生意受挫,家里人还有好几个生了重病的,还好最后都破财免灾了,没有什么太大的灾难。有个会看风水的先生经过他们家门口的时候,竟然自言自语的说到,这家人过年的时候鞭炮一个没有响,不知先生是瞎说的还是真的会看。
我感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巧合,我认为出现了“哑炮”,只是因为受潮了或者是买到了劣质鞭炮,否则的话,不可能不响。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赶集的时候提前买了鞭炮,一定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当然也不能放在太靠近明火的地方,那样更危险。而且要到正规的经销商那里去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因为受潮而成为哑炮,闹得大过节的心里不愉快。


一品小十六


在我们这里,旧的风俗习惯早日废除,开财门没有人去讲究,己经成了旧习惯,父母比孩子们起的早,放完鞭炮,收扫垃圾纸和哑炮,装进垃圾桶,讲好卫生,干干净净的会屋吃完饺子,出拜年,谁着急走谁开财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