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被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的人因此悲觀起來,提出“紅燈論”,認為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亮了“紅燈”,投了不信任票;更有人提出“孤島論”,認為疫情給世界製造了麻煩,擔心我國被世界所孤立。其實大可不必悲觀,因為事實並非如此。

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是“拖後腿”,而是“立標杆”。疫情爆發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衛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將應對當前疫情作為中國政府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中國政府採取了迅速、有力、科學的舉措,武漢等多個城市關閉離城通道,31個省市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爭分奪秒,從城市社區到鄉村大喇叭,中國全民動員防疫……對此,國際社會給予充分肯定,譚德塞總幹事對中國政府應對疫情的非凡舉措表示讚賞,表示中國政府採取的很多防控措施遠遠超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要求,“在許多方面,中國實際上正在為疫情應對設定一個新的標準”。

在對抗疫情上中國不是“孤島”,而是“前沿”。疫情爆發對全球人民的生命和衛生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全球命運與共,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目前疫情主要發生在中國,中國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工作本身就是為世界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始終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及時發佈信息,採取果斷有力措施控制疫情傳播,快速識別病毒並分享基因序列,體現的不僅是對本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負責,更是對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反覆表達了對中國行動的讚賞,認為如果不是中國政府的努力,以及在保護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方面取得的進展,我們現在會在中國之外看到更多病例——可能還有死亡。“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以外的任何死亡病例,我們都必須對此表示感謝。”海外社交媒體上,很多國外網友感謝中國政府作出的努力,認為中國承擔起了責任,不僅是在為了自己的人民抵禦病毒,而且還在前線為全世界人民戰鬥。

宣佈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是“紅燈”,而是“警示燈”。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要從全球衛生安全出發,對全世界的防疫情況提供指導、作出警示。有人形象地描述說,在這個全球聯繫緊密的時代,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有鑑於此,根據《國際衛生條例》,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已經5次發佈有關疫情為突發事件。這次譚德塞總幹事也明確表示,作出上述宣佈不是因為中國,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的疾病防控能力充滿信心,這是警示其他國家特別是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始終強調的是團結合作,而不是封鎖制裁。網絡上流傳的中國被列為“疫區國”、貨物將作為疫區國產品等言論,純粹是杯弓蛇影的臆測。事實上,2009年4月,墨西哥、美國等國爆發的H1N1流感被宣佈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球各國依然同這些國家保持正常的經貿文化往來;2016年2月,巴西寨卡病毒疫情被宣佈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並沒有影響8月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里約熱內盧的正常舉辦。這次宣佈時,世界衛生組織將不建議限制貿易和流動作為第一條建議,告誡各國不要採取羞辱性和歧視性的措施。可以想見,不排除有一些國家近期對中國出現的疫情采取過激反應,但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扭轉疫情形勢,這些情況一定會出現改觀。

當然,說法千萬條,自信第一條。無論形勢多麼嚴峻,無論外界如何議論,最關鍵的始終是我們自己的信念信心、自己的努力奮鬥。我們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有新中國成立70多年積累的強盛國力,一定會取得最後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