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打造能賺錢的公眾號01

內容導讀

講公眾號的內容非常氾濫,而系統為大家進行詳細講解的相對少見。大部分人都擅長講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但對於個人運營公眾號及自媒體而言,更需要可複製性強,具有實操指導意義的乾貨。因此本文免費為大家分享個人公眾號賺錢的系統理論,其中包括,期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就像老話說的:

閱後點個贊,脫單有期盼。隨手留評論,收穫有緣人


入坑準備:人,時間,精力

最基礎的部分我們忽略不表,有感興趣“什麼是自媒體”或“都有什麼自媒體平臺”之類概念性問題的,我相信很多人已經回答的很全面完整了。按照實用主義者,少講空話多聊方法的偏好,我們不講概念,先講條件。


零基礎打造能賺錢的公眾號01 | 準備和預期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過,現在從事自媒體的難度越來越大,但工具也越來越豐富。因此充分發揮優勢,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將成為一種必然狀態。

但這還遠遠不夠,較高質量的方法論也是降低失敗率的重要保證。很多自媒體從業者能寫得好文章,做出漂亮的版面樣式,或振臂一呼增粉千萬,但同時具備這些能力的人相對較少。而如果個人想靠自媒體賺錢,必然需要對這些方法都要熟悉。不必達到登峰造極,爐火純青,起碼諳熟於胸,不至於盲目瞎幹。


個人自媒體,其實是邊緣職業

在我的總結裡,現在個人自媒體的角色更像是以下三類角色和職能的一個綜合。


零基礎打造能賺錢的公眾號01 | 準備和預期


實際上,很多人都會說“持續提供優質內容”是自媒體的生存基礎。而你可以想象你是一個有三重身份的人,你的媒體屬性決定了優質內容是否能生產,是否能合適展現,你的產品屬性決定了你能否用合適的形式表達,是否能讓用戶更容易接受你所表達的內容,而你的運營屬性決定了你能否把想要推廣的內容傳遞的更遠,讓更多人為此買賬。


當然,如果你是一名有運營基礎的互聯網人,你可能更傾向於把自媒體的工作內容分解為內容運營、用戶運營和活動運營三部分。


零基礎打造能賺錢的公眾號01 | 準備和預期


如果你是程序員,你可以按照MVVM框架理解為做好視圖展現(圖文或視頻),搭建合理數據模型(素材,知識或工具),通過你對業務的理解,實現從視圖到模型的抽象化映射(理論方法,編排規則,實現方式),構造出滿足產品說明需求的所有內容。


你必須要懂的技能

從大部分人的直觀角度來說,做好自媒體(尤其是圖文內容類的),需要非常好的文案能力。但其實,活動或事件的策劃能力,排版及圖片的設計能力,紀實類事件的拍攝能力,獲取素材並有效整理的編輯能力,都是你需要掌握的。


同時,因為你需要自己完成賬號的全部運營工作,因此你需要了解在線推廣,和媒體媒介的公關,能擔得起客服職責,能成為既能管得住群員又會哄人得開心的群主,同時還要拓寬商務資源,為自己的業務儘可能鋪設營銷渠道...


零基礎打造能賺錢的公眾號01 | 準備和預期


好消息是,你不必全懂。如果以上技能你都多少了解一些,你在北京也起碼能有15K以上的工資了(也可能因為你全都會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工資了,早自己創業了)。對於初級階段來說,一精多專,做好內容後,在實踐中逐步掌握運營能力就好。


如何讓你的自媒體更有價值

2019年是視頻自媒體或vlog紅火的元年。但既然也是自媒體,那麼萬變不離其宗,發展的規律跟圖文類自媒體也是較為類似。但個人做自媒體和在公司做運營最不同的地方在於,運營公司賬號對個人而言是一個成長過程,由負責一小部分職能,慢慢成長為負責更多業務部分的領導。但對個人自媒體,是一個盈利模式擴張的過程,你從一開始就需要了解所有業務,你的盈利直接反饋對你的綜合能力,所以需要你從一開始就必須通盤考慮


首先,你需要具有能直觀感受到的稀缺價值。你的自媒體賬號是為用戶提供了情感宣洩,獨到見解,還是感情寄託,知識乾貨?你所提供的內容是否能讓用戶第一時間就認為,是能產生主觀認同感,且默認為有價值的。當然,稀缺並不是指獨一無二,而是指你有很多同行,你起碼做的不比他們差。


然後,在傳播和推廣的過程中,你是否具有控制投產比,挖掘內在傳播價值的能力。你自己製作的內容,自己一定是最瞭解賣點和吸引點在哪的。但很多人心裡明白,但難以有效擴散信息。而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無數次的試錯,如果能控制好投產比,通過挖掘內在價值的影響力,達到有效營銷,那麼才能算真正的成功運營。


零基礎打造能賺錢的公眾號01 | 準備和預期


最後,無論上文講的方式,方法還是策略,理論,都只是一概而論,並非絕對。比如你可能在起標題這一點上就特別有天賦,哪怕文案非常爛,但一定時間之內你也能通過不斷製造有爆點的標題,獲取不錯的流量收益。因此,做自媒體不一定必須要固定的章法及路線,攻略的價值在於給你找到路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你路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