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還有大好青春,為什麼不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統一中國?

用戶4224925177


曹操死的時候,孫權38歲。劉備死的時候,孫權41歲。孫權一生活了70歲,三四十歲的年紀,對於他來說,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當時三國鼎立,孫權把曹操和劉備都熬死了,正該他大展宏圖的時候。可是,為什麼孫權卻始終按兵不動,又那樣碌碌無為地生活了30年,最終壽終正寢呢?

(孫權劇照)

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在江南建立過的政權中,究竟有沒有發展壯大,變成全國性政權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一度爭霸天下,問鼎中原,但是並沒有成功。

東晉政權,數次試圖北伐,還是沒有成功。

後來劉裕取代東晉,雄心勃勃北伐,依然沒有成功。此後經歷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沒有一個能夠實現統一北方的。最終,結束南北朝亂世局面的,是楊堅建立的北方政權。

五代時期,江南也出現過多個國家,南唐強盛一時,但是,也沒有成功,最後被北方政權的北宋被滅掉。

南宋政權,也有多次北伐的經歷,發動了數次統一戰爭。可是最終,卻被從北方打下來的蒙元實現了統一。

再後來,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一度氣勢如虹,但是最終依然落得一個失敗的結局。

實際上,從南方政權出發,建成全國性政權的,朱元璋似乎算唯一的一個。

但是朱元璋只能算是農民起義軍,當時元朝衰敗,各路諸侯崛起,朱元璋最終打敗眾多諸侯,實現建國。他其實並不完全算南方政權,他是融合了包括韓林兒在內的北方農民起義軍的一個複合政權。當時的北方,除了衰敗的元朝外,也沒有其它更厲害的政權。包括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軍事實力,都主要在南方。因此,朱元璋也只能在南方打仗。如果北方有更厲害的力量,朱元璋也就在北方打仗了。總之,朱元璋不能算是從南方出發實現全國統一的的例證。

(曹操劇照)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實際上,中國古代兩千年,在江南建立的政權,最終實現了全國統一的,幾乎是沒有的。孫權作為一個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就算曹操和劉備都死了,他要想由此發展成全國政權,也是很困難的。

那麼,為什麼江南的政權很難發展成全國政權呢?主要還是地域的原因。江南地勢比較平坦,沒有蜀地那樣的山川之險。身後又是大海,沒有中原那樣的騰挪空間。江南唯一可以依憑的,就是有長江天險,有充足的糧草。但是,沒人理它也就罷了,它可以勉強立足。若是北方政權真正和江南政權較勁,江南政權顯然是無法立足的。

如果說東吳政權有可能發展壯大的話,就是在孫策時期。因為那時候北方有多股勢力,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等,大家打成一團,力量分散。南方的劉表、劉璋、張魯等政權,力量也不強大,比較分散。

如果在這時候放手一搏,或許是有機會的。

(劉備劇照)

不過,對於孫策的東吳來說,也不能說這時候就有機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孫策其實遇到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就是東吳內部不穩。畢竟孫策是外來戶,他打下東吳,實際上損傷了東吳內部世家大族的利益,內部的反抗很激烈。如果孫策在這時候猛烈地發動征伐戰爭,也許他能夠獲得更多的地盤,但是內部可能就鬧起來了。實際上,最終孫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刺殺而死。

孫策在臨死前,是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他選擇孫權為接班人,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補救。他對孫權說,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這意思就是要孫權無論如何,先要想辦法把江山守住。

孫權自然也明白孫策的意思,所以他上臺後,並不急於四處征伐,而是努力搞好內部關係,最終使得東吳內部團結一致,四方太平。

不過,這樣一來,孫權也就失去擴大疆域最好的時機。在這個時間段裡,曹操實現了北方的統一,而且還率領大軍南下。雖然後來經過赤壁大戰,曹操敗北。但是曹操也只是軍事上的一次失利,赤壁大戰並沒有改變北方的形勢,內部依然是相當穩定的。而一場赤壁大戰,讓劉備獲得了最大的紅利,奪益州,取漢中,在西邊成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

也就是說,當三國形成的時候,孫權就和歷史上的那些江南政權一樣,徹底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了。而無論是曹操去世,還是劉備去世,都沒有改變這樣一種態勢。因此,孫權是不可能征伐做大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12月的時候去南京鐘山玩耍,從明孝陵往南看到一個叫東吳大帝的紀念館,我媳婦當時就愣了,問我這也太誇張了吧!哪有叫大帝的皇帝!

其實我是能夠理解他的,孫權的這個“大”的諡號,猶如神來之筆,可以與秦始皇的“始”,劉邦的“高”等字相提並論,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孫權的諡號,也是歷史上唯一諡號為“大”的皇帝。

孫權何德何能,竟然讓曹操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諡號中的“大”,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大小的大,就像諡號中的“高”,也不是高低的高,按照蘇洵後來的解釋,人們給孫權上這個諡號,是因為孫權能夠遵循上天的準則,效仿堯的做法,是極高的評價。

我們知道,諡號通常都是皇帝去世後,群臣上諡的,從漢朝到三國,還算客觀公正,可見大家對孫權的功績還是比較滿意的。

除了群臣諡號的評價外,我們看到《三國志》中記載,曹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是一個比較喜歡點評當世人物的一個人,不管是呂布、袁紹、袁術、公孫瓚,他都認為是垃圾,在他的世界觀裡面,只承認兩個人比較厲害,一個是劉備,一個孫權。

孫策死的時候,雖然給孫權留下了江東故地,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一個爛攤子,當時廬江太守李術對於年紀輕輕的孫權並不服氣,於是串通廬陵太守通敵,企圖奪取孫權手中的權力,不僅如此,豫章、會稽等地也有人趁機謀反叛亂。

這對年紀輕輕的孫權來說是一次很大的考驗,但是孫權面對這嚴峻的形式也並沒有手足無措,他任用自己手下信得過的將領,率領軍隊,先是消滅了李術叛亂的隊伍,收編戰俘三萬餘人,緊接著又掃平各處的叛亂,孫權憑藉著自己的才能與謀略迅速穩定了局面,緊接著孫權受東漢朝廷的冊封,駐守吳郡一帶,掌管江東事務,最終收復了江東地區。

在孫權的一生當中,遭遇關鍵性的戰役有兩次,一次是與劉備聯合抗拒曹操的赤壁之戰,另一次是與劉備的夷陵之戰,尤其是赤壁之戰,更是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面。

當時,曹操帶兵南下,劉備都不敵曹操大軍,落荒而逃,孫權接到曹操書信,看見曹操要取東吳的狂妄之言也很是氣憤。但曹操勢大,兩軍交戰,孫權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東吳內部就分裂出了主戰、主和兩派。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張昭不僅是東吳的老臣了,而且還是孫權的老師,這也使得孫權左右為難,但在周瑜的勸說之下,孫權還是決定與曹操一決雌雄。

在赤壁之戰中,主將周瑜打黃蓋這一計採取火攻使得曹軍大敗,損失慘重,不得不帶兵回撤北方。赤壁一戰的勝利,使得孫權名聲和實力大漲,為後來的登基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後,曹操曾再次率領大軍南下,依然被孫權擋住。

也正是在這次戰役中,曹操感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在曹操、劉備死後對北伐心態變化的三個時期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報關羽之仇,舉兵伐吳,孫權讓陸遜前去應對,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次年劉備病逝。

比較巧合的是,曹操也在公元220年去世,曹操與劉備是東漢末期經過群雄爭霸而角逐出來的大咖,如今都已去世,而孫權當時正好四十多歲,大好時光,為何沒有趁機統一中國呢?

其實,在曹操和劉備相繼去世後,孫權的心態應該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公元222年到公元229年孫權受封吳王這個階段

孫權積極與曹魏作戰,在這一時期,年僅四十多歲的孫權,還是有著一定的野心的,在與蜀漢達成諒解後,積極與曹魏進行拉鋸戰,在公元228年的石亭之戰中,東吳更是戰俘魏軍一萬餘人,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為次年孫權稱帝奠定了基礎。

第二個時期,從公元229年到公元241年從孫權稱帝到太子孫登去世這個階段

在孫權登基之後,心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孫權應該是好大喜功,有點膨脹的,甚至還與割據遼東的公孫淵一塊夾擊曹魏政權,但是最後沒有成功,此後,孫權也發動幾次對魏國的進攻,但是都無功而返,可以說這個階段,孫權也是有一同天下的野心的。

第三個時期,是從公元241年從太子孫登去世,到他自己去世的晚期執政階段

由於之前,三國格局已經形成,誰也無法徹底打敗誰,孫權也淡化了對曹魏的進攻,在這段時間,孫權卻在選擇太子的問題上猶豫不決,他的長子孫登雖然待人寬和、在政事方面也很有才能,但可惜英年早逝,於是孫權就將自己十分寵愛的第三子孫和立為太子。

然而孫權的第四子魯王孫霸對於太子之位也是虎視眈眈,朝中大臣也是分成了兩派,一派追隨太子孫和,一派追隨魯王。

在赤烏十三年的時候,孫權突然廢了孫和的太子之位,又將魯王孫霸賜死,並改立孫亮為太子。都說虎毒不食子,孫權這一波操作可真是拿自己的親生兒子做籌碼,給孫亮鋪路啊!帝王心術,深不可測啊!

當然,除了對皇位繼承人的選拔之外,孫權也積極加強對東南地區的開發。

在立孫亮為太子後的第二年,孫權在祭祀之後得了風疾,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因病駕崩,享年七十一歲。這在三國的歷史中也算是一位很長壽的皇帝了。

史論縱橫說:

也就是說,在曹操和劉備相繼過世之後,孫權也曾一度想要擊敗曹魏政權,奈何實力有限,隨著三國鼎立局勢的確立,以及自己登上皇位,對曹魏政權的攻勢也就放緩了,到太子孫登去世後,孫權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對內統治上,更無力北上。

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年少意氣風發,也難逃老來糊塗的悲涼!


史論縱橫


吳大帝孫權作為一代雄主,在三國領袖中是最長壽的。曹操死於公元220年,劉備死於公元223年,曹丕死於公元226年,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曹睿死於公元239年,而孫權一直到公元252年才去世。

孫權熬死了曹操祖孫三代,也熬死了劉備諸葛亮,卻沒有能一統天下,的確讓人感到有些奇怪。畢竟在人們心目中,孫權是可以與曹操劉備相提並論的英雄人物,曹操也非常欣賞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證明在曹操心目中,孫權的政治軍事才能應該強於曹操的兒子曹丕等人。


孫權沒有能一統天下的最重要原因在於戰略決策的重大失誤。

眾所周知,三國中曹魏佔據三分之二的天下,實力明顯強於蜀漢與孫吳,孫權的正確戰略應該是堅決聯合蜀漢打擊曹魏。

在劉備漢中大戰斬殺夏侯淵擊敗曹操,關羽北伐水淹七軍活捉于禁斬殺龐德的大好形勢下。孫權卻缺乏戰略眼光做出了親者痛仇者快的重大失誤。

孫權在一舉打垮曹魏的最關鍵時刻,利令智昏,做出了背叛孫劉聯盟,派呂蒙陸遜等偷襲荊州殺害關羽的致命失誤,這致命失誤等於是幫助了三國中最強的曹魏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而孫劉聯盟夷陵大戰進一步自相殘殺,實力受到極大地削弱,曹魏對蜀漢孫吳的實力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與加強。

如果孫權不破壞偷襲荊州殺害關羽,孫劉聯盟北伐曹魏的成功可能性很大。劉備從漢中,關羽從荊州,孫權從江淮三路北伐,給曹魏巨大打擊甚至消滅曹魏都有可能。

只要孫劉聯盟齊心協力北伐曹魏,打垮甚至消滅曹魏,孫權一統天下的機會就非常大了。

如果爭奪天下的只剩下孫劉兩家,在劉備諸葛亮死後,號稱扶不起的阿斗的蜀漢皇帝劉禪完全不是一代雄主孫權的對手,孫權消滅蜀漢一統天下水到渠成。

孫權破壞孫劉聯盟的結果就是為了避免被劉曹兩面夾擊而自毀形象,不惜向曹操曹丕甚至曹睿俯首稱臣,一直到石亭大戰陸遜大勝曹魏名將曹休,斬殺魏軍一萬多人,孫權才擺脫曹魏正式稱帝。

正因為孫權奪取荊州殺害關羽急功近利的一念之差,使孫權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可能。

以後的十幾年,儘管孫權與陸遜這對明君名將仍然在為一統天下而努力,卻事倍功半杯水車薪,自始至終無法給強大的曹魏致命打擊,不得不接受三國鼎立的命運。


厚德載物49847


三國時期,從排名看魏蜀吳,也就說三國之中,吳國最弱,二,從武將武值看,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上將,都是百萬之中取上將首級的超一流的戰將,並且二三流的戰將也多。而孫權,武值較突出的少,除甘寧,淩統外,其他只能祘二三流。

三,超一流的謀士,曹操有郭嘉等人,劉備有諸葛亮等人,孫權謀士魯肅也只能祘二三流,數量也少。

四,曹操佔據北方,民族彪捍,善於行軍打戰,善於爭鬥你弱我強。劉備川人耐力強,守據四川天險,便於修身養性,培養軍人戰鬥力,而孫權部下都是南方人,不喜歡個人爭鬥。

五,曹操,劉備多是陸戰部隊,而孫權多是水軍,水上作戰強,由於水有侷限性,離開水作戰時,戰鬥力較差,而曹操,劉備二人佔據的地盤多是陸地。

可見,儘管曹操,劉備己死,孫權正當身強力壯,他不敢,也不據備發動兵將,爭奪全國政權,統一中國。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和內部傾扎,自身都難保,那有條件外攻。


徐老大


曹操死於公元220,公元223劉備也死了。這時孫權可以西征蜀漢或者北伐魏國。但孫權卻沒有這個做,不是孫權不想做而是不能這樣做。

曹操的死對魏國影響並不是非常大,曹丕接過王位後得到中原士族的支持進位為帝。北方也並沒有大的運亂。而蜀漢公元223年劉備死了,南中諸郡皆反。這也許是東吳西征蜀漢最好的時機,但此時魏國正要打的。東吳忙著抵禦曹魏,那有功夫西征蜀漢。



東吳為啥不西征蜀漢,北伐曹魏原因:

東吳跟蜀漢、曹魏都鬧翻了

公元219年東吳偷襲荊州,公元221年劉備伐吳。孫權馬上向曹魏稱臣。公元222年九月曹魏伐吳,孫權馬上向劉備求和。東吳不怕曹魏來攻,也不怕蜀漢來攻。怕的是曹魏和蜀漢一起來打他。

據三國志注江表傳: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陸遜選眾以待之。聞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內嫌其有挾,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發,便當與西俱至,二處受敵,於孤為劇,故自抑按,就其封王。

公元222年九月曹魏伐吳,十月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劉備當時給陸遜寫信:賊人(魏軍)已到江陵,朕也要再次東行。將軍你看行不?

蜀漢來伐,東吳稱臣於曹魏。曹魏來伐,求和於蜀漢。跟蜀漢曹魏都打過後。跟蜀漢:已深引咎,求復舊好。跟曹魏:求自改厲,然猶與魏文帝相往來。蜀漢曹魏來打東吳,擊退後卻說都是我東吳的錯。



蜀漢東吳重新聯盟,兩家一起打曹魏:

公元223年阿斗繼位,諸葛亮派鄧芝使吳。鄧芝先說了蜀漢東吳聯盟的好處: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鄧芝最後講: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孫權沉默了很久,你講的對呀。這個理由說服了孫權。孫權想跟蜀漢恢復聯盟,也知道只有跟蜀漢聯盟才能抗日曹魏。

蜀漢跟東吳紙面上瓜分曹魏,並約定: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孫權還問鄧芝如果滅魏後,我們兩家分治天下多好。鄧芝講天無二日,到那時戰爭才開始。孫權大笑,你說的真直。

蜀漢東吳重新聯盟後,孫權就開始準備北伐了。



公元227年—248年東吳一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規模有大有小。孫權親自參與的就有五次。東吳的北伐並沒有達成目標,多是無功而返。

其原因:1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告知蜀漢希望並尊二帝。蜀漢上下認為斷交。諸葛亮講: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就是說東吳跟蜀漢聯盟是為了更好的鼎立,並不會跟蜀漢一起全力北伐。因為孫權實力不夠,才依靠長江自保。孫權無法越過長江北上,就像曹魏無法渡過漢水進攻我們一樣,並非實力有餘,而是不願意承擔沉重的代價。(曹魏要伐蜀時,群臣都反對。理由是道路艱難代價太大。不如保境安民)

2長江既擋住了魏國也擋住了東吳。魏國不能滅吳就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水師。東吳不能越過長江也是太依賴水師,沒有強大的騎兵。就如德國在保持一支強大陸軍的同時,再想打造一支不弱於英國的海軍就非常難。

3孫權根本不信江東士族,只是利用而已。或者說江東士族也不願意去北伐。東吳北伐的將領朱然、全琮、諸葛瑾、諸葛瞻、步騭等無一是江東人。陸遜雖然參與了四五次,但大多是配角。而且只要是有陸遜參與的,孫權必然親統大軍。公元241年諸葛瑾、諸葛恪、全琮、朱然率軍北伐。當時有官員向孫權建議1聯繫蜀漢一起北伐2讓朱然、諸葛瑾部歸陸遜指揮,進攻襄陽。3朱桓率軍圍壽春4陛下您率軍攻淮陽、歷青、徐。這樣魏國四面受敵,就會分別派援軍。只要有一處勝利,魏國軍心必亂。這樣我們就能趁勝進攻中原。孫權不同意。


小鴻哥


孫權軍事能力不強,而且東吳國力也不強。

孫策不是說過孫權的能力重在守護江山,打江山不是他擅長的,那段話是“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事實也差不多。軍事上,孫十萬拿得出手的戰績幾乎全是防守戰,赤壁和夷陵,一場防曹操,一場防劉備,多虧將領周瑜和陸遜。通過這兩場戰鬥看出孫權是真的是舉賢任能。

自己親自指揮的,最著名的要屬合肥之戰了,差點被張遼活捉。

可能有人說孫權軍事上奪了荊州,活捉了關羽,這麼大的戰績,怎麼不說。不是不說,而是這個過程,是對盟友下手,不怎麼光彩,說好的聯手抗衡曹操,背後對著盟友就是一刀。雖然鬥爭中為了利益爾虞我詐很正常,但還是很不光彩。

最後要說的是東吳的國力,比不過北方。要不然也不會聯手蜀漢共同抗擊曹魏。

想先滅蜀漢,也沒那軍事實力。理由魏國都拖了幾十年才滅蜀漢。

歸根結底一句話:有才華,別人也不差啊。想統一,實力不允許啊。活得久,哪成想晚年糊塗啊。


阿浪遊戲解說


從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到252年孫權去世這些年裡,東吳集團再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孫權沒有趁機西取蜀漢北伐魏國這是因為他不思進取,滿足於偏安一隅,但其實仔細地分析一下,其實東吳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公元221年爆發的夷陵之戰嚴重地削弱了東吳的軍事實力。眾所周知,夷陵之戰是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而對東吳發動的一場戰爭。雖然東吳在陸遜的帶領下,歷時一年最終徹底地打敗了劉備,但是這場戰爭對東吳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光是在戰爭中陣亡的高級將領就有甘寧 潘璋 朱然 馬忠等人,據記載這場戰爭讓東吳至少付出了數萬青壯,至少有三年國力恢復不上來,可見東吳在戰後的軍事實力也是受到了嚴重削弱,短期內根本無力去北伐和西進。

其次,東吳在之前的合肥之戰中被曹魏打怕了。公元215年,曹操率大軍攻漢中。孫權趁曹操主力陷在漢中之機,帶領10萬大軍圍攻合肥,引發了著名的逍遙津之戰。孫權圍城十餘日不拔,又聞曹操主力已從漢中回師,便引軍撤走。曹操合肥守將張遼縱兵追擊,在逍遙津大破吳軍,殺得東吳軍隊全線潰敗、望風而退、聞風喪膽 ,就連孫權也險些被活捉。此戰殺得東吳人人驚懼,據說戰後東吳的小孩聽到張遼的名字都不敢啼哭,可見這場戰役對東吳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最後,孫權在夷陵之戰後也重新看清了東吳的實力和蜀漢不相上下,只有兩方聯合才能對抗強大的曹魏,於是在諸葛亮的倡導下兩國又重新結盟。其實孫權在劉備死後也並不是沒有對魏國展開軍事行動,公元229年和232年,孫權曾兩次集結大軍攻打合肥,結果兩次都大敗而回,至此,東吳集團再也無力進行北伐。


漢時明月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說的沒錯,曹操、劉備死後,相對來說,孫權還有青春,從表面上來看,三巨頭已經死了倆,剩下的那個自然可以趁機攫取天下。

但是,在三國裡,用壽命熬死競爭者的是司馬懿,而不是孫權。

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是整個三國曆史的轉折點。

但是很少人聯想到,導致關羽敗走麥城的孫權偷襲荊州事件,也是東吳犯下的最大錯誤。

呂蒙白衣過江,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此役過後,東吳奪回荊州,從表面看,東吳得到了好處,但從大局來看,東吳敗局已定。

三足鼎立之勢,其實三足並不是一樣的粗。

曹魏是當中最粗的那條鼎足,東吳和蜀漢這兩條腿,本來東吳略粗一些,但是劉備奪得西川之後,蜀漢這條腿便要略粗一些了。只是東吳和蜀漢這兩條腿加在一起,也只是比曹魏略粗一些而已。

關羽北上,初戰大捷,曹魏迅速做出反應,派遣張遼等大將火速支援。

另一方面,馬上暗通孫權,以求呼應。

關羽的傲慢已經不止一次破壞了孫劉雙方的關係,加上東吳軍方勢力的一再施壓,孫權作出了襲取荊州的決定。

關羽就此隕落。

劉備盛怒之下,傾兵伐吳,孫權馬上使人言和,並表示願意歸還所奪荊州地盤。

很多人說此時的孫權依然竭力維持孫劉聯盟,其實不正確,孫權如果有意維持聯盟,就不會在背後捅關羽一刀,更不會用搶的方式奪回荊州,這就是赤裸裸的宣戰。

孫權求和恰恰暴露了此時三國中東吳實力的弱小,正是因為自忖不敵劉備,孫權才急不可待的決定要把剛到手的戰利品再吐回去。

大戰並未避免,幸運的是劉備不知兵,大敗於夷陵,恨死白帝城。

此後孫劉再結聯盟。

這時候再看看,孫權到底得到了什麼,荊州嗎?荊州有一部分仍然在曹魏手中,沒有了劉備勢力的存在,荊州徹底變成了孫曹兩家的前線,東吳壓力陡增。

蜀漢呢?丟掉了荊州,又在夷陵大傷元氣,國力也大受損傷,從此失去荊州這個交通便利之地,導致諸葛亮伐魏乏術,曹魏從此扼住蜀漢出口。

問孫權怎麼不取蜀漢伐魏國?

孫權如果伐蜀漢,曹魏一定會趁東吳大軍困於蜀道之時,大軍滅吳,孫權必敗;

孫權如果襲魏,他怎麼敢保證蜀漢不會趁機攻打他,自己偷襲關羽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孫劉聯盟也早不如當年那樣牢固,表面聯盟,背地裡彼此猜忌提防。

再加上孫權實力其實沒那麼強,一個張遼就打的孫權嗷嗷叫。

因此,孫權其實是把自己走進了困境,以至於碌碌無為,還得向曹丕稱臣,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

三足鼎立並不是長久之勢,關鍵在於什麼人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去打破它,很可惜,關羽加孫權,在錯誤的時候以錯誤的方式將它打破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孫權一統天下?快拉倒吧,就吳國馬步軍那掉渣的戰鬥力,能自保就不錯了,還想一統天下,做夢去吧。其實吳軍在孫策時期戰鬥力還是不錯的。那個時候吳國馬步軍由孫策親自統帥,水軍則由大都督周瑜統領。孫策是當時有名的猛將。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有“小霸王”之稱。東吳馬步軍在他的統領下戰鬥力也是很強的。再加上週瑜統領的那支天下無雙的江水軍,當時的東吳確實令包括曹操在內的各路諸侯十分忌憚。但是在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孫權本人不太懂兵略,所以東吳馬步軍和水軍全部交給大都督周瑜統帥。而東吳的對外策略也由直接與各路諸侯爭奪天下變成了以保全江東為根本,然後攻取荊州,再向西奪取益州,之後養精蓄銳,最後進取中原的曲線策略。而保衛江東的根本就是依託長江天險,打造一支無敵的水軍。擁有強大的水軍不但可以自保而且在以後爭奪荊州的時候也可佔據優勢。畢竟荊州劉表也擁有一支實力不比東吳差多少的強大水軍。正是在這個策略的影響下,東吳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水軍之中,打造出了名震天下的東吳水軍,並依靠水軍的強大戰力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曹操。然而在曹操退回北方後,東吳在爭奪荊州的過程中確被馬步軍實力強勁的劉備搶得先機,一舉奪下荊州四郡。而使東馬步軍戰力曝光的正是吳魏爭奪合肥的逍遙津之戰。東吳長期重視水軍而忽略馬步軍的惡果在這一戰中徹底爆發。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居然被張遼的七千魏軍打的潰不成軍。連孫權自己都差點成了張遼的俘虜。此後吳國馬步軍長期被魏蜀兩軍壓制。縱觀吳國打贏的幾次著名戰役,竟沒有一次是在兩軍正面交鋒中取勝的。赤壁之戰,周瑜用黃蓋施詐降計趁夜偷襲火燒赤壁取勝的。荊州之戰,呂蒙靠裝病麻痺關羽後用白衣渡江之計偷襲荊取勝的。夷陵之戰,陸遜依託夷陵山脈據險防守,利用酷暑拖垮蜀軍後火燒連營取勝的。石亭之戰,陸遜用周舫施詐降計設伏兵擊敗曹休取勝的。吳國馬步軍所有的勝利都是在偷襲獲勝的,正面作戰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蜀漢都從無勝績。這樣的軍隊如何統一天下。歷史上統一天下的王朝都擁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想靠一支由文藝青年和知識分子統領,專靠偷襲取生,正面作戰潰不成軍的馬步軍爭奪天下,恐怕孫權自己也不敢想吧。


漢軍少帥


其實和孫權的性格有關——簡單說就是孫權進取心不強

孫策在死前的話準確說明了孫策和孫權二人的不同: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三國志》關於孫策、孫權二人性格的記錄:

孫策:

“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孫權:

“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好俠養士”

可以看出:孫策:愛笑對人,說話幽默,注重形象,為人闊達,容易接納意見,善於用人;

孫權:恢弘開朗,形象仁義,擅長決策,講究義氣。

陳壽對孫策、孫權二人的評價有額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

孫策:

“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

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孫策的進取之心。

孫權:

“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翻版勾踐躍然紙上,並無進取之心。

孫權對時勢判斷的失誤:

1、拒絕周瑜提出的將劉備、關羽、張飛隔離安置的關鍵,讓劉關張三人得以振興。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如果將關羽和張飛調離劉備,劉備即便有荊州,不得不依靠東吳。

2、拒絕魯肅攻打黃祖、劉表而稱帝的榻上計。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應該是在孫權即位的200年左右向孫權提議的。從魯肅的“北方誠多務”來看,應該是在曹操基本一統北方的官渡之戰前:董承密謀刺殺曹操、曹操擊敗劉備的徐州之戰、曹操擊敗袁紹的官渡之戰、關羽斬殺顏良。

魯肅的計策很簡單:趁北方曹操、劉備、袁紹混戰未分勝負之際,儘快攻佔黃祖、劉表的地盤,割據長江以南。

如果孫權當時採納魯肅的計策,根本就不會發生日後的赤壁之戰。因為曹操一統北方時,東吳也一統長江以南了,根本容不下劉備建立自己基地的空間。三國回變成南北朝。

綜述

孫策和孫權,劉備和諸葛亮,都是一樣的搭配:開創能力的國家+守成的謀主。

孫策和劉備一樣,都是善於用人。劉備有關羽、張飛的死忠,孫策有周瑜的至交。劉備投靠劉璋而奪取蜀中,孫策投靠袁術而奪取江東。

孫權崇尚計策,擅長決策,但並無魄力:沒有采納周瑜分治劉關張的建議,導致劉備實力不受損;沒有采納魯肅在北方未統一時一統長江以南建議,給了劉備以荊州奪取蜀中的操作空間。

諸葛亮同樣是計策能力強,但軍事魄力不強:魏延提出效仿韓信出陳倉故事而奪取關中,因為諸葛亮缺乏魄力而破產;在第一次北伐形勢大好時,低估了曹魏援軍速度,沒有采取步步為營奪取隴西,導致街亭之戰的失敗;在臨死時計劃安排存在重大紕漏——沒有告知國君劉禪和蜀漢主持大臣蔣琬等人,導致蜀漢君臣在發生爭議時,不知道誰才是諸葛亮真正遺命之人。

孫策不選擇和自己性格類似且受江東大族張昭支持的三弟孫翊,而是選擇守成的孫權,如同劉備選擇諸葛亮一樣。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