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文|许家公子

《囧妈》的上映可谓是一波三折,从春节档到提档,再到撤档,最后选择在线上平台免费播出,着实让人意想不到。徐峥导演的“囧系列”一直以来都深受观众追捧,无论是《泰囧》还是《港囧》,都融入了强烈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还能产生一些对生活的感悟。

但今年的《囧妈》似乎有点不同。

有人说《囧妈》是披了一层喜剧外衣的亲情片,喜剧色彩不足,煽情元素过多;也有人说《囧妈》反映了传统家庭环境下两代人之间关系的撕裂与和解;还有人说从影片中看到了中产阶级的焦虑,看到了当代女性的缩影……总之,大家对《囧妈》这部影片各持褒贬,意见不一。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今天,小编便从一个小小的”唠叨“作为切入口,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有关母子关系的话题。

1. 把妈妈的“唠叨”当负担,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把妈妈的“唠叨”当负担,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我知道,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

“我也知道妈妈的唠叨是爱我的表现,但有时候真的很烦。”

“我平时工作很忙,回到家后又累,有时候面对妈妈的唠叨真的想发脾气。”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要站在上帝视角在审视我们的行为。”

“我有时候也会告诉自己要理解做父母的心,但很多东西的确不是一句理解就可以调和的。”

……

诸如此类的理由可能还会有很多。我表示同意并完全理解。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但是我们试想:

·我们有没有可能减少自己“反抗”妈妈唠叨的频次?

·我们有没有可能从其他角度去试着理解妈妈的唠叨?

如果我问你妈妈的唠叨意味着什么?

除了“证明她是爱我的”、“她这是为我好”之外,你还有没有其他回答?


我来告诉大家:是有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细数一下妈妈的“唠叨”所蕴含的多重意义。

这样你便有更加充分的理由去说服自己尽可能多的体谅妈妈了。

2. 妈妈的“唠叨”是一道爱的屏障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徐伊万是一个企业家兼产品研发者,他平时一直都很忙,很少顾及自己的生活,更不要提去好好经营与妈妈的关系了。两个人本身就充满了碰撞和不理解,再加上没有时间去相处和沟通,自然遗留下了不少问题。

然而在影片中,阴差阳错下,徐伊万和母亲一起搭乘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绿皮火车,火车上的徐伊万无暇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因为妈妈卢小花的举动险些让他崩溃。

“伊万,吃点小番茄。”

“伊万,吃点自嗨锅。”

“伊万,别玩手机了,快来吃点饼干……”

你吃不吃泡面?

吃不吃饼干?

大白兔奶糖?

……

不禁让人恍惚,仿佛徐伊万一下子又变成了需要妈妈照料的小孩子。

但细细想来,在妈妈们的眼里,我们一直都是小孩子。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在妈妈的唠叨中,它随我们而生,因我们而起,它是妈妈送给我们最长久的“礼物”。

记忆里,妈妈什么事情都要插手,不管你是情愿不情愿,她都要把你保护在她认为安全的范围内。

·在家里,妈妈总会不厌其烦地叫你起床,“都几点了还不起床?”

·外出的时候,妈妈总会嘱咐你多穿一件外套,把你裹得严严实实。

·回家晚了的时候,总会听到妈妈的埋怨声,然后看到她忙着去热还没有动筷的饭菜。

·躲在被窝里看小说的时候,总会听到妈妈在门口的唠叨声:

“你这样眼睛会受不了的,怎么还不睡觉?”

·感冒的时候,妈妈总会逼着我们喝下感冒药,然后每天换着样的做我们喜欢吃的东西。

……


妈妈们都有一个通病:只要是你爱吃的菜,她们就会频繁地去煮;只要是你喜欢的东西,她们就会频繁去做,知道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

所有的一切,潜台词都是:我爱你。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妈妈的唠叨,,就是最好的亲子教育。”

妈妈用她的唠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建立起一道爱的屏障,将所有不好的东西都隔离开来,为的是让我们健康成长。

妈妈的唠叨,为的是我们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能有一些受益终生的好习惯,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能有一份幸福的人生。

妈妈的唠叨,赶走了细菌和病毒,吓跑了饥饿和寒冷,它不允许坏的习惯伤害我们的身体,也不允许丑的价值玷污我们灵魂。

……

所有的唠叨像是对“一切可能伤害到我们的坏东西”的警告:

“走开!不要来伤害我的孩子。”


3. 妈妈的“唠叨”,是维系母子两代情感的纽带

影片中的徐峥,扮演了一个事业有成,却遭遇婚姻变故的中年男人徐伊万,为了挽回自己和妻子的关系,他准备飞往美国。但阴差阳错下,和母亲一起搭乘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在此之前,徐伊万忙于工作,很少有和母亲交流和相处的机会,再加上两人缺少共同语言,使得这次莫斯科之行充斥着争吵和矛盾。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在徐伊万眼里,妈妈卢小花总是很唠叨,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妈妈还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当徐伊万在打电话应付自己的工作时,妈妈卢小花一直不停地在给他投喂小番茄,徐伊万显然是不耐烦的。偷偷把小番茄从火车缝里一个一个扔出去就是他偷偷的反抗。

·在妈妈卢小花眼里,徐伊万总是不理解自己的关心和呵护,感受不到自己唠叨背后的那份情感。她需要的不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徐伊万,她想要一个能有时间陪伴她,并且能够理解她的儿子。

对于徐伊万来说,总会觉得妈妈的唠叨有些烦人,有时候还会为此与卢小花争执几句。但他却没有发现,妈妈的这份唠叨,早已融进了他的生活,融进了他们的母子关系之中。

现在的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妈妈的“唠叨”,是维系母子两代人情感的纽带。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本质上来讲,我们和自己的妈妈是两代人。

我们在不同的年代里长大,童年生活是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也是不一样的,甚至于我们的价值观也有可能会有冲突的地方。我们喜欢听的歌,爱看的剧,想要过的生活,甚至于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帽子,出门的时候如何打扮都是不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与妈妈相处,妈妈又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呢?

孩子长大了,妈妈们也渐渐老去。她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不用再在难过伤心、受到委屈的时候哭着喊着要妈妈了。

这时候,妈妈们能做到的,就是多做几顿孩子喜欢吃的饭菜,有事没事多唠叨两句,这便是她们尽力爱我们的表现。

中国式的妈妈,都会有唠叨这个“毛病”,这已经与她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已经密不可分了。

所以,当妈妈唠叨的时候,多一点耐心比什么都好。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4. 妈妈的“唠叨”,帮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母子的相处模式

武志红曾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是找妈”。

事实如此,但却不全面。从妈妈的角度讲,妈妈还应该具有一种情感模式叫“找孩子”

找来找去,最终还是找平衡。

让母子的相处模式趋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否则,建立在“想当然”下的母子相处模式,终究会暴漏出诸多问题。

--------------------

影片中的徐伊万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要的那个人吗?”

徐伊万和妈妈卢小花的相处中,暴漏出很多家庭中共有的一些问题。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1)一个爱的用力,一个爱的不够

妈妈卢小花几乎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中国式妈妈:

·总是觉得徐伊万没吃饱(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

不管徐伊万是在打电话还是在看手机,妈妈卢小花总是不停地往他嘴里塞东西,核桃、红枣、小番茄,甚至在徐伊万打电话的时候往他嘴里塞了个鸡蛋。

·控制徐伊万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申时要排尿,于是妈妈给徐伊万喝了果汁、薏米水以及各种饮料。

比如徐伊万应该补充营养但又要控制身材,所以妈妈便给徐伊万吃红烧肉并且控制他吃多少。

·……

徐伊万呢,也基本上代表了很多的子女:

经常忙于工作,很少抽出时间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大多数情况下,与父母的交流起于争吵,也止于争吵。

(2)一个爱的“越界”,一个爱的“失职”

·妈妈卢小花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因此儿子徐伊万便成为了她生活的情感寄托。如果说小时候百般呵护那的确无可厚非,但面的已经成年了的徐伊万,仍然选择过度宠爱,甚至介入儿子的婚姻生活,这属于爱的“越界”

·儿子徐伊万过于重视工作而忽略了对生活的经营,这是不可取的行为。他是爱妈妈卢小花的,但却从未真正去了解过妈妈的想法,没有抽出时间去好好陪伴,这是属于爱的“失职”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3)一个想要“控制”,一个想要“逃离”

还是那个问题,卢小花因为自己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从而把儿子当成她生活的寄托,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关键就在于她爱的太用力,或许她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对儿子的一种控制和束缚,这让徐伊万感觉很不舒服。

徐伊万呢,感受到了这种控制和束缚,想要去逃离,但却总是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妈妈卢小花给拽回来。

直到把问题挑破的那一天,妈妈卢小花才意识到这一点。

这场家庭关系的撕裂,正是源于妈妈卢小花的唠叨。

也正是卢小花的唠叨,才让隐藏的问题浮出水面。

当问题浮出水面,我们才能够去面对它并解决它,从而找到母子相处最舒适的状态。

即使是血浓于水的至亲,在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论证谁对谁错(在爱面前,没有是非对错),而是去找平衡,找到最舒适的母子相处模式。这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点。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5. 写在最后

影片最后也朝着我们所希望的发展,徐伊万和妈妈卢小花在经历一场六天六夜的风波闹剧之后,最后以互相的理解和成全收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最后的一个细节感动到:

卢小花完成了自己心中多年的愿望,回到家后,对着镜子,慢慢摘掉自己的假发,开始正视自己的老去,并不禁感慨:

“电影里的伊万是个小男孩,我的伊万却长大了。”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一定少不了妈妈的唠叨。

从前,“妈妈要唠叨”是她在爱我们。

现在,“听妈妈唠叨”也是我们在爱她。

祝福未来,一切安好!

《囧妈》:人近中年依然孩子气,成熟,从理解妈妈的“唠叨”开始


作者|许家公子

自由撰稿人,性痴,爱文字。以设计师、自由撰稿人、媒体工作爱好者自居。

在这里,陪伴大家度过那些不为人知的成长和岁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广大朋友点赞、转发、收藏,到留言区评论提建议,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无厘头跨界】.情感、工作和生活,都在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这里是百万年轻人的成长交流社区平台,欢迎你的入驻,让我们一同经历,一同成长。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