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因為一場疫情

我們迎來了一個特別的“開學季”

也迎來了一門特殊的“課程”


這門課的任課老師有

醫學專家、科學家

還有“大自然”

他們帶領我們探索生命的奧秘

見證科學的發展

教會我們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疫情當下

就是特殊的課堂

微言教育推出

《戰“疫”公開課》欄目

多個主題的公開課內容

陪伴每一個孩子

在戰“疫”中學習與思考


一期一會 一課一識

今天推出

科學認識、同心戰“疫”

第二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南京醫科大學校長

沈洪兵教授將為我們開講↓↓↓

抗擊新冠疫情 共守健康安全

課程簡介:課程從疫情是如何發生的、它的元兇究竟是誰出發,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疫情傳播的過程、病人臨床表現等內容,併為個體做好自身防護提出了建議。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沈洪兵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

聽完沈洪兵院士的講解

你知道要怎麼做好預防措施了嗎?

教育小微也梳理了幾個問題

幫助大家鞏固今天的戰“疫”小知識↓↓↓

課堂小知識

1 、這種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到底從何而來?

答:對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進行分析,發現其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高達85%,推測與SARS冠狀病毒一樣,可能也是來源於自然宿主蝙蝠。但是對病原體的溯源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間宿主還沒有定論。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2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一般經過3~7天、不超過14天的潛伏期,患者會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

重症病例多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當然,也有一些輕症病例,發熱不明顯,偶爾乾咳或者乏力,臨床症狀輕微,無明顯肺炎表現,極易被忽視。特別是無症狀感染者更是給防控工作帶來挑戰。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3 、傳染病流行有哪幾個基本環節?

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傳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只有這三個環節同時存在且相互聯繫才能形成傳染病的流行過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控制傳染病流行的根本措施,也是有效措施。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4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此外也可通過接觸傳播,怎樣做才能有效防止感染?

答:在疾病流行期間,外出時(尤其是前往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時)一定要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打招呼時避免擁抱、握手等肢體接觸,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衣袖遮擋口鼻;經常洗手,保持手部衛生,是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最基本、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最新的研究還表明,部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有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其糞便中也可檢出病毒,即可能存在糞-口傳播途徑,進一步提示加強個人衛生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5 、目前,治療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有哪些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預防?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答:首先,要增強衛生健康意識,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膳食,維持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

其次,要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等可疑症狀,應根據病情,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在其指導下隔離觀察或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此外,正確認識重大疫情發生時出現的各種情緒、生理、思維、行為應激反應,接受可信來源的信息,建立有效的心理防疫。如果出現無法調節的心理創傷,要及時接受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

6、如果我是一名學生,返校後應該怎麼做?

答:同學們如需返校,不能放鬆警惕。我建議:

1. 返校前有過疫情高發地區(如武漢等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建議居家觀察14天期滿再返校。

2. 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返校時,建議同學們全程佩戴口罩,減少接觸公共物品,隨時保持手部衛生。

3. 學生返校後應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每日測量兩次體溫,儘量減少外出,避免與其他人員接觸;在發生近距離接觸環境中,要正確佩戴口罩,儘量縮小活動範圍。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7 、面對師生返校,學校應該如何做好預防工作?

答:1. 學校要做好學生缺勤、早退、請假記錄,設置疫情管理人員及疫情報告系統,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及時識別和發現師生員工中出現的可疑症狀,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2. 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衛生間等公共活動區域,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加強通風,配備必要的洗手液、手消毒劑等衛生用品。

3. 加強進出校園的人員和車輛管理,在學校門口設置臨時觀察點,做好進校人員的體溫和症狀監測工作。

4. 在學校附近設置醫學隔離觀察點,單人單間,用於臨時安置有發熱、咳嗽、流行病學史的可疑人員,注意做好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每個人都是參與者

只要掌握正確的防護知識

切實執行各項聯防聯控措施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

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我們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來  源/微言教育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要怎麼做?沈洪兵院士來支招 | 戰“疫”公開課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