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33名村(居)带头人“疫”线获重用

滁州:33名村(居)带头人“疫”线获重用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这样一群人,用一支最普通的口罩、一副村民最熟悉的面孔、一口村民最熟悉的乡音,默默地坚守自己所负责的村社和村民……他们就是一线村(社区)干部──疫情防控的“守护人”。

日前,滁州市出台了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10条“暖心”举措,择优10名村(居)带头人确定为事业单位“预聘人选”,23名村(居)带头人挂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331名村(居)民被列为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备人选,用鲜明的导向激励村(居)干部担当作为、奋战“疫”线。

定向“预聘”:拿出“事业编制”,让村居干部有奔头

“我将继续扎实履职尽责,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期望和厚爱。”定远县三和集镇练铺村党总支书记徐明在得知自己被确定为县事业单位“预聘人选”时,兴奋之余,郑重地向组织表态。

徐明所在的练铺村属于街道村,地处定远、凤阳两县交界,外出务工人口2000多人,外地流动人口多,流动频繁,疫情防控任务、难度非常大。他克服家庭困难,毅然冲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20多天来,每天深入农户开展防控宣传,值守路口加强车辆管控,扎实做好重点人群排查、疑似人员隔离观察等工作。对辖区内排查出的14名湖北返乡人员,主动结对联系,每天定时入户监测,有效切断隐形传染源,以实际行动为老百姓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截至目前,该村没有发现一例疫情。

日前,经定远县委组织部考察,徐明被确定为县事业单位“预聘人选”,待疫情防控结束后,根据下一步工作表现,适时按程序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面向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且连续任满两届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预聘”方式,定向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滁州市激励关怀疫情防控一线干部的一项创新举措。目前,该市第一批确定了10名“预聘人选”,极大地调动了的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项政策以前从来没有过,对基层干部是极大鼓舞,让我们在防疫战斗中更有劲了”村(社区)干部了解到有机会转成事业编制人员时纷纷表示。

上挂“重用”:挂任“镇街领导”,让村居干部有劲头

2月12日,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期,南谯区龙蟠社管中心银花西村社区公示了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许平拟挂任南谯区龙蟠社管中心党工委委员,这次“火线提拔”是该市“暖心十条”落地的具体体现。

“社区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一个社区就是一个阵地,疫情不除,我们不退!”2020新年伊始,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银西社区党委书记许平和妻子李静双双接到紧急通知,第一时间回到岗位开展防控。带头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处于战斗状态,“宣传、摸排、管控”三管齐下,固守好各个网格……这一对平凡夫妻,携手奋战、竭尽全力固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南谯区委研究让我挂任社管中心党工委委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要更好地站好岗,尽好责,为赢得疫情防控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平激动地说。

像许平一样,因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挂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市一共有23名。

一线“储备”:遴选“后备干部”,让党员群众有盼头

疫情是大考,越是重要关头,越能锤炼干部,也越能考察识别干部。

“杨涛小伙子是个‘好苗子’,疫情防控期间不叫苦、不叫累,我们一直把他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重点培养。”来安县杨郢乡陡山村书记张发田介绍。作为后备干部,杨涛和许多村干部一样,在交通卡口坚守了十几个昼夜,换班之后,他紧接着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队伍中,沿街一家一家敲门、一户一户宣传。前不久,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工作表现良好,他很快就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干好工作、对群众负责、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就是他最初参加基层工作的初心。

一直坚守战“疫”的定远县桑涧镇黎安村村委会委员樊伟说“从大年三十开始,我和我的同事就坚守一线,每一天都站好岗。我们坚信一定能够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刚刚25岁的樊伟,2018年回到家乡后,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成为一名村干部。自疫情发生以来,疫情宣传、卡口检查、消毒清洁等各项工作中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据了解,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表现,滁州市将331名优秀党员干部群众,作为下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备人选跟踪培养。(储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