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上雲選型竅門——簡單、簡單、簡單,部署簡單!交付簡單!運維簡單!上雲就選簡單好用的產品化雲平臺,可以大大減輕上雲門檻和安裝運維壓力……”

帶有李佳琦語氣的推薦語代表著ZStack客戶們最真實的聲音,作為新技術的受益者,很多客戶已經成為ZStack的粉絲,願意為之站臺推廣自身成功上雲經驗,惠及更多的企業。


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這些客戶從地域維度來看,向內縱深至中國三四線乃至五六級城市,向外輻射到澳洲、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從細分行業來說,覆蓋政府、金融、公檢法、能源交通、教育、廣電、電信等多個行業,他們的心聲代表了對ZStack堅持產品化理念的價值肯定。

2015年成立之初,ZStack致力於雲計算產品化的研發和技術突破,而正式做市場銷售也就三年左右的時間。ZStack創始人兼CEO張鑫在採訪中提到,這期間在合作伙伴的大力推動下,ZStack的客戶量保持著平均每年2-3倍的迅猛增速,到2019年,ZStack企業版客戶已經超過了500家,加上社區版用戶,至今已有超過1000家企業上雲選擇了ZStack,同時ZStack每年的銷售業績隨之呈現了倍速級的增長。

接近2019年歲末,我們採訪了智慧交通、工業互聯網、智慧農業、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慧校園等6大產業互聯網領域的客戶(每家客戶在數字化案例樣板間系列報道中進行了詳細解讀),總結出五大上雲體驗。


1、共同的訴求:簡單易用

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用戶到底需要一朵什麼樣的雲?對於一線城市技術能力較強的企業而言,上雲已經不是最首要考慮的問題,更關注的是上雲以後如何基於雲平臺實現業務創新,並對外輸出賦能產業互聯網。比如旭陽集團工業互聯網戰略,基於ZStack支撐了創新業務嘗試,通過上雲實現IT價值化,將IT資產從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但對於位於二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受限於成本、人才、技術門檻以及管理等因素,雲計算的門檻並不低,選擇自己看得懂、用得好的雲產品才是硬道理。在數字化案例樣板間的剖析中,無論是經歷過數據中心“新舊交替”時驚心動魄的福職院,還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希望達到“集約化建設”的恩施廣電,對於大部分傳統企業而言,經歷過多年的煙囪式建設,都需要面對硬件老化等技術難題和人才匱乏等問題。再比如新疆市場,安防安全的需求更加強烈,需要簡單不復雜、不需要具備很強的IT能力就能快速上雲用雲的體驗。即便是“此時此地”與“影子科技”這樣偏向於技術創新型企業,人才更多地聚焦在主營業務之上,在IT基礎設施方面的人才儲備與投入同樣極為有限。簡單易用的雲,由此成為所有客戶上雲的心聲,ZStack就是這朵簡單易用的雲。如銅陵電信所言,最開始使用ZStack雲平臺是自行去官網下載的社區版本,直接按照產品文檔自行搭建了一個測試環境,並在上面安裝了銅陵電信的應用。整個使用過程非常簡單,UI交互邏輯非常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良好的初次體驗促成了銅陵電信購買ZStack的License以體驗更高級的功能。同樣,“此時此地”一直以為上雲的技術門檻很高,沒有十天半個月想要裝起雲平臺是不可能的。直到測試了ZStack雲平臺,問題才迎刃而解,在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下,3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自行完成了部署。


2、體驗式上雲:支持線性擴容

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體量大的用戶一方面自身研發實力強,應用環境也非常苛刻,體量小的用戶雖然單次採購量不大,自身技術儲備不夠,當他們進行各種嘗試時,ZStack的體驗式上雲就給了客戶一個機會。從投資利益比來分析,銅陵電信認為ZStack雲平臺所支持的線性擴容有效地減輕了商務的負擔和風險。尤其對於一些原本需要重資產交付的政務雲來說,可以從小几十萬開始,從微型、中型到大型,實現線性擴容,這種成本優勢不容小覷。早在2016年福職院使用超融合方案,2019年福職院在一次特殊生源的擴招和服務項目中,嘗試運用了公有云的資源為這些生源提供遠程學習平臺的IT支撐,由於系統穩定,學校通過這次線上項目擴招和服務,通過阿里雲瞭解到混合雲架構,從少量IT開始逐步上雲,目前小範圍使用不錯的情況下,正在著手後面二期、三期的規劃、建設和遷移。


3、無縫融合阿里雲:解決複合場景需求

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從過去互聯網或高科技企主動上雲,到現在上雲成為傳統企業普遍性需求時,客戶的應用場景從單一的公有云或者私有云的需求轉變為混合雲的需求;從依賴某一家雲廠商到把數據分散在多雲的需求。

而ZStack聯合創始人&COO 尤永康也在採訪中提到,雲計算市場不再是有你沒我的問題,而是怎麼共同幫助企業更好的上雲問題,提供多種雲能力和多雲管理的能力。

如銅陵電信在為用戶提供“公私專混”的架構服務時,無論X86還是ARM的硬件,又或者是SAN/VPC/扁平化網絡,ZStack雲平臺全兼容,其CMP的競爭力充分體現,大幅度展示出電信行業優勢,目前,銅陵電信已將ZStack私有云平臺列入整體解決方案的重點推薦。影子科技的訴求就是典型的“邊緣場景+混合雲場景需求並存”的場景,由於豬場大多分散在四五線城市偏遠的山區或鄉下,同時在打造“智能商業生態平臺”過程中,需要藉助公有云平臺支撐龐大的信息處理資源需求。ZStack雲平臺可以無縫對接阿里雲公有云平臺,真正做到了混合雲領域的數據面無縫對接和管控面的統一納管。而ZStack Mini,可以部署到邊緣,操作也不復雜,影子科技也在溝通測試中,以解決邊緣私有化部署需求。


4、向下適配國產軟硬件,向上契合業務場景

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根據ZStack合夥人兼銷售副總裁 肖昉以及各區域業務負責人給出的市場反饋:在執行大的國家戰略過程中,基於政策的不斷推動,過去的一年,泛政府行業(比如政務、交通、安防等領域)只要有硬件服務器採購就會涉及雲計算軟件的採購。在中國市場, 2019年ZStack開始應用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中,承載的都是關鍵業務,比如南京地鐵,成都繞城高速。

在底層做得越多,提供給用戶使用的時候就越簡單,ZStack在硬件底層和應用層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年多以前ZStack就適配了基於ARM的國產芯片服務器,今年相繼完成與飛騰、鯤鵬、兆芯、海光等國內知名芯片服務器廠商的兼容性互認證,除上述主流國產芯片以外,ZStack還與銀河麒麟、中標麒麟、深度等國產操作系統全部完成兼容適配。

目前ZStack已經在上述等國產軟硬件領域的夥伴支持下,有了大量的泛政府行業落地實踐,比如某政府客戶基於ZStack在1個月內完成適配並部署交付,客戶使用體驗一致與主流芯片完全一致,感受不到不同硬件平臺之間的體驗差異。
除了擁有良好的底層硬件適配能力之外,應用場景的適配則是關鍵的一環。用戶場景永遠是多樣化的,ZStack強調與合作伙伴的互動和融合,一起滿足用戶的需求。2019年是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力發展的一年,十月份時候ZStack接到突發需求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廣東省107個高速公路管理站雲平臺的工勘和實施,這對雲平臺的快捷部署和穩定要求很高,既要兼容不同硬件,同時要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運行,如果還是按照傳統以服務方式交付的雲平臺實施,一個地點就需要一組人一個月的時間。事實上,ZStack產品化的交付方式,在一個月內順利的完成了這107個點的交付,體現出應用的中國的效率與速度,而且未來遇到管理的問題,自然還有ZStack CMP多雲管理平臺來解決。


5、極低合作門檻:解決技術和人才儲備問題

ZStack客戶談上雲體驗,關注簡單易用、無縫融合阿里雲

在恩施廣電辦公室,放著好幾張簡易行軍床和大量的技術書籍,這是運維小隊鑽研雲計算技術時的實用武器,如今他們的武器裝備升級,就是ZStack雲平臺,除了快速上手、簡單實用,更有很多完備的產品文檔和線上線下技術學堂。

在張鑫看來,當四六級市場的用戶進入雲計算落地應用階段,尤其中西部客戶IT能力和認知還是比較早期的企業來說。ZStack在產品的部署實施、產品的簡單易用、產品的數據遷移、產品與同其他方案的整合等產品化優勢,降低了用戶學習和採納ZStack技術的難度,可以解決不同客戶面臨的不同場景問題,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用戶技術和人才儲備問題。

此外,產品化優勢還為ZStack融入到多雲的生態提供了便利,ZStack不僅可以與雲平臺上的PaaS、SaaS等夥伴密切合作,還可以融入5G邊緣計算、產業化互聯網、國產化生態中。同時,ZStack的合作伙伴也有能力快速複製客戶的成功案例。據肖昉提到,過去一年ZStack簽約客戶95%來自合作伙伴。而好的產品也跨越了國界,2019年ZStack落地澳大利亞最大運營商,全球銷售範圍達10個國家和地區。比如世界上最大的聲學設備設計製造企業,在使用ZStack之前,曾經也是VMWare虛擬化的忠實用戶,使用ZStack以後,感覺ZStack的功能點不僅更好的滿足了本土企業的需求,甚至在某一些技術指標上超過了傳統的VMWare。



總結:2015-2019 ZStack火力全開


2015年-2016年,在雲計算和互聯網圈,因為16篇ZStack技術架構文章,很多人成為張鑫的粉絲。2017年談到ZStack,人們經常會誤以為,這同樣是一個基於OpenStack做漢化的雲計算項目。2018年,人們普遍接受了ZStack作為Open Source大家庭的一員,以“產品化”為特色優勢,提供私有云和與阿里雲無縫融合的混合雲。2019年,隨著用戶數量和銷售業績的連續倍速增長,ZStack不僅因“產品化”優勢而定格,而且憑藉落地實力,讓成百上千的用戶情不自禁成為ZStack的粉絲,這是產品化的私有云和混合雲,簡單而健壯,彈性而智能。

如同尤永康所總結,自主創新是ZStack的基因,30分鐘用戶可以自行完成安裝部署,每兩個月就可以升級到下一個版本已經成為是ZStack的標誌,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是ZStack的能力,讓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雲將是ZStack的使命。

後記:來自5大區域前線的最強聲音


ZStack華東區:

原來使用過OpenStack的客戶越來越多的開始遷移至ZStack雲平臺,合作伙伴開始主動與我們聯繫,東區每年業績都呈現了翻倍增長階段。


ZStack華北區:

ZStack在北區市場從最初見客戶都很困難,到2019年在客戶中擁有品牌影響,每年在以2-3倍的速度飛速發展。


ZStack華南區:

剛開始客戶認為ZStack是一家不知名廠商,5年前華南地區難得找到一家ZStack的客戶,而現在從政府行業,交通行業,教育行業,地產行業等都有ZStack的標杆客戶,現在ZStack已經成為私有云/混合雲的最佳選擇,銷售數字也是逐年翻番。


ZStack華西區:

從0開始到現在團隊初具規模,ZStack從最早的無人所知到目前的業內知名,能沉下心來專心做IaaS的友商越來越少,更凸顯我們的專注,專業,也更能發揮研發優勢。


ZStack華中區:

早期的雲計算是飄在空中的,在近兩年雲計算項目真正落地中,中區不僅樹立了恩施廣電這樣的標杆案例,還在本地培養了很多粉絲。ZStack在中區的影響力在加強,業績翻了3倍以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