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支援湖北日记】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护士 杨莹莹

2月14日 星期五 雨

离家第20天,到武汉第19天,做个小小的总结。

下班我会抽空刷刷新闻,发现有人称我们为超级英雄,是最美的逆行者。其实,哪有什么超级英雄,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一身衣服在履行职责。没有谁不怕死,都是血肉之躯,都是儿女,是父母,但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有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必须对得起这身衣服。

1月28日,上班第一天。在院感老师的监督下,我们一行人穿好防护用品,随带教老师正式步入病区。因为疫情来的太突然,所有准备工作都还不完善,比想象中的乱,但是,所有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

护目镜起雾是让大家很头疼的问题,我也不例外。仅仅半个小时候,我的护目镜全花,近在咫尺的监护仪上的数值完全看不见,睁眼瞎说的就是那时的我吧。我一下子就慌了,越急越看不见,最后无奈,老师拉着我到了缓冲区,她说:“出去处理一下吧,稳定一下情绪,你这样什么都做不了。”

我走出病区,按照要求,一层一层的脱下防护用品。等在外面的带队老师看见我湿透的衣服,忙问:“怎么了,不舒服?”听我说明原委后,老师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想想办法。”当时真的好想哭,防护用品十分紧缺,我还什么都没干就浪费了一套。生自己的气的同时也暗下决心,再穿防护用品必须一次成功。

在护目镜上又是喷酒精,又是涂洗涤灵,然后我重新穿好防护用品,再次进入病区。做过处理之后起雾情况稍有改善,我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模糊的环境。

上班第一天,我熟悉了工作流程、重症记录的书写方法、物资摆放位置等。

之后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细节,并逐渐积累经验。监护室病人病情重、液路多,我利用泵管延长三通后的液路,以减少管路污染,降低脱管率并及时发现药物反应;利用高举平台法,重新固定导管,预防压力性损伤;管路贴上标识,注明植入日期、刻度,方便查看有效期及管路位置;为中心静脉导管加放叠交贴膜,预防脱管;在病人身下铺设翻身单,方便为病人翻身,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医院,各有所长,我们也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我又学习到很多新技能。

我们组7个人,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重症葫芦娃七兄弟,没错,是“兄弟”,我们3个女生确实很“爷们儿”。

现在,工作一天比一天顺手,虽然病人仍然爆满,但是,我们相信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记者何春雷整理

终审:马力 张晓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